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红细胞免疫功能在小儿各年龄组的变化。方法  0~ 2 8d,~ 3岁 ,~ 7岁 ,~ 14岁各年龄组选择 3 0名健康儿童 ,采用郭氏法 ,用微量指血检测红细胞 C3 b补体受体粘附率 ( RC3 b R) ,红细胞免疫复合物粘附率 ( RICR) ,肿瘤红细胞粘附率 ( TRR) ,同时选择 3 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结果 儿童期各年龄组 RC3 b R、RICR、TRR与成人比较 ,儿童期男女之间比较 ,新生儿与成人比较 ,P均 >0 .0 5。结论 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各项指标 :RC3 b R、RICR、TRR从新生儿一出生已达成人水平 ,儿童各年龄段无明显变化 ,可作为小儿预防免疫复合物疾病的一项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中红细胞的保护作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对红细胞的损伤机制及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中红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外循环下行房室缺修补病人20例(CPB时间为30min左右),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A组) 和对照组(B组),每组10人。观察两组病人不同时点的游离血红蛋白(FHb)、丙二醛(MDA),红细胞内钙、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结果(1) MDA、FHb、RBC-ICR、红细胞内钙:转机前,A、B组间无差异,两组转机30分钟后的各次标本含量均明显高于转机前,转机30分钟后A组含量又明显低于B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2)RBC-3bRR:转机前两组RBC-C3bRR无明显差异,转机30分钟后两组RBC-C3bRR均明显低于转机前。但转机30 分钟后A组RBC-C3bRR又明显高于B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PB可导致红细胞损伤及免疫功能下降。体外循环中加入乌司他丁可抑制体外循环中的炎症反应、减轻红细胞内钙离子超负荷,对体外循环中红细胞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1981年Siegel提出红细胞不仅具有运送气体的功能,还有免疫功能.为观察血液病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我们对85例血液病患者进行了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RC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的检测,以探讨其在血液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及免疫复合物花环实验检测了61例正常人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结果显示正常人RBC-C3bRR和RBC-ICR分别为17.88±4.90(%)和8.67±3.39(%),男女两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中老年人的RBC-C3bRR及RBC-ICR都明显低于青壮年,年龄与RBC-C3bRR及RBC-ICR均呈负相关。提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随增龄而降低。部份反映了不同年龄段正常人的红细胞免疫系统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肺心病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RBCICR)以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检测,发现肺心病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相似文献   

6.
许静  秦小红  薛梅 《江苏医药》2007,33(6):596-597
目的 探讨黄芪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脂质过氧化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e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模型组和黄芪给药组,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心肌组织脂褐素(LPF)的含量、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 ICR).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D-半乳糖模型组大鼠体内血清MDA、心肌LPF含量和RBC-ICR升高,RBC-C3bRR降低(P<0.01);而给予黄芪后,D-半乳糖模型大鼠体内血清MDA和心肌LPF含量降低,RBC-C3bRR升高、RBC-ICR降低(P<0.01).结论 黄芪可以通过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而发挥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7.
何德  吴斌华 《中国药房》2003,14(2):76-77
目的 :探讨蚕哥口服液 (SGOL)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SGOL按5g/(kg·d)、10g/(kg·d)、20g/(kg·d)给老龄小鼠连续灌胃30d ,观察小鼠随年龄增长其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SGOL对老龄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1)老龄小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 (RBC -C3bRR)显著低于幼龄小鼠 (P<0 01) ,而老龄小鼠红细胞循环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 -ICR )明显高于幼龄小鼠 (P<0 01) ;(2)SGOL各剂量组匀使老龄小鼠RBC -C3bRR高于用药前水平 ,而RBC -ICR则低于用药前水平 ,以10g/(kg·d)剂量效果最佳 (P<0 01)。结论 :SGOL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老龄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 ,从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手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和静脉镇痛(PCIA)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40例择期在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行下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PCEA组(20例)和PCIA组(20例)。分别在麻醉前,手术后1、3、5d采静脉血样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花环(RBC-ICR)、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RBC-CaR)、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红细胞免疫黏附抑制因子(RFI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PCEA组术后1d和3dRBC-C3bRR、RFER、SOD比麻醉前明显上升(P〈0.05),RBC-ICR、RFIR、MDA比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而PCIA组术后1d和3dRBC-C3bRR、RBC-CaR、RFER、SOD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RBC-ICR、RFIR、MDA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5d时各值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老年患者外科术后PCEA可抑制氧化应激水平,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稳定和恢复作用明显强于PCIA,可能更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红细胞C3b受体及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为指标,观察了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20天、三个不同阶段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同时应用ELISA方法溅定了SOD含量。30例健康献血者做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表明;先心病患者术前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与对照组差别不明显,基本正常。提示先心病患者的红细胞粘附能力低下并非是由继发因素所致,而可能为原发性免 疫功能缺陷所造成。术前红细胞中SOD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有报道证明:红细胞有促进吞噬细胞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对抗原粘附,增强吞噬功能的作用。而红细胞中SOD含量的降低可能引起吞噬功能的减弱,使其粘附能力降低,不能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而造成对机体的损伤。这说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的变化与SOD含量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提示SOD含量的降低是引起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术后患者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升高。基本达到正常。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RF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分两组,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者年龄20~70岁;实验组为35例CRF(未透析)伴有贫血的患者,年龄20~70岁。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结合率方法分别测定两组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红细胞C3b受体酵母花环结合率(RBC-C3bRR)明显下降;而CRF患者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R)花环百分率明显升高。结论:CRF贫血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红细胞免疫及巨细胞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红细胞酵母菌花环实验检测43例海洛因依赖者及11例伴有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海洛因依赖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海洛因依赖者和伴有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海洛因依赖者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RC_(3b)R)、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活性(RFER)、红细胞促中性粒细胞吞噬率(ERPN)显著下降(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活性(RFIR)明显升高(P<0.01)。海洛因依赖者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伴有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海洛因依赖者与单纯海洛因依赖者相比,其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进一步降低(P<0.05),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则进一步增高(P<0.01)。结论:长期吸食海洛因可以导致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明显损害,巨细胞病毒是海洛因依赖者的常见机会性感染因子,巨细胞病毒的活动性感染可以进一步损伤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肾病综合征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红细胞免疫功能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郭氏法 ,用微量指血检测红细胞 C3b受体黏附率 (RC3b R)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黏附率 (RICR)。采用单项免疫扩散法 ,用静脉血检测补体 C3、C4,免疫球蛋白 Ig G、Ig A、Ig M。结果 肾病组 RC3b R、RICR与对照组比较 ,t RC3 b R=5 .76 ,t RICR=6 .81,P<0 .0 1,差异非常显著。肾病组 RC3b R与补体 C3、C4、Ig A、Ig G、Ig M直线相关 ,统计学处理 ,r C3 =- 0 .11,r C4=0 .43,r Ig A=0 .19,r Ig M=0 .0 9,P>0 .0 5 ,无相关性。r Ig G=0 .6 2 ,P<0 .0 5 ,呈正相关。结论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存在着红细胞免疫功能障碍 ,并且与体内多种免疫因素有关 ,是临床治疗中一项重要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bg)检测在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9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研究组)分别在术前、术后第3天进行血浆D-D和Fbg检测,并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加以分析。研究组以是否并发DVT分为并发DVT组和未并发DVT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浆D-D和Fbg水平。结果9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有11例并发DVT,并发DVT组和未并发DVT组术前D-D及Fbg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DVT组术后第3天血浆D-D和Fbg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并发DVT组术前D-D和Fbg水平与术后第3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DVT组与未并发DVT组术前血浆D-D及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血浆D-D和Fb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D-D和Fbg检测对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并发DVT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建枢  管方华  刘志勇 《江苏医药》2012,38(12):1430-1432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83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40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43例)。两组均于术后第1天开始营养支持。于术前、术后第3、7天取外周血检测白蛋白、前白蛋白、免疫球蛋白浓度(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超敏C反应蛋白(CRP)和前列腺素E2(PGE2)。记录术后并发症和住院天数。结果 EN组术后胃液引流量较PN组少[(750.56±73.62)ml vs.(1250.85±103.77)ml](P<0.05),首次排气时间较PN组早[(53.21±5.24)h vs.(69.12±8.68)h](P<0.05),住院时间较PN组缩短[(12.4±1.6)d vs.(16.7±2.3)d](P<0.05)。EN组营养状况改善优于PN组;两组术后免疫功能均有抑制,但EN组患者在术后第3、7天免疫功能指标较PN组高(P<0.05)。两组的炎性指标在术后第3天增高,EN组术后第7天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采用EN营养支持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李晓娟  周勤  魏楠 《安徽医药》2016,37(12):1509-1511
目的 研究血浆D-二聚体(D-dimer)与纤维蛋白原(FIB)的动态变化对早期预测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意义,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患者DVT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妇科择期行盆腔手术并具有DVT高危因素的2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所有患者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为阴性。根据患者术后72~120 h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组(n=36)和非血栓组(n=195)。所有患者于手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晨检测D-dimer和FIB,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比较,术后D-dimer和FIB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dimer和FIB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dimer、FIB检测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妇科盆腔术后患者并发下肢DVT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阿米替林对SNI大鼠脑脊液中EAAs-IAAs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AMI)对分支选择结扎模型(spared nerve injury,SNI)大鼠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EAAs-IAAs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SNI模型组(B组)、SNI+AMI组(C组),A组和B组经腹腔注射分别给予0.2ml生理盐水、C组腹腔注射给予10mg·kg-1阿米替林,每日2次。在动物模型制做前0d及后1、3、5d测量各组大鼠机械痛阈并在体测量CSF中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机械痛阈值随时间下降明显(P<0.01),Glu、Asp的表达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P<0.01),GABA、Gly的表达在术后1d升高(P<0.01和P<0.05),在术后3d下降(P<0.01和P<0.05)、术后5d下降(P<0.01);C组大鼠较B组机械痛阈值提高(P<0.01),Glu、Asp的表达在术后3、5d下降(P<0.01),GABA、Gly的表达在术后5d升高(P<0.01)。结论 AMI可能通过纠正脊髓水平EAAs-IAAs失衡,减轻外周损害,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去氨加压素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减少患者失血与降低血栓形成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9年5月间12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Ⅰ组(对照组):术中常规使用止血带,Ⅱ组(去氨加压素组):术前1 h,给予0.3μg.kg-1剂量的去氨加压素,以100 mL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在30~40 min内静脉滴注,术中常规使用止血带,术后第1天、第2天均给予0.3μg.kg-1的去氨加压素,以100 mL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在30~4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失血量、输血量、引流量的情况,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出现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术前及术后48 h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等凝血功能相关因子。结果:Ⅰ组(对照组)和Ⅱ组(去氨加压素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0±207mL和224±125 mL(P〈0.01);术后引流量分别为832±166 mL和426±146 mL(P〈0.01),两组的输血量分别是950±295 mL和496±148 mL(P〈0.01),术后观察随访,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Ⅰ组有2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Ⅱ组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液学检查结果:使用DDAVP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含量增加,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去氨加压素能增强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输血量以及引流量,同时能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能安全、有效地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止血与防止术后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骨科2008年6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的糖尿病髋部骨折并需手术的患者93例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48例和常规护理组45例,早期干预组在入院第1天开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而常规护理干预组是在术后才开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VT的发生情况,结果 早期护理干预组DVT发生率6.2%,常规护理组DVT发生率26.7%,早期护理干预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行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形成有明显效果,对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