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豁痰祛瘀法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临床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溶栓组30例行单纯溶栓抗凝,中西医结合组30例在溶栓抗凝基础上加用豁痰祛瘀中药。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3 h、1 d、3 d、7 d、14 d检测血液中血栓素B2(TXB2)、同型半胱氨酸(HCY)、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后TXB2、Ho、BNP及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3 h、1 d、3 d 2组血浆TXB2、HCY、BNP、TNF-α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7 d 2组血浆HCY、TNF-α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TXB2、BN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豁痰祛瘀方对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医豁痰祛瘀法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2000-2005年我们对32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运用自拟豁痰祛瘀方进行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强  徐智  毛威 《北京中医药》2011,30(9):649-652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综合疗效.方法 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西组)和西医治疗组(西医组),2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西组同时口服对证中成药,2组治疗期均为2个月,比较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率、心功能、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尿激酶溶栓与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抗凝组与溶栓组,每组16例,其中抗凝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溶栓组采用尿激酶2 h静脉溶栓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抗凝组总有效率88%,溶栓组总有效率75%,抗凝组总有效率高于溶栓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心率平稳,未见严重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非大面积急性肺栓塞临床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滋阴清热化瘀中药联合激素抗生素,对照组单纯采用激素、抗生素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放射性肺炎评级情况、中西医症状疗效、X线胸片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放射性肺炎等级评价,中西医症状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TGF-β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疗效确切,较之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7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震  张连城  周震 《天津中医药》2009,26(5):370-372
[目的] 观察中两医结合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基础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及中药灌肠,14 d后统汁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6%,组间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并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中医豁痰祛瘀法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2000-2005年我们对32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运用自拟豁痰祛瘀方进行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服黄连素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94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口服黄连素0.3g,每日3次,疗程8周。对比8周后两组患者24h平均心室率、6min步行试验、心功能分级(NYHA)情况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型利尿钠肽(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并分别与入组时进行比较。随访两组患者1年内因心衰加重再住院次数和因心衰急诊就诊次数及两组患者死亡数;观察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8周后患者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试验、LVEF较入组前明显改善,TNF-α、BNP较入组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8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8周后24h平均心室率与入组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下降趋势;治疗组1年内因心衰加重再住院次数和因心衰急诊就诊次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消化道症状,继续服用症状消失。结论黄连素能够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传统西医方法,通过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的疗效。 方法: 选择16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单纯西医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通过测定入选人群血浆脑钠肽水平,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 两组人群血浆脑钠肽水平组内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两组组间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血浆脑钠肽值明显低于单纯西医组(P< 0.05),两组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心功能改善优于单纯西医组(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可明显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王长德  杜青  宋飞 《新中医》2008,40(11):52-53
目的:观察镇脑平肝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镇脑平肝丸口服,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疗程均为21天.现察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浆Hcy含量变化,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测Hcy作对比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58%,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cy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Hcy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镇脑平肝丸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丰燕  李俊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1942-1942,194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发病3-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组30例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滴;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含量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给予平喘、化痰、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抗生素应用头孢他啶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结果 观察组呼吸恢复稳定、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肺部异常声音消失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小儿急性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结合头孢吡肟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用头孢吡肟静脉滴注,治疗组另加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共5~10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和8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具有互补性及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2009年7月,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祛瘀方联合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8例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各69例,西药组给予艾塞那肽皮下注射治疗,联合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利湿祛瘀方治疗,2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NAFLD分级均不同程度好转(P均<0.05),AST、ALT、BMI及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联合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利湿祛瘀方联合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NAFLD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笔者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盆腔炎7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青壮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引起国内外许多专家的关注。青壮年卒中患者重返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提高临床疗效,做好三级预防工作。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是致青壮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能反映脑梗死急性期病灶的大小及病情的程度,也是青壮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重要因素。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琴 《新中医》2017,49(7):121-12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基础上加服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愈显率84.37%,对照组愈显率6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咳嗽、鼻塞流涕及咽喉肿痛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的TNF-α和IL-6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出现恶心呕吐2例,对照组患儿出现恶心呕吐3例,经及时停药或对症处理后均消失。结论:在口服利巴韦林颗粒的基础上加服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9.
2011至2013年,我们用化瘀通络方熏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采用关节镜手术配合益肾宣痹汤(处方:制附子、狗脊、当归、秦艽、骨碎补、独活、地龙、川牛膝、威灵仙、生地黄、防风、全蝎、蜈蚣、制川乌、炙甘草)治疗;对照组43例,单纯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术后1月、1年的临床疗效及术后1月血清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结果:膝关节功能评分2组术后1月、1年与术前比较均有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术后1月、1年评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1 年后复发率治疗组为7.9%,对照组为30.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月治疗组除血清TNF-α含量变化不大外,其余指标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