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生  甘启英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9):1799-1801
[目的]分析2007年成都市龙泉驿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影响麻疹发病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麻疹监测报告系统对成都市龙泉驿区2007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19.70/10万.发病呈暴发流行的特点.3~8月为麻疹高发季节,6月和7月为发病最高峰.5岁以下为麻疹高发年龄组,其中,以1岁以下和3~5岁年龄组为最高.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17.92%,无免疫史者占42.45%,免疫史不详者占39.63%.流动人口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51.87%.[结论]1岁以内婴儿免疫工作和小年龄组儿童的麻疹疫苗复种工作急需加强.尽可能提高外来流动人口的免疫覆盖率.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预防控制麻疹暴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 2005~2009 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 2005~2009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西城区累计发生麻疹27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97/10万,流动人口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市人口.麻疹全年均有发病,以3-5月为多.<1岁儿童麻疹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15.77%,≥15岁组麻疹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74.19%.[结论]流动人口的发病已成为全区麻疹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高流动人口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是控制、消除我区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06—2019年麻疹的空间分布特征,识别高危聚集区,为麻疹防控提供科学建议。方法 基于中国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采用GeoDa 1.6和ArcGIS 10.7软件对河南省2006—2019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其空间分布规律和高危聚集区。结果 三维趋势分析显示,河南省麻疹发病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在东西方向呈现明显的“U”分布,且东部略高于西部;全局自相关结果显示,除2019年外,2006—2018年河南省麻疹报告发病率的全局Moran’s I值均为正值,提示麻疹发病呈聚集性分布;局部自相关结果显示,2006—2019年共识别到139个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郑州周边和省际交界县区。结论 2006—2019年河南省麻疹报告发病率存在空间聚集性,省会城市周边和省际交界的县区为今后麻疹防控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2002~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超  陈长  李放军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6):1014-1015
[目的] 解我省2002~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麻疹病例年龄构成和年龄别发病率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省2002~2006年麻疹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中,86.56%~89.44%的病例集中在<15岁儿童年龄组.2006年≤1岁儿童麻疹发病率大峥度上升,2006年≤1岁儿童发病率>300/10万,2006年≤1岁人群出现麻疹发病高峰.[结论] 我省2005、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发生较大变化,<1岁、1岁~、2岁~麻疹发病增多.应提高2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和满8月龄婴儿MV及时接种率,做好2~7岁儿童第2剂次MV接种,建立和完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适时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中开展MV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遂川县近年来麻疹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遂川县2002~2006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02~2006年5年共报告麻疹4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99/10万. [结论]免疫空白和免疫失败人群的积累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南昌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麻疹策略及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Excel 200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南昌市2004~2006年共报告麻疹1554例,年平均发病率11.21/10万.麻疹发病在不同县(区)存在差异,发病高峰在3~7月,以≤15岁人群为主;≤1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逐年增加,从2004年的25.29%上升到2006年的40.66%.2006年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33.40%,主要集中在青山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结论]应进一步提高2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和满8月龄婴儿MV及时接种率,做好2~7岁儿童第2剂次MV接种,建立和完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适时开展MV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7.
济宁市1999~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济宁市麻疹发病特征、流行规律,制定防控对策.[方法]对济宁市1999~2006年确诊的1230例麻疹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9~2006年累计确诊麻疹1230例,年均发病率为1.93/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最高年份是2006年,发病人数565例,年发病率为7.01/10万.全市麻疹发病呈高度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的状态,局部地区的暴发流行影响全市的发病水平.[结论]济宁市麻疹发病主要以15岁以上人群和8月龄~6岁儿童为主,分别占44.2%和34.2%;<8月龄和15岁人群的发病呈增加趋势;未免疫和不全程免疫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麻疹流行规律以期为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莱芜市1960~1999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计划免疫使发病率呈阶段性大幅度下降,1987年后发病率被控制在1/10万以下,打破了固有流行规律.近十几年来麻疹发病呈现以下特征:城镇发病率显著高于农村;发病高峰仍然存在且明显拖后;发病年龄向大、小两个方向推移;职业分布中,学生、工人、农民构成比有明显增加.[结论]提出现阶段在MV常规免疫基础上,应高度重视MV复种和麻疹病例监测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免疫空白,以达到控制、消除、消灭麻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2004年我国麻疹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叶敏  李晓松  殷菲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8):1561-1564
[目的]初步描述和分析2004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2004年我国建立并投入使用的"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ORACLE数据库数据以及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初步描述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对各地区麻疹发病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004年我国麻疹发病率为6.42/10万.麻疹病例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集中在0~10岁年龄组(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5.20%);男、女性分别占总报告病例数的58.30%和41.70%;3~7月高发(占62.86%),其次是11、12月,也即冬春季节高发,发病最高峰为4月.全国各地区麻疹发病率参差不齐,较高的省份多位于西部地区.聚类分析结果共分为8类.[结论]2004年我国麻疹发病形势不客乐观,各地发病率差别较大,应进一步弄清存在差别的原因,加强麻疹计划免疫及相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长宁区2008—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长宁区麻疹发病情况分析,掌握全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长宁区2008—2012年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并进行麻疹发病与免疫接种关系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结果]上海市长宁区2008—2012年麻疹发病78例,年均发病率1.94/10万。非户籍人口发病率高于户籍人口。3—6月是麻疹高发季节,发病数占前3位的职业是散居儿童、商业服务及离退休人员。发病年龄呈双峰型,出现向两极移动的现象。发病性别比为1.05∶1。[结论]上海市长宁区应以控制流动人口麻疹发病为重点,同时建议对育龄期妇女和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上海市金山区儿童流感的流行特征,为儿童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9年12月上海市金山区的儿童流感样病例(ILI)的监测资料和病毒分离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各监测年份中,2010、2016、2017、2018年有冬春季和秋季2个流行高峰,2011和2013年只有冬春季1个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宁波市海曙区道路交通伤害所致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相关部门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宁波市住院伤害监测报告卡》收集海曙区2015—2019年报告的道路交通伤害所致住院病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和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2015—2019年共报告道路交通伤害住院病例8 543例,其中男女性...  相似文献   

13.
德州市2005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德州市麻疹发病流行特征,指导今后麻疹控制工作.[方法]对2005年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德州市2005年报告麻疹疑似病例547例,确诊369例,发病率为6.72/10万.在15处暴发点发病56例,其他均为散发.369例病人中,8月龄至5岁占36.85%,18岁以上占38.49%;3~7月占全年总数的88.62%;麻疹流行初期,25例为院内感染;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69.38%.[结论]2005年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上升,主要原因是基础免疫存在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2—2006年金华市金东区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有效防制策略。[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近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麻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9.27/10万,2005年的发病率最高(83.07/10万),呈高度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流行模式。>15岁和<8月龄组发病数占70.5%。3~5月为高发季节,>8月龄的报告病例中有明确麻疹疫苗免疫史者仅25.3%。[结论]金东区近年来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必须加强麻疹有关监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防止疫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宜春市麻疹发病情况,提出防控对策,达到消除麻疹目标.[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麻疹发病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2004~2008年全市麻疹发病率呈现反复波动,最高9.84/10万,最低2.96/10万,其中4个县(市、区)居全市之首;以散居儿童为主,5岁以下儿童居多;发病集中于3、4、5月份,4月份为高峰.[结论]免疫接种空白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是控制麻疹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振涛  郑浩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8):1408-1409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新浦区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控制麻疹流行的策略和措施.[方法]对2006年连云港市新浦区传染病常规报告系统中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连云港市新浦区报告麻疹发病例数为146例,发病率为39.5/10万,其中0~1岁组发病率最高,占总病例的27.4%.2~4月为发病高峰,发病率分别为10.8/10万、10.5/10万和7.8/10万.[结论]2006年连云港市新浦区麻疹发病率明显增高,在局部地区出现暴发,发病人群以儿童、青少年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2—2015年慈溪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2—2015年慈溪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等报告的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2—2015年慈溪市共报告麻疹974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90/10万。3—5月为麻疹高发季节。麻疹病例以流动人口为主,占60.27%,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1岁和15~岁人群麻疹发病构成比分别从2002年的13.58%和17.68%上升到2015年的40.74%和48.15%。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的病例占17.97%,本地人口有免疫史的比例高于流动人口(P0.01)。结论流动人口是慈溪市消除麻疹工作的重点人群,应积极做好流动儿童麻疹疫苗及时接种,提高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2004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和分析2004年四川省肺结核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肺结核发病的空间聚集性.[方法]分析对象来源于"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中的2004年四川省肺结核报告病例,通过比较发病率或构成比描述2004年四川省肺结核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通过诊断时间、报告时间、审核时间之间的间隔评价疫情报告系统的及时性,通过聚类分析探索发病的空间聚集性.[结果]2004年四川省肺结核发病率为102.22/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在70岁以前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在春夏季趋于平缓,秋季开始下降.2004年四川省肺结核发病率最高为广元市(174.31/10万),其次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39.86/10万).用系统聚类分析,针对影响肺结核发病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四川省进行聚类,结果共分为6类,与发病率空间分布尚存在不一致.[结论]四川省肺结核疫情十分严峻,肺结核发病的空间聚集性的研究亟待深入.  相似文献   

19.
徐堃  廖安波  李平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2):4345-4346
[目的]了解我市近8年来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状况,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0~2007年麻疹监测系统上报个案资料,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4 701例麻疹病例分布于全市所有县(市、区),全年均有发病,高峰在4~7月份,占发病总数的48.56%.发病年龄以14岁以下为主占94.66%,其中又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占67.39%,未免疫和免疫史不祥的2 001例,占62.10%.[结论]学龄前儿童为高发病年龄段,麻疹发病提示当地存在免疫空白人群.今后应重点加强适龄儿童常规免疫,落实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制度,对漏种儿童及时补种并对该年龄段儿童适时开展麻疹强化免疫,才能有效的控制和最终消灭麻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麻疹流行的季节性规律,为制定麻疹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对南昌市1985~2007年的麻疹季节性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南昌市1985~2007年的麻疹季节性分布的M值为0.5326,r值为0.5326.[结论]麻疹发病有季节性分布特征,疫苗干预可使麻疹发病高峰日后移,但不会改变麻疹发病的季节性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