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结肠憩室(diverticulum of the colon)是指结肠肠壁肌层缺损,结肠黏膜经此处向外突出形成的囊状病理结构。结肠中存在多个憩室则称为结肠憩室病(diverticular disease of colon)[1]。结肠憩室病由Cruveilhier在1894年首先描述,20世纪后逐渐增多,主要以西方国家病人多见,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结肠憩室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由于缺乏特异性的检查手段,且易与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2.
结肠憩室病穿孔 ,好发于老年人 ,临床少见 ,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常易误诊。我院 1 985~2 0 0 0年共收治 6例 ,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男 4例 ,女 2例。年龄5 1~ 78岁 ,平均 6 4岁。发病到就诊时间 :<1 h 1例 ,8~ 1 5 h 2例 ,2 4 h、 3 4 h和 76 h各 1例 ,平均2 7.7h。1 .2 临床表现 :本组 5例有习惯性便秘病史 3~ 5年 ,3例有左下腹反复隐痛史 ,1例有右下腹阵痛史。本次发病前用力排便 2例 ,剧烈咳嗽 1例 ,灌肠 1例 ,不明诱因 2例。发病时腹痛最初位于右下腹 2例 ,左下腹 2例 ,并逐渐波及全…  相似文献   

3.
胃憩室是消化道憩室中最少见的,笔者所在科室近两年来通过胃肠钡餐检查发现3例胃底憩室。其中l例胃底憩室病灶巨大,合并憩室炎及穿孔。  相似文献   

4.
椎体缺血性压缩骨折的X线诊断(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结肠绒毛状腺瘤X线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X线表现在结肠绒毛状腺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结肠绒毛状腺瘤的X线表现。所有病例均行低张双对比灌肠造影。结果该组患者中,病变主要位于直肠、乙状结肠占73.1%。绒毛状腺瘤X线主要征象:所有病例均显示,腔内突出的肿块充盈缺损(100%),肿块表面不规则分叶,结节状隆起及细网状结构。3例肿块表面可见溃疡。结论结肠绒毛状腺瘤,特别是地毯型及菜花型在X线钡灌肠造影中有较特异的表现,X线表现反映了结肠绒毛状腺瘤的病理特点,X线钡灌肠造影检查是诊断结肠绒毛状腺瘤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7.
8.
9.
结肠憩室穿孔为重症急腹症之一 ,我科收治二例 ,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 ,报告如下。本组 2例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5 4岁、5 6岁。 1例因腹部肿物在外院就诊 ,查体时突然出现剧烈腹痛 ,2h后转来本院。检查患者呈急性腹膜炎体征 ,末稍血白细胞增高 ,腹透未见游离气体 ,腹穿为黄色混浊液体。以急性腹膜炎行剖腹探查术。腹腔内为粪性液体 ,污染严重 ,结肠脾区下方 5cm处近系膜缘可见 1肿物 ,直径 10cm ,呈烧瓶状 ,底部有 1cm之穿孔 ,有粪便外溢 ,诊断结肠憩室穿孔。行病变肠段切除 ,近端造口 ,远端封闭 ,冲洗腹腔置引流管。剖视肿物其内为…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提高肾盏憩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了68例肾盏憩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3例非手术治疗者中4例改行手术治疗,7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者中4例无效,43例手术治疗者中有2例憩室结石复发,4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者中有1例憩室结石复发,1例误诊误治。结论影像学检查为诊断肾盏憩室的主要方法。对憩室直径≤2.5cm的肾盏憩室宜行保守治疗,对并发结石、肿瘤或憩室直径〉2.5cm的肾盏憩室应以外科治疗为主。并发结石又拒绝手术者可试行ESW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肾盏憩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了68例肾盏憩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3例非手术治疗中4例改行手术治疗,7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43例手术治疗者中有2例憩室结石复发,4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PC—NL)治疗中有1例憩室结石复发。1例误诊。结论 影像学检查为诊断肾盏憩室的主要方法。对憩室直径≤2.5cm的肾盏憩室宜行保守治疗,对并发结石、肿瘤或憩室直径〉2.5cm的肾盏憩室应以外科治疗为主。并发结石又拒绝手术者可试行ESW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憩室的气钡双重造影X线表现与诊断。方法对我院22例食管憩室患者气钡双重造影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摄正侧位及双斜位片,其中男16例,女6例。结果咽食管憩室4例,食管中段憩室12例,膈上憩室6例。一般呈类圆形或乳头状钡影突出,边缘光滑整齐,黏膜像显示黏膜伸入其中。结论食管气钡双重造影X线检查是诊断食管憩室的重要方法,少部分患者可表现出突出的临床症状和严重的并发症如憩室穿孔,甚至癌变,故临床高度怀疑病例应尽早行气钡双重X线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5.
结肠冗长症的诊断与治疗(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总结我院12例结肠冗长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12例结肠冗长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肠冗长主要表现为便秘、腹痛;可经X线钡灌肠确诊。手术治疗8例,非手术治疗4例,随访0.5-3年,手术效果满意,非手术治疗效果差。结论 结肠冗长可经X线钡灌肠确诊,手术治疗效果差,3岁以上有症状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结肠憩室的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4例结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憩室位于盲肠5例,升结肠3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4例,均行手术治疗,包括行憩室切除结肠吻合术5例,回盲部切除+回肠升结肠端端吻合术3例,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乙状结肠憩室切除、造口+直肠残端闭合4例(Hartmann术,6周后行二期吻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结肠憩室出现穿孔、出血、脓肿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时宜行手术治疗,应根据憩室部位、大小、并发症及腹腔感染程度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结肠憩室是指结肠黏膜经肠壁肌层薄弱区向外突出形成袋状的病理结构。本病多以其并发症为首发表现,从症状上很难与其它疾病相鉴别,故误诊率较高。我院近4年来共诊治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性,15岁。因突发右下腹痛12 h伴腹泻入院。解暗红色糊状大便2次。体检:右下腹固定压痛,直肠指诊指套为暗红色糊状大便所染。查血常规WBC15×109/L,N 0.79,Hb 96 g/L。大便OB(++)。取麦氏切口。术中见阑尾浆膜充血肿胀,盲肠壁3 cm×3 cm憩室,周围系膜肿胀,附着少许脓苔。行阑尾及盲肠憩室切除术。病理报告: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盲肠憩室炎。术后…  相似文献   

18.
罗宏宇 《腹部外科》2001,14(4):236-236
患者 :男 ,6 5岁 ,因反复腹痛 10余年 ,突然加重伴剧烈呕吐 3小时入院。既往饮食不洁或大量进食后常感腹部阵痛伴肠鸣音亢进 ,腹泻或呕吐后症状能缓解。长期拟“胃病”治疗 ,近来效果差 ,发作渐频繁。此次饱餐半小时后突然发作 ,刀割样痛 ,辗转不宁。X线腹部立、卧位片示 :膈下大量游离气体 ,提示上消化道穿孔。查体 :急性病容 ,剧烈呕吐 ,腹部膨隆 ,肌软 ,全腹压痛、反跳痛不明显 ,叩诊鼓音 ,肝浊音界消失 ,肠鸣音消失。剖腹探查 :腹腔大量气体 ,未见胃肠内容物 ,小肠高度积气、扩张。探查胃十二指肠前后壁均无穿孔 ;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有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肠憩室病的临床特点及腹腔镜下结肠憩室病的手术方式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7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诊断为结肠憩室病的3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1例,女21例;憩室发生在直肠4例,乙状结肠2例,左半结肠6例,回盲部20例;2例行腹腔镜检查后因家属拒绝行肠切除,遂终止手术,接受抗感染治疗;30例行肠切除手术,包括乙状结肠切除2例,直肠切除4例,右半结肠切除11例,降结肠部分切除5例,回盲部切除+空肠结肠吻合术8例,其中7例行临时性降结肠造瘘术,半年后行降结肠造瘘回纳术。14例为腹腔镜探查后中转开腹手术,16例为腹腔镜下完成手术。 结果2例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术后1个月随访,结肠镜检查无阳性,至今憩室炎未复发。30例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未见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等不适症状。回盲部切除与右半结肠切除两种术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 vs 36.4%,χ2=1.584,P=0.812)。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中转开腹手术更快(t=8.062,P<0.01),住院时间更短(t=8.607,P<0.01)。 结论诊断结肠憩室后一期行部分肠切除手术治疗安全、有效,腹腔镜行部分肠切除较传统手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结肠慢运输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附8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告了经结肠运输时间等综合检查确诊的结肠慢运输型便秘(STC)8例。通过对病因、诊断、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防治等方面的讨论,作者认为:结肠运输时间测定是诊断STC的一个重要依据,结肠次全切除加盲、直肠吻合术为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STC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