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16(CXCL1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为急性脑梗死的病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65例、中重度组55例,患者均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CXCL16、hs-CRP水平。结果中重度组血清CXCL16、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均0.01),血清CXCL16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hs-CRP的ROC曲线下面积(P0.05)。结论血清CXCL16、hs-CRP水平可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亚临床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86例,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根据改良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分为轻度组(5分)、中度组(5~10分)、重度组(≥10分)。测定患者血浆Hcy、hs-CRP、FIB水平,分析血浆Hcy和亚临床炎症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三支病变组及双支病变组中血浆Hcy和亚临床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均0.05),改良Gensini评分重度组和中度组的血浆Hcy和亚临床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均0.05)。血浆Hcy、hs-CRP和FIB水平均与冠脉病变支数及改良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36,0.438,0.563,P0.05;r=0.45,0.462,0.511,P0.05)。结论血浆Hcy和亚临床炎症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包括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的关系。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比浊法测定120例CI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血清hs-CRP,比较急性脑梗死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含量的差异并和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期CI血清的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恢复期CI(P均<0.01),恢复期CI血清hs-CRP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脑梗死患者之间hs-CR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有显著相关性(r=0.89,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病变程度与炎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血清尿酸(SU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急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脑梗死组,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标准按严重程度分成轻型(NIHSS评分0~3分)组、中型(NIHSS评分4~15分)组、重型(NIHSS评分15分以上)组;选取同期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81例作为对照组。测量所有受检者血压,并抽取晨起空腹6h以上静脉血送同一机构测定SUA、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分析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性,比较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SUA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SUA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各指标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SBP、DBP、SUA、GLU、TC、TG、Apo B、FIB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Apo A1、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SUA水平分别为(476.47±47.16)μmol/L、(347.90±91.15)μmol/L、(250.69±75.66)μmol/L,重度组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UA水平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呈正相关(r=0.637,P<0.05)。在调整其他影响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10.430,95%CI(1.305,83.366),P<0.05]。结论SUA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急性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直接影响急性脑梗死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LPA、hs-CRP与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42例作为DACI组,2型糖尿病且无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患者41例作为T2DM组,门诊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于入院后空腹取血检测血浆LPA、血清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TG、LDL-C、HDL-C水平。结果 DACI组LPA、hs-CRP水平高于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T2DM组LPA、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DACI组各因素相关分析显示LPA与HbA1c(r=0.352,P<0.01)、hs-CRP(r=0.239,P<0.05)、TG(r=0.319,P<0.01)呈正相关,与FBG、TC、LDL-C及HDL-C无相关关系(P均>0.05);hs-CRP与TG(r=0.387,P<0.01)成正相关,与FBG、HbA1c、TC、LDL-C及HDL-C均无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 LPA、hs-CRP测定对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LPA与HbA1c水平有关,并与体内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合并脑炎患儿脑电图(EEG)及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HFMD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轻度脑炎46例(轻度组),中度脑炎20例(中度组)及重度脑炎9例(重度组)。分析HFMD合并脑炎的严重程度与EEG的相关性,观察EEG转归情况,并比较3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水平。结果入院后,所有患儿初次EEG均显示不同程度异常,异常率高达100%。相关性分析表明,HFMD合并脑炎的严重程度与EEG异常程度具有明显正相关性(r=0.623,P=0.000)。重度组血清NSE、S-100β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NSE、S-100β水平亦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SE、S-100β水平检测及EEG检查对HFMD合并脑炎严重程度的判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脑梗死诊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陆丰市人民医院的收治16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同病灶梗死面积、不同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 RS)],患者hs-CRP、Hcy水平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hs-CRP、Hcy指标水平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NIHSS评分)、病灶梗死面积及预后(m RS)的相关性。结果:(1)hs-CRP、Hcy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重度组患者高于轻中度组,大面积梗死组高于非大面积梗死组,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s-CRP、Hcy水平与NIHSS评分、病灶梗死面积及m RS评分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hs-CRP、Hcy高表达影响脑梗死发生发展和疾病转归,持续监测这2项指标水平变化有利于提高临床脑梗死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脑梗塞患者200例为急性脑梗塞组,同期纳入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Hcy和hs-CRP水平。分析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Hcy和hs-CRP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对患者予3个月随访,记录死亡病例,比较入院时死亡病例和存活病例血浆Hcy和hs-CRP水平。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Hcy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塞患者Hcy和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脑梗死面积以及GCS评分有关(P0.01),与年龄、性别、血压无关(P0.05)。随访3个月,死亡43例,存活157例。死亡患者入院时Hcy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Hcy和hs-CRP水平可能是临床评价急性脑梗塞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补体C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补体C3和hs-CRP水平检测.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补体C3和hs-CRP水平亦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补体C3和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指导冠心病的辨证论治。方法:按研究标准纳入131例冠状动脉造影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根据造影结果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分组。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6及hs-CRP水平。结果:①对照组与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IL-6、hs-CRP水平高于冠脉正常组;②冠心病组不同证型间比较,心血瘀阻证、痰浊内阻证及寒凝心脉证IL-6、hs-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证型,其中,心血瘀阻证>痰浊内阻证>寒凝心脉证。心气虚弱、心肾阴虚及心肾阳虚证型间IL-6、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③IL-6水平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三支病变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与单支病变、三支病变间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④冠脉完全闭塞组IL-6、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与重度狭窄两组在IL-6、hs-CRP水平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IL-6、hs-CRP水平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以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②IL-6、hs-CRP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做为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并根据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把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中、重度3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清IL-6和VEGF的浓度。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VEGF的浓度高于对照组。重度急性脑梗死组的血清IL-6和VEGF浓度均高于轻度急性脑梗死组。结论 VEGF和IL-6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有可能反映脑梗死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hs-CRP 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急性阑尾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确诊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为急性阑尾炎组,根据病理结果将急性阑尾炎组分为4组:分别为急性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炎周围脓肿、急性单纯性患者。另选取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PCT、D-D、hs-CRP水平及白细胞(WBC)计数,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阑尾炎组患者PCT、D-D、hs-CRP水平及WBC计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孔性及坏疽性阑尾炎患者PCT、D-D、hs-CRP水平明显高于的其他3种病理类型的阑尾炎患者。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患PCT、D-D、hs-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高,hs-CRP水平在急性阑尾炎的灵敏度和临床诊断价值较高,hs-CRP水平变化能反映阑尾炎病变的严重程度。hs-CRP水平特异性增高可以用于区分穿孔性及坏疽性阑尾炎患者和其他病理类型阑尾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脑梗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6和hs-CRP含量,并分析它们与梗死体积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IL-6和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其含量与梗死体积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清中IL-6、hs-CR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明确诊断为ACS患者86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另外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即刻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hs-CRP及NT-proBNP的检测,然后进行综合治疗,观察并比较各组住院期间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组、UA组及AMI组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AMI组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较UA组高,AMI组、UA组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较SA组高。与SA组比较,UA组及AMI组AMI、左心功能不全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与UA组比较,AMI组AMI、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增高;hs-CRP、NT-proBNP水平与ACS患者的严重程度及AMI、左心功能不全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 ACS患者的hs-CRP、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短期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正相关;hs-CRP及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检验指标,并且可以作为ACS的病情预测及疗效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感染程度与全身状态、预后及溃疡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29例住院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感染程度、溃疡严重程度、预后、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水平等指标,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感染组(n=47)、中度感染组(n=50)和重度感染(n=32)3组,比较各组全身状态、预后及溃疡程度。结果重度感染组体质量指数、白蛋白水平均低于中度感染组和轻度感染组(P均0.05),空腹血糖、中性粒细胞、尿素氮、24 h尿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中度感染组和轻度感染组(P均0.05)。中度感染组体质量指数、白蛋白水平均低于轻度感染组(P均0.05),空腹血糖、中性粒细胞、24 h尿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轻度感染组(P均0.05)。轻度感染组、中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12个月截趾/肢率分别为2.13%,14.0%和31.25%。重度感染组溃疡愈合率低于轻度感染组(P0.05),截趾/肢率高于轻、中度感染组(P均0.05)。重度感染组溃疡愈合时间较轻、中度感染组延长(P均0.05)。中度感染组溃疡愈合率低于轻度组(P0.05),愈合时间长于轻度感染组(P0.05)。重度感染组Wagner分级4级、5级构成比例高于轻度感染组和中度感染组(P均0.05),中度感染组Wagner分级4级构成比例高于轻度感染组(P均0.05)。结论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感染程度与全身状态、预后、溃疡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治疗中感染的防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老年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组,包括轻度、中度、重度3组。另外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PA-900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hs-CRP,观察和比较老年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结果:与健康体检者对比,轻度、中度、重度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明显更高,与轻度对比,中度、重度患者的血清hs-CRP明显更高,与中度对比,重度患者的血清hs-CRP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和老年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检测血清hs-CRP能够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行可靠的判断,从而为临床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对脑梗死的临床诊断、病情判断、临床预防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以及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0例65岁以上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资料,按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将患者分为术后谵妄组和无术后谵妄组,根据脑MRI评价2组患者脑白质疏松程度并进行评分,比较2组患者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法分析脑白质疏松分级与术后谵妄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术后谵妄组44例,无术后谵妄组76例。术后谵妄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大于无术后谵妄组(P0.05),脑白质疏松评分明显高于无术后谵妄组(P0.05),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无术后谵妄组(P0.05),有吸烟史、中度脑白质疏松、重度脑白质疏松的患者构成比均明显高于无术后谵妄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317,P=0.000)、中度脑白质疏松(OR=0.688,P=0.010)、重度脑白质疏松(OR=0.712,P=0.005)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法分析显示脑白质疏松分级与术后谵妄评分呈正相关(r=0.193,P=0.000)。结论年龄、中度脑白质疏松、重度脑白质疏松是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脑白质疏松程度越重,术后谵妄的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者,对脑梗死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痰瘀阻型、阴虚风动型、气虚血瘀型、痰热腑实型、风痰火亢型、风火上扰型、痰湿蒙神型7组,分别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浆Hey及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ey及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急性脑梗死各中医证型中,风痰瘀阻型血浆Hcy水平较其他6型明显增高(P<0.05);痰热腑实型、风痰火亢型、风火上扰型的血清hs-CRP水平较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及痰湿蒙神型显著升高(P<0.05).结论:血液Hcy、hs-CRP水平的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液Hcy、HsCRP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健康对照者血浆Hey及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ey及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急性脑梗死各中医证型中,风痰瘀阻型血浆Hcy水平较其他6型明显增高(P< .05);痰热腑实型、风痰火亢型、风火上扰型的血清hs-CRP水平较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及痰湿蒙神型显著升高(P<0.05).结论:血液Hcy、hs-CRP水平的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液Hcy、HsCRP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健康对照者血浆Hey及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YKL-40及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100 m L静滴,2次/d,2组均治疗21 d。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YKL-40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hs-CRP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YKL-40及hs-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YKL-40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可以降低血清YKL-40及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重度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Treg/CD4+细胞、Th17/CD4+T细胞比例变化,比较Treg/CD4+细胞、Th17/CD4+T细胞比例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GCS评分相关性。方法选择重度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依据入院后24 h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将患者分为重度组(30例)与特重组(5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发病后24 h患者外周血清中hs-CRP、IL-6、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清中Treg/CD4+细胞、Th17/CD4+T细胞比例变化,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Treg/CD4+细胞、Th17/CD4+T细胞比例与GCS评分之间相关性。结果发病后,重度组与特重组患者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Treg/CD4+细胞百分比、Th17/CD4+T细胞比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h17/CD4+T细胞百分比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5.981,P0.05),血清Treg/CD4+细胞百分比与GCS呈直线正相关(r=-4.872,P0.05)。结论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发病后体内存在严重的免疫抑制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炎性细胞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上升以及Treg/CD4+细胞比例升高、Th17/CD4+T细胞比例下降。免疫调节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比例变化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