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2例肺动脉吊带患儿矫治术后的护理体会。术后护理的重点为做好呼吸机使用时的管理,预防撤机失败;撤机后密切注意观察,及早发现气道梗阻;加强胸部物理治疗,保证气道湿化、温化;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状,及早发现吻合口出血;维持循环功能稳定。2例患儿经严密监护和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随访3~7个月,复查心超及胸部增强CT未见明显并发症,生长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2.
在胚胎发育中当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该支肺动脉绕过右主支气管,行经于气管和食管之间,形成一个压迫右支气管的"吊带",称之为肺动脉吊带,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往往造成患儿在新生儿期便可产生气管压迫症状[1].肺动脉吊带可以是整个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也可以是左上肺动脉起源正常,左下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  相似文献   

3.
在胚胎发育中当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该支肺动脉绕过右主支气管,行经于气管和食管之间,形成一个压迫右支气管的“吊带”,称之为肺动脉吊带,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往往造成患儿在新生儿期便可产生气管压迫症状^[1]。肺动脉吊带可以是整个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也可以是左上肺动脉起源正常,  相似文献   

4.
在胚胎发育中当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该支肺动脉绕过右主支气管,行经于气管和食管之间,形成一个压迫右支气管的"吊带",称之为肺动脉吊带,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往往造成患儿在新生儿期便可产生气管压迫症状 [1].  相似文献   

5.
<正>肺动脉吊带是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右肺动脉,并向后经气管分叉后方、食管前方向左走行,最后到达左侧肺门处,形成气管周围的吊带压迫[1]。有临床表现的肺动脉吊带患儿均需外科干预,若仅保守治疗,病死率可高达90%[2]。气管重建患儿可能存在气管吻合口,吻合口局部的水肿、出血、痉挛等因素导致气道梗阻。可见,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患儿术后气道管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3]。  相似文献   

6.
1例肺动脉吊带合并极重度气管狭窄患儿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男,4个月,主因“反复咳嗽喘息2月余,再发7d”于2009年3月27日入院。CT示:气管自主动脉弓水平以下管腔直径明显变小,长约18.5mm,CT观察狭窄段占总长度的40%-50%,主动脉弓水平气管右后壁见小段管腔延伸,远端为盲端。于4月20日在全麻并体外循环下行气管狭窄解除术+左肺动脉移植术。术后恢复良好,24日成功撤离呼吸机,5月13日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介绍患儿,女,9个月30天,体重7kg,因咳嗽喘息3d,加重2d于2017年10月5日入院。CT示环状软骨下约1.5cm处气管内径约3mm,中段气管内径约3.5mm,下端气管肺动脉吊带处明显细小,内径约2 mm,狭窄总长45 mm,占气管全长75%[1]。心导管造影后诊断:先天性气管狭窄(长段)伴完全性气管环,左肺动脉吊带,房间隔缺损,重症肺炎。于10月17日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气管重建术(Slide成行术+自体气管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吊带畸形(PAS),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该疾病即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远端,经气管与食管之间,环绕气管远端,到达左侧肺门,在气管远端和主支气管近端形成吊带[1]。1897年Glaevecke和Doehle首次报道本病,至2001年全世界仅报告150余例[2]。该病临床早期诊断困难,极易漏诊、误诊,未经外科手术治疗的病死率可达90%[3]。2011年2月-2013年6月我科确诊6例PAS患儿,现将临床诊治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肺动脉吊带     
肺动脉吊带袁师敏综述尚华审校(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100037)PulmonaryArterySlingYuanShimin(FuwaiCardiovascularDiseaseHospital,ChinaAcademyofMedic...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动脉吊带畸形(PAS)合并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分析3例PAS合并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加强病情观察,及时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喂养指导和心理护理。结果 3例患儿均合并支气管狭窄和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的呼吸道梗阻症状,经过精心护理,均好转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加强对PAS合并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情观察,加强呼吸道管理和喂养指导,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可促进患儿的康复,使患儿顺利过渡到手术期。  相似文献   

11.
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心脏病术后监护一直是心外科监护领域的一大难点 ,手术后合并症多、死亡率高。肺动脉高压危象是术后死亡最重要的原因。术后监护的重点就是调整和提高心脏功能 ,降低肺动脉压力 ,减轻心脏负荷 ,现综述如下。呼吸管理1.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在充分镇静、肌松的基础上 ,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 ,保证供氧 ,防止躁动、疼痛 ,氧耗增加引起肺血管收缩。常用药物有 :芬太尼 1mg +阿端 8mg ,5~10 μg (kg体重·min) ,间断给吗啡 0 .1~ 0 .2 mg (kg体重·次 ) ,咪达唑仑 15mg +5 %葡萄糖 2 0ml 10 0~ 2 0 0 μg (kg体重·h) ,非那根…  相似文献   

12.
肺动脉吊带又称迷走左肺动脉,即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远端,经气管与食管之间,环绕气管远端,到达左侧肺门,在气管远端和主支气管近端形成吊带[1].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相关症状,气道狭窄引起的通气障碍.多数患儿生后即可出现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呼吸暂停、气急、喘鸣、窒息和反复肺部感染.气管内分泌物滞留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和肺不张.此种疾病临床极其罕见,临床缺乏认识,极易漏诊,经CT增强检查可以确诊,未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病死率高.本病房收治该患儿系首次发现确诊,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后患儿的监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笔者总结67例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手术(又称双向Glenn手术)后儿童的监护经验,提出术后监护注意保持上身抬高30°利上腔静脉的回流;恰当设置呼吸机参数,注意呼吸情况的监测;注意镇静;对于术后上腔静脉压力偏高的患儿予以吸入一氧化氮;注意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上腔静脉压力监测;保证引流管通畅;注意神经系统监护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4.
吴岚  何振爱 《护理学报》2009,16(16):30-31
总结18例行二期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患儿的早期监护经验.其中维持体静脉和肺动脉连接管道的通畅、维持良好的体循环心室功能是术后监护的重点.患儿术后持续心电、动脉血压、上下腔静脉压力、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采取上身抬高30°,下肢抬高15°体位;清醒后给予持续镇静镇痛;采用P-SIMV辅助呼吸模式;术后早期即开始使用小剂量肝素维持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遵医嘱给予适当的强心药物维持心功能.本组18例患儿术后早期存活16例,死亡2例.  相似文献   

15.
吴素兰  曾辉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2039-2040
【目的】探讨肺动脉吊带合并气管狭窄行气管成形术的手术配合和护理。【方法】选取于本院行气管成形术的肺动脉吊带合并气管狭窄患儿25例,对其手术配合及护理过程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儿术后均未发生纵隔气肿、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和咯血等严重的并发症,通过精心护理,患儿术后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疏解。【结论】护理人员通过术前术后的良好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柴琼霞 《护理与康复》2007,6(8):534-535
总结86例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的监护体会.护理重点是术后监护期间要充分镇静、保持有效供氧、加强肺高压监护和呼吸道管理、防治术后心律失常及预防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以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婴儿先心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经验。方法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心电监护,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给予有效的镇静,维持良好的心功能,合理的应用降低肺动脉压的药物,保持气道通畅,加强营养支持。结果3例死亡,病死率5.9%。结论做好术后的监护可以降低病死率,减少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有利于患儿心功能的恢复,促进患儿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8.
永存动脉干患儿术后的监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2001年4月-2005年5月8例先天性心脏病永存动脉干术后患儿的监护经验。护理重点是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控制右心功能衰竭,加强呼吸道护理,仔细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胸液引流量,加强营养支持,预防切口感染。除1例因术中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死亡外,其余7例均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9.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后病人的监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TE)后病人的监护措施。方法:对8例行PTE手术的病人术后重点加强对肺动脉高压和肺水肿的监控,采取抗凝治疗预防再栓塞。结果:8例病人全部存活,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肺动脉高压明显下降(P<0.05)。其中2例术后出现肺水肿,经积极治疗、护理痊愈。结论:PTE治疗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效果满意,术后护理的重点为监控肺动脉高压,防治肺水肿,加强肺部护理。  相似文献   

20.
报告对9例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行持续监测肺动脉压力的情况,并介绍实施肺动脉压力监测的仪器、方法及预防并发症所采取的措施,以强调肺动脉压力监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