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MMP-9水平的关系。方法对82例颈内动脉系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CI组)及2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时检测患者血清MMP-9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40名)比较。根据斑块性质将CI组分为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三个亚组,再进行组内比较。结果 CI组、TIA组斑块检出率、不稳定斑块率及血清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不稳定斑块组MMP-9水平又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较无斑块者明显增高(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稳定性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MMP-9可能是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及脑梗死的一个潜在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针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空气干燥法加高脂饲料喂养制备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电针组选取大椎、天门(风府)、风池(双侧)、丰隆(双侧)、足三里(双侧)进行治疗,以模型组、药物组作为对照,同时设立空白组。免疫组化法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MMP-2的表达。结果电针使MMP-2在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减少,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可减少MMP-2在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电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5,(11)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的影响,了解其促血管新生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案,连续选取40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分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7d。治疗前和后进行中医症征积分(SSTCM)、血瘀证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比较;对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7天的VEGF、MMP-9、EPCs血清学水平比较。结果 (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SSTCM、血瘀证积分、NIHSS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明显(P0.05)。(2)血清VEGF、MMP-9、EPCs水平随时间变化显著(P0.05);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血清VEGF在治疗后第3天明显增高,治疗7 d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第7天VEGF仍呈继续上升趋势;血清MMP-9在治疗3 d后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明显抑制血清MMP-9水平增高(P0.05),之后逐渐回落,但仍高于正常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对照组血清EPCs水平均逐渐升高,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后第7天EPCs与VEGF呈线性正相关(r=0.561,P=0.010);EPCs与MMP-9呈线性负相关(r=-0.449,P=0.047)。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可促进VEGF高表达,降低MMP-9血清学水平,从而动员外周血EPCs,促进血管新生,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灯盏细辛注射液静滴,对照组5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0%,明显高于对照组之72.00%,并具有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虎杖苷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虎杖有效成分虎杖苷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稳定性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虎杖苷胶囊口服,每次1粒,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洛伐他汀片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Crouse积分及颈动脉斑块超声病理分型改变;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物(TIMP-1)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颈动脉IMT与斑块积分显著减小(P〈0.05,P〈0.01),血清MMP-1、MMP-1/TIMP-1水平显著降低,不稳定斑块的软斑数量有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上述指标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虎杖有效成分虎杖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并有助于稳定斑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虎杖苷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虎杖有效成分虎杖苷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稳定性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6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虎杖苷胶囊口服,每次1粒,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洛伐他汀片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Crouse积分及颈动脉斑块超声病理分型改变;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物(TIMP-1)水平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颈动脉IMT与斑块积分显著减小(P<0.05,P<0.01),血清MMP-1、MMP-1/TIMP-1水平显著降低,不稳定斑块的软斑数量有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上述指标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虎杖有效成分虎杖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并有助于稳定斑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梗死急性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收集16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4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液标本,测定血清Hcy,并对脑梗死患者做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脑梗死组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血清Hcy水平变化。结果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升高分别有96例和5例,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7.87±7.31)μmol/L和(12.05±3.33)μmol/L,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脑梗死组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P<0.05)。结论高Hcy血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48例。给予辛伐他汀每晚40mg口服,共6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变化以及血脂水平、丙氨酸转换酶(ALT)、肌酸激酶(CK)的变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全部患者治疗前共有127个斑块,治疗后74个斑块,斑块消失率41%,其余未消失的斑块面积均有明显缩小(P〈0.01);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明显缩小(P〈0.01),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P〈0.05),ALT、CK无变化(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经辛伐他汀治疗后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9.
叶烨  严夏  李俊  梅广源  罗翌  钟世杰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1177-1178,1225
目的观察黄芪合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患者 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2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予黄芪合灯盏细辛注射液;观察治疗后症状、中医证候积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 NSE(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及中医证候积分、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清 NSE水平的降低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和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早期的优势在于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血液循环状态、减少脑缺血缺氧引起的脑损伤,体现出对急性脑梗死早期的脑保护作用,安全性高.黄芪注射液和灯盏细辛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脑损伤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0.
程霞 《中医药研究》2010,(7):781-782
目的评价川芎嗪注射液消退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选择9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160mg,每日1次静脉输注,疗程均为6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最大厚度(Tmax)、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狭窄率等,并检查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同时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IMT变薄,Tmax变薄,Smax缩小,颈动脉血流量增加,狭窄率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治疗组脑血管不良事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明显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减少脑血管疾病发生,有效防治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1.
郝彦利  孙景波 《河北中医》2005,27(7):542-543
2004—01~2005—02,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5例,并与常规基础治疗45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对55例脑梗死病人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斑块的部位、性质以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回声强度、部位、数目等。结果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85.5%;斑块的好发部位为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主干;复发性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达100.0%;脑梗死病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为不稳定性斑块。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不稳定性斑块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症支持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14d后判定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血液流变学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降低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改善微循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袁钰  蒋涛  陈飞  陈辉 《中医杂志》2023,(22):2339-2345
目的 探讨不同颈椎旋转角度的推拿手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25只新西兰兔随机抽取5只作为对照组,其余20只兔作为造模组。造模组兔采用动脉内膜球囊损伤联合高脂饲料喂养的方式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及颈椎旋转90°、105°、120°组,每组5只。颈椎旋转90°、105°、120°组采用一指禅推法、?法、拨法放松兔颈部肌肉后,分别进行颈椎旋转90°、105°、120°,左右各旋转1次。上述全部手法每天1次,共干预2周,其余两组不做干预。取兔左侧颈总动脉,用HE染色观察颈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颈动脉组织内巨噬细胞通用标志物CD6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HE染色显示,对照组颈动脉未见明显病变;模型组可见内膜下泡沫细胞聚集,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增多、排列紊乱,部分血管平滑肌细胞由中膜进入内膜下,形成纤维帽;颈椎旋转90°、105°、120°组内膜下泡沫细胞大量聚集,管腔狭窄症状较模型组改善;与颈椎旋转90°组比较,颈椎旋转105°、120°组颈动脉内皮稍有脱落倾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颈椎旋转90°、105°、12...  相似文献   

15.
云南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14 2例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诊断均参照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疾病会议通过的标准 I并经颅脑 CT确诊 (以发病 15 d之内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按全国标准 ) [1 ] 。随机分成 2组。A组 :云南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 6 0例。B组 :丹参注射液对照组 72例。其中高血压病史 :A组 4 6例 ,占 76 .7% ;B组 5 0例 ,占 6 9.4 %。高血脂、高胆固醇病史 :A组 5 6例 ,占 93.3% ;B组 6 5例 ,占 90 .3%。意识障碍 :A组 10例 ,占 16 .7% ;B组13例 ,占 18%。失语 :A组 2 1例 ,占 35 % ;B组 2 5例 ,占34.7%。二便失禁 :A组 2 4例 ,占 4 0 % ;B组 2 8…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Hcy的测定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100例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为75例(75%),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为25例(25%)前者平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1.03umol/l)明显高于后者(15.84umol/l),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高Hcy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密切相关,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7.
黄方明 《光明中医》2016,(16):2354-2355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收治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各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是一种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的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药物,有助于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行合并分析,评价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1994~2007年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上发表的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纳入本次研究,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对其进行IC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χ^2检验显示具有同质性,故采用固定效益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合并后的比值比OR(95%CI):3、39(2.65~4.33)。灯盏细辛注射液在总有效率上高于目前常用药物。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优于目前常用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对9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84例正常人进行颈动脉颅外段超声检查,观察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超声特征情况。对2组斑块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85%,对照组为49%;2组颈动脉斑块均以混合斑块最多见,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组为64%,对照组为36%;2组混合斑块及不稳定型斑块(混合斑块+软斑)所占比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为81%,对照组为42%;2组三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发生率分别为64%和36%。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与急性脑血管病有密切关系,可能为预测急性脑血管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调脂联合抗栓疗法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降脂通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脂、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脑血管发生病变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TC、TG以及LDL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IMT都减小,且斑块个数也随之显著减少,和治疗前以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6个月中脑血管发生病变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脂联合抗栓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缩小斑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