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端粒、端粒酶与肺癌诊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末端具有保持染色体稳定的DNA序列。端粒酶是一种RNA依赖性的DNA聚合酶,端粒酶的激活使端粒长度得以稳定,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成为永生细胞,导致细胞恶变。近年的研究表明测定肺癌各种标本的端粒酶活性不仅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还可以用于肺癌的病理分明、恶性程度的判断,端粒酶抑制剂可望成为肿瘤的有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端粒是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对染色体起到保护作用。端粒酶是一种具有模板的逆转录酶,激活后能以自身为模板合成端粒,使端粒长度得以稳定,细胞获得无限生殖能力成为永生化细胞,甚至恶变。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端粒酶的活化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检测肺癌标本中的端粒酶表达有助与肺癌的早期诊断、病理分期、淋巴转移、预后的诊断,并为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具有保持染色体稳定的DNA序列。端粒酶是一种RNA依赖性的DNA聚合酶,端粒酶的激活使端粒长度得以稳定,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成为永生细胞,导致细胞恶变。近年的研究表明测定肺癌各种标本的端粒酶活性不仅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还可以用于肺癌的病理分期、恶性程度的判断,端粒酶抑制剂可望成为肿瘤的有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端粒是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对染色体起到保护作用。端粒酶是一种具有模板的逆转录酶 ,激活后能以自身为模板合成端粒 ,使端粒长度得以稳定 ,细胞获得无限生殖能力成为永生化细胞 ,甚至恶变。目前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端粒酶的活化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检测肺癌标本中的端粒酶表达有助与肺癌的早期诊断、病理分期、淋巴转移、预后的诊断 ,并为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端粒是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末端由重复的DNA序列蛋白质组成的特殊结构,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和完善。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序列。随着每一次细胞分裂,端粒逐渐缩短,但在活化的端粒酶的作用下,可维持相对稳定的长度,使细胞获得永生性。稳定的端粒和具有活性的端粒酶在细胞的衰老及肿瘤的发生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以调节端粒酶为基础的基因治疗为抗肿瘤、抗衰老的研究开避出一  相似文献   

6.
蔡洪培  邓志华 《肝脏》1999,4(1):54-56
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与细胞端粒长度维持稳定有关,而端粒长度的稳定是通过细胞激活端粒酶来实现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正常体细胞不表达端粒酶,而85%~95%的肿瘤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近年来端粒酶活性的研究倍受人们重视。本文就端粒酶基础及其在肝癌中的地位、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一、端粒、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区域,其DNA为串联排列的6-核苷酸序列,人类端粒的6-核苷酸单位为TTAGGG,构成染色体末端的端粒核昔酸含量为20000bp[1],端粒具有方向性,且进化上高度保守,即…  相似文献   

7.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串链重复的DNA序列 ,具有稳定染色体的作用 ,其长度随细胞分裂而缩短 ,当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细胞死亡 ,故被认为与控制细胞寿命有关[1] 。端粒酶是具有逆转录酶功能的核糖核蛋白酶 ,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补偿细胞分裂时缩短的端粒[2 ] 。目前研究认为 ,端粒酶的激活有助于肿瘤细胞无限增殖。我们采用端粒酶重复片段扩增法 (TRAP)银染法对肺癌组织及细胞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一、材料和方法1 标本来源 :手术切除肺组织 5 2例 ,其中 30例…  相似文献   

8.
端粒和端粒酶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端粒封闭了染色体的末端并维持了染色体的稳定性,端粒缺失会引起染色体融合并导致细胞的衰老及死亡。端粒酶的活化可延长染色体末端DNA,维持基因组的稳定,并且端粒酶活性的异常表达又会引起细胞永生化或转化成癌细胞。由于端粒和端粒酶在细胞分裂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因此对端粒及端粒酶结构和功能研究,有助于阐明细胞衰老和恶变的机制,对抗衰老及肿瘤的诊断、治疗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本文就对近年来端粒及端粒酶与衰老的关系作一综述。1端粒、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70年代末,Blackburn和Gall〔1〕…  相似文献   

9.
加强端粒酶与消化系肿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石 《中华消化杂志》1999,19(5):293-294
近10多年来,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细胞信号传导系统、细胞周期调控物质、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等几个方面。近几年来,端粒酶与肿瘤细胞永生关系的确立,使得端粒酶成为肿瘤分子病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端粒(telomere)是真核细胞线形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串联排列的重复DNA序列和端粒结合蛋白(telomerebindingprotein)共同构成,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保护结构,能防止染色体发生降解、端端融合和重组。人的端粒DNA序列由5′→3′方向的T…  相似文献   

10.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十分密切 ,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 ,端粒酶的激活虽然不是引起细胞癌变的最早因素 ,但确实是一个维持肿瘤生长的继发性因素。目前抑制端粒酶活性已成为抗癌新靶点 ,许多种端粒酶抑制剂已问世 ,现对端粒酶抑制剂及其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1 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1 1 针对端粒酶RNA模板及其结构蛋白抑制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RNA序列中含有与端粒DNA序列互补的模板序列 ,若RNA模板区发生突变或缺失 ,经转染的细胞端粒序列则发生改变 ,细胞不能获得无限增殖能力。针对该模板序列设计的反义核苷酸是一…  相似文献   

11.
端粒,端粒酶与肺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端粒是真核生物细胞末端含有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及结核的一段区域,对染色体的稳定及末端复制具有重要的作用,端粒酶是一种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特殊的逆转录酶,与端粒的合成有关。近年来国外对端粒的改变、端粒酶活性与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作了不少研究。本主要综述端粒、端粒酶与肺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梁荣祥  颜廷秀 《山东医药》2001,41(11):58-59
癌细胞的永生化是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 ,也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 ,端粒 (Telomere)、端粒酶 (Telom erase)与肿瘤的关系近年来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目前 ,普遍认为端粒酶是一种新的、很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不仅可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 ,且对肿瘤的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端粒、端粒酶与肿瘤之间的密切关系提示攻克肿瘤的可能性 ,现已成为恶性肿瘤基因研究中又一新的热点。1 端粒与端粒酶的结构及功能1.1 端粒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 ,由一段串联富 G(鸟嘌呤碱基…  相似文献   

13.
端粒酶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胃癌发生机制.方法自1998-12/2000-02选择我院经内镜、病理组织学诊断的胃癌30例,萎缩性胃炎15例(肠上皮化生10例,不典型增生5例)及正常对照组15例.应用端粒酶反复扩增法(TRAP)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应用病理组织学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其中一种方法Hp阳性即可诊断Hp感染.结果端粒酶阳性检出率,胃癌组(26/30)86.6%,萎缩性胃炎组(4/15)26.6%,正常对照组(2/15)13.3%.Hp阳性率胃癌组(17/30)56.7%,萎缩性胃炎组(10/15)66.7%,正常对照组(7/15)46.7%.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其功能是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重序列加至新合成的DNA链末端,以维持染色体端粒长度的稳定,从而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端粒酶的活性关系到细胞永生化或恶变.端粒酶在许多恶性肿瘤中活性都有过度表达,胃癌患者端粒酶阳性可达85%.本组胃癌端粒酶阳性率86.6%,正常对照组端粒酶阳性率只有13.3%,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端粒酶的活化可引起细胞永生化及胃癌发生.在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中端粒酶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本组萎缩性胃炎组端粒酶阳性率为26.6%,提示在癌前病变中组织中存在少数永生化细胞,这些端粒酶阳性的永生化细胞实际上是一种癌前细胞,对端粒酶阳性患者进行监测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Hp感染可使胃粘膜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进而上皮细胞突变,干细胞增生,端粒短缩,人端粒酶RNA(hTR)过度表达及端粒酶的活化,最终导致胃癌发生.对胃癌组Hp感染与端粒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Hp阳性的胃癌组端粒酶阳性率明显高于Hp阴性组,两者呈正相关.结论Hp感染与端粒酶活化及胃癌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端粒酶作为肺癌诊断标记物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提出的肿瘤形成的端粒-端粒酶假说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1,2]。端粒酶是否是一个好的肺癌诊断的标记物和治疗靶点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检测了端粒酶活性、端粒酶的各个亚基包括RNA成分(hTR)、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端粒酶相关蛋1(hTEP1)的基因表达、hTERT亚基的mRNA的定位表达、hTERT蛋白质的定位表达,并与肺癌的病理分型、TNM分期进行了比较,以阐明端粒酶作为肺癌诊断标记物的价值。 一、材料和方法 1.资料和标本来源:1…  相似文献   

15.
端粒酶胃,结肠肿瘤的关系及其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为DNA与蛋白质的复合体,端粒酶是目前发现的能够延长端粒的一种RNA依赖性DNA聚合酶。在肿瘤细胞中端粒酶被激活,端粒酶活性检测将成为临床肿瘤检测的一种新方法。端粒酶空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活性抑制有望成为一种治疗肿瘤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人端粒酶由RNA亚单位(hTR)和蛋白组分构成。蛋白组分包括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基(hTERT)和端粒酶相关蛋白1(hTEPl)。hTERT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是细胞永生化过程中端粒酶活化的限速步骤。抑制hTERT的表达可快速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不是通过端粒缩短所致。表明hTERT除了其蛋白催化活性外,尚可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端粒-端粒酶假说提出端粒酶的活化使细胞永生化是大多数肿瘤发生的关键。正常细胞除了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等干细胞外端粒酶活性均为阴性,而85%恶性肿瘤有端粒酶的高表达。因此端粒酶已成为抗肿瘤的一个重要的靶点。细胞分化诱导剂作为端粒酶抑制剂显示出极有潜力的应用前景。全反式维甲酸是最早发现的一个细胞分化诱导剂,为了进一步探讨α-干扰素是否对维甲酸的诱导分化有协同作用,并进一步了解端粒酶的功能及其作为抗肿瘤潜在靶点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选择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实验模型,就ATRA和IFN—α诱导分化时对其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端粒、端粒酶与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是真核生物细胞末端含有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及结核的一段区域,对染色体的稳定及末端复制具有重要的作用,端粒酶是一种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特殊的逆转录酶,与端粒的合成有关。近年来国外对端粒的改变、端粒酶活性与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作了不少研究。本文主要综述端粒、端粒酶与肺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端粒酶反义核苷酸对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探讨针对端粒酶进行肺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人工合成硫化修饰六核苷酸端粒酶反义DNA[5-d(TTAGGG)-3‘],在体外与端粒酶阳性肺癌细胞系801-D共同培养,观察其对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形态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端粒酶反义DNA对端粒酶阳性肺癌细胞系801-D生长,集落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且端粒酶反义DNA的抑制作用与其浓度呈正比,结论:端粒酶反义DNA序列对肺癌细胞系801-D体外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肺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CR-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31例肺癌、4例癌旁及26例肺良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显示,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率为80.6%(25/31)、癌旁组织无表达、肺良性肿瘤组织表达率为7.7%(2/26)。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肺癌分期无关。有及无淋巴结转移者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端粒酶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皆起重要作用;其在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有望成为肺癌诊断、鉴别诊断的一项强有力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