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单次给药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量效关系。方法: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双盲分为12组,分别单次给予芬太尼0.25μg/kg、0.50μg/kg、0.75μg/kg、1.00μg/kg、1.25μg/kg、1.50μg/kg或舒芬太尼0.025μg/kg、0.050μg/kg、0.075μg/kg、0.100μg/kg、0.125μg/kg、0.150μg/kg,每组10例。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呼吸抑制情况、镇痛是否有效。计算两药半数有效量(ED50)、80%有效量(ED80)及95%有效量(ED95)。结果:舒芬太尼0.125μg/kg组1例患者给药后出现呼吸抑制(SpO290%)。舒芬太尼0.150μg/kg组给药后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与给药前比较Ramsay镇静评分均升高(P0.05),除芬太尼0.25μg/kg组之外,每组均有部分患者镇痛有效。芬太尼单次给药腹腔镜术后镇痛ED50、ED80、ED95分别为1.099μg/kg、1.583μg/kg、2.045μg/kg;舒芬太尼单次给药腹腔镜术后镇痛ED50、ED80、ED95分别为0.074μg/kg、0.127μg/kg、0.178μg/kg。结论:两药均能为妇科腹腔镜患者提供有效术后镇痛;推荐使用芬太尼1.583μg/kg或舒芬太尼0.127μg/kg作为术后单次给药首选剂量。给予药物时需密切观察自主呼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全麻诱导时,使诱导更平稳的最佳的注射顺序与药物剂量。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行择期全麻手术的患儿80例,年龄3~10岁,随机分为四组(n=20)。R1P组和R1.5P组分别静注瑞芬太尼1μg/kg和1.5μg/kg,随后均静注丙泊酚2.5mg/kg、罗库溴铵0.6 mg/kg,1分钟后经口行气管插管;PR1组和PR1.5组均先静注丙泊酚2.5mg/kg,随后分别静注瑞芬太尼1μg/kg和1.5μg/kg,最后静注罗库溴铵0.6 mg/kg,1分钟后经口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T_0)、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_1)、气管插管即刻(T_2)、气管插管后1min(T_3)、3min(T_4)、5min(T_5)的SBP、DBP和HR的变化。记录注射丙泊酚时的注射痛情况。结果与T_0时比较,T_1时四组血压和HR明显下降(P<0.05)。R1P组气管插管期间血压和HR波动幅度较R1.5P、PR1和PR1.5组大(P<0.05)。R1P和R1.5P组丙泊酚注射痛显著低于PR1和PR1.5组(P<0.01)。结论:小儿全麻诱导时,先缓慢静注瑞芬太尼1.5μg/kg,...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并比较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及剂量在妇科门诊宫腔镜检查术清醒镇静及患者自控镇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L组,单纯局部麻醉)、丙泊酚组(0.6 mg/kg,P组)、PR联合组1(丙泊酚0.3mg/kg加瑞芬太尼0.3μg/kg,PR1组)、PR联合组2(丙泊酚0.6mg/kg加瑞芬太尼0.6μg/kg,PR2组)、PR联合组3(丙泊酚0.3 mg/kg加瑞芬太尼0.6μg/kg,PR3组)及PILPCS自控组(丙泊酚0.3 mg/kg加瑞芬太尼0.6μg/kg)6组.监测术中生命体征和警觉/反应评分(OAA/S镇静评分),记录术中、术后不适及镇静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留院观察时间和药物实际使用量等指标.结果:各镇静组(P、PH1、PH2、PH3、PRCS)在面罩吸氧下仅1例发生轻度低氧血症;与对照组比较,各镇静组术中心率下降更明显(P<0.05);在各镇静组中,P组的OAA/S评分低于PR1、PR2、PR3和PRPCS组(P<0.05).比较术中不适的VAS评分,L组最高,P组其次,PR1组居第3,其余3组(PR2、PR3、PRPCS)最低(P<0.05);而在满意度的比较中,PRPCS组评分最高,PR联合组(PR1、PR2、PR3)其次,P组居第3,且均高于L对照组(P<0.05).镇静药物用量以P组最高,PR3组最低;而PR联合或自控组(PR1、PR2、PR3、PRPCS)术后滞留时间更少(P<0.05).结论:在妇科门诊宫腔镜检查术清醒镇静的临床应用中,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安全有效,且以丙泊酚0.3 mg/kg加瑞芬太尼0.6μg/kg的比例给药为宜.在此基础上,自控镇静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麻醉前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全身麻醉剖宫产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剖宫产术患者60例,年龄20~43岁,体重48~100kg,ASA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每侧各注入0.375%罗哌卡因20ml。麻醉诱导: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1μg/kg并随后以0.05~0.1μg/(kg·min)维持、罗库溴铵0.6mg/kg,术中调整瑞芬太尼用量维持心率、血压波动范围在基础值的20%以内,维持BIS值40~60。两组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维持术后48h内VAS评分4分,VAS评分≥4分时静脉注射曲马多50mg进行镇痛补救。记录I-D间期(给予麻醉药物至胎儿娩出时间);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瑞芬太尼用量;新生儿1、5、10min 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后24、48、72h NACS评分;产妇术后VAS评分;术后24h和48h内PCIA累计用药量和镇痛补救情况;术后48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产后初乳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胎儿娩出时瑞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术后24h和48h内PCIA累积用量降低,镇痛补救率降低,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更高,术后48h内嗜睡发生率降低,初乳时间更早(P0.05)。两组I-D间期、术后VAS评分和新生儿NA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剖宫产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可减少胎儿娩出前瑞芬太尼用量、减轻新生儿抑制、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及促进产妇早泌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丙泊酚诱导全麻剖宫产时产妇静脉血和新生儿脐血中的药物浓度,观察它的麻醉效应和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能力(NBNA)的影响。方法:因特殊情况不宜行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足月孕妇30例,用丙泊酚2mg/kg诱导联合琥珀胆碱辅助肌松行全身麻醉剖宫产术(A组),于新生儿娩出时、脐带结扎后分别抽取胎盘侧脐带中脐静脉、脐动脉和母体外周静脉血各5ml,用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血中丙泊酚的浓度,记录产妇术前、意识消失、手术开始、胎儿娩出、手术结束和意识恢复时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另随机选择30例常规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孕妇(B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5min时的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出生后3天和10天的NBNA分值。结果:丙泊酚在母体静脉血中的药物浓度为2.26±0.71μg/ml,在正常麻醉范围内。脐静脉血药浓度为0.83±0.25μg/ml,脐动脉血药浓度为0.78±0.24μg/ml,均低于苏醒浓度。术中产妇生命体征平稳,无意识恢复,术后随访无术中知晓发生。全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NBNA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2mg/kg诱导全麻剖宫产术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NBNA评分无明显影响,产妇处于镇静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对高危妊娠患者剖宫产施行全身麻醉,观察其对新生儿和母体的影响。方法:高危妊娠施行剖宫产患者46例,分成Ⅰ组(硬膜外麻醉)及Ⅱ组(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全身麻醉)。记录术前、手术开始时(即气管插管后时刻)、胎儿娩出时、术中20分钟时及术毕母体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胎儿娩出后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及新生儿插管处理率;脐动脉血pH、PCO2、PO2;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结果:观察各时点的HR、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开始时Ⅰ组SBP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新生儿插管处理率、脐动脉血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及手术过程中母体左心衰和低血压发生率Ⅰ组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的剖宫产患者,使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安全、平稳、苏醒迅速,掌握好给药时间及剂量对新生儿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血浆靶浓度丙泊酚靶控输注(TCI)联合一定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合理配伍.方法:80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单纯用1%丙泊酚,血浆靶浓度设定为7.0 μg/ml,Ⅱ、Ⅲ、Ⅳ组在输注丙泊酚前2分钟先静脉注射0.12μg/kg舒芬太尼,注药时间30秒,Ⅱ、Ⅲ、Ⅳ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分别设定为5.0μg/ml、5.5μg/ml、6.0 μg/ml.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双频脑电图值(BIS)降至40后开始手术,吸宫结束时停丙泊酚.监测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膊氧饱和度(SPO2)、HR和BIS值,并记录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的总用量、患者体动及术后宫缩痛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舒芬太尼组的丙泊酚用量均降低,其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较短,血流动力学亦较平稳,术后宫缩痛明显减轻.结论:采用5.5 μg/ml丙泊酚TCI与0.12μg/kg舒芬太尼配伍用药,丙泊酚用量小,患者呼吸抑制轻,体动反应弱,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为最适丙泊酚TCI浓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用于剖宫产术对孕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廊坊管道局中心医院和廊坊市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剖宫产孕妇。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椎管内麻醉;观察组32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观察两组麻醉前后孕妇血流动力学变化、应激反应指标、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与麻醉前的基础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妇在切皮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与观察组相比有明显下降;在胎儿娩出时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与观察组相比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术后12 h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在术后清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 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对剖宫产孕妇及新生儿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使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用丙泊酚麻醉,研究组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意识苏醒时间、语言应答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腹形成5 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意识苏醒时间、语言应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 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可减少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瑞芬太尼与枸橼酸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静脉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和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ASA-Ⅱ级,年龄16~60岁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即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枸橼酸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两组均以依托咪酯单次静注0.3㎎/㎏,R组以瑞芬太尼单次静脉注1ug/㎏,F组以枸橼酸芬太尼2.5ug/kg﹙插管前3分钟静注﹚,意识消失后以氯化琥珀胆碱1~1.5mg/kg静注,随后行气管插管,控制通气,麻醉维持F组以枸橼酸芬太尼1ug/kg·min,依托咪酯0.8~1.2mg/kg·h连续输注维持麻醉,R组以静脉维持瑞芬太尼0.03ug/kg·min,依托咪酯0.8~1.2mg/kg·h,病人入室静卧5分钟后记录血压(BP)、心率(HR)作为基础值。记录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2、3分钟的血压和心率以及病人意识消失时间。结果:与基础值比较,插管前即刻2组血压下降,R组HR减慢(P〈0.01),插管后1分钟F组BP下降(P〈0.01),插管后3分钟R组BP下降(P〈0.05),插管后3分钟F组HR较R组快(P〈0.05),R组意识消失时间短于F组(P〈0.01).结论:依托咪酯混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具有安全、平稳、方便、快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