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全血在保存期内红细胞CR1分子数目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法定量测定经15-35GY五个照射剂量辐照全血在保存期内红细胞CR1分子数目。结果:照射后1d,15-25GY剂量组红细胞CR1分子数目相互间比较及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30、35GY辐照红细胞CR1分子数目分别与其他剂量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0.01)。另外,随着保存期的延长,各剂量组和对照组红细胞CR1分子数目呈阶梯式下降,尤其在照射后3d,30和35GY剂量组红细胞CR1分子数目接近于照射后7d水平,二者相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一定范围内(15-25GY)^60Coγ射线剂量辐照对红细胞CR1分子数目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60)Co辐射血红细胞CR_1分子基因组密度多态性分布与分子数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60 Co辐射对血红细胞CR1分子基因组密度多态性分布与分子数目的影响。方法 应用PCR和HindⅢ酶切技术测定红细胞CR1分子基因组密度多态性分布以及应用酶联法定量测定红细胞CR1分子数目。结果 经 30GY60 Coγ射线辐照血红细胞CR1分子基因组密度多态性分布和分子数目与未照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 5 )。随着保存期延长红细胞CR1分子数目逐渐下降 ,直至 2 1d为最低。结论 应用 30GY60 Coγ射线辐照不会导致红细胞CR1分子基因组密度多态性分布与红细胞CR1分子数目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无偿献血者红细胞CR1基因高中低表达者献血后免疫状况,为安全献血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176位无偿献血者血液,应用PCR和HindⅢ酶切技术测定CR1基因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红细胞CR1分子数量A405值,随机抽样调查33位高表达者及25位中低表达者,在献血后6个月时测定免疫球蛋白、C3、C4及淋巴细胞亚群,并详细询问献血后状况.结果献血者红细胞CR1高表达者与中低表达者在CR1 A405值分子数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7.40,P<0.01),但是两者献血后机体一般状况与部分免疫指标检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CR1高中低表达的无偿献血者献血后机体的体液与细胞免疫状况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60Co辐射对血红细胞CR1分子基因组密度多态性分布与分子数目的影响。方法:应用PCR和HindⅢ酶切技术测定红细胞CR1分子基因组密度多态性分布以及应用酶联法定量测定红细胞CR1分子数目。结果:经30GY^60Coγ射线辐照血红细胞CR1分子基因组密度多态性分布和分子数目与未照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着保存期延长红细胞CR1分子数目逐渐下降,直至21d为最低。结论:应用30GY^60Coγ射线辐照不会导致红细胞CR1分子基因组密度多态性分布与红细胞CR1分子数目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献血者红细胞CR1分子基因表达与献血后免疫状况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无偿献血者红细胞CR1基因高中低表达者献血后免疫状况 ,为安全献血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 176位无偿献血者血液 ,应用PCR和HindⅢ酶切技术测定CR1基因表达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红细胞CR1分子数量A40 5值 ,随机抽样调查 33位高表达者及 2 5位中低表达者 ,在献血后 6个月时测定免疫球蛋白、C3 、C4及淋巴细胞亚群 ,并详细询问献血后状况。结果 献血者红细胞CR1高表达者与中低表达者在CR1A40 5值分子数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t=7.4 0 ,P <0 .0 1) ,但是两者献血后机体一般状况与部分免疫指标检测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红细胞CR1高中低表达的无偿献血者献血后机体的体液与细胞免疫状况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8.
肝癌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I型分子及其基因多态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红细胞补体受体Ⅰ型分子(CR1)在肝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HindIII酶切技术测定红细胞CR1分子基因型,采用酶联法定量测定红细胞CR1分子的数量,以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试验测定红细胞CR1分子粘附活性。结果104例肝癌患者红细胞CR1分子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分布(HH70.2%,HL24.0%,LL5.8%)与75名正常人(HH74.7%,HL21.3%,LL4.0%)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肝癌患者红细胞CR1分子的数量(0.83±0.22)及粘附活性(47.1±6.5)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1.26±0.33、62.4±7.6,P<0.01);并且CR1分子基因多态性为高表达的肝癌患者其红细胞CR1分子数量表达与粘附活性都明显下降;伴有肝功能明显异常的肝癌患者其红细胞CR1分子数量及粘附活性显著低于早期或肝功能正常的肝癌患者。结论提示肝癌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数量及粘附活性的变化主要是后天因素引起,肝癌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数量及粘附活性的变化与病情发展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红细胞补体受体1型的分子定量测定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为临床常规检验和进一步研究红细胞补体受体1型(ECR1),建立一种敏感、特异和重复性良好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戊二醛固定红细胞,并定量“液相包被”于V型板中,依次加入抗CR1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AP)标记二抗及可溶性底物显色,移显色液于比色孔,405nm比色,计算吸光度值(A)。结果 正常人ECR1分子表达数量A值平均值为1.26±0.35,显高于肝细胞癌(0.87±0.21)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保存期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保存期的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前后电镜下红细胞形态的变化。方法 采集CPD—A抗凝全血。实验分Ⅰ~Ⅵ组,分别于4℃保存7、10、15、20、25、30d。于制备前取全血1滴,5%戊二醛固定,经2000r/min离心10min后,分出血浆,取样检测血红蛋白。余下的红细胞再加等量生理盐水,1500r/min离心5min,连续2次,取样为制备后测定组。结果 组Ⅰ和组Ⅱ制备前后红细胞成双面凹的圆盘结构,细胞均匀混悬。组Ⅲ制备前红细胞形态正常,制备后少数红细胞出现聚集状、球形或边缘不整齐,并有棘形红细胞出现。组Ⅳ、组Ⅴ、组Ⅵ于制备前血浆微红;制备后,球形红细胞、棘形红细胞、中问漏孔的红细胞增加。结论 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最佳时间应在4℃保存10d内的全血,保存15d以后的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形态发生异常变化,出现棘形红细胞,囊泡化后的红细胞易溶血,红细胞寿命缩短,影响洗涤红细胞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R1表达的改变情况,探讨CR1测定在化疗疗效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黏附法和ELISA法检测56例健康体检者和临床确诊的4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PBL CR1活性及含量,并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的结果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PBL CR1活性为36.8±11.6;PBL CR1含量为0.73±0.18,均低于健康对照组(65.1±16.8)和(1.16±0.22),差异显著(P<0.05).化疗后39例完全缓解者PBL CR1活性及含量水平回升(53.6±13.2)及(0.98±0.16),接近健康对照组(P>0.05),与化疗前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未缓解者PBL CR1活性和PBL CR1含量分别为(41.2±12.7)和(0.80±0.19),与化疗前比较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PBL CR1表达明显受到抑制,化疗缓解后PBL CR1活性及含量均有回升.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R1活性及含量可为临床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监测以及疗效评估、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甘油浓度浓度对红细胞冷冻干燥保存的回收率、溶血率及残余水含量的关系。方法以甘油浓度分别为3%、6%、9%、12%、15%、18%、21%(w/v)的冻干保护剂处理红细胞,冻干,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血细胞计数仪检测细胞数、分光光度计测定游离血红蛋白量,分析细胞复水后红细胞计数、溶血情况。用热重法测定冻干红细胞水分含量,分析不同保护剂组红细胞的水分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复水后红细胞形态正常,甘油浓度为9%、12%、15%时,红细胞回收率分别为(77.08±9.41)%、(84.37±3.42)%、(80.21±9.20)%,红细胞溶血率分别为(19.82±2.23)%、(17.66±1.17)%、(15.86±2.23)%,相应的冻干红细胞残余水分含量为(19.43±1.36)%、(22.89±1.57)%、(26.17±1.09)%。结论保护剂中甘油浓度影响红细胞冻干保存的效果;甘油浓度为(9-15)%时对冻干保存的红细胞损伤较小;冻干红细胞残余水分含量随保护剂中甘油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14.
P. C. Bartels P. W. Helleman J. B. J. Soon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2013,73(1):53-57
Treatment by haemodialysis may result in changes of the red blood cell size- distribution histograms in most subjects. After maintenance haemodialysi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hift to the left is observed for the mean size distribution histogram in a group consisting of sixteen women. The shift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finding of significantly higher values for the microcyte fraction, as well as with significantly lower mean cell volume (MCV) values.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observed for the macrocytic fractions of red blood cells. 相似文献
15.
张恒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353-354
目的探讨贫血患者外周血红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选择93例贫血患者的外周血涂片在全自动阅片仪上进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对于异形性红细胞采取人工镜检。结果 93例贫血患者经DM-96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分析系统分析,红细胞大小不均占77.4%,其中48.4%以小红细胞为主,异形性红细胞占55.9%,嗜多色性红细胞人工镜检与仪器自动阅片检出率差异较大,低色素性红细胞占11.8%。异形性红细胞形态中检出率居前三位的是椭圆形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及红细胞缗钱状排列。结论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学分析在红细胞疾病,尤其是贫血的诊断、预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验室报告的可靠性提供了形态学上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杨晓枫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51-52
目的评价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有核红细胞(NRBC)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采用仪器法和显微镜计数法分别对2006年1月至2011年2月间139例外周血NRBC阳性的临床血液样本进行测定。结果仪器法对NRBC的检测结果与显微镜计数法比较,中、高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的重复性良好。结论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结果准确、快速,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血细胞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红细胞胞膜CD分子在冻干前、后的变化。方法 使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冻干前、后红细胞胞膜CD35、CD44、CD45、CD47和CD71分子数量。结果 冷冻前、冻于复水洗涤后红细胞胞膜CD35、CD44、CD45、CD47和CD71分子数量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TLR)2、TLR4对其配体双糖链蛋白多糖(BGN)、脂多糖(LPS)的刺激反应性,阐明PBMC TLR2、TLR4在RA疾病早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BGN和LPS刺激前后,RA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4+细胞频率、PBMC TLR2 mRNA和TLR4mRNA及上清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 RA早期患者TLR2 mRNA明显升高、TLR4 mRNA下降(P<0.01);经LPS刺激后,RA患者TLR4 mRNA升高3.50倍,而健康对照组下降到0.11倍;LPS和BGN促进了各组PBMC产生IL-6、TNFα,但RA早期患者组上升的倍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PBMC TLR2、TLR4参与早期RA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保存人红细胞的新策略一抗氧化剂保养液保存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料血袋盛义务献血员的静脉血(含适量保养液)并置4℃冰箱保存。在保存前、后不同时间检查各项指标,旨在研究抗氧化剂保养液延长人血红细胞在4℃条件下的保存时间,以缓解血液保存供应的压力,为输血抢救创造有利条件。实验分3组:ACD组,GMA组和抗氧化剂(SOD)组)。研究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保存75天后SOD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回收率为87.2%,血浆血红蛋白(mg/L)为193.2,P50(mmHg)为34.0(正常值为33.1),最大变形指数(DImax)为0.2413,即为正常值的74.3%,外观检查无明显溶血、变色、气泡和凝块。结论提示,用抗氧化剂保养液保存红细胞在4℃条件下可延长75天,其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浆血红蛋白回收率附合国家《血站基本标准》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