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附111例胃息肉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对111例140枚经胃镜检查发现的胃息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炎症性息肉占75%,非炎症性息肉25%(包括息肉样变13枚),息肉样腺瘤17枚,管状和绒毛状腺瘤各2枚,息肉类癌1枚,息肉复发1枚)。发生在胃窦者占55%。直径大于2cm占2.8%,属于管状和绒毛状腺瘤。HP在胃息肉患者中总检出率50.7%,其中炎性息肉检出68.1%,非炎性息肉检出率16.7%,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息肉伴慢性活动性炎者中HP检出率78.9%,非活动性炎仅18.2%,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该研究还发现胃息肉发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研究表明HP在炎性息肉中有较高的检出率,而且大多伴有慢性活动性炎症,说明HP感染与炎症性息肉关系密切,可能是引起活动性炎症和炎症性胃息肉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化冰  许乐 《中国综合临床》2009,26(11):581-584
目的 分析不同组织学类型胃息肉的临床特点.方法 根据组织学不同,将胃息肉分为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比较各型胃息肉在发病部位、幽门螺杆菌(Hp)感染、质子泵抑制剂(PPI)与胃息肉发生的关系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指导治疗.结果 10 197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中检出胃息肉365例,检出率为3.6%.胃息肉的组织学类型依次为胃底腺息肉(61.1%),增生性息肉(23.3%),炎性息肉(12.3%),腺瘤性息肉(2.2%).289例(79.2%)为单发性息肉,各型胃息肉均以单发为主.胃息肉主要分布在胃体和底部,其次是胃窦和贲门.胃底腺息肉绝大多数分布在胃体和底部;增生性和腺瘤性息肉以胃窦部为主;炎性息肉以贲门、胃体和底部为主.胃底腺息肉患者应用PPI的比例较高(51.6%),与增生性息肉(8.2%)和炎性息肉(8.9%)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8.31、27.63,P均<0.01).增生性和炎性息肉的Hp感染率分别为72.4%和74.4%,均高于胃底腺息肉(20.2%)(X2值分别为46.50、35.04,P均<0.01).根除Hp后1年随诊,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再发病例明显降低[2.4%(1/41)和0(0/19)].结论 胃息肉的组织学类型以胃底腺息肉为最常见,其次为增生性息肉.胃息肉主要分布在胃体和底部,其次是胃窦和贲门.不同类型胃息肉在胃内的分布有一定的特点.长期应用PPI有发生胃底腺息肉的风险.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内的发生可能与Hp感染有关,根除Hp后可能有助于预防这两型胃息肉的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不同组织学类型胃息肉的临床特点.方法 根据组织学不同,将胃息肉分为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比较各型胃息肉在发病部位、幽门螺杆菌(Hp)感染、质子泵抑制剂(PPI)与胃息肉发生的关系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指导治疗.结果 10 197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中检出胃息肉365例,检出率为3.6%.胃息肉的组织学类型依次为胃底腺息肉(61.1%),增生性息肉(23.3%),炎性息肉(12.3%),腺瘤性息肉(2.2%).289例(79.2%)为单发性息肉,各型胃息肉均以单发为主.胃息肉主要分布在胃体和底部,其次是胃窦和贲门.胃底腺息肉绝大多数分布在胃体和底部;增生性和腺瘤性息肉以胃窦部为主;炎性息肉以贲门、胃体和底部为主.胃底腺息肉患者应用PPI的比例较高(51.6%),与增生性息肉(8.2%)和炎性息肉(8.9%)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8.31、27.63,P均<0.01).增生性和炎性息肉的Hp感染率分别为72.4%和74.4%,均高于胃底腺息肉(20.2%)(X2值分别为46.50、35.04,P均<0.01).根除Hp后1年随诊,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再发病例明显降低[2.4%(1/41)和0(0/19)].结论 胃息肉的组织学类型以胃底腺息肉为最常见,其次为增生性息肉.胃息肉主要分布在胃体和底部,其次是胃窦和贲门.不同类型胃息肉在胃内的分布有一定的特点.长期应用PPI有发生胃底腺息肉的风险.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内的发生可能与Hp感染有关,根除Hp后可能有助于预防这两型胃息肉的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不同组织学类型胃息肉的临床特点.方法 根据组织学不同,将胃息肉分为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比较各型胃息肉在发病部位、幽门螺杆菌(Hp)感染、质子泵抑制剂(PPI)与胃息肉发生的关系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指导治疗.结果 10 197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中检出胃息肉365例,检出率为3.6%.胃息肉的组织学类型依次为胃底腺息肉(61.1%),增生性息肉(23.3%),炎性息肉(12.3%),腺瘤性息肉(2.2%).289例(79.2%)为单发性息肉,各型胃息肉均以单发为主.胃息肉主要分布在胃体和底部,其次是胃窦和贲门.胃底腺息肉绝大多数分布在胃体和底部;增生性和腺瘤性息肉以胃窦部为主;炎性息肉以贲门、胃体和底部为主.胃底腺息肉患者应用PPI的比例较高(51.6%),与增生性息肉(8.2%)和炎性息肉(8.9%)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8.31、27.63,P均<0.01).增生性和炎性息肉的Hp感染率分别为72.4%和74.4%,均高于胃底腺息肉(20.2%)(X2值分别为46.50、35.04,P均<0.01).根除Hp后1年随诊,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再发病例明显降低[2.4%(1/41)和0(0/19)].结论 胃息肉的组织学类型以胃底腺息肉为最常见,其次为增生性息肉.胃息肉主要分布在胃体和底部,其次是胃窦和贲门.不同类型胃息肉在胃内的分布有一定的特点.长期应用PPI有发生胃底腺息肉的风险.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内的发生可能与Hp感染有关,根除Hp后可能有助于预防这两型胃息肉的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胃底腺息肉(FGPs)的临床和内镜特征。方法纳入2008年-2015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进行胃镜检查首次发现息肉并取活检/切除明确病理诊断的患者,进一步分析FGPs组和非FGPs组的临床和内镜特点。结果共纳入867例胃息肉患者,其中FGPs者319例(36.8%)。FGPs组与非FGPs组相比较,前者息肉更小,平均(0.40±0.15)cm、单发息肉相对少(67.7%)、存在于胃底和胃体的比例更高(88.1%)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更低(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8年-2015年,FGPs占胃息肉的比例和FGPs的检出率均逐年增加。结论 FGPs是胃息肉的常见类型,其检出率逐渐提高。与其他类型胃息肉相比较,FGPs好发于胃底和胃体,单发息肉相对少,且FGPs者HP感染少见。  相似文献   

6.
封静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2):5082-5083
目的分析胃息肉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胃息肉患者。均行胃息肉病理检查与幽门螺杆菌(Hp)检查。结果 120例胃息肉患者的胃息肉分布情况为:53例位于胃窦、4例为胃角、28例为胃体,24例为胃底,11例为贲门。胃窦、胃角、胃体、胃底、贲门分布Hp感染率分别为30(56.6%)、2(50.0%)、10(35.7%)、7(29.2%)、4(36.6%);120例为息肉患者的胃息肉病理类型:77例为炎性,34例为增生性,6例为胃底腺,3例为腺瘤性息肉。炎性、增生性、胃底腺、腺瘤性息肉Hp感染率分别为38(49.3%)、14(41.2%)、0(0.0%)、1(33.3%)。炎性胃息肉、增生性息肉Hp感染率于胃窦、胃角与胃体、胃底、贲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与胃息肉形成有关,因此在胃息肉治疗过程中对Hp检查与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罗攀  徐杨 《协和医学杂志》2021,12(3):391-395
胃息肉是内镜检查常见病变之一,具有恶变潜能,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某些病理类型的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存在相关性,Hp根除治疗对部分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而胃底腺息肉则与Hp感染呈负相关。明确胃息肉与Hp感染的相关性,特别是Hp根除治疗对各种病理类型胃息肉产生何种影响尤为重要。本文将对胃息肉与Hp感染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胃息肉及Hp感染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胃息肉患者合并大肠息肉的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8月于该院消化内科门诊或住院病房行胃镜检查,经病理证实为胃息肉,且同时或近6个月内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23例为息肉组,同时选取同期行胃镜和结肠镜检查而胃镜未检查出息肉的患者22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胃息肉组患者大肠息肉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5.6%(57/223)vs 12.2%(28/229),OR=2.70,95%CI:1.39~5.24,P=0.003],高危大肠腺瘤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6%(17/223)vs 3.9%(9/229),OR=1.82,95%CI:0.93~2.24,P=0.035]。不同性别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息肉组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息肉患者罹患大肠息肉比例高,胃镜检出胃息肉的患者应尽早行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三种常见慢性胃炎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3种常见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方法:273例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以及反流胃炎的患者,并用胃活检组织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124例,HP阳性67例,阳性率为54.0%;慢性糜烂性胃炎96例,HP阳性89例,阳性率92.7%,胆汁反流性胃炎53例,HP阳性15例,阳性率34.0%。3组间HP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这3种常见慢性胃炎与HP感染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萎缩性胃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IL-1β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浅表性胃炎患者52例,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试验分4组:A组.浅表性胃炎并HP阴性;B组,浅表性胃炎并HP阳性;C组.萎缩性胃炎并HP阴性;D组.萎缩性胃炎半HP阳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IL-1β水平,采用14C-尿素呼吸实验方法(14C-UBT)判定HP感染情况.结果: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和组织中IL-1β水平均高于浅表性胃炎.尤其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阳性患者IL-1β水平升高明显,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患者(P<0.01).与无HP感染的萎缩性胃炎患者相比,其血清和组织中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IL-1β水平在浅袁性胃炎患者中有HP感染比无HP感染的患者也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萎缩性胃炎的相关病变进程中IL-1β可能是关键的功能性细胞因子,并可能是HP感染导致萎缩性胃炎的相关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哈萨克族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根除HP治疗在哈萨克族FD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2009-11-2010-0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北屯医院门诊或住院的哈萨克族FD患者175例,观察其HP 感染情况,对HP阳性的患者,给予根除HP治疗,并与汉族族对照,观察HP根除率及FD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哈萨克族FD患者的HP 感染率为68.57%,与汉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哈萨克族HP 阳性FD 患者根除 HP后症状显著改善,HP根除率达96.83%.结论对HP 阳性的哈萨克族FD 患者进行根除HP 治疗,能显著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12.
克拉霉素三联用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在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的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经胃镜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溃疡并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15例及对照组(B)13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500 mg,口服,2次/d。而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500 mg,2次/d,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HP根除率:A组91.7%明显多于B组76%,A组有1例发生恶心、腹泻。结论: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具有HP根除率高,安全性良好,可作为根除HP的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儿童胃镜对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检出率及儿童胃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方法 对临床疑似上消化道疾病738例小儿进行胃镜检查,同时取胃黏膜做HP感染检测.结果 浅表性胃炎372例,占50.4%;浅表性胃窦炎285例,占38.6%,其中伴局部糜烂117例,局部萎缩42例,伴胆汁反流50例;糜烂性胃炎67例,占9.1%;反流性食管炎105例,占14.2%;十二指肠球炎151例,占20.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1例,占12.3%;球后溃疡4例;幽门管口溃疡3例;胃溃疡5例.结论 儿童胃病中浅表性胃炎检出率最高,HP感染是小儿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儿童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血氨水平及肝性脑病(HE)发病的相关性,探讨根除HP对血氨水平和HE发病的影响.方法 收集368例肝硬化患者,记录其性别、年龄、数字连接试验(NCT)结果、HP感染率、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氨水平和HE情况.HP阳性患者予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1周根除治疗,1个月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记录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和血氨水平.结果 ①本组肝硬化患者的HP感染率为70.1%(258/368例);HE发生率为51.4%(189/368例);未发生HE的肝硬化患者中,179例进行了NCT,检出亚临床肝性脑病(SHE)患者85例(占47.5%).②HP阳性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79.3±61.8)μmol/L]显著高于HP阴性者[(52.7±49.8)μmol/L,P<0.01];根除HP后血氨水平明显下降[(52.6±36.5)μmol/L,P<0.01].HP阳性和HP阴性肝硬化患者H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59.6%比31.8%,P<0.01);根除HP后HE发生率降至32.8%,与根除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HE、SHE和肝硬化患者的HP感染率分别为81.5%、68.5%和53.9%(P均<0.05),HE患者的血氨水平[(96.6±78.2)μmol/L]显著高于SHE患者[(60.5±50.4)μmol/L]和肝硬化患者[(46.8±36.4)μmol/L,P均<0.01].结论 HP感染可加重肝硬化高氨血症,促成HE发作,根除HP有助于治疗和预防肝硬化HE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及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HP感染情况.其中102例患者确诊为HP感染,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根除HP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5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根除HP治疗,50例对照组患者未接受根除H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1年后HP感染复发率及溃疡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和7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年观察组溃疡复发率为13.5%,显著低于对照组26.0%(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P感染复发率(9.6%)显著低于对照组(22.0%)(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P与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根除HP治疗可显著减少溃疡复发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正>胃息肉是消化系统癌前疾病的一种,恶变率在0.4%-10%之间,近年来随着胃镜的技术的普及与完善,胃息肉的检出率大大提高,而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明确[1]。本研究针对人血清胃泌素的含量和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与胃息肉的关系作出如下分析。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经电子胃镜及病理证实的胃息肉患者45例(包括增生性息肉及腺瘤性息肉),息肉大小≥5mm,其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51.7  相似文献   

17.
王崇强 《临床医学》2005,25(2):26-2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与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和复发的关系。方法 (1)治疗阶段:56例 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行抑酸、根除HP治疗。A组:三联疗法:雷尼替丁 阿莫西林 甲硝唑;B组:二联疗法:雷尼 替丁 阿莫西林,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停药2周后重复胃镜及HP检查。(2)随访阶段:对十二指肠溃疡愈合者分 别于6个月和12个月重复胃镜及HP检查。结果 溃疡愈合率:A组:85.2%(23/27);B组75.6%(23/29),无显 著差异(P>0.05)。HP根除率:A组81.5%(22/27),B组:48.3%(14/29),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HP根 除者的溃疡愈合率100%(36/36),未根除者溃疡愈合率50.0%(10/20),有显著差异(P<0.05)。HP根除者与未 根除者溃疡的复发率分别为:6个月2.8%(1/36)、50.0%(5/10),12个月为11.0%(4/36)、90.0%(9/10),差异非 常显著(P<0.01)。结论 HP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和复发关系非常密切,雷尼替丁 阿莫西林 甲硝唑 的三联疗法HP根除率明显高于雷尼替丁 阿莫西林的二联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消化系统疾病中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对患者血氨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全自动生化仪及尿素酶依赖性试验对 7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血氨浓度及HP感染情况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HP阳性组入院时的血氨浓度明显高于HP阴性组和HP阳性组根除治疗后的血氨浓度 (P <0 .0 1) ;HP阴性组 2次血氨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HP阳性组中HP根除治疗结束时有 4例患者血氨浓度由入院时的正常范围转为增高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3例合并肝硬化患者 ,经护肝与降血氨等治疗 ,血氨未下降 ;后经胃镜检查证实分别合并胃溃疡 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例 ,检查HP均呈阳性 ,经应用PPI三联根除治疗 ,疗程 1周 ,其血氨均下降至正常。结论 HP感染能导致血氨浓度增高 ,可能为肝性脑病的诱因之一。肝硬化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病 ,若同时有HP感染 ,在HP根除治疗前 ,如静脉持续应用PPI等强效制酸剂 ,可较长时间引起胃内 pH值 >6 ,从而使胃内氨向血中弥散 ,有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的可能 ,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胃癌中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微卫星不稳定性 (microsatelliteinstablility ,MSI)的关系 ,探讨HP感染致胃癌发生的机制。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及Warthin Starry嗜银染色 (W S染色 ) ,分别对 18例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5 2例胃癌 (19例乳头状及管状腺癌、17例低分化腺癌、16例黏液腺癌 )进行MSI及HP感染情况的研究。结果 各型胃癌MSI阳性率及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 (P <0 0 5 ) ;35例HP感染阳性胃癌组MSI表现阳性 19例 ,阳性率5 4 3% ,2 2例HP感染阴性者MSI表现阳性 6例 ,阳性率 2 7 3% ,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MSI及HP感染在胃癌发生中均有一定作用 ,但HP感染诱发胃癌可能不是通过MSI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洪俊 《检验医学》2004,19(2):93-95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疾病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患者血氨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全自动生化仪及尿素酶依赖性试验对7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血氨浓度及HP感染情况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HP阳性组入院时的血氨浓度明显高于HP阴性组和HP阳性组根除治疗后的血氨浓度(P<0.01);HP阴性组2次血氨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HP阳性组中HP根除治疗结束时有4例患者血氨浓度由入院时的正常范围转为增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3例合并肝硬化患者,经护肝与降血氨等治疗,血氨未下降;后经胃镜检查证实分别合并胃溃疡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检查HP均呈阳性,经应用PPI三联根除治疗,疗程1周,其血氨均下降至正常.结论 HP感染能导致血氨浓度增高,可能为肝性脑病的诱因之一.肝硬化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病,若同时有HP感染,在HP根除治疗前,如静脉持续应用PPI等强效制酸剂,可较长时间引起胃内pH值>6,从而使胃内氨向血中弥散,有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的可能,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