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克山病患者自我治疗的疗效,观察心脏形态及功能变化.方法 观察经自我治疗的31例克山病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时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E/A值大小及变化情况.结果 克山病患者经自我治疗3个月后LAd、IVSTd、LVEDd、LVPWTd、LVM、LVMI及RWT测值均较治疗前减小,治疗6个月后进一步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值与治疗前相比略有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山病患者经自我治疗后左室肥厚及左室重构受到限制,并发生了逆转,心功能得到了相应改善.超声心动图为克山病患者自我治疗疗效的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 10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使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结构指标: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左房内径指数(LAI)、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心脏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各项指标测定.结果 治疗组MHD患者心脏结构指标: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左房内径指数(LAD、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对室壁厚度(RWT)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心脏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缬沙坦可以改善MHD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肌纵向应变及应变达峰时间离散度(PSD)在评价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38例LVEF正常的持续性房颤患者(LVEF正常房颤组)和3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代谢综合征(MS)患者亚临床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0例MS患者(MS组)和同期年龄与之匹配的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量其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同时应用2D-STI技术检测左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和圆周峰值应变、左室心底部及心尖部旋转角度,以及左室峰值扭转速度和解旋速度,计算左室峰值扭转角度和等容舒张期解旋率。比较两组上述各指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S组左房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之比(E/e)均明显增大,而二尖瓣舒张早、晚期峰值血流速度之比(E/A)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S组左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和等容舒张期解旋率明显减低,左室峰值扭转角度增大,左室峰值扭转速度和左室峰值解旋速度均明显加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左室整体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患者早期即存在左室结构和收缩、舒张功能的改变;2D-STI技术较传统超声心动图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左室心肌早期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自动功能成像(AFI)技术探究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房颤(AF)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LVEF正常的AF组和对照组各30例,超声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LVEF,AFI自动描记左室各平面整体收缩期应变均值(GLPS-LAX、GLPS-A4C、GLPS-A2C)、左室整体收缩期应变均值(GLPS-AVG),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LVEF正常AF组患者的年龄、心率、LAd、LVEDd、LVESd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LVEF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LVEF正常AF组GLPS-LAX、GLPS-A4C、GLPS-A2C、GLPS-AV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F患者虽然LVEF正常,但其左室心肌节段收缩功能和整体收缩功能已经减低,AFI可早期快速定量评价AF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超声评价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后左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研究组)和健康成人(对照组)各40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其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VE)、二尖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VA)、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之比(E/A)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之比(E/e’);计算左室质量(LVM)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MHD治疗1年后,超声心动图再次测量以上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前LAD、LVIDd、LVWPD、IVSD、VE、VA、E/e’、LVM及LVMI均较对照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A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HD治疗1年后,LAD、LVIDd、LVWPD、IVSD、VE、VA、E/A、E/e’、LVM及LVMI均较治疗前减小,LVEF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1年后,LAD、LVIDd、LVWPD、IVSD、VE、VA、E/e’、LVM及LVMI均较对照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对尿毒症患者MHD治疗后左心结构与功能的改善进行有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定量评价血液透析伴发瓣膜钙化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 55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是否伴发瓣膜钙化分为钙化组26例和无钙化组29例,另选健康志愿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3D-STI检查,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整体峰值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左室心肌质量(LVM),计算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分析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钙化组和无钙化组IVSd、LVPWd及LVMI均显著增加,GLS、GCS、GAS、GRS均显著降低(均P<0.05),LVEDD、LVESD、LVEF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无钙化组比较,钙化组IVSd、LVPWd及LVMI均显著增加,GLS、GCS、GAS、GRS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减低,伴有瓣膜钙化者左室重构和左室收缩功能受损更明显;3D-STI可准确评价血液透析伴发瓣膜钙化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心肌纵向应变及应变达峰时间离散度(PSD)在评价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房颤(AF)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38例LVEF正常的持续性AF患者作为LVEF正常AF组,另外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并比较两组间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LVEF、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均值(GLPS-AVG)、各平面整体纵向应变均值(GLPS-4CH、GLPS-2CH、GLPS-APLAX)及PSD。结果 LVEF正常AF组LAd、LVEDd、LVESd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年龄、性别、心率、LVEF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LVEF正常AF组较对照组GLPS-AVG绝对值、GLPS-4CH绝对值、GLPS-2CH绝对值、GLPS-APLAX绝对值明显减低(P<0.05),而 LVEF正常AF组PS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LVEF正常AF组和对照组GLPS-AVG绝对值均与PSD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 -0.519,r=-0.722;GLPS-AVG、PSD测量在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论 LVEF正常的AF患者左心室各平面心肌应变、整体心肌应变及心肌收缩同步性均出现异常,应用心肌纵向应变及PSD可以很好的评价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合并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房颤)时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特点。方法:入选高血压病不伴房颤75例(A组)、伴阵发性房颤30例(B组)、伴持续或永久性房颤20例(C组)。所有患者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判定心律失常情况,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同时用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血浆B型钠尿肽(BNP)浓度,协助评估心功能。结果:(1)3组间,C组的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室壁相对厚度(RWT)、血浆BNP浓度最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最低,且均与其他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B组的LAD、IVST、LVPWT、LVESd、LVEDd、LVMI、RWT、LVEF、血浆BNP浓度大于A组,但仅LAD、LVMI、血浆BNP浓度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房颤时左心结构及功能发生明显变化,且以合并持续或永久性房颤时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
叶俏  王西宇  叶松 《大医生》2023,(17):120-122
目的 分析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手术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检出率,并分析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测值的关系。结果 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诊断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的敏感度(98.81%)和准确率(85.83%)均高于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单独检测(P<0.05),但三者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心电图的ST-T抬高幅度与超声心动图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诊断中,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有一定的联系,且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