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乳腺增生症与子宫肌瘤的异病同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敏 《西部中医药》2008,21(6):46-47
乳腺增生症与子宫肌瘤是现代女性的常见疾病。针对临床上子宫肌瘤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探讨二者在中医病因病机、现代医学病因病理的相类似之处,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在治疗上采取异病同治。  相似文献   

2.
甲亢与糖尿病发病均与情志刺激有关,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都可以出现阴虚火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等病机,因此二者都可以从肝论治,也可以应用清热泻火、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等治法,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范源教授从医三十余年,诊疗经验丰富,临床治疗中注重辨证论治及方证对应,发现尽管甲状腺结节和乳腺增生属于不同疾病类型,但是情志为两种疾病的共同影响因素,气滞、痰凝、血瘀为两者共同的病机特点,多以肝郁脾虚为本,痰凝血瘀为标,在饮食失节、脏腑失衡、经络循行等各个方面均有共同的临床表现,可以从肝脾论治,疏肝理脾,兼以化痰,同时确立了疏肝、理气、化痰、散瘀之针刺原则,针药并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究桂枝茯苓丸治疗足厥阴肝经疾病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及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桂枝茯苓丸组方药物的化学成分并获取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查询疾病相关靶点,获得二者交集靶点基因。采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R语言对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筛选出桂枝茯苓丸活性成分116个,对应有效靶点1109个,与3种疾病的交集靶点79个。对交集靶点富集分析发现,桂枝茯苓丸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及子宫肌瘤的共同关键通路为AGE-RAGE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根据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确定7个核心靶点(TP53、CCND1、EGFR、SRC、ESR1、VEGFA、GAPDH)。结论桂枝茯苓丸可能通过调控AGE-RAGE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作用于TP53、CCND1、EGFR、SRC、ESR1、VEGFA、GAPDH等靶点,发挥活血、化瘀、消癥功效,可为桂枝茯苓丸“异病同治”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从西医角度上看为三种不同的疾病。高树中教授发现此三者病因病机有相通之处,认为七情乃致病首要因素,并提出阴阳气机升降失常为其基本病机,确立了通关、疏肝、理气、化瘀的针刺治疗原则,对此三者进行异病同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邱榕 《陕西中医》2003,24(9):862-863
乳腺增生病与黄褐斑虽然属于不同的专科 ,但是它们有着相关的病理基础。传统医学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亦有类似之处。现探讨如下。1 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 乳腺增生病属传统医学中的“乳癖”范畴 ,隋·巢元方在《诸病源侯论》中称之为“乳中结核”。《圣济总录》对此病的病因  相似文献   

7.
段静  黄绥心 《河北中医》2006,28(2):129-129
月经病和乳腺疾病是危害广大妇女的两大疾病。中医妇科起源较早,发展较快,至今已发展成为一门具有成熟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学科。中医对于乳腺病的认识早在《内经》已有记载,但发展相对缓慢,历代医家对于乳腺病的专方论述也不太多。然而由于二者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联系,正  相似文献   

8.
乳腺增生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乳腺增生症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近年研究发现疽证名方小金丹(胶囊)对乳腺增生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小金丹(胶囊)在乳腺增生症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全面认识和理解小金丹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机制,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展"异病同治"思想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异病同治刍议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柏杨  崔学教 《陕西中医》2008,29(4):470-471
目的:拓展前列腺增生症研究的思路,为临床和实验研究探寻新路。方法:在中医"异病同治"理论指导下,借鉴与前列腺增生症基础病机相同(肾气虚)的老年病中成熟的研究思维、技术、方法进一步探索前列腺增生症之发生发展机制。结论:宜建立老年肾气虚的前列腺增生症之发生发展与钙离子细胞内超载可能之假说,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症方法很多,有中药、西药,有内治、外治,本科近年来采用内外同治的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满意,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 该症总的病因病机是郁怒伤肝,肝郁痰凝或气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气互结,以致肝脾两伤;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痰湿互结所致。  相似文献   

11.
异病同治     
<正> 余敬阅《刘奉五妇科经验》一书,学习刘老先生用瓜石汤治疗阴虚胃热型闭经症,每多获效。其方组成:瓜蒌25克,石斛20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20克,瞿麦20克,车前子15克,益母草20克,马尾连10克,牛膝20克。其功用滋阴清热,宽胸和胃,活血通经。主治阴虚胃热所引起的月经稀发,后错或血枯经闭。最近在临床上,余遇到两例中消症患者(西医诊断为神经性饥饿症)。因考虑其病机与阴虚胃热型闭经症相同,故亦用瓜石汤加味治疗而获痊愈。现将病案各举一例,以供同道们参考。错误之处,请予指正。一、阴虚胃热型闭经症:倪××,女,26岁,未婚,工人。16岁月经初潮,周期不准。初是前后无定期,以后总是延期而至,经常2~3个月来1次。这次因闭经半年,于79年  相似文献   

12.
13.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洪泽县人民医院(223100)汤雅顺关键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法则。今从临床实践中选出几则病例,以阐明这两种治则运用的规律特点。1失音的同病异治例1.陈某,男,56岁。1990年2月10日初诊。患者体...  相似文献   

14.
张丽萍 《中医研究》2006,19(9):53-54
凡月经的期、量、色等方面发生异常称为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体和间质不同程度地增生、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属中医“乳癖”范畴。因二者病因病机基本相同,故临床上常见相伴发生。根据中医治病求本、辨证论治原则,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常采取异病同治  相似文献   

15.
佘靖 《北京中医》1993,(6):8-10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由于时间、地点不同,或由于病情发展,病机变化,以致正邪双方盛衰差异,出现了不同的证候而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候而用相同的方法治疗。它们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两种治则,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一直作为最基本的治疗原则被广泛应用。这两条治则哲理性强,充满了辩证法,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正确地理解运用它,对于从理论上把握中医治疗思想,灵活地选用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有重  相似文献   

16.
异病同治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异病同证不同治的原因,认为其根本原因是病机的不同,提出了对异病同治的新理解,指出临床治疗时需要把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以及审机论治结合起来,合理应用异病同治,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异病同治理论源于《内经》,在《金匮要略》《伤寒论》中得以广泛应用。张仲景灵活运用异病同治理论治疗临床各科疾病,从证入手,证相同,则治疗同,证有异,则治疗异。现代学者认为,异病同治理论的确立,要综合考虑疾病、证候、体质等多方面的因素,病证结合,中西结合,但归根要以证为变化的条件,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  相似文献   

18.
例一.刘××,男,59岁,工人,1980年3月1日初诊。心悸、胸痛10余日,劳则加重,休息则稍减,且觉头晕,神疲乏力,见其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苔黄腻,脉弦细结。诊为心悸,痰浊瘀阻型。治以祛痰化浊,佐以活血化瘀之品。方用温胆汤合失笑散加味:陈皮15克半夏16克茯苓15克炙甘草10克竹茹15克枳实15克五灵脂15克蒲黄16克郁金15克菖蒲10克,水煎服。2剂胸痛减轻,心悸如前,且感心慌,舌变淡暗苔白腻,脉弦细结。现心气虚之状,上方去失笑散、菖蒲加人参15克、丹参20克,3剂后诸症减轻,以后继用温胆汤随证加  相似文献   

19.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创制的治疗痿痪效方。笔者本着异病同治的原则,试用该方加减治疗口眼歪斜、痹证、产后小便不通等病症,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兹略述如下: 例一:王××,男,45岁,1983年12月10日发病,自感受凉后次日即口眼歪斜,20多天后来余处就诊,患者神志清楚,面色略  相似文献   

20.
<正>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一大特点。同病异治这一个论点,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原文大意是:“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有的用砭石,有的用毒药,有的用艾灸,有的用针刺,有的用导引(气功)、按摩,“杂合以治,各得其宜”。“所治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病之大体也”。以后单就药物疗法而言,也有同病异治的情况,即同一种疾病,须用不同的方药治疗。近年在中西医结合过程中,进一步发现不同的疾病可以用同一种方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