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得气"最早来源于《黄帝内经》,对针刺疗效和预后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历代医家的不懈探讨与研究,中医针灸理论有了很大发展,而得气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内涵也逐渐丰富。本文认为得气有三方面含义:首先气至针下,使医者和患者得到针感;其次可通过一定的手法使经气气至病所,更好的发挥针刺疗效;最后达到谷气至的整体调和阶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文章旨在溯本求源,述"得气"与"治神"、"得气"与"调气"及"得气"与二者的内外之境变化,从此三方追溯《内经》、《难经》所述,作为立论"得气"之依据。方法查阅《内经》、《难经》录著古籍与历代各家的经文注述37本,以王冰、马莳、杨上善所注为据。结果依"治神"而言,需治医者、患者与环境三者之神,且需观、守气至之机。从"调气"而论,有"得气"即达"调气"补泻之效,从取穴端正、浅深适宜、方向逢时上述"调气",与强调候、辨气至之气而"调气"等不同著述。并且,内外之境的差异变化亦从"调气"与"治神"上对"得气"产生影响。结论无论是从"得气"的获取、判别及调整均与治神及调气存有密切关联。二者相辅相成于医者的整个针刺过程,是"得气"取效之精要所在。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得气"与"调气"的内在关系,查阅《内经》《难经》等古籍,结合各学者的观点及历代医家对于得气和调气的认识,分析比较二者的关联性。以往研究认为"气至有效",得气是关键,而忽略了调气的作用。基于此,从古籍论述和现代理解两个角度来探讨"得气"与"调气"的关系。其中,得气在"天人相应"的境界中才能处于最佳状态,医患皆有"得气感",与疗效密切相关。得气可作为基础,再行调气,加以补泻;调气可作为手段,以达"得气"之效。调气需根据"四诊合参"确定所调之气,辨气候气,以得气。  相似文献   

4.
针刺临床强调得气与调气,《灵枢》中即有"气至""得气"等术语,历代医家多有发挥,出现了"气至病所""靶向针灸"等各种说法。通过分析历代医家关于针刺"气至"的文献,认为"气至"包含"得气"及"气调"两层含义,"得气"是针刺入腧穴后的经气感应,"气调"则是经过治疗后达到的目的和结果。而与"气至病所"相比,则"靶向针灸"在临床更实际,应用更广泛,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徐疾补泻是《内经》重要针刺补泻方法,通过进、出针快慢不同实现补泻效果,进出针时机的判断是决定其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对《内经》两种候气方法——"候呼吸之气"和"候针下气至"进行了探源性研究,同时阐述了其应用演变和临床意义。其中"候针下气至"多用于决定出针时机,与补泻疗效密切相关且后世应用发展丰富。《难经》演变为强调左手催气后进针,针下得气后再行提插操作,对后世补泻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明代著名针灸学家高武所著《针灸聚英》(以下简称《书》)一书,发《内经》、《难经》之要旨,取历代医家之经验,并根据临床体会加以发挥,有较高学术价值,对后世针灸学发展有很大影响。现就其学术思想作肤浅探讨。1 秉崇《内经》、《难经》,提倡医者应技术全面 高氏学识渊博,晚年专心医事,精研针灸,师宗《内经》、《难经》,旁究诸家,对《内经》、《难经》的针灸  相似文献   

7.
得气 ,古称“气至” ,近称“针感” ,是指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 ,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历代针灸学家都很重视针刺得气 ,因为它对针刺治疗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 ,进针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得气 ,一切针刺治疗都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施以补泻及其他手法 ,方能取得满意疗效。催气 ,是针刺后遇到不得气的情况时 ,需要采取适当手段 ,催促经气速至的方法。1 古代医家对得气与催气的认识历代医家对针刺得气与催气作了细致描述。关于得气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 :“中气穴 ,则针游于巷” ;金元时期的窦汉卿曾在《标幽赋》中曰 :“…  相似文献   

8.
张芳  王鸿度 《中国针灸》2012,32(12):1132-1134
现行规划教材《针灸学》认为针感、气至与得气含义相同,笔者认为不甚妥当,故引用《内经》和古今知名注家的注释、论述及研究认识,对其含义进行思辩.针感是医者及患者的主观感受及自觉反应;气至是调动机体正气祛邪外出,使患病机体趋愈达到治疗效果;得气是针灸治疗的最终目的.针感、气至与得气并不是同一概念,明确其概念能更好地指导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浅谈内经针刺气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至意同得气 ,即在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 ,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 ,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 ,针刺必须在气至的基础上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 ,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足见气至在针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历代针灸医家均十分重视气至 ,在现存医学古籍中《内经》最早提出气至概念。1 气至的意义  气至是针刺获得疗效的关键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 :“刺之要 ,气至而有效。”强调针刺只有出现气至的反应 ,才能产生治疗的效果 ,因此在针灸临床上气至与否也就成为医生判断针刺疗效与病情预后的重要依据之一。某些病症即使针刺后病痛…  相似文献   

10.
《难经》是以质疑问难的形式解释《内经》的理论性著作。它不同于一般的注释,而是发挥至理,剖析疑义,以垂示后学,诚为学习《内经》之津梁。尤其是其自出机杼,有所创新,补《内经》之所未发,扩前圣而启后贤,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历代医家常以《内》、《难》并称,把《难经》也尊为“医经”,认为是学者升阶岐黄堂奥登堂入室的必读著作。但近年来,似有忽视学习研究《难经》的倾向。今特撰本文,为学习《难经》一呼,并供进修或自学者之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得气、针感与疗效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划教材《针灸学》称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所产生的经气感应 ,又名得气”。《实验针灸学》又根据《内经》对得气的论述将其分为受针者的针感和医者手下感两种。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得气与针感同义 ,可分别为患者和术者所检验。至于其与疗效的关系 ,《灵枢·小针解》曾明确指出 :“为针之要 ,气至而有效”。《标幽赋》进一步将其释为 :“气速至而速效 ,气迟至而不治”。后世医家受此影响 ,对于得气与疗效的关系不断有所阐发 ,并创用一系列催气、行气的方法来促使得气的出现或促其强化 ,以追求理想的疗效。针灸理论及临床医师几乎均认为常用…  相似文献   

12.
从古至今历代针灸医家都十分重视得气,本文基于中医类大型电子丛书《中华医典》所收录的中国历代医学古籍1156部,重点查阅医经类、针灸推拿类等,通过搜索"得气""气至",摘录有关电子原文,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与研究分析,发现得气不仅是评价传统针刺治疗是否有效的标准,还体现在调整机体寒热虚实,指导补泻手法,决定针刺深浅、留针时间、出针及判断预后等多个层面,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气至"的内涵及其与"得气"的关系一直以来有诸多争议。自《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确定了基本定义以来,关于"气至"的探索后世历代医家各有阐发。因此,梳理针刺"气至"和"得气"含义的衍变及其与针刺疗效的关系,不仅有益于针灸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而且也将进一步提高针刺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针经摘英集》收录治病直刺诀针方69则,其选穴多选两经或多经交会穴,临床选穴体现针灸辨证论治的特点;刺穴有先后,穴取双位;刺穴注重腧穴得气效应,气至病所。为后世医家治疗临床疾病提供了丰富的针刺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自《内经》首论三焦,《难经》提出其"有名无形"的理论之后,关于三焦实质的问题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本文在学习三焦生理、病理的基础上,结合历代医家对三焦的认识,浅谈自己对三焦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第一讲《难经》的概貌《难经》是一部重要的古典医籍。全书用问答体裁,辑为八十一难,以阐明《内经》的要旨为主。在《内经》的基础上,对脉学、经络学、脏象学、疾病学、腧穴学、针法学等,均有进一步的发挥。它继承了先秦的医学成就,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历代医家都很重视此书,向以《内》《难》并称。为了帮助读者学习《难经》,首先对它的概貌作一简单介绍。一、《难经》的名义《难经》书名,最早见载于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称为《八十一难》;梁·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内经》《针灸甲乙经》原文及其相关文献的整理,从"针前审神""针时治神""针后守神""针毕养神"等针刺全过程,挖掘、探究其针刺重神理论的内涵与意义,以及针刺重神理论的具体运用方法。并通过比对《针灸甲乙经》记载的针刺"治神"内容,整理出其对《内经》针刺"治神"思想的传承及遗失。考读当代李长俊、郑魁山、王启才等医家临床治神经验,阐释当代名医对《内经》针刺"治神"思想的应用发挥,进一步论述治神是针刺的基本原则,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为后世学者对针刺"治神"思想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扩展思路,旨在提高当前针灸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历代针灸医家十分注重针刺手法操作及其疗效,自《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灸大成》曰"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提出了针刺得气及"气至病所"的重要性,同时又有《灵枢·官针》中阐述的"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刺法,以及当代涌现的许多新针灸疗法如浮针、小针刀、钩针、银质针等,特别是在颈肩腰腿痛等软组织损伤类疾病中强调了"针至病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伤寒与温病均起源于《内经》,而后历代医家在《内经》基础上,对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认识皆有较大进展。其中张仲景《伤寒论》系统地总结了一套理、法、方、药规律,从而奠定了祖国医学治疗热性病的基础。而温病学说肇始于《内经》、《难经》和《伤寒论》,到了清代,叶、吴、薛、王等集其大成,使祖国医学对外感病的认识治疗有了长足发展。伤寒与温病二者病因不同,但病理变化及治法方面却异中有同,伤寒按六经辨证,温病按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虽然名义不同,但都是针对临床证候体征,  相似文献   

20.
运气理论记载于《内经》的七篇原文当中,以"天人相应"整体观念为指导,研究天地自然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对生命影响的理论。它涵盖了时间的、空间的概念,从时空的角度来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古代医家及当代学者对五运的太过、不及和岁运的交运时间均提出了各自观点。本文从运气太过、不及、时间交接、历代医家认识不同时间划分不同、实际观测是客观规律的源泉3个方面对《内经》五运六气时间问题进行阐述,认为历代医家对《内经》五运六气及交运时间的认识均来自于对客观规律的观测,明确了《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正确认知方法必须以实际观测为基础,对五运六气理论中时间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