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人传统的时空观念以时间为主,以空间为辅为从。因此古代医家在认识人体这个多维的体系时,不仅从空间上来考察其整体的生理病理现象,而且借用了四时阴阳消长的时相变化作为重要参数,来考察人体脏腑经络、阴阳气血之间的不同变化,并建构了与四时气候变化规律密切相关的、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养生的时脏一体理论。  相似文献   

2.
清代御医黄元御创立"一气周流"学说,开中医圆运动理论之先河。"脾不主时"和"脾主长夏"在《内经》中已有论及,历代医家也多有自己的看法,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多避而不谈。今从黄元御的"一气周流"学说释之,则可知"脾不主时"和"脾主长夏"并未矛盾,实则相辅相成,故亦可说"脾主五时"。  相似文献   

3.
“脾主长夏”是《黄帝内经》中脾与岁时关系的一种概念,历年来各医家均对其中长夏季的起止时间说法不一,后人对此概念阐释甚少,不利后学。运气理论中的气象节律蕴含着丰富的季节特征,其中的土季与长夏季,气候特点十分接近,运用其发病规律对长夏季病邪特点及具体时间段进行分析,认为长夏季可由 1 个主体时间段和 2 个缓冲时间段组成。主体时间段由夏至开始,到处暑结束,整体上以湿邪为主,其中前一阶段为夏至到大暑时段,暑邪流行,后一阶段为大暑到处暑时段,风湿邪气流行;处于主体时间段前后的 2 个缓冲时间段(芒种到夏至、处暑到白露)均蕴含湿气,并对于长夏季主体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时日庄理论源于《内经》,有“脏气法时”(即五脏之气,象法于四时)“五脏应时”的说法。具体来说是人体内在的脏腑生理机能,与外界时辰季节具有同步的相应性变化。其内容包括“肝应春”“心应夏”“脾应长夏”“肺应秋”“肾应冬”。在以往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5.
《内经》对脾脉的描述,艰涩难懂,古代注释也多不尽如人意。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平脾脉之“如鸡践地”,乃指柔和舒缓之脉;病脾脉之“如鸡举足”,则指洪脉;死脾脉之“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当指革脉,“如屋之漏”是指迟怠脉或结脉,“如水之流”则指极快速脉。  相似文献   

6.
《内经》对脾脉的描述,艰涩难懂,古代注释也多不尽如人意。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平脾脉之"如鸡践地",乃指柔和舒缓之脉;病脾脉之"如鸡举足",则指洪脉;死脾脉之"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当指革脉,"如屋之漏"是指迟怠脉或结脉",如水之流"则指极快速脉。  相似文献   

7.
就《内经》脾主四时理论从其发生渊源、理论内涵以及临床指导意义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脾主四时理论由来于五行学说,首见在《管子》,奠定在《黄帝内经》,是古代五行时空配属关系的体现,在《内经》的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中得以全面确立;其理论内涵包括脾主四时之中以及四季之末两大学说,并在土生万物特性中得以统一;突出体现于张仲景、李东垣和叶天士等相关的脾胃思想之中,对中医脾胃学说的发展以及中医临床运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秦伯未对《内经》的研究张士卿基础部关键词名老中医,秦伯未,内经,中医理论秦伯未,名之济,号谦斋,生于1901年农历六月初六日辰时,卒于1970年元月27日晚8时。上海市上海县陈行镇(又名陈家行)人。秦老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顾问,北京中医学院院...  相似文献   

10.
《内经》形脏神脏“器”的概念相互关系及解剖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形脏、神脏、"器"的概念和解剖。方法:研究《内经》中三者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比体内类似"器"的解剖结构。结论:形脏(四),就是指心、肺、肝、肾四脏的实体;《内经》里有一个被命名为"器"的人体解剖的概念,其结构就是以经肝门静脉回流静脉血的器官为主体,合并尿液的排出通道而构成的器官组合体。在四形脏和"器"内,各存在着一个由毛细血管网组成的微观结构,这种结构就是神脏(五)。据此认为,《内经》对脏腑,在实体认识的基础上,还存在一个基于微循环的微观认识:神脏(腑)。  相似文献   

11.
脏独主其病者,是必以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语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关于本条原文的理解,各版统编教材及各家注本基本一致.但就其原因及用此原文理论指导实际临床诊治却少有论及.笔者通过对本段条文的学习及临床实践,分析其原因,并用于中医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2.
湿疹高发于长夏湿热环境中,其具体生物学机制尚未明确.联系环境变化对人的影响,从季节温湿变化阐释脾应长夏的理论,并根据现有科学成果提出支持本观点的物质基础与科学内涵,即脾应长夏,喜燥恶湿与褪黑素调控NF-κB介导的Th1/Th2免疫平衡之间具有密切联系,这是影响长夏季节湿疹高发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分析季节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产生重要影响、长夏季易发外内合邪与免疫相关的湿邪疾病、长夏季节湿疹高发的重要机制等多方面展开探讨,揭示长夏季节湿疹高发的生物学机制.提出脾应长夏恶湿理论与松果腺-褪黑素引起皮肤NF-κB-Th1/Th2调节链的季节性变化具有相关性:导致湿疹长夏季节高发的外界影响因子主要是温湿度季节性变化,中介物质是褪黑素,调节机制是皮肤中NF-κB介导的Th1/Th2细胞因子分泌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从肺脾肾三脏论治缓解期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疾病,脾肺肾虚是哮喘发病的根本原因,并持续存在于缓解期,因此,在哮喘缓解期治疗中,重视补益脾肺肾三脏是防止哮喘复发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经》脾藏象理论的构建思维及方法,以进一步提高中医对世界、生命、疾病及其防治的认知能力。方法运用时空一体整体观念,分别探讨不同时间层面和同一时间层面下,脾藏象在空间上各自相应的变化及特点。结果不同时间层面下,脾主长夏和脾不独主于时而主四时之末十八日;同一时间层面下,脾-肉-唇-口-涎-思-长夏(或四时)是一个有机整体。结论时空一体整体观是构建《内经》脾藏象理论的重要思维特色之一;掌握和揭示《内经》所论生命之道,对于进一步整体、动态、辨证地把握好中医对世界、生命、疾病及其防治的认知,具有高屋建瓴的提升和一叶知秋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金元四大家对《内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比目前研究中医理论的趋势,提出现阶段研究中医理论应重在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6.
从金元四大家对《内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对比目前研究中医理论的趋势 ,提出现阶段研究中医理论应重在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7.
“和合”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合”思想发轫于《周易》,为古代学术界认可和承袭。《内经》汲取了“和合”思想的精华 ,用以阐释生命和疾病的原理。认为和合是生命活动的最佳状态 ;失和是疾病的根本原因 ;求和是治病与养生的最高法度。  相似文献   

18.
中医心理学思想贯穿于《内经》之中,全书在个体各年龄阶段生理发展的基础上,生动而完整地描述了人从出生到死亡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中医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及临床心理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内经》看情志异常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只要发而中节,对人体健康有保护和促进作用,所谓“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素问·上古天真论》)。但是急剧或持续过久的情志变化又常常导致疾病,故《内经》中许多经文指出过度的情志是致病的重要原因。《素问·调经论》中说:“夫邪之生也……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里的喜怒即概括多种情志变化而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还认为不节制情志活动可能会影响生命,所谓“喜怒不节,生乃不固”。《内经》对导致情志异常的原因也有较深刻的认识。研究这些原因对于  相似文献   

20.
《内经》论胆主决断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经》是祖国医学理论的渊薮,数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胆腑理论就是其中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胆腑理论研究胆腑的生理特点、病理变化及其与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胆腑作为六腑之一的传化之腑,具有泻而不藏的特点。现代医学中,胆囊所具的储存、浓缩、排空胆汁的生理功能,也包括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