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Sct(O2)]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于切皮前15 min内泵注1μg/kg右美托咪定,随后以0.3~0.5μg/(kg·h)速度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停药;对照组则不用右美托咪定。术中均以异丙酚-瑞芬太尼持续泵注、罗库溴铵间断注射维持麻醉。监测Sct(O2),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单肺通气后30min(t2)、术毕(t3)以及苏醒后(t4)的Sct(O2);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估患者术前1 d和术后6,12,24 h的认知功能变化。结果 t2时观察组Sct(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t2时Sct(O2)水平明显降低,与其他时间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 d相比,2组术后6,12 h的MMSE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术后6 h、12 h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 2组患者认知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Sct(O2)下降,进而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降低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拟行股骨头置换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后手术。对照组(R组)30例采用0.5%罗哌卡因30 m L+1%利多卡因20 m L阻滞。右美托咪定组(Dex组)30例采用0.5%罗哌卡因30 m L+1%利多卡因20 m L+右美托咪定1μg/kg阻滞。记录2组麻醉即刻(t1)、术后6h(t2)、24h(t3)血清中皮质醇(Cort)、白细胞介素(IL)-6的水平,采用韦氏成人量表及智力量表于术前1 d及术后1,3,7 d分别测试患者7项神经精神功能,采用国际POCD研究小组推荐的复合Z分法判断患者是否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果 2组术后血浆IL-6浓度均比术前升高(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t2、t3时间点Cort浓度高于t1时间点(P均0.05);Dex组t2时间点血浆Cort浓度低于R组(P0.05)。术后1,3 d R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Dex组(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1μg/kg复合0.5%罗哌卡因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股骨头置换可以降低Cort的表达,并且可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主要采用前瞻性研究,共收集40例需要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安慰剂和右美托咪定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吸痰时及拔管时的心率、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呛咳反射也明显弱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中枢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的选择性更强,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镇静作用较强,效果较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电针刺激对脑外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介入治疗的122例脑外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组在右美托咪定麻醉前给予电针百会穴、印堂穴及内关穴刺激。以简易智能量表(MMSE)对患者术前1天、术后1天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术前、术毕时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S-100β蛋白、IL-1β、IL-6及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本组术前1日比较,两组术后1日MMSE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术后1日MMSE评分为(23.15±1.87)分高于对照组(19.34±1.64)分(P0.05);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为16.4%(10/61)低于对照组39.3%(24/61)(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NSE、S-100β蛋白表达、IL-1β、IL-6及TNF-α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NSE、S-100β蛋白表达及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电针刺激能有效地预防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降低NSE、S-100β、IL-1β、IL-6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期间心脏功能及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妇幼保健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20例行妇科腹腔镜子宫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的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其中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的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剂量0.5μg·kg-1为小剂量组、右美托咪定剂量0.75μg·kg-1为中剂量组、右美托咪定剂量1.0μg·kg-1为大剂量组。记录所有受试者麻醉情况。结果:与麻醉诱导前(T0)比较,对照组气腹后1 min(T2)、术毕(T3)、拔管后5 min(T4),小剂量组T1~T4心率(HR)升高,中、大剂量组气管插管后1 min(T1)、T2、T3 HR降低;与中剂量组比较,小剂量组、对照组T3、T4 HR升高。与T0比较,对照组T2~T4,大剂量组T1~T4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小剂量组T2~T4MAP升高,中剂量组T2、T3 MAP降低;与中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T1~T4、对照组T2~T4 MAP升高,小剂量组T2 MAP降低、T3、T4 MAP升高。与T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行全身麻醉开胸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开胸手术患者108例分为2组,观察组58例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照组50例予相同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辅助麻醉,观察记录2组患者在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t2)、开胸时(t3)、手术结束时(t4)5个时间点的SBP、DBP、HR、Sp(O2)、血浆中NK与NE水平、镇静情况、麻醉用药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t1、t2、t3、t44个时间点的SBP、DBP、HR指标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在t3、t42个时间点NK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整个手术过程中丙泊酚、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的用量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开胸手术行全身麻醉可提高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降低应激反应,并可减少麻醉药的用药剂量,且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麻醉患者全麻诱导前注射右美托咪定后导尿和全麻诱导后导尿的效果进行了对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开腹胃肠道手术的老年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组1(右美托咪定组),于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15~0.2μg/kg后导尿;组2,于麻醉诱导后导尿。记录气管拔管时,拔管后5min,拔管后30min,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躁动情况。结果:与组2相比较,组1在麻醉苏醒期的心率、血压更平稳,躁动情况发生更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诱导前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术后因留置尿管引起的疼痛,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翟润  鹿文青  王世萍  郭小文 《新中医》2019,51(8):205-207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术后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12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例;2组术前护理、麻醉诱导、维持麻醉方案以及心电体征监护等处理均相同,对照组术毕刻按0.75μg/kg剂量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0 min内注射完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制剂参附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1.5 mL/kg;观察比较2组手术麻醉相关指标、寒战发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患者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和唤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寒战发生率观察组为7.81%,对照组为20.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寒战发生时间、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严重不适症状。2组患者轻度恶心、呕吐、血压波动和心动过缓等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术后寒战发生具有显著防治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林立  刘建龙  李军 《新中医》2021,53(5):95-9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定防治全身麻醉术后寒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0例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2组患者麻醉方式、术中护理相同,手术结束前对照组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观察组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及右美托咪定.观察比较2组患者拔管后寒战发生情况、镇静疗效、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静吸复合麻醉患者围手术期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5 月瑞金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72 例开展静吸复合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6 例。观察组行右美托咪定静吸复合麻醉干预,对照组行常规静吸复合麻醉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手术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 结果:麻醉后,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插管时、插管后及拔管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对静吸复合麻醉患者围手术期术后认知功能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优化手术指标,优化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治疗对其应激反应及苏醒时间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2017年2月~2019年12月薛城区中医院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10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麻醉前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对照组(麻醉前使用氯化钠注射液)各50例.对比两组血压、心率水平、VAS评分、不良反应及拔管时间、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中的镇静效果,为临床麻醉提供更好的镇静方案。方法:选择手术麻醉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包括A、B、C三组)、空白组及丙泊酚组,对比5组患者中麻醉前、后5分钟、30分钟、60分钟时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及Ramsay评分。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和丙泊酚组在麻醉后Ramsay评分高于麻醉前;在麻醉30分钟后B、C及丙泊酚组Ramsay评分结果优于空白组。在麻醉后30分钟,C组患者HR水平低于其他组。结论:对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使用右美托咪定剂量控制在0.2~0.5ug/kg·h能有效保证患者的镇静效果,同时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老年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可引起血压增高、心率增快等严重的循环紊乱,老年人心肺功能差,易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生命。右美托咪啶为重症监护病房内机械通气患者常用镇静药物,可明显减少躁动发生[1,2]。2011年10月~2012年2月,我们观察了右美托咪啶对老年人骨科手术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下胃大部切除术老年患者免疫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22例择期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A、B、C组麻醉诱导中分别采用0.2,0.5,0.8μg/(kg·h)的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D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泵注至手术结束。观察4组麻醉前(t0)、术后24 h(t1)、术后72 h(t2)时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S100β和MMSE评分。结果 t1、t2时A、B、C 3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D组(P均<0.05),B、C组均高于同期A组(P均<0.05);TNF-α、IL-6、IL-1β、HMGB1水平均显著低于D组(P均<0.05),B、C组均显著低于A组(P均<0.05)。t1时A、B、C 3组s100β显著高于D组(P均<0.05),且B、C组均低于A组(P均<0.05);A、B、C 3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D组(P均<0.05),且B、C组均显著高于A组(P均<0.05)。结论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均可降低全麻下胃大部切除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免疫抑制和认知功能障碍,中高剂量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电针刺激对脑外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介入治疗的122例脑外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组在右美托咪定麻醉前给予电针百会穴、印堂穴及内关穴刺激。以简易智能量表(MMSE)对患者术前1天、术后1天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术前、术毕时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S-100β蛋白、IL-1β、IL-6及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本组术前1日比较,两组术后1日MMSE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术后1日MMSE评分为(23.15±1.87)分高于对照组(19.34±1.64)分(P<0.05);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为16.4%(10/61)低于对照组39.3%(24/61)(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NSE、S-100β蛋白表达、IL-1β、IL-6及TNF-α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NSE、S-100β蛋白表达及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电针刺激能有效地预防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降低NSE、S-100β、IL-1β、IL-6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胸科患者术后辅助用药的护理。方法:胸科患者术后辅助右美托咪定(Dex),护理过程中观察疼痛评分(VAS)、警觉/镇静评分(OAA/S)、寒颤、躁动的发生率。结果:右美托咪定组VAS、寒颤、躁动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胸科患者术后辅助用药,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对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需行手术治疗的小儿30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00例。A组、B组、C组分别于术前30 min给予0.5μg/kg、1μg/kg的右美托咪定、0.4 mL生理盐水,均给予等剂量芬太尼、咪达唑仑、丙泊酚、顺-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术中给予七氟烷吸入、间断静注芬太尼及顺-阿曲库铵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于40~60之间,术毕前10 min停止七氟烷吸入。比较3组滴鼻前、滴鼻后30 min、拔管时、拔管后10 min OAA/S评分;记录3组拔管时间、离开恢复室时间;统计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A、B组滴鼻后30 min、拔管时、拔管后10 min OAA/S评分均更低(P均0.05),且B组明显低于A组(P均0.05);3组患儿拔管时间、离开恢复室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C组比较,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降低,且A组、B组心动过速、高血压、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均0.05)。结论术前30 min右美托咪定1μg/kg滴鼻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可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镇静效果更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维持对老年患者七氟醚全麻苏醒期及术后认知的影响。方法选择期行腹腔镜胃癌、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3组均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吸七氟醚1.2MAC,复合静脉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D_(0.25)组、D_(0.5)组插管后给予1μg/kg右美托咪定的负荷量(10 min输注完),分别再以0.25μg/kg/h(D_(0.25)组)和0.5μg/(kg·h)(D_(0.5)组)持续静脉泵注。C组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输注。记录3组患者麻醉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麻醉后复苏时间、Riker镇静-躁动评分,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分(MMSE)和术后认知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 D_(0.25)组、D_(0.5)组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均明显少于C组(P均0.05);3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气管导管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拔管后10 min、拔管后30 min D_(0.25)组和D_(0.5)组的Riker镇静-躁动评分均低于C组(P均0.05),而D_(0.5)组又低于D_(0.25)组(P0.05);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D_(0.25)组、D_(0.5)组MMSE评分均高于C组(P均0.05),而且D_(0.5)组又高于D_(0.25)组(P均0.05),D_(0.5)组、D_(0.25)组POCD发生率低于C组(P均0.05);D_(0.5)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D_(0.25)组和C组(P均0.05);C组有寒战3例及严重高血压4例,发生率明显高于D_(0.25)组、D_(0.5)组(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减少老年患者七氟醚复合全麻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不影响患者的苏醒时间,减少苏醒期躁动和认知功能障碍(POCD)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但0.5μg/(kg·h)维持时能增加患者术后心率减慢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用于宫颈癌根治术麻醉后对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宫颈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n=30)麻醉诱导后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组(n=30)麻醉诱导后予以右美托咪啶。记录2组患者麻黄碱及阿托品的使用情况,比较2组MMSE评分和认识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麻黄碱使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4,P=0.763)。观察组的阿托品用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6 h、1 d、2 d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6 h、1 d的认知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宫颈癌根治术麻醉后能改善早期MMSE评分,降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依托咪酯全身麻醉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E1、E2、F 3组20例,麻醉维持E1组采用右美托咪定0.4μg/(kg.h)复合依托咪酯,E2组采用依托咪酯8~10μg/(kg.min),F组采用丙泊酚4~6 mg/(kg.h)。在麻醉前10 min(t0),给药后1 h(t1),2 h(t2),4 h(t3),12 h(t4),24 h(t5)6个时点监测患者的血浆皮质醇(Cor)、醛固酮(ALD)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比较3组其浓度变化,并计算E1、E2组依托咪酯的总量。结果与t0及F组比较,E1组t1、t2、t3,E2组t1、t2、t3、t4时点血浆Cor及ALD浓度显著降低(P均<0.05)。与E1组比较,E2组在t3、t4时点血浆Cor及ALD浓度显著降低(P均<0.05),且E1组依托咪酯所需总量低于E2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全身麻醉可减少依托咪酯的用量,从而使依托咪酯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作用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