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央低视力(low vision center, LVC)程序视野检查在术前评估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低视力患者视功能的价值.方法接受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的低视力患者共14例(14只眼),术前1d及术后3月内行LVC程序视野检查.术前同时行视网膜潜视力测定.结果所有患者在联合术后总的平均阈值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 MS)均有显著提高(P<0.01),而颞侧的MS值较鼻侧改善更为明显.术前视野已有绝对暗点形成的区域,术后仍存在.与视网膜潜视力测定相比,LVC程序视野检查的MS值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间存在对应关系.结论术前LVC程序视野检查对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低视力患者有特殊价值,有助于术者判断该类患者术后的视力、视野的情况,可作为术前估计其潜在视功能的新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蓝黄视野检查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是一类严重的致盲性疾病,其防治的关键是早期诊断。近年来,青光眼的诊断已逐步向针对性视功能检查和高敏感形态学检测水平过渡。蓝黄视野检查(SWAP或B/Y PM)针对性的分离检测视觉系统中短波视路的敏感性,是将色觉检查和视野检查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视野检查方法。本文旨在对蓝黄视野检查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弧形视野计和Humphrey视野计对早期开角型青光眼诊断的敏感性。 方法 :采用弧行视野计和Humphrey视野计对早期开角型青光眼 2 4例 (32只眼 )、对照组 1 0例 (2 0只眼 )进行检测 ,其中用Humphrey视野计比较两组人群对 30 视野的全视网膜与各象限光敏感度均值dB的差别。结果 :弧行视野计检测早期开角型青光眼 32只眼 ,其中 2 2只眼表现正常或基本正常。Humphrey视野计检测早期开角型青光眼 32只眼较正常人 2 0只眼全视网膜光敏感度均值低 ,两者相差 6 .2 4d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对应各象限视网膜光敏感度均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两种视野计检测早期青光眼视野结果的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结论 :Humphrey视野计对早期开角型青光眼视野改变的敏感性较弧型视野计高 ,联合应用能提高检查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SITA鄄FAST视野阈值程序在开角型青光眼检查及视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umphery视野(POAG)计的SF程序与FT程序对正常人、早、中晚期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及可疑患者进行检查,将两种检查时间、图形、视野指数(MD、PSD)及视野缺损点数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①SF程序检查时间仅为FT程序的1/3,P<0.01;②可疑POAG组中SF程序所得MD值、PSD值及早期POAG组中SF程序所得MD值均比FT程序低,P<0.01;③在正常组、POAG组中二种程序所得视野指数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在可疑POAG组中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在青光眼筛查、POAG患者的视野检查中SF程序可取代FT程序,在可疑POAG患者的诊断中最好采用FT程序。  相似文献   

5.
叶长华 《广西医学》2004,26(2):294-296
大量研究表明 ,青光眼对色觉的损害以短波长为早为重 ,因此 ,近年来有人设计了蓝色光标、黄色背景视野检查 ,即短波长自动视野检查或称蓝黄视野检查。这种检查方法采用黄色背景来中和感受中 -长波长视野细胞的敏感性 ,从而得以单独检查感受短波长 (<4 75 nm )视锥细胞的功能 ,同时 ,黄色背景也可中和视杆细胞的敏感性 ,以减少它们的参与效应。  常规的白色视野检查在青光眼早期诊断方面有其局限性。 Quigley等研究证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丧失 2 0 %时 ,常规视野检查视网膜光敏感性就下降 5 d B;节细胞丧失 4 0 %时 ,视网膜光敏感性就下降 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蓝/黄视野检查(blue-on-yellow perimetry,BYP)在青光眼视野缺损诊断检查中的准确性。方法:对30例53眼可疑青光眼患者、82例110眼慢性青光跟患者(早期32例46眼、中期26例33眼、晚期24例31眼)分别行BYP和白/白视野检查(White-on-White perimetry,wwP)。将两种检查的视野阈值结果进行对比相关分析。结果:30例53眼可疑青光眼患者中,BYP检查轻度早期视野缺损共6眼(11.32%);慢性青光眼患者中,BYP检查视野缺损面积较wwP检查扩大者早期31眼(67.39%)、中期11眼(33.33%),晚期青光眼两种检查方法视野缺损范围基本一致;WWP检查视野缺损面积较BYP检查扩大者早期4眼(8.7%)。可疑青光眼及早、中、晚期青光眼患者在中心30&#176;视野59个检查点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点所占比例分别为:(11/59)8.64%、(13/59)22.03%、(33/59)55.93%、(48/59)81.36%。结论:蓝/黄视野检查在青光眼视野缺损诊断检查中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吴晓玲 《浙江医学》2003,25(2):87-88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 ,视野检查是青光眼患者最常用和最主要的视功能检查方法 ,特征性的视野缺损也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依据。笔者应用Humprey视野计检查早期青光眼患者21例和可疑青光眼患者37例 ,以观察早期青光眼和可疑青光眼患者的静态阈值视野改变情况 ,报道如下。1.1对象系2001年5月~2002年4月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诊断参照1987年全国青光眼学组推荐的标准[1]。早期青光眼组21例 (38眼 ) ,均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男性5例 ,女性16例 ,年龄30~55岁 ,平均 (42…  相似文献   

8.
视野缺损是青光眼主要的诊断依据之一。青光眼的视野缺损常表现为旁中心暗点、弓形暗点、环形暗点以及管状视野、颞侧视岛〔1〕。了解青光眼的视野缺损的特点及频率分布有助于正确认识视功能的损害程度,预测青光眼病人的手术预后和对青光眼更早期的诊断。计算机自动视野计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检测青光眼视野损害的能力。我院近期应用美国Synemed计算机自动视野计对已确诊为青光眼及可疑青光眼的维吾尔族患者进行视野检查,现将青光眼特征性视野缺损与阈值的改变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单眼或双眼已确诊…  相似文献   

9.
蓝黄视野在早期青光眼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蓝黄视野检测在早期原发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瑞士产Octo pus10 1型全自动视野计 ,对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3 6例 3 6眼 ,对照组正常人 3 6例 3 6眼进行B/Y及W/W检测 ,两组的年龄及性别相匹配 ,应用tG2 测试程序 ,将中心 3 0°视野内全视网膜光敏感度均值 (dB)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两种视野计检测正常人B/Y较W /W检测全视网膜光敏感度均值低 ,二者差值 5 5 1dB ,差异有显著意义 (t =17 13 ,P <0 0 0 1)。早期开角型青光眼B/Y较W/W检测全视网膜光敏感度均值差为6 91dB ,差异有显著意义 (t=12 19,P <0 0 0 1)。按矫正偏差图 (correvtedprobabity)计算P <2以上缺损点数 ,显示B/Y检测总缺损点数为W /W的 2 18倍 ,差异有显著意义 (u =11.46,P <0 0 0 1)。早期青光眼组 3 6只眼B/Y检测视野阳性者 3 1眼 ,阳性率 86 1% ,W /W检测视野阳性者 19眼 ,阳性率 5 2 8%。两种视野计检测结果的异常率有显著差异 ( χ2 =9 43 ,P <0 0 0 1)。结论 :B/Y与W /W检测结果有良好的相符性 ,在早期原发开角型青光眼视野检测中 ,B/Y比W /W敏感 ,以B/Y检测出的缺损面积大而且深 ,可提高早期青光眼诊断的阳性率 ,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观察小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同济医院眼科1999年1月-2001年4月施行三联术的26例27眼,随访3-12个月,比较术前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手动(HM)/眼前-0.6,眼压22-65mmHg,平均36.3mmHg。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1.2,不用药或局部用一种β受体阻滞剂眼压在8-22mmHg,平均16.8mmHg,术后角膜水肿7例,纤维素性渗出5例,前房出血2例,所有术后并发症均获治愈。结论 选择适当的病例施行三联术可获得较好疗效。前囊连续环行撕囊,囊袋内拦截劈核法碎核及高负压低能量完成白内障摘除手术,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简称三联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行三联手术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1例(71眼),其中40例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45.77±19.39)mmHg (1mmHg=0.133kPa),术后(出院前)平均眼压(12.34±5.41)mmHg;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范围0.02~1.0,其中≥0.6者27眼;术后房角完全开放31眼;术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09±0.25)mm,术后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96±0.39)mm。结论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恢复视力、稳定眼压、减少术后用药、并发症少等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简称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手术方法,评价其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54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联合手术,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9个月,对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其并发症等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术后随访视力0.02~0.25者10眼,占18.5%;0.3~0.6者38眼,占70.4%;0.8~1.0者6眼,占11.1%。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21mmHg)者51眼,占94.44%。3眼术后眼压28mmHg左右,用噻吗心安滴眼液滴眼,眼压控制正常,滤过泡呈扁平状的功能性滤过泡46眼,占85.19%。并发症:角膜水肿32眼,上方虹膜片状萎缩3眼,瞳孔不园伴机化膜3眼,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2眼。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联合手术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已诊断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161例患者的226只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房角关闭区域用辅助钩和灌注头进行钝性分离。超声生物显微镜及房角镜观察手术前后的房角及前房变化,对视野及眼压进行追踪,随访时间≤3年者186眼,>3年者40眼。结果有1只眼再发作眼压升高,施行小梁切除术后又出现眼压升高,前房硅管植入后眼压得到控制。全部患者术后房角开放,中央前房平均加深1.1mm,周边前房平均加深0.2mm。除再发眼压升高的1只眼的视野继续损害外,215只眼均无视野缩小。结论除炎症引起的青光眼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但具体适应证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海梅 《河北医学》2011,17(4):441-44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78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39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36例39眼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与先行小梁切除再行超声乳化分期手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32例应用药物治疗不能降低眼压(I>35 mmHg)~J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2眼,其中16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16眼采用小梁切除术后择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视力提高及眼压降低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择期手术组面临小梁切除术后人工晶体度教计算不确定,术后散光以及晶体膨胀加重浅前房问题.结论 对于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但需结合患者情况、眼压情况、手术熟练程度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简称三联手术)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64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三联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4~36个月,平均18个月。视力达0.02~0.2者9眼,占14.06%;0.3~0.4者29眼,占45.31%;≥0.5者26眼,占40.63%。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21mmHg者56眼,占87.50%。8眼28mmHg左右,占12.50%。用噻吗心安滴眼剂或美开朗滴眼剂滴眼,眼压可控制正常。[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三联手术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巩膜瓣下小梁咬切联合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对青光眼并发白内障8例8眼进行了治疗。所有病例术后眼压均控制在正常水平。5眼恢复有用视力(0.1以上),2眼视力改善。术前、后控制眼压,及时处理葡萄膜炎症,手术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评价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3月收住本院青光眼病区资料完整的 2 7例 (2 7眼 )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 ,19例为继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8例为继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患者入院后均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 3个月~ 4年 ,平均 (19± 11)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0 35± 0 19,明显好于术前 0 11± 0 0 7(配对秩和检验 ,P<0 0 5 ) ;眼压 (2 0 3± 0 72 )kPa及联合使用不同类抗青光眼药物的种数 (0 87± 0 4 2 )种 ,较手术前的 (4 0 9± 1 6 1)kPa和(2 6 7± 0 2 4 )种药物减少 (配对秩和检验 ,P <0 0 5 ) ;前房深度也由术前的 (1 2 5± 0 5 6 )mm加深到术后的 (2 4 3± 0 6 7)mm(配对t检验 ,P <0 0 5 ) ,原来狭窄的房角增宽 ,关闭的房角部分开放。【结论】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新的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