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6-二磷酸果糖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6-二磷酸果糖(FDP)在能量代谢过程中是葡萄糖及糖原氧化供能的重要中间产物,对于保证糖酵解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得到普遍应用。除此之外,FDP还具有稳定细胞膜、减轻炎症反应、抑制氧自由基、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对细胞结构及功能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近年来FDP在心肌细胞保护及心脏功能恢复方面研究较多,也证明了其有效性,作者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1,6-二磷酸果糖(FDP)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Langendorff离体灌注心脏模型。应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预灌注期、缺血期、再灌注期心肌组织的ATP含量。结果:1,6-二磷酸果糖预处理组缺血期ATP下降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01),而对照组缺血期ATP下降明显与预灌注期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1,6-二磷酸果糖预处理再灌注期AT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预处理大鼠心脏可以明显提高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的ATP含量,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3.
胡立勇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3):241-242,244
目的研究1,6-二磷酸果糖(FDP)钙盐3种制备方法对收率和钙盐中FDP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直接沉淀法、乙醇沉淀法、离子交换树脂法3种方法制备FDP钙盐并测定钙盐中的FDP含量。结果直接沉淀法收率86%、钙盐的FDP含量为22.3%;乙醇沉淀法收率92%、钙盐的FDP含量为43.8%;离子交换树脂法收率42%、钙盐的FDP含量为48.7%。结论3种钙盐制备方法各有优点。生产时可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1,6-二磷酸果糖对体外循环肺保护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体外循环(CPB)术后肺保护的效果。方法:将20例二尖瓣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例,对照组10例。实验组在体外循环前及体外循环中分别静脉给予FDP 200mg/kg,对照组不用FDP。在体外循环前及体外循环后1h分别取左右心房血测定中性粒细胞的跨肺差值;于手术开始前、CPB结束后即刻、CPB结束后1h分别抽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分别于体外循环前、停机时,停机后1、8h查动脉血气分析,测呼吸指数(RI)。结果:CPB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PB后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DP对体外循环的肺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科从1992年开始应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严重脑损伤20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0~70岁,平均42.5岁。病变性质:(1)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续存在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但无瞳孔异常改变者6例;(2)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续存在意识障碍和一侧瞳孔散大者10例;(3)CT可见脑挫裂伤灶,但颅内血肿不超过25ml,且无继发性意识障碍者4例。意识障碍程度,按哥拉斯格昏迷记分3分4例,<8分13例,>9分3例。对照组男15例,女5例;年龄9~69岁,平均40岁。病变性质,属上述第(1)种情况者5例,属第(2)种情况者9例,第(3)种情况者6例。意识障碍程度,GCS记分3分3例,<8分13例,>9分4例。  相似文献   

6.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应用洋地黄、利尿剂、ACEI和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10g静滴,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排出量及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8例,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内中间代谢供能物质,能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与传统抗心衰药物合用能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可以作为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补充和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1,6-二磷酸果糖(F1,6BP)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方法:F1,6BP体外孵育W3人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株,MTS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活化型caspase3表达,2-7-二氯氢化荧光素乙二脂(DCFH-DA)染色法结合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ROS水平,比色法分析细胞内氧化型谷胱甘肽(GSSH)含量.结果:2.5~10 mmol/L F1,6BP可抑制W3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变化.2.5~10 mmol/L F1,6BP干预W3细胞48 h后,细胞内ROS和GSSH含量逐渐升高,呈浓度依赖性变化.结论:F1,6BP能抑制人甲状腺乳头状癌W3细胞增殖,促使细胞凋亡,可能与细胞内ROS水平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机体主要通过有氧代谢产生能量物质,在急性心衰发生时,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细胞中的ATP、磷酸肌酸的含量迅速减少,最终可导致心肌细胞坏死。1,6—二磷酸果糖(FDP)是机体内能量代谢的调节物,其通过影响多种酶学变化,直接调节许多代谢通路。动  相似文献   

9.
1,6-二磷酸果糖佐治病毒性脑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建兵  沈莉 《河北医学》2001,7(7):586-588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病毒性脑炎,按入院先后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在常规中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FDP0.2g/kg*d,通过观察临床主要症状持续天数判断疗效.结果用药组的临床主要症状持续天数较对照组缩短,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FDP佐治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是心血管外科的一项重要技术,随着高科技时代对体外循环装置、材料及灌注技术的改进.心肌保护措施的完善和外科技术的提高,心内直视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正日趋下降,但CPB毕竟是一种非生理性循环方式.它对机体的组织及器官有着不同程度的损伤.危害最大的器官就是肺。在CFB中,肺由于主动脉阻断、心  相似文献   

11.
实验性大鼠脑出血急性期血浆及脑组织中白介素6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云  吕云利  李柱一  陆薇 《医学争鸣》2001,22(15):1409-1411
目的 探讨白介素 6 (IL 6 )在实验性大鼠脑出血急性期脑组织和血浆中的含量变化 ,阐明其在脑出血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SD大鼠 80只 ,体质量 2 5 0 30 0g,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小量出血组、中量出血组、大量出血组 .每组又分成 5个小组 ,每小组 4只 .采用Nath法建立脑出血模型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脑组织中IL 6的含量 .结果 脑出血后 ,脑组织及血浆中IL 6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 ,有随脑出血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出血后不同时间IL 6的水平有显著差别 (P <0 .0 5 ) ,以 48h最高 (P <0 .0 1) .结论 IL 6升高是脑出血损伤后白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免疫应答改变 ,监测IL 6的变化对了解脑出血后的神经变化和判别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温高湿环境习服对大鼠肺脏细胞凋亡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高温高湿环境习服对大鼠肺脏细胞凋亡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2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温常湿对照组和高温高湿环境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高温高湿环境,条件设置为温度35℃、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 90% ~ 95%.高温高湿环境组大鼠每天置于箱中10 h,其余时间与常温常湿对照组饲养于清洁环境(温度22 ~ 26℃,RH 40% ~ 60%),连续处理30 d.动物模型制作完成后,乙醚麻醉,取肺脏组织,分别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肺组织细胞胞质中Bax、Bcl-2及Cyt-C的变化,荧光素酶法测定肺组织ATP含量.结果 光镜下可见高温高湿环境组大鼠肺脏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充血;血管及支气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肺泡隔增宽、水肿;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20.79 ±7.65)显著高于对照组[(3.81±1.90),P<0.001].肺组织细胞胞质Bax显著升高(P<0.001),Bax/Bcl-2较对照组升高了30.18% (P =0.021),Cyt-C升高了85.36% (P<0.001),ATP含量降至对照组的69.30% (P=0.002).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习服过程中,长期反复的高温高湿刺激可致大鼠肺脏组织细胞发生凋亡改变,同时伴有ATP合成障碍,能量代谢失衡,导致机体产生蓄积性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13.
老龄大鼠慢性脑灌注不足对海马区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初步探讨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与丢失在血管性痴呆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 ( 4 vesselolclusion ,4VO)改良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 ,穿梭箱系统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caspase 3蛋白的表达 ,TUNEL法测定神经细胞的凋亡。应用甲苯胺蓝染色计数CA1区残余大锥体细胞。结果  4VO 3d组大鼠CA1区caspase 3蛋白的表达及TUNEL阳性细胞最多 ,随后逐渐减少 ,2周组与对照 (CO)组相比仍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而 4周组基本达稳定状态 ,与CO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4VO各组大鼠CA1区大锥体细胞丧失率随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 ,大鼠CA1区大锥体细胞丧失率与AAR比率呈非常显著负相关 (r =-0 979,P <0 0 1)。结论 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可导致大锥体细胞严重丢失 ,CA1区大锥体细胞的丢失是血管性痴呆形成的重要病理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4.
吕云利  学锋  付路奎  廖军  徐文武 《医学争鸣》2001,22(15):1402-1404
目的 探讨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在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急性期血浆和脑组织中的含量变化,阐明在脑出血过程的作用。方法 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小量脑出血组、中量脑出血组和大量脑出血组,每组20只,每组按出血后1,8,24,48和72h再分成5小组,每小组4只。采用Nath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脑组织中IGF-1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大,中,小量脑出血组在脑出血后1h血浆中的IGF-1量开始减少,但无显差异,8,24和48h下降明显(P<0.01),以8h下降最明显,72h已恢复至1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后1,8,24和48h血肿周围脑组织中IGF-1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8h为峰值,以后逐渐下降,72h接近对照组,大,中,小量脑出血组在8,24和48h时象相比有非常明显差异(P<0.01)。结论 IGF-1可能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一个新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对受分次照射的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凋亡影响。探讨IL-6辐射防护与肿瘤增敏效应的机制。方法:2组荷瘤小鼠受8Gy/1Gy/8d照射后,IL-6组尾静脉注射IL-6400ug/(kg.d),对照组注射同剂量白蛋白,将小鼠活杀,无菌条件下取肿瘤组织,立即制备单细胞悬液后流式细胞术PI染色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IL-6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细胞凋亡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L-6无促进受分次照射的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IL-6通过激发荷瘤宿主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起到辐射防护与肿瘤增敏效应。  相似文献   

16.
布比卡因对离体大鼠心脏功能和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布比卡因对离体大鼠疏脏功能和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Langendroff心脏灌注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μmol/L布比卡因组(B1组)和12μmol/L布比卡因(B2组),每组8只。B1、B2组在平衡灌注30min后,分别续灌含6μmol/L、12μmol/L布比卡因的K-H液,记录上述各组在平衡末、用药5min、10min、15min、25min时的HR、LVDP、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G6PD)和髓锌指基因1(MZF -1)在骨肉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ZF -1 和G6PD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MTT 法检测过表达MZF -1 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过表达MZF -1 对骨肉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法验证MZF-1 与G6PD启动子区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在骨肉瘤细胞中, MZF -1 的表达下降,G6PD表达上升。过表达MZF -1可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且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结果表明, MZF -1可靶向结合到G6PD 的启动子区域并负向调控G6PD 的表达。结论MZF -1 可通过负向调节G6PD的表达,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抑癌的作用,为骨肉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缺氧预处理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mRNA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新生 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n =12 )、假手术组 (n =12 )、缺氧缺血组 (HIBD组 ,n =15 )和缺氧预处理后缺氧缺血组 (HPC组 ,n =2 1) ,缺氧预处理组在行HIBD模型前 2 4h吸 8%浓度氧 3h。各组大鼠均于 14日龄处死。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病理学变化 ;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X 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测定神经元凋亡的情况 ;采用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法测定大鼠脑组织HIF 1αmRNA的表达。结果 :HPC组脑皮层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较HIBD组减轻 ,HPC组大鼠脑组织HIF 1α基因的表达较HIBD组下降 ,HPC组脑细胞凋亡数目较HIBD组减少。结论 :缺氧预处理可保护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减弱HIF 1αmRNA的表达 ,减少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苦参素对大鼠慢性脑缺血后大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复制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设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苦参素低[25 mg/(kg·d)]、中[50 mg/(kg·d)]、高[100 mg/(kg·d)]剂量组,各20只,术后第2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疗程7 d。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及凋亡状况;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海马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生化分析海马区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海马组织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苦参素中、高剂量组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结构变化和凋亡状况均明显改善,凋亡指数(AI)显著降低(P<0.01),海马区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且Bcl-2/Bax比值显著提高(P<0.05或P<0.01),Caspase-3、NF-κB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或P<0.01),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且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苦参素具有抑制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药理学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苦参素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以及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IL-6治疗组(A组),单纯脊髓损伤(SCI)(B组),假损伤组(C组)。每组20只动物,应用改良Allen打击法制作急性SCL模型,A组SCL后30min,腹腔内注射10μgIL-6,B组单纯脊髓损伤,无治疗,C组,暴露硬脊膜,无SCL,术后分别12h和12周,每组10只动物,取脊髓伤段标本测小离子含量和Bcl-2、Fas蛋白表达的测定(免疫组化法)。结果(1)SCL后组织水肿,Na 、Ca2 离子浓度升高,K ,Mg2 离子浓度降低。IL-6治疗后显著改善这些变化。(2)A、B、C中,均发现Bcl-2和Fas蛋白阳性表达,表达顺序分别为A>B>C和B>C>A。结论SCI后早期应用IL-6可抑制大鼠脊髓细胞凋亡,减少神经细胞离子失衡,改善细胞内环境,从而对脊髓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