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新华  邱伟 《临床医学》2021,41(2):36-37
目的 分析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应用微生物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21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控制感染)与观察组(微生物检验控制感染),每组106例.比较两组最终的感染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6.6%,7/106)低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患者中选取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由临床医师结合经验给予感染控制,观察组通过微生物检验进行感染控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是9.1%、93.2%,与对照组患者的25.0%、68.1%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本院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盲目性控制感染而未采取微生物检验(常规组21例)和微生物检验(实验组21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感染效果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控制率为95.24%,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1.43%,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中微生物检验可以有效降低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控制率和医院感染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生物学检验应用于医院感染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210例尿路感染患者(310株大肠埃希氏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菌株不作处理,根据临床经验进行治疗;实验组菌株实施微生物检验,根据检验结果选择治疗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感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控制中有着重要作用,能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与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至我院检查的妇科炎症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各10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微生物检验培养法,观察组采用凝集法。对照两种检查方法对念珠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共检测出94例阳性念珠菌,阳性率为94%;观察组患者共检测出95例阳性念珠菌,阳性率为95%;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科炎症感染中,无论是凝集法还是培养法,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将两种方法联合,在初步筛查基础上再确诊,确保检验准备率,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安市北方医院2017年1-12月120例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由临床医生结合自身经验为患者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研究组进行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然后根据细菌种类、药敏试验结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病原菌感染情况及程度。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轻度感染76.67%、中度感染20.00%、重度感染3.33%,对照组轻度感染41.67%、中度感染36.67%、重度感染21.67%,研究组感染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感染性疾病采取微生物形态学检验是可行的,能够及时了解患者感染情况,在病原菌传播与监测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感染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根据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的原则,按照人数1:1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共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微生物检验加入治疗工作中的患者为研究组,共50例。以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感染例数、感染程度)作为观察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12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4%,研究组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8%,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感染程度I级、II级、III级人数分别为3例(75%)、1例(25%)、0例0%,对照组分别为2例(16.67%)、6例(50%)、4例(33.33%),对照组患者感染严重程度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的开展对于感染的控制有积极效果,可以通过此方法降低感染率、提高临床疗效,因此,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应用及重要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448例感染患者,通过随机双盲法将其以1∶1比例分成2组,一组224例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作为试验的研究组;一组224例患者未进行微生物检验而盲目性控制感染作为试验的对照组。观察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医院感染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意义。结果研究组224例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感染的控制率达89.29%(200/2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176/224),P0.05有统计学意义。微生物检验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监测病原菌情况,预测传播途径,同时还可以对预感人群进行有效监测。结论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感染的严重程度。所以,临床工作中应该积极应用、推广微生物检验,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微生物检验影响临床合理用药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程度进行系统研究与探讨,以不断改进临床检验工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50例接受微生物检验患者(实验组)、同期选择50例未接受微生物检验患者(对照组)作为实验对象,探究每组检验效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合理用药率、医院感染发生状况。结果实验组临床合理用药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几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临床中积极开展微生物检验,能够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且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的价值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从我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中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种,一个是实验组,另一个是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方式,而实验组患儿采用微生物培养检测方式,对两组患儿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采用微生物培养检测方式的实验组,检测出阳性检测率为96.67%(29例),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方式的对照组,检测出阳性检测率为66.67%(20例),并且,实验组细菌检查效果远远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微生物培养检测对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有着明显的效果,可以让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减少病害给其带来的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进行尿路感染治疗的病患100例。在对这100例病患分别进行了中段的尿培养过后,从中提取出用以调查研究的大肠埃希氏菌来。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再将这些提取出的菌类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在这一组里,选用微生物检验的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的50例,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干预。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的菌类分别进行感染控制的研究。结果调查结果研究显示,使用了微生物检验技术的观察组,发生感染的几率要小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对照组。结论使用微生物检验的技术,的确能够使得感染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目的在于分析医院感染检测时,临床微生物学的有关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至我院住院患者200例,分成实验及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实验组给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对其进行控制和预防控制。对比两且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情况以及感染程度。结果实验组共有14人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4.0%,未感染率为86%;对照组实验组共有26人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6%,未感染率为74.0%。两组对照实验组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重度感染例数分别为10、4、0例,各档次感染率分别为71.5%、28.5%、0.0%;对照组患者的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重度感染例数分别为6、12、8例,各档次感染率分别为23.0%、46.2%、30.8%。两组相比,轻度及重度感染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度感染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临床微生物生物学检验进行医院感染检测,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同时可明显减轻感染程度,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预防控制非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8年1~12月入住我院的215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09例和对照组10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而实验组同时给予康复锻炼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实验组发生感染7例;对照组发生感染16例.实验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比较实验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非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控制下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医院感染的控制中微生物检验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以是否采取微生物检验为分组依据,将采取微生物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将为未采取微生物检验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组间对比轻度感染率、中重度感染率、未感染率、总感染率。结果研究组未感染率为85%,轻度感染率为12.5%,中重度感染率为2.5%,总感染率为15%;对照组未感染率为65%,轻度感染率为25%,中重度感染率为10%,总感染率为35%。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生物检验可以显著提高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入选的11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方法,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程度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各为92.73%(51/55)、78.18%(43/55),则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度感染、重度感染人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预防和诊断治疗感染性疾病中采用微生物检验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减轻病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痰液作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查出患病率更高,并且,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开展微生物检验前进行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让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679-3680
研究早期气管切开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选择2011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30例,根据气管切开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于损伤后≥24h行气管切开术,观察组患者于损伤后24h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的肺部感染控制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控制时间和死亡率。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早期气管切开可以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且可以明显改善肺部感染情况,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女性精神病患者生殖道感染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2018年在家人陪伴之下至该院进行体检的女性精神病患者共56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均行血清学检测、滴虫与真菌感染检测、分泌物支原体检测等,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生殖道感染率及感染类型.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殖道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46%vs.24.00%,P<0.05).两组生殖道感染类型均以细菌性阴道病为主,在两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2.50%与8.00%.服用镇静类药物、月经异常、每周休息时间、流产史、婚姻状况是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女性精神病患者生殖道感染临床检验是极为必要的,有助于及时确诊、及时预防、及时治疗,而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有利于缓解女性精神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便于其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头皮缺损合并感染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头皮缺损合并感染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换药,观察组予以负压封闭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相关临床指标(疼痛程度、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感染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技术应用于头皮缺损合并感染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缩短感染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早期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并分析不同检验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接收的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展开分析与探讨。结果:微生物检验组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率为35%,血清检验组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率为36.67%。微生物检验组与血清检验组患儿血生化指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微生物检验组检查在0-3岁的检验效果与血清检验组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在8-12岁的检验效果对比有差异(P0.05)。微生物检验组阳性检出率90%,血清检验组阳性检出率86.67%。微生物检验组与血清检验组阳性检出率结果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方法较多,血清检验和微生物检验是最常用的检验方法,检验效果各具优势。在对小儿患者实施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时,可以根据小儿患者的年龄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