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足痹通络方足浴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糖尿病综合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足痹通络方足浴,甲钴胺片口服;对照组予甲钴胺片口服,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71.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两侧腓总神经的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足痹通络方足浴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观察自拟足浴方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9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60例,其中对照组30例使用甲钴胺,治疗组30例使用自拟足浴方联合甲钴胺,疗程为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并做出疗效判断。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及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经检验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足浴方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藤二草汤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降糖、降压以及改善循环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配合口服甲钴胺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三藤二草汤足浴,2组均连续用药6周,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5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藤二草汤足浴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α-硫辛酸600 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组30例予中药消渴安糖方内服联合足浴1号方足浴,两组疗程均为3周。结果:两组患者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正中/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渴安糖方内服联合足浴1号方外用能更好地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消渴足浴方配合足部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护理的效果。方法:10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2例,两组均用尼莫地平联合甲钴胺治疗,实验组加用消渴足浴方配合足部按摩治疗,并进行护理。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92.3%、对照组7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改善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SNCV和MNCV改善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渴足浴方配合足部按摩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配合护理干预能保证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足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频脉冲治疗仪刺激双侧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太溪等穴位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后,2组TCSS总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腓总神经及胫神经MCV、SCV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均0.05)。结论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用中药足浴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补肾方内服联合中药泡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8例采用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78例采用益气活血补肾方联合中药泡洗治疗,疗程均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肌电图改变情况[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胫神经MNCV、SNCV及腓总神经MNCV、SNCV较本组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8.7%,对照组总有效率91.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补肾方内服联合中药泡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MNCV和SNCV,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王秋侠  李盼 《四川中医》2022,(4):108-111
目的:探讨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行通络消痹汤足浴和穴位贴敷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2021年6月住院部收治的108例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54例对照组:予常规控制血糖、甲钴胺片治疗;54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络消痹汤足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系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52%(P<0.05);(2)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TCSS评分均较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TC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均明显加快(P<0.05),且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更加显著(P<0.05)。结论:通络消痹汤足浴和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周围神经病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麻祛痛足浴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消麻祛痛足浴方外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甲钴胺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并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FBG、2hPBG、HbAlc、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FBG、2hPBG、HbAlc两组无明显改善(P〉0.05);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症状均有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治疗配合消麻祛痛足浴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40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足浴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3周,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密西根糖尿病神经评分及足趾末梢血氧饱和度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症状、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及改善末梢血氧饱和度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活血中药足浴能明显改善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疗效较好,且该疗法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自拟降糖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降糖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5例DPN患者分成治疗组33例(糖尿病基础治疗+降糖通络方)和对照组(糖尿病基础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之前前后的临床疗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治疗组空腹血糖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有明显上升,其中治疗组MNCV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糖通络方可以降低血糖、改善DPN的临床症状,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与中药汤剂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7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6例,入院后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治疗,观察组予以中药穴位敷贴与自拟补气养阴通络方联合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0 d后评估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血糖、β-内啡肽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MDNS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治疗后FBG、2h PG以及Hb A1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补气通脉的中药穴位敷贴与补气养阴通络方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西药甲钴胺,并且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予基础降糖治疗,使血糖趋于正常;治疗组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内服并配合益气通络方足浴,均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甲钴胺(弥可保)和硫辛酸胶囊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在神经传导速度、中医证候方面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外合用可显著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该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足浴方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20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4例,对照组予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足浴方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VPT治疗后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MNCV(胫神经和腓总神经)、SNCV(胫后神经和腓肠神经)治疗后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疗效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足浴方可改善、修复受损的周围神经,改善DPN患者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VPT,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消渴痹通胶囊治疗,连续1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对2组病例进行评价,并将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总有效率(86.00%)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可以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生津通络饮治疗(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药依帕司他片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生津通络饮治疗。8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麻木、疼痛、口干、口渴、乏力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津通络饮治疗(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相关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方联合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收治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格列齐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服用益气通络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而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腓总神经SNCV测量值明显高于治疗前的测量值(P0.05);治疗后观察组NSS评分值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总的疗效达到72.10%,而对照组的总疗效只有45.24%,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益气通络方联合格列齐特治疗,能明显改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症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且中药方剂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蚁淳  陈佩仪 《河南中医》2014,(12):2366-2367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令给予温水浴足,实验组给予中药水煎剂足浴。结果:实验组正中神经和腓神经深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护理中的疗效.方法 观察对象均来自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病人,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和中药足浴治疗.B组(对照组)只做糖尿病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8.3%,对照组总有效率57.0%,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 论 中药足浴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阳通络方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予营养神经、改善双下肢微循环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温阳通络方足浴,观察2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络方足浴治疗糖尿病足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