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对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类院校统计学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方法在探讨形成性评价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形成性评价在计量经济学课程考核中应用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讨论,探讨计量经济学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方案;自制"计量经济学课程形成性评价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计量经济学课程中采用形成性评价效果良好。结论形成性评价在计量经济学及医学类院校统计学专业其他课程考核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护理学课程考核评价存在评价方式死板,评价内容机械,评价时机单一等问题。过程性评价主张对学生学习的动机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对过程性评价在护理学人文课程中运用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实践,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过程性评价在中职学校护理专业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过程性评价注重目标与过程并重,对学习的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评价。过程性评价主张开放的评价方式,主张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交叉和融合、评价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和整合[1]。过程性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促进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反思,从而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式方法,实现终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形成性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介绍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要点以及特点,阐明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联系与区别,并就如何开展形成性评价和综合运用两种评价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针对妇产科临床教学的特点,构建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种评价方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在形成性评价中创新性地建立和应用Mini-CEX+DOPS双轨评价系统,同时对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进行实时反馈的一种评价方式。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形成性评价在中药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广泛。中药商品学是中药学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文阐述形成性评价和中药商品学特征,并对形成性评价在中药商品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中药商品学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SERVQUAL模型和E-SERVQUAL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互联网中医医院信息服务质量的主要特点,构建互联网中医医院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利用SPSS对评价指标假设模型图进行验证分析,最后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构建了包含有形性、保证性、移情性、隐私性、响应性、交互性、中医特色、全面性8项一级指标、40项二级指标的互联网中医医院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它能够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弊端,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形成性评价结果的反馈,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修改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对医用化学的学科特点及其目前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带来的弊端进行了概述,详细阐述形成性评价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讨论了形成性评价对医用学科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探讨形成性评价内涵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统计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讨论,探讨医学统计学形成性评价实施方案;自制医学统计学课程形成性评价调查问卷调查并对结果分析。在保障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形成性评价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动态评价和及时反馈,这种评价形式能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有效改进教学.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与终结性评价相比,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提高,形成性评价能较全面地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的最大特色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重点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形成过程.提起教学评价,很多人就会想到考试、分数和名次等,有些教师也往往认为教学评价就是考试,考试就是分析分数,分析分数就是分数排队.实际上,这种对教学评价的简单认识是不妥当的.教学评价不等于测试,即使是测试也不限于终结性测试.传统的评价体系过分注重学习成绩的评价,而且评价方法单一.本文浅析了一些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方法,以期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从而促进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对医学生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现状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英语形成性评价是高等学校英语教育的重要环节。笔者对本院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现行评价模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实施大学生英语形成性评价的措施和要求,以促进大学生英语形成性评价,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不孕女性输卵管通畅性评价现状。方法对应用于临床的子宫输卵管通畅性检查进行列举,并评价其优缺点。结果在不孕女性的输卵管通畅性评价中,存在多种方法,各有利弊。结论目前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能够对子宫输卵管通畅性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需根据不同的情况应用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过去3年病理学形成性评价成绩,发现形成性评价对不同分数段和不同专业学生的综合成绩负面影响显著,不利于正确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明确形成性评价本质是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时的教学反馈,进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指出目前形成性评价模式并不能够体现其本质,同时剖析了真正的形成性评价难以实施的原因,容易使师生出现倦怠心理和功利行为,且形成性评价与期末成绩无最佳比例,因此得出形成性评价不适合对学生最终综合成绩进行评价的结论,提出将形成性评价实时反馈作为重点,将形成性评价改为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的无限刷分的游戏式过程,最终达到学生更好掌握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形成性评价强调信息的及时反馈,重视对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改进,通过“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的方式,促进教学相长。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将形成性评价广泛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时在本科院校教育中探索该教学模式,采用多种形成性评价工具进行教学实践,建立具有专科特色的、可推广的儿科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在新医科时代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儿科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适应于高等教育的要求和目前医学教育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在诊断学教学中的策划构建和应用实施效果。方法 在诊断学本科教学中策划和制定形成性评价方案,并应用实施于教学实践。分析形成性评价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并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对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分析。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期末考试成绩与形成性评价成绩比较采用线性相关分析,调查问卷项目评分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在诊断学教学中形成性评价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呈显著正相关(r=0.559,P<0.001)。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方式明显优于终结性评价(Z=-8.632,P<0.001);同时学生普遍赞同形成性评价能够促进自主学习和自我监督,认为它能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带来帮助。结论 在诊断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进行学业评估考核具备可行性,能够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形成性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儿科学院外科教研室在儿科医学系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的《小儿外科学》理论课教学中,连续两学年开展形成性评价考核工作。通过对考核结果和教学效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显示,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能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有效改进教学方法。与单纯的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其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性评价能较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级和2011级普通本科班为对象,前者为传统终结性评价,后者采用形成性评价,并以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卷中两组试卷成绩有显著差异.结论: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传统康复方法学中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差异,探索形成性评价在《传统康复方法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级本科运动康复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两个班级,每班31人。两班学生均进行统一的PBL教学,对照组采用一次性终结考核,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学期末对两班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进行学生自评量表评价,及两种考核方式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形成性评价体系在期末考试成绩、学生自我评价量表、满意度评价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形成性评价体系在传统康复方法学PBL临床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能够改善传统康复方法学的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问卷星网络平台(wjx.cn)构建形成性评价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基于问卷星网络平台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评价系统,对皖南医学院某专业2018级学生(n=296)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进行形成性评价。结果:形成性评价结果显示,优秀率由第1次形成性评价的18.58%上升到第3次形成性评价的38.18%,不及格率由第1次形成性评价的61.49%下降到第3次形成性评价的17.23%。将某专业2018级与未进行形成性评价的该专业2017级学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期末成绩比较,2018级学生考试平均分为(61.72±12.12)分,高于2017级学生的(57.06±14.9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问卷星网络平台的形成性评价对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是一个有效的辅助手段,但体系的构成等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