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图像产生伪影的原因以及去除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采用螺旋扫描方式获得的CT图像伪影病例资料80例,对这80例伪影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和归类,计算各种伪影所占的例数和比例。结果金属伪影和运动伪影共68例,占85.0%,其中由金属物引起的伪影占57.5%;病人呼吸或运动导致的伪影占26.3%;射线术硬化伪影占8.8%,部分容积效应占5.0%;周围间隙伪影占2.5%。结论伪影产生的原因和机器本身、成像技术和人为因素均有关,产生原因不可避免,但应该选择适当的方法尽量的减少伪影的产生,提高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CT增强过程中常有伪影产生 ,认识伪影特征、形成原因及掌握限制和消除伪影的方法可为临床正确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本组资料在MarconiPQ - 60 0 0 0螺旋CT机上完成 ,共抽取 32 8份CT增强照片 ,其中有 32份经两位副高职称的医师确认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强伪影。1 .2 增强伪影的分类 依据增强伪影产生的原因和特征 ,我们将其分为以下 4类 :1 )增强运动伪影。包括出现于身体各部位的随意性运动 (如身体躁动、呕吐、打喷嚏等运动 )伪影及心脏大血管搏动、呼吸、胃肠运动等生理性运动伪影。表现为低密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R系统伪影形成的原因及处理办法,提高影像质量。方法收集500例DR系统影像伪影按机器设备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分析及处理。结果机器设备因素造成的伪影为30例,占6.00%,人为因素造成的伪影为470例,占94.00%。结论熟悉和掌握DR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减少伪影出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伪影的成因及其处理方式。方珐:回顾性分析了目前应用中磁共振图像的伪影类型及产生原因。结果:磁共振常见的几种伪影中射频伪影、梯度伪影,磁场不均匀引起的伪影在去除外界因素干扰仍无法改善时,则要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判断和维护;运动伪影、化学位移伪影及卷摺伪影则要根据诊断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克服。结论:了解磁共振图像伪影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方法,对改善图像质量,提高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芳 《河北医学》1998,4(4):93-93
GE—8800CT机伪影及解决方法(246003)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陈芳CT机的使用使影像学有了飞跃的发展,CT图像直观地反映了病灶的情况,但图像的伪影时常干扰了正确的诊断。随各种机型的不同,伪影也略不相同,现以GE—8800CT机为例,谈谈造...  相似文献   

6.
腹部CT检查中常见到各种原因所致的影像质量缺陷 ,除操作人员业务水平因素外 ,伪影是影响影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导致影像形态失真、组织结构模糊和CT值不准确 ,给疾病的诊断造成困难。作者收集近两年我科 15 0例有伪影的腹部CT图像 ,着重分析常见伪影的产生原因并探讨其处理方法。  呼吸运动所致的伪影 :3 6例 ,占本组 2 4%。扫描过程中由于被检体的运动 ,导致重建时射线数据位置的不确定而难以形成清晰的影像[1] 。此类伪影主要表现为扫描层面中被检部位周边出现星芒状或不规则条索状高低密度混杂伪影 ,有时甚至表现为横穿整…  相似文献   

7.
CT扫描的护理工作冯春琴1颅脑CT扫描为确保扫描图像的清晰,减少伪影,在扫描中患者制动至关重要,轻微的活动就会产生伪影,直接影响图像的质量和对图像的观察。对神志清楚患者,除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的合作,头部要用固定带制动。一般婴幼儿要等熟睡后方可扫描...  相似文献   

8.
MR图像伪影的识别与消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MR图像伪影形成的原因、表现形式及消除方法。方法 对100份有伪影干扰的MR图像进行回颐性分析、总结。结果 MR图像伪影产生的来源主要有4个方面:磁场,包括梯度场的不均匀性;外界射频干扰;采集技术的不恰当;运动和流动效应。结论 正确识别各种伪影的图像特征,对提高MR诊断准确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CT环形伪影原因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图象的环形伪影是CT最常见的伪影。其形成原因复杂 ,本文对 10台CT ,4种机型的环形伪影95例进行分析如下。1 CT环形伪影构成比及原因1 1 校准文件失效 ,积分电路板参数变化 33例 ,占35%校准文件因使用时间过久。逐渐失效。这类伪影多为多环伪影 (多个同心圆 )。环的密度略低于或高于周围的图象密度。积分板某一通道参数变化形成的伪影为细单环伪影 (环宽 1mm左右 )。环的密度略低于或高于周围的图象密度。如果积分板的整个参数变化 ,则形成的环为多环 ,其环的密度略低于或高于周围图象。整个积分板参数变化。多为电路板老化。…  相似文献   

10.
梁晔鑫 《基层医学论坛》2016,(25):3548-3550
磁共振伪影是指在MR扫描或信息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被检部位本身没有的图像信息。磁共振伪影使图像变形、模糊、缺失或重叠,导致图像质量下降,无法分析诊断;或掩盖病灶,出现漏诊;或出现假病灶,导致误诊。鉴于此,笔者结合对磁共振伪影的特点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有助于今后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颅CT扫描中伪影产生的原因及减少伪影的方法。方法:通过对1800例病例行头颅CT扫描,结合图像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引起的伪影患者因素为运动伪影47例(2.6%),金属伪影72例(4%);引起的伪影机器设备因素为条状伪影40例(2.2%),环状伪影38例(2.1%),假皮层灰质伪影32例,(1.8%),指纹状伪影2例。结论:提高头颅CT扫描技术,熟练地掌握业务技能,选用适当扫描参数,能够减少伪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多层螺旋CT图像伪影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CT图像伪影的病例,并把它们分别整理归类;采用螺旋扫描方式,对CT质控模体进行扫描,分别改变层厚、螺距、重建间隔和模体位置,对阶梯状伪影进行分析。结果阶梯状伪影的大小与重建间隔和模体位置有关,不仅随层厚的增加而增大,也随螺距的增大而增大。结论CT伪影种类繁多,选择正确的扫描方法和参数,对于避免伪影的产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多层螺旋CT图像伪影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CT图像伪影的病例,并把它们分别整理归类;采用螺旋扫描方式,对CT质控模体进行扫描,分别改变层厚、螺距、重建间隔和模体位置,对阶梯状伪影进行分析。结果阶梯状伪影的大小与重建间隔和模体位置有关,不仅随层厚的增加而增大,也随螺距的增大而增大。结论CT伪影种类繁多,选择正确的扫描方法和参数,对于避免伪影的产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2例经上臂静脉快速注气加压滴注增强造影时形成的一种可能导致假阳性诊断的伪影──下腔静脉假性瘤栓之CT征象、产生机理以及与下腔静脉癌栓鉴别要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CT征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计算机摄影(CR)伪影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方法通过分析CR系统各种伪影的特点,从扫描器的机械结构、工作原理、IP板的构造、影像处理、操作者的错误等方面阐述CR伪影的产生原因。结果伪影大概可分为:前后次影像重叠伪影、IP板扫描中卡片引起的伪影、“流空效应”伪影、灰尘引起的伪影、IP受损引起的伪影、摄影条件过高产生的伪影、散射线引起的伪影、扫描过程中外来光线引起的伪影等方面。结论正确认识CR伪影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就能尽量防止伪影的产生,大大提高CR的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16.
超低磁场MR图像上几种装备伪影苏筠洁,吴林发,林顺发,刘源,裴仁全MRI图像上的伪影分为两大类:①病人因素造成的伪影;②成像系统本身产生的伪影,即装备伪影。MRI系统为获得MR图像,在采集过程或演算过程中,任何电子原件或计算机系统失误而引起的伪影,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CT图像伪影出现的原因与应对策略.方法 在2010年至2011年进修期间通过对应用螺旋扫描的方式所取得的CT图像伪影60例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且对图像展开分析及整理.结果 CT图像伪影出现的原因和CT机器自身有关、和成像技术以及人为因素等有直接关系.结论 临床上CT图像伪影有多种种类,应该正确分析图像伪影的形成原因,并采取适当方法加以改进,以减少图像伪影,提高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钼靶乳腺照相技术应用中所产生的伪影成因及其预防。方法对本组早期1400例次高频钼靶乳腺照相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相关人工伪影及其成因。结果本组资料所见技术伪影有四大类,十四种,分别与照相时摆位、暗盒技术、洗片机技术、以及装取片操作过程相关。其伪影多可导致诊断困难或引起漏、误诊。结论高频乳腺X线成相过程中多环节均易于产生伪影。其危害性足以引起同业高度重视;注意相关因素并采取适当措施可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9.
25例小脑梗塞临床CT与MRI的对照分析吕秀芬,李卫新(河南省洛阳市第四人民医院,471000)主题词脑梗塞/诊断,MRI,CT,对比研究小脑梗塞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单就临床表现确诊较为困难,CT问世后对其诊断有一定帮助,但受后颅窝骨性伪影的干扰,CT...  相似文献   

20.
目的找出伪影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减除伪影,提高CR影像质量。方法收集显示有伪影的CR胶片243张,分析伪影形成原因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共找到13种伪影产生原因,如IP不洁产生的伪影、IP自身生成的伪影、荧光物质老化产生的伪影等,且每种伪影的消除方法也已探讨出来。结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减除伪影,提高诊断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