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饮食疗法对临床治疗肝病患者的影响及治疗意义。方法:对102例肝病患者采用高蛋白、高糖类、适量的脂肪、足够的热量及维生素和矿物质。进行合理调配。结果:肝病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健康饮食疗法,合理搭配,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病情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102例肝病患者中,86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只有16例患者无变化。结论:肝病患者应注意饮食控制,适当休息,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起居习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脂康和他汀类舒降之、贝特类力平之调脂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随机分为血脂康组26例,联合组24例,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均见明显改善(P〈0.05或〈0.01)。但血脂康组肝功能改善优于联合组(P〈0.05)。结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高脂血症及脂肪性肝炎肝功能异常者,血脂康优于舒降之、力平之调脂药。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别对335例餐前及餐后的血标本进行T.Bil、TTT、ALT三项检测,发现在排除饮酒、高脂饮食后、餐前、餐后抽血检测肝功能,其结果无明显差异,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特征。方法:分析34例肝功异常的无饮酒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大多数患者隐袭起病,肝功能异常,有相关的危险因素,与酒精性肝病相鉴别,主要靠饮酒史。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常见,通过调节和改善肝功能治疗,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饮食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营养的干预效果。方法运用配对设计研究法.对28例肝功能失代偿患者进行配对研究,在常规静脉输注白蛋白治疗过程中,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饮食干预,观察每组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变化和营养知识的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两组营养知识的测评(t=10.87。P〈0.001);两组治疗前白蛋白、总蛋白浓度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后白蛋白浓度比较(P〈0.01)总蛋白浓度比较(P〈0.001),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饮食干预增加了患者营养知识水平,提高了血浆白蛋白、总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比色分析法对肝病患者血清芳香酯酶活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及一些肝功能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清芳香酯酶活性明显降低;②慢性活动性肝炎与慢性迁延性肝炎,失代偿性和代偿性肝硬化、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例间酶活性有显著性差异,而肝硬化和肝癌患者间无差异;③血清芳香酯酶活性变化和总蛋白、白蛋白、载脂蛋白A1、高密度脂蛋白及γ谷氨酰转移酶呈正相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无相关;④芳香酯酶活性在各型肝病中降低幅度大于其他几项指标。提示:检测血清芳香酯酶活性可作为诊断与鉴别诊断各型肝病的参考指标,对肝细胞是否存在活动性的损害与其合成功能有无障碍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硫普罗宁注射剂0.2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入,1次/d,疗程30d;对照组:门冬氨酸钾镁注射剂2.0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入,1次/d,疗程30d。两组均同时戒酒,调整饮食,纠正营养失衡,基础护肝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血、尿常规,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AST、T-BIL、GGT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戒酒、调整饮食、纠正营养失衡的基础上,硫普罗宁能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肝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和Lγ-谷氨酰转换酶(γ-GGT)含量的变化,观察在肝病中的意义,同时与非肝病患者和正常健康者作对照。方法:用PA试剂盒测定血清PA的含量。结果:发现各型肝病血清P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低下。急性肝炎时,血清PA含量降低,ALT升高,ALB和γ-GGT无明显变化,尤其是肝硬化(失代偿)、重症肝炎和重度慢性肝炎血清PA含量降低极为显著,随病情好转,血清PA含量有所上升。结论:血清PA含量检测对肝功能损害病人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为临床动态观察病情的好转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在各种肝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比较前白蛋白与白蛋白(ALB)在判断病情上的敏感性。方法对217例各种肝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前白蛋白的测定,并比较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总蛋白在变化程度和敏感性上的区别。结果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三项指标在肝硬化组、肝癌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01),前白蛋白在HBsAg阳性携带者组、急性肝炎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而白蛋白、总蛋白的变化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前白蛋白较其他肝功能检测项目更灵敏地反映肝功能损害;有助于判断肝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功能与慢性肝病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血小板聚集计分别检测63例肝硬化患者、15例慢性肝炎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肝硬化组血小板聚集功能显著低于慢性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后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小板聚集功能随肝功能障碍而减弱,可以间接地反映慢性肝病病情程度,可作为肝功能损害程度评估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