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护素D1(Protectin D1,PD1)对LPS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与中性粒细胞(PMNs)之间黏附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黏附性检测实验分为五组:P2,P20,P200、LPS和对照组(C组)。除C组外,各组HUVECs均用1μg/mlLPS作用6h后,P2、P20、P200分别加入经2、20、200ng PD1预处理的BCECF-AM标记的PMNs,C组和LPS组加入未经PD1处理的BCECF-AM标记的PMNs,作用30min后,用荧光显微镜对黏附在HUVECs上BCECF-AM标记的PMNs进行检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MNs表面淋巴细胞相关抗原-1(LFA-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UVECs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 P2、P20、P200和LPS组的荧光强度值明显高于C组(P<0.05),P2、P20和P200组的PMNs与HUVECs之间黏附率明显低于LPS组(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浓度越高黏附率越低。P2、P20、P200和LPS组表面抗人LFA-1表达量明显高于C组(P<0.05),P20和P200组明显低于LPS组(P<0.05)。不同浓度的PD1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LFA-1的表达浓度,越高表达越低,而对ICAM-1的表达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D1可降低PMNs与HUVECs之间黏附率,可能是与降低PMNs表面LFA-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mup box 1 pmtein, HMGB1)是一种重要的晚期炎症因子,参与急性胰腺炎的全身炎症反应,而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是导致全身毛细血管渗漏、液体正平衡的直接原因。本研究观察了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 HMGB1)对体外培养的单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细胞骨架和通透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热打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后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对凋亡相关蛋白Mcl-1、Bax水平表达调控及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明确PAR1在热打击致HUVEC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AR1抑制剂SCH79797 (SCH)、PAR1激动剂TFLLR-NH2(TF)、PAR1 siRNA、PAR1腺病毒过表达预处理HUVECs,给予42℃热打击2h,后于8h提取各处理组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Mcl-1、Bax、Caspase 3及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各处理组细胞早期凋亡.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热打击组Mcl-1、Bax、Caspase 3表达增加及Cleaved-Caspase 3活化程度增加(P<0.05);与热打击组比较,PAR1抑制剂或PARl siRNA联合热打击组Mcl-1表达增加(P<0.05),Bax减少(P<0.05),Cleaved-Caspase 3活化程度降低,细胞早期凋亡数目减少(P<0.05,P<0.01),PAR1激动剂或PAR1腺病毒联合热打击组Bax表达增加(P<0.05),Mc1-1表达减少(P<0.05),Cleaved-Caspase 3活化程度增加,且细胞早期凋亡数目增加(P<0.05或P<0.01).结论:热打击HUVECs可发生细胞凋亡,Mcl-1、Bax蛋白表达增加;PAR1通过调控Mcl-1及Bax的表达最终起到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4.
烧伤病人早期血清和创面水肿液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烧伤病人早期血清、水泡液和痂下组织液对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伤后3d内重度以上烧伤患血清、24h内水泡液以及1周内Ⅲ度创面痂下组织液体外培养正常PMN,以正常血清作对照,应用流式细胞分析等方法观察PMN凋亡。结果 烧伤病人早期血清、水泡液和痂下液能抑制PMN凋亡,使PMN凋亡百分率下降、DNA断裂百分率降低,DAN凝胶电泳不出现细胞凋亡特有的“梯形带”;且痂下液与烧伤病人早期血清对PMN凋亡的抑制程度几乎相同,而水泡液的抑制作用稍弱于前两。结论 烧伤病人早期血清、水泡液和痂下组织液能抑制PMN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钙结合蛋白S100A11在人静脉畸形组织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探讨其对静脉畸形组织和HUVEC的增殖、血管生成、局部侵袭等生物学能力的影响。方法将静脉组织研磨后提取总RNA,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人静脉畸形组织和对照正常血管组织标本中S100A11的相对表达量。将HUVEC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即si-S100A11组和si-NC组, 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si-S100A11组编码S100A11蛋白mRNA。通过RT-qPCR分别检测两组细胞的转染效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活性;Transwell检测两组细胞的局部侵袭能力;Matrigel血管生成实验检测沉默后细胞的成管数目。两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结果 RT-qPCR结果表明, 静脉畸形组织(VMs组)与正常血管组织(NC组)中S100A11的表达量分别为14.97±16.30和1.01±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 P<0.01);RNA干扰后的si-S100A11组和si-NC组S100A11...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运用脂多糖(LPS)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炎性反应,观察辛伐他汀对HUVECs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细胞至第3代,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100 ng/mL)组、辛伐他汀(5 mg/mL)组、辛伐他汀(5 mg/mL)和LPS(100 ng/mL)共作用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的方法,测定各组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uPA/uPAR)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的MCP-1I、L-1I、L-6及uPA/uPAR的mRNA表达和上清液中各因子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均〈0.01);与LPS组相比,辛伐他汀和LPS共作用组的细胞MCP-1I、L-1、IL-6及uPA/uPAR的mRNA表达和上清液中各因子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HUVECs合成及分泌细胞因子MCP-1I、L-1I、L-6及uPA/uPAR,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严重烧伤后中性粒细胞(PMN)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影响及参麦注射液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从健康体检者和烧伤患者(伤后6、24、48 h)静脉血中分离出PMN,与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体外共培养,采用噻唑蓝法检测ECV304细胞活力.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内皮素1、一氧化氮(NO)的含量,并计算两者的比值(内皮素1/NO).另取伤后24 h血液标本与ECV304共培养,分别加入等渗盐水及0.5、2.0、8.0 g/L参麦注射液各100 μL,观察参麦注射液对上述指标及ECV304形态的影响.结果 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在伤后6 h的PMN刺激下ECV304活力明显下降、内皮素1含量明显上升(P<0.01),伤后24 h的PMN刺激时尤为显著;而伤后6 h在PMN刺激下NO含量明显上升达峰值[(48.9±2.6)μmol/L,P<0.01],伤后24,48 hPMN刺激ECV304的NO含量与健康体检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内皮素1/NO的变化趋势同内皮素1.加入不同浓度参麦注射液共培养后,可使内皮细胞活力明显上升、内皮素1含量明显下降、NO含量明显升高,其中中浓度参麦注射液可使体系中内皮细胞形态近似正常.结论 严重烧伤后PMN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细胞活力、内皮素1/NO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以伤后24 h的PMN刺激最明显;参麦注射液可以改善上述情况,对严重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和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严重烧伤患者蛋白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谷氨酰胺 (Gln)和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对严重烧伤患者蛋白代谢的影响。 方法 将 6 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Gln组及Gln rhGH组 ,每组 2 0例。对照组患者于伤后 1~ 14d口服甘氨酸作为安慰剂 ,并行常规治疗 ;Gln组于伤后 1~ 14d口服Gln 0 5g·kg-1·d-1;Gln rhGH组患者口服Gln(剂量、时间同Gln组 ) ,且伤后 7~ 14d皮下注射rhGH 0.2U·kg-1·d-1。3组患者于伤后 1、7、14d检测其血浆Gln浓度 ,伤后 14、2 1d检测血浆白蛋白水平 ,记录伤后 30d创面愈合率和总住院日。 结果 Gln rhGH组伤后 7d血浆Gln浓度为 ( 4 5 2 .2 8± 2 1.72 )μmol/L,高于对照组 ( 32 5 .12± 2 5 .34) μmol/L(P <0.0 5)。伤后 2 1dGln rhGH组血浆白蛋白水平为( 31.37± 4 .31) g/L,高于对照组 ( 2 6 .16± 3.12 ) g/L及Gln组 ( 2 8.2 6± 3.2 9)g/L( P <0 0 5 )。伤后 30dGln rhGH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及Gln组 ,而总住院日少于对照组及Gln组 (P <0.0 5或 0 .0 1)。 结论 联合应用Gln和rhGH能显著提高严重烧伤患者血浆Gln水平 ,促进机体蛋白的合成 ,提高创面愈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在人静脉畸形组织中的表达, 以及沉默SDC1表达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方法静脉畸形病理标本取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管瘤外科手术切除的20例病变组织(患者男10例, 女10例, 年龄1~57岁, 中位年龄7岁);HUVECs购自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ATCC)。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静脉畸形组织中SDC1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HUVECs细胞学实验均分为2组进行, 分别转染SDC1的小干扰RNA(siRNA)(si-SDC1组)和对照siRNA(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筛选、验证所合成siRNA对SDC1表达的沉默效果并用于后续实验。分别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血管生成实验检测HUVECs的迁移、侵袭、血管生成能力。结果 (1)20例静脉畸形组织中, 13例(65.0%)SDC1呈阳性表达, 且主要表达于静脉内皮细胞胞质。(2)与对照组HUVECs相比, si-SDC1组HUVECs的SDC1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脐静脉置管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和价值。 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绵阳市四〇四医院收治的脐静脉置管新生儿537例,其中发生感染患儿51例为感染组,未感染患儿486例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新生儿血清PCT、CRP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分析各指标及其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价值。 结果入组患儿感染发生率为9.50%(51/537)。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和CD64指数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16.31 ± 5.21)vs.(2.54 ± 0.63),(12.31 ± 2.96)vs.(3.95 ± 1.20),(2.97 ± 0.47)vs.(2.10 ± 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30.904、27.883、13.822,P均< 0.001)。血清PCT与CRP(r =-0.316、P = 0.009)和CD64指数(r = 0.293、P = 0.015)间呈正相关,CRP与CD64指数亦呈正相关(r = 0.285、P = 0.018)。血清PCT、CRP、CD64指数单项指标诊断感染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28 ng/ml、6.12 mg/L和2.54,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0.819和0.775;而PCT、CRP和CD64指数联合诊断新生儿感染曲线下面积为0.933。 结论血清PCT、CRP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脐静脉置管新生儿早期感染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3项指标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患儿早期感染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重要的炎性介质,也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是炎性反应的早期启动因子,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等黏附分子表达上调,ICAM-1通过识别炎性细胞上相应的配体来介导炎性细胞向局部组织募集,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异丙酚是广泛用于临床的静脉麻醉药,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减轻细胞损伤,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拟评价异丙酚预先给药对TNF-α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TIMP1对人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细胞蛋白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载体介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 1;TIMP1)对人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单层培养并鉴定人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细胞.采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腺相关病毒(rAAV2-EGFP)检测其对髓核细胞的转染效率.应用构建的rAAV2-TIMP1转染髓核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35S标记氨基酸整合法检测rAAV2-TIMP1对人退变腰椎问盘髓核细胞基质合成的影响.在35S检测中;以未转染的退变髓核细胞做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光镜下观察所培养的细胞类型以成纤维样细胞为主;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和番红O染色鉴定培养细胞为髓核细胞.AAV转染人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细胞的转染效率为12%.35S标记整合法检测rAAV2-TIMP1转染组每分钟计数值为341.43±42.85;正常对照组为224.20±29.2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MP1能够促进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蛋白多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皮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基因表达及甲基强的松龙(M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脊髓损伤组(损伤组)及脊髓损伤+大剂量MP治疗组(MP组),每组10只.应用改良的Allen's打击法致T8脊髓损伤.MP组大鼠伤后即刻从尾静脉内注射大剂量MP(30mg/kg).损伤后24h切取损伤平面上下0.5cm的脊髓组织,进行RT-PCR反应,检测HSP27、FABPs和TIMP-1的基因表达.结果术后24h假手术组HSP27、FABPs和TIMP-1的基因表达相对丰度分别为0.0643±0.0152、0.6413±0.1005和0.7091±0.0577;损伤组上述三个因子的表达升高,分别为1.0013±0.3861、1.2187±0.2851和0.8971±0.1092,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P<0.05);MP组上述三个因子的表达继续升高,分别为1.2858±0.1384、1.7122±0.1766和1.2081±0.1093,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和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邻近损伤处的脊髓组织中HSP27、FABPs及TIMP-1的基因表达显著增高,大剂量MP能进一步促进三个因子表达,发挥组织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抗核抗体(ANA)和抗ds-DNA抗体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及他汀类药物氟伐他汀(fluvastatin,flu)干预后的变化,以探讨ANA和抗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管炎中的致病机制和flu对血管内皮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收集女性SLE患者血清(以抗核抗体全套为依据,分3组:ANA阴性、ANA滴度1:80、ANA滴度1:80和抗ds-DNA抗体均阳性的患者每组各5例)及女性健康对照者血清作为干预因素,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SLE血清组1、2、3和SLE血清与氟伐他汀共同干预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不同干预因素对HUVECICAM-1和MCP-1的蛋白表达影响。结果:正常对照组和SLE血清组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CAM-1和MCP-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血清组2和SLE血清组3的ICAM-1与MCP-1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LE血清组1(P均〈0.01)。氟伐他汀(1×10^-5mol/L)能显著降低SLE血清组2和SLE血清组3刺激的HUVEC表达ICAM-1与MCP-1(P〈0.01,P〈0.05)。结论:ANA阳性(滴度为1:80),尤其是ANA和抗ds-DNA抗体均阳性的SLE血清可激活HUVEC,使其细胞内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CAM-1和MCP-1的蛋白表达增加;ANA阴性的SLE血清不能激活HUVEC,不能使其细胞内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CAM-1和MCP-1的蛋白表达增加。氟伐他汀可下调激活的HUVEC表达ICAM-1和MCP-1。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究层粘连蛋白α3链G1结构域(LG1)是否为人纤溶酶原Kringle 5的特异性受体并介导了Kringle 5对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蛋白印记覆膜法(Blot overlay)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考察重组Kringle 5与LG1间的结合能力;以紫杉醇作为阳性对照, 不同浓度Kringle 5处理HUVEC;此外引入抗层粘连蛋白α3链抗体(抗LAMA3)并分成Kringle 5组(KR)、抗LAMA3+Kringle 5组(ALK)和Control组, 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考察各组中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Kringle 5可剂量依赖性地特异结合LG1, 平衡解离常数为12.9×10-8 mol/L;细胞增殖实验中的Kringle 5处理组(180、260、340、420、500×10-9 mol/L)的吸光度值低于空白组(0.59±0.03、0.48±0.02、0.36±0.04、0.25±0.01、0.25±0.01比0.72±0.01, F=52.211、340.650、187.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