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2例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分析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戚晶晶  沈美玉 《天津护理》2006,14(5):296-297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防范措施,保证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避免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方法:对22冽护理人员针刺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低年资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比例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自我防护意识;针刺伤直接发生的原因分析,主要为未规范处理用后的针头;护理人员针刺伤后的心理压力大。结论: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针刺伤的危害,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落实防护措施,建立、健全防护针刺伤管理制度,确保身心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2.
护理工作中针刺伤的防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琳  李继平 《护理研究》2005,19(9):1887-1889
近年来,针刺伤已经成为护理人员面临的主要职业危害之一。它不仅会造成多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还给护士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针刺伤的防护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以及防护措施,以期对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防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状况,分析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某综合性医院全体临床护理人员323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针刺伤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接受调查的323名护理人员在12个月内被针刺伤率为41.80%。针刺时正进行的操作主要是配药、拔针、处理废弃物等;9:00~11:00为针刺伤发生的高发时段;多数护士发生针刺伤时无干扰因素;针刺伤发生与护士视力、工作环境光线的关联不显著;操作中采取防护针刺伤措施的护士的比例为10.07%;剌伤后向护士长报告的仅有16.32%。结论护士发生针刺伤率较高。应提高护理人员重视程度,并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督导护士执行操作规程和职业暴露防护措施,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俞荷花  彭飞  王芳 《护士进修杂志》2022,(13):1214-1218
目的 将急诊针刺伤预防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降低急诊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提高急诊护士的职业安全环境。方法 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获取最佳证据,制定急诊针刺伤临床审查指标,规范临床行为实践,比较实践变革前后急诊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知识知晓情况、行为依从性以及针刺伤的发生率。结果 最佳证据应用后,急诊各层级护理人员预防针刺伤知识水平大幅提升,其中护师针刺伤知识理论考核成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46,P<0.05),主管护师操作考核成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4,P<0.05);针刺伤标准操作依从性大幅提升均>70%;针刺伤发生率降低。结论 基于循证的临床实践变革能有效推进急诊护理人员针刺伤防控工作落实,提升急诊护理人员针刺伤防护知识知晓率,提高急诊护理人员针刺伤防护标准操作执行率,有效降低急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护理人员在操作中针刺伤的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针刺伤已经成为护理人员面临的主要职业危害之一。它不仅会造成多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还给护士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针刺伤的防护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以及防护措施,以期对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防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刺伤是职业暴露风险最高的方式,护理人员也是针刺伤发生的主要职业群体。由各类锐器导致的针刺伤,使护理人员受到各种感染风险的威胁。2018年,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针刺伤防护的护理专家共识》,为我国护理人员针刺伤预防和处理工作提供了统一的规范。本文从针刺伤的概念、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危害、重点环节的防控建议和目标性监测方面分享护理人员针刺伤最佳护理实践,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预防针刺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郑玥  李玲玲 《妇幼护理》2023,3(11):2681-2683
目的 分析护理人员针刺伤危险因素,从而对制定针对性的防护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3 年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来源于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 120 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出现过针刺伤的护理人员纳入观察组,将未出现针刺伤护理人 员纳入对照组。收集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120 名护理人员中有 44 例 有过针刺伤,针刺伤次数:1~4 次、平均(2.08±0.42)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在年龄、工作时 间、针刺伤预防知识、对针刺伤预防态度、护理职称、有无针刺伤经历、有无接受预防针刺伤教育、护理操作实践考核评分方 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包括工作时间、针刺伤预防知识、护理职 称、针刺伤经历、接受预防针刺伤教育、护理操作实践考核评分。结论 工作时间、针刺伤预防知识、护理职称、针刺伤经历、 接受预防针刺伤教育、护理操作实践考核评分均是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护理人员针刺伤时,面临着经血液传染艾滋病、乙肝及丙肝等危险,随着对针刺伤带来危害的日益重视.国内外对护理人员针刺伤研究的主要热点包括:针刺伤对护理人员的危害、针刺伤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环节等。国内研究显示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高于国外,在预防措施及发生针刺伤的处理程序上与国外还存在差距。为了使护理人员对针刺上的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加重视和防护,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伤是导致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危险的传播途径之一,国内外对护理人员针刺伤研究的主要热点包括:针刺伤对护理人员的危害、针刺伤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环节等.国内研究显示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高于国外,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为了使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加重视和防护,本文就发生针刺伤的现状、危险因素以及防护措施的处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在预防护理人员针刺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专案小组,制定专案改善方案,按步骤实施,比较2015年、2016年护理人员针刺伤事件发生率。[结果]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活动,2016年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7件,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为0.37%,比2015年下降100%,超出目标值12.9%。[结论]护理专案改善活动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职业防护的认识,解决了科室造成针刺伤的根本原因,有效降低了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层级控制理论在急诊科护士针刺伤相关风险管理及防护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47名在职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级控制理论为基础干预模式,即从为急诊科在职护理人员提供工程控制、管理控制、使用个人防护装备3个方面进行干预。采用针刺伤相关知识问卷、针刺伤预防动机问卷、针刺伤防护行为问卷于干预前后各对47名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测评,统计干预前1年与干预后1年47名在职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结果干预后,47名急诊科护理人员针刺伤相关知识、针刺伤预防动机问卷、针刺伤防护行为问卷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年,急诊科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层级控制理论运用在急诊科护士针刺伤相关风险管理及防护中,能有效提升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安全性、针刺伤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提高其操作动机及防护行为正确性,降低急诊科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和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12.
本专案以“知信行模式”为理论指导,通过提升护理人员执行锐器物品操作认知水平,同时修订预防针刺伤手册、制作预防针刺伤DV D及执行预防针刺伤教育训练等方式,增强护理人员操作行为的正确性,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保证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3.
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防护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云岭  王欣然 《现代护理》2006,12(16):1499-1501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由于医院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常暴露于各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害,职业性损伤对医护人员的危害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刺伤是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损伤。Aireny的前瞻调查报道:护理人员每年针刺伤发生率80%,护士是发生针刺伤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每年全球大概有10万护士被针头刺伤。但是,针刺伤这种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却没有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重视.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也比较薄弱,这些都使护士获得职业性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加强医院管理者及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迫在眉睫,为此就有关针刺伤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护理人员对预防针刺伤相关知识掌握现状,为开展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浙江省23所医疗机构的2 714名护理人员采用针刺伤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2 714名调查对象中,有2 321名(85.52%)护理人员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较高人群是年龄20~35岁、本科学历、工作年限1~10年、护师职称、内科护士、已婚、公立综合医院和二级甲等医院的护理人员。针刺伤预防知识得分为(17.35±2.11)分,回答正确率为78.8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人员预防针刺伤知识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学历、工作年限和医院性质、近一年是否接受针刺伤预防培训。结论护理人员针刺伤防护知识较薄弱,应加强针刺伤相关知识的分层培训,提高认知水平,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主题为"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对针刺伤发生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设定目标,针对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针刺伤风险由92%降至36%,目标达标率102.7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对提升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护理人员在操作环节中被针刺伤的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不同病区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情况,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式方法调查病区护理人员在治疗操作环节中被针头刺伤的有关情况。结果:护理人员在注射、拔针及收废弃针、加药、重套针帽等操作环节中被针刺伤情况较为普遍,其中尤以心内科、外科及妇产科频次最高。结论: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对降低针刺伤发生率至关重要;护士长应树立职业防护意识及加强职业防护答理;护理人员应更新观念并尽快采用预防针刺伤的护理用具。  相似文献   

17.
护理人员针刺伤原因调查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64名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情况及防范意识调查,分析针刺伤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刺伤发生率,做好职业防护。方法对针刺伤发生次数、地点、刺伤针头种类、针刺伤环节、针刺伤时是否戴手套、针刺伤后的处理、追踪检查等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被调查护理人员中93.75%发生过针刺伤,与防护意识淡薄、护理操作不规范、护理人员相对不足、锐器处理不规范等有关。结论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较高,通过职业防护培训提高防护意识、规范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合理配备护理人员、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建立并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可有效防范针刺伤发生,而针剃伤发生后伤口的正确处理可减少血源性医院感染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宝安中医院100名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发生的环节原因及防护处理等方面的调查,制定干预政策,减低针刺伤对护理人员的危害.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0名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100名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为43%,针刺伤原因中操作不当占到86%,针头用后能放在特制专用的硬塑料盒占20.9%.结论 护理人员面临针刺伤损伤的职业危险,应采取多方面多层次的对策,预防和控制针刺伤损伤.  相似文献   

19.
针刺伤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由针头造成皮肤出血的意外伤害.现已证实大约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1].近年来,对针刺伤的研究仍然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大多数医疗单位和护理人员对针刺伤害的防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在职一线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仍然处于职业损伤的较高水平.王祥英等[2,3]统计显示,1年间临床一线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68.12%~84.2%,污染针头刺伤率为77.67%,年人均针刺伤2.8次,治疗室和手术室的针刺伤发生率甚至达100%.为了使护理人员对针刺伤害的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以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减少针刺伤的危害,现就护理人员针刺伤害的危险因素与防护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针刺伤防护的方法,主要包括加强护理人员主观防护意识,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增加安全性医疗用品的合理使用,普及护理人员针刺伤处理措施。认为护理人员需加强职业防护,以减少和避免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