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急症之一 ,多发生于 5岁以下儿童 ,若治疗不及时常危及患儿生命。气管异物的并发症较多 ,但以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危险性较大 ,往往会引起呼吸及循环衰竭 ,从而造成严重后果。治疗和护理中对此并发症常感棘手 ,我们在治疗和护理上述并发症中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护理方法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科自 1990~ 2 0 0 0年共收治气管异物患儿 2 78例。男 182例 ,女 96例 ;年龄 7个月~ 12岁 ,平均1 5岁。异物种类 :花生米 2 38例 ,葵花籽 2 1例 ,西瓜籽 6例 ,黄豆 4例 ,塑料异物 5例 ,笔帽 3例 ,铁钉 1例。单纯… 相似文献
2.
3.
麻疹肺炎并发皮下气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近见一例麻疹并发间质性肺炎,纵隔障、皮下气肿,报道如下: 韩姓男孩,9个月,因发烧,咳嗽气促3天,经肌注青、链霉素及口服氨茶硷治疗无效入院。体检:37.6℃,脉搏140次/分,呼吸40次/分,鼻翼扇动,但无发绀。咽部充血。心音有力、律齐,两肺背部均闻细湿罗音,腹部平软,肝肋下1厘米。血色素10克,红细胞396万,白细胞10,200,中性粒细胞38%,淋巴62%。入院后肌注庆大霉素,口服四环素,住院3天后出现高烧,呼吸急促,颊粘膜发现费柯氏斑,发际处有稀疏皮疹,诊断麻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遂给西地兰及小量输血等支持疗法,但病情逐渐加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9岁。发现肺结核4年,曾经用抗结核药物治疗1个月。今年8月中旬,因感冒引起咳嗽,伴有气喘,并出现双脸颊、颈前、上胸部皮下气肿,不能平卧,而入院。体检:患者气喘,不能平卧,无发钳。双脸颊,颈前,锁骨上窝及上胸部明显突出膨隆,气肿部位触诊有捻发感。双肺呼吸者减弱,未闻 相似文献
5.
1983~1985年我院收治麻疹肺炎104例,其中并发肺间质、纵膈及皮下气肿(以下统称广泛性气肿)4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患儿男1例,女3例;年龄2个月~1岁,入院时病程最短4天,最长15天。临床均见发热、咳嗽及皮疹,皮疹已消退者皮肤留有色素沉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因入院前30余小时与家人争吵,自服农药约100ml,被家人送至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洗胃、制酸、阿托品(共使用阿托品10mg)、氯解磷定等治疗。患者出现瞻妄、胡言乱语、尿失禁、无四肢抽搐。家属回家寻找农药瓶子后发现患者服用的农药为百草枯。转入我院。入院查体:T.37.8℃,P.112次/分钟,R.25次/分钟,BP.128/82mmHg。呈瞻妄状态,全身皮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并发纵隔气肿和气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27岁,于2000年9月15日上午10点从急驶的摩托车上摔出,颈部撞在公路石护栏上,当时昏迷10分钟,颈前皮肤开放性裂伤出血。呼吸困难明显,血压120/80mmHg,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甲状软骨右侧翼板骨折。在区医院作紧急气管切开术及颈部创面清创缝合术,症状缓解后 相似文献
8.
智齿拔除后并发皮下气肿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阻生智齿拔除后并发皮下气肿 ,临床发生不多。发现并报道这一病症 ,有助于研究其病因及积累有效的防治经验。患者 ,男 ,2 8岁 ,教师 ,2 0 0 2年 9月 15日上午就诊。主诉 :右下牙痛已半月余 ,近日已有好转 ,要求拔牙。检查 :8前倾阻生 ,略向颊侧倾斜 ,牙龈轻度红肿 ,87之间有嵌塞的食物。8远中有盲袋 ,牙龈呈轻度压痛 ,无叩痛 ,开口度正常。既往史 :身体健康 ,无重大疾病发生。诊断 :8慢性冠周炎。处置 :手术拔除 8。常规消毒 ,2 %利多卡因注射液做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分离牙龈后 ,用拔牙挺将牙挺出。拔除过程基本顺利 ,拔除后见牙齿完整 ,… 相似文献
9.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6,(2)
<正>患者,男84岁,78 kg,因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4月余,发热3 d入院。既往:72岁因心梗于北京同仁医院住院治疗。辅检:胸片无明显异常,ECG显示:ST段改变。血红蛋白86 g/L,红细胞2.77×1012/L,压积28.1%,白蛋白27.4 g/L,总蛋白47.4 g/L,电解质、凝血功能未见异常。诊断:胆道梗阻并感染。入院后3 d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异物中合并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发生的原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4例合并纵隔气肿、皮下气肿的支气管异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儿中23例24 h内急诊全麻下行硬性支气管镜检,取出肺内异物后,未做特殊处理,气肿自然吸收,1例合并严重气胸,给予先行胸腔闭式引流后,气胸减轻后行全麻下硬性支气管镜下肺内异物取出,无死亡病例。结论儿童气管异物合并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多因肺泡压力过大,破裂,气体延气管壁组织间隙向纵隔、皮下逸出造成,积极治疗原发病,解除气道梗阻是治疗的根本,及时发现、处理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引起自发性气胸并发全身皮下气肿,临床上相对少见,如果抢救不及时,处理不当易致病人死亡。1 病例介绍 例1:男72岁,因反复咳嗽,气喘20年,复发5天入院,入院后先后给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优普林、氨茶碱、琥珀酸氢化考的松、瑞吉西丁治疗后病情无好转,10天后,气紧加重,左上肺呼吸音较右侧低,胸片示肺气肿、左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两天后气紧再次加重,呼吸急促。左前胸壁皮下气肿,捻发感、左肺呼吸音较右肺低,有捻发音,胸片示:左侧气胸,左胸壁广泛皮下气肿,考虑引流管阻塞,重新安置胸腔… 相似文献
12.
病例女,67岁,术前诊断“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由于胆囊颈部两枚结石嵌顿,胆囊体颈与大网膜粘连,显露困难,手术操作时间延长,气腹CO2用量788ml,注气压力控制在12~15mmHg,术程约5h。手术结束,发现患者并发大面积皮下气肿, 相似文献
13.
扁桃体术后并发颈部皮下气肿2例264000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连承清例1,男,21岁。因反复发作咽部痛5年,诊为慢性扁桃体炎。于1987年10月20日上午9时在局麻下行两侧扁桃体剥离术。手术历时20分钟,术中见两侧扁桃体中极均有轻度粘连,但剥离容易...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7岁。以气促、咳喘、发热,伴颈、胸皮肤红肿两天为主诉入院。患者两天前在家栽培香菇,种菌时以高锰酸钾加福尔马林(40%甲醛)薰蒸消毒菇房,由于吸入大量气体,当晚即出现气喘、干咳、不能平卧,心悸,颈、胸部皮肤潮红、肿胀,次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婴幼儿麻疹并发气胸或纵隔/皮下气肿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1997年1月-2008年12月间因麻疹并发气胸或纵隔/皮下气肿住院婴幼儿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麻疹并发气胸或纵隔/皮下气肿危险因素包括:缺乏麻疹抗体的保护、剧烈咳嗽、继发耐药细菌感染未有效控制、不恰当喂药或喂食导致呛咳、<1岁男婴等。单纯纵隔气肿或少量气胸可行非手术治疗;引起呼吸困难或张力性气胸可局部穿刺减压;必要时可行胸腔闭式引流。结论早期判断麻疹患儿气胸/气肿合并症并积极治疗是影响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76岁,因右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原发性高血压病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最高达180/100mm Hg(1mm Hg=0.133kPa)。入院查体:T36.8℃,P80次/min,R20次/min,BP180/96mm Hg。意识清,精神差,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3cm, 相似文献
17.
气管插管是急诊抢救工作中重要抢救技术之一,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气管插管致纵隔及广泛皮下气肿并发症极其罕见,我科近来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皮下气肿是指皮下组织有气体积存,以手按压可引起气体在皮下组织内移动,出现捻发感或握雪感。多由于肺、气管、胸膜受损后或肺部手术切口缝合不良,气体自病变部逸出,加之咳嗽致胸膜腔压力明显增高,气体无通道排出体外,流窜、积存于皮下,严重者可由胸壁皮下向颈部、腹部及其他部位蔓延。皮下气肿属气胸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有肺部疾病者。胸部术后、高压性气胸、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麻疹患儿并发气胸或纵隔/皮下气肿的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97年1月-2008年12月发生气胸或纵隔/皮下气肿的麻疹住院患儿资料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麻疹患儿并发气胸或纵隔/皮下气肿危险因素包括:缺乏麻疹抗体的保护;剧烈咳嗽;继发耐药细菌感染未有效控制;不恰当的喂药或喂食导致呛咳;小于1岁男婴等.单纯纵隔气肿或少量气胸可保守治疗;引起呼吸困难或张力性气胸可局部穿刺减压,必要时可行胸腔闭式引流. 结论早期判断麻疹患儿的气胸/气肿合并症并积极治疗是决定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