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1月~2000年12月妇科手术患者1040例,发生静脉血栓10例,占1%,其中1例肺栓塞经临床表现及胸片确诊。9例下肢深静脉栓塞,经典型临床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均经积极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年龄33~65岁,发病时间术后3~14d,其中6例并发于子宫全切术后,2例宫外孕破裂大出血行附件切除术后,1例子宫肌瘤挖除术后,1例巨大卵巢肿瘤切除术后。1例肺栓塞,左下肢6例,右下肢1例,双下肢2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LDVT)的发病情况、影响因素及有效干预措施,提高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13年3月-2016年3月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LDVT的68例及术后未发生LDVT的24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年龄>40岁、肥胖、恶性肿瘤、围手术期输血、手术时间长、体位不适等是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恶性肿瘤患者中子宫内膜癌术后LDVT的发生率最高,低蛋白血症、手术范围、合并慢性疾病与LDVT发生无相关关系(P>0.05),术前补液可有效地预防LDVT。结论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妇科肿瘤患者,术前术后应充分评估,加强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廖玲玲 《现代养生》2016,(4):201-202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盆腔手术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统计学原理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实行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140例分为例数均为7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缓则实行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妇科盆腔患者实行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明显降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减轻患者手术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高素平  李莲静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714-3715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按入院日期单双日将960例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483例和对照组477例,观察组使用气压治疗仪,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嘱家属经常按摩患者双下肢.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达99.38%,对照组为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压治疗仪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黄思怡 《智慧健康》2022,(17):168-171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静脉血栓(VTE)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100例于2019年3月-2020年9月在茂名市中医院骨科住院的下肢骨折的患者均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入院评估、心理疏导、健康科普、饮食管理、功能训练、疼痛管理、用药护理及病情观察等干预措施,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有无VTE、并发症,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有7人出现VTE,发生率为14%,研究组的VTE的发生率(2%)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便秘、下肢肿胀情况得到改善(P<0.05);两组在尿路感染、褥疮的发生率方面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明显较高(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住院期间VTE的发生率,并发症少,满意度高,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方法本组患者90例,给予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功能锻炼、药物预防、定期观察末梢血运情况等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本组患者均于术后7 d行伤口拆线,好转出院,未出现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的病例。结论通过药物预防及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对照组沿用传统预防DVT方法,研究组同时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术后3d和术后7d的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8例腹腔镜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对8例腹腔镜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采取早期指导双下肢活动、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等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肢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是为了对髋部骨折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研究方法是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58例髋部骨折患者,其中有13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对其采取预防和护理手段.最终发现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本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没有肺栓塞发生,且愈后都比较好.得出的结论是髋部骨折患者的一项重要护理内容就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下肢静脉血栓一经发现,就要为了肺栓塞的预防而积极采取措施,以便患者能够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2019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的并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实验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静脉血栓发生率,同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也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应在临床实践中对有效护理干预进行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11.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是外科手术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国内报道外科术后下肢DVT形成发生率为26%,而在妇科肿瘤术后血栓形成发生率达7%-45%。下肢DVT可影响下肢活动甚至使患者丧失劳动力,栓子脱落还可造成肺栓塞导致患者猝死,故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DVT的预防和护理十分重要。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行妇科肿瘤手术约338例,发生下肢DVT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彩霞 《药物与人》2014,(4):159-159
静脉血栓形成是指静脉内血液发生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静脉。当血栓开成后,血栓远侧静脉回流受阻,使小静脉毛细血管瘀血缺氧、渗透性增加,压力升高。表现为低热、小腿肿胀、肌肉疼痛或压痛,下肢水肿或浅静脉曲张,甚至导致肢体静脉型坏疽,并会出现严重并发症——肺栓塞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现将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综述如下[1]。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下肢静脉血栓塞患者,其中男23例,女7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气压治疗仪在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术患者122例进行实验研究,分为观察组(n=61,常规路径干预+气压治疗仪)和对照组(n=61,常规临床路径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及下肢静脉血栓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纤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将收治的80例剖宫产患者(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期间),区组随机化分组,对照组剖宫产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方案,观察组剖宫产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方案。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优势更为明显,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后,不仅能够提高剖宫产患者的护理效果,还可以对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起到极大的预防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以后的护理当中运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徐丽  徐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877-2878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妇科肿瘤术后DVT患者和30例有DVT倾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结果:发生DVT的高危因素为中老年妇女,肥胖、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原发病多为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辅助诊断方法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静脉造影为最佳。治疗采用肝素、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复发丹参及速避凝等,均取得较好效果。结论:对有DVT高危因素的妇科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应加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病因特点及预防,从而总结更有效的方法及措施。方法选取150例经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确诊为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收集患者资料,掌握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观察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诱发原因、临床特点以及预防措施等情况,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辅助诊断。结果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为中老年妇女,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达5.95%,显著高于良性肿瘤患者,患者左下肢血栓的发生率高于右下肢。结论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原因为恶性肿瘤,患者左下肢深静脉是极易出现血栓的部位。要高度重视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结合各种预防措施,早期预防,减少患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顾翠萍 《药物与人》2014,(12):317-317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病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查看2008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妇科手术后并发DVT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年龄、麻醉、合并症、恶性肿瘤、手术方式是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结论:术前应加强评估,对高危人群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术后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医用弹力袜(ES)或与踝泵(AP)联合使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价值。方法:将165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ES组、ES+AP组,每组55例。对照组术后不做任何干预,单纯ES组使用医用弹力袜进行下肢局部加压,ES+AP组患者每日行踝泵练习联合医用弹力袜加压下肢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比较三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ES+AP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S+AP组显著低于单纯Es组(P<0.05)。但对照组和单纯ES组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S与AP联合使用能有效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DVT发生。  相似文献   

19.
陆萌 《医疗装备》2013,(12):94-94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该技术不受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限制,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NICU患者等。尽管PICC有许多优点,但仍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  相似文献   

20.
下肢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1]。临床表现为低热,患肢肿痛,皮温增高,浅表静脉扩张等,甚至可因栓子脱落而致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死亡。有资料统计,妇科腹部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达7%-45%[2]。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避免医疗纠分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因此,对 DVT 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降低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