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为了解和分析新疆人体肠道寄生原虫流行现状和态势,评估10多年来的防治成效,为制订防治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碘液涂片、直接镜检方法;通过对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和牙囊原虫的地区、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和文化程度分布作了描述,对其流行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新疆5个县(市)15个点6 750人进行了人体肠道原虫检测,受检率为90%(6 750/7 500),总感染率11.54%,较1991年调查感染率下降了59.03%。本次调查共查见肠道原虫11种,包括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结肠小袋纤毛虫、结肠内阿米巴、布氏嗜碘阿米巴、哈门氏内阿米巴、微小内蜓阿米巴、迈氏唇鞭毛虫、人牙囊原虫、肠内滴虫和人牛孢子虫,其感染率分别是0.34%,3.94%,0.87%,4.50%1,.19%0,.36%0,.43%,0.61%1,.30%,1.11%和0.61%。结论肠道原虫感染与饮用水源有关,今后应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控制新疆人体肠道原虫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4.
弱势群体致腹泻肠道原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包括儿童、老人以及其他在身体上或精神上受到创伤的人群。随着社会的进步,弱势群体的经济与卫生状况等日益受到各围的关注。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不断有关于弱势群体大肠埃希菌、HIV病毒感染情况以及精神状况和犯罪行为调查,尤其是对老人身体及精神状况调查的报道日渐增多。弱势群体中老年人因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本次仅对养老院老人肠道寄生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便为我国弱势群体的健康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浙江省28个县、106个点55291人的肠道原虫调查结果。共查见肠道原虫11种,分别为:溶组织内阿米巴,哈氏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微小内蜒阿米巴,布氏嗜碘阿米巴,贾第虫,人芽囊原虫,肠内滴虫,迈氏唇鞭毛虫,结肠小袋纤毛虫,等孢球虫,其感染率分别为:1.5%,4.1%,2.9%,5.9%,0.5%,3.8%,0.8%,0.07%,0.007%,0.007%和0.004%。本文着重对溶组织内阿米巴、贾第虫、人芽囊原虫的人群分布、职业分布和地区分布作了描述。贾第虫感染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其感染率达6.8%。经济水平高的地区感染率显著低于经济收入低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7.
为收集生活饮用水水质资料,落实农村改水防病工程项目和改水评价,1982年至今对且末县各类生活饮用水进行了阶段性的水质监测,其中1994-1996年对14个竣工的饮水工程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感官性状和细菌学指标合格率100%;氟化物平均含量0.77mg/L,合格率64.3%;氟斑牙患病率从49.5%下降至17.8%,改水效果显著,2001-2002年再次对13个饮水工程进行水质监测,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含量升高,氟化物含量显著升高,平均值2.11mg/L,合格率降至15.4%,且末县深层地下饮用水水质呈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肠道菌群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与肠道病毒和寄生虫等共同栖息在人或动物肠道内。已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定植在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肠道菌群及其与机体的相对稳态,而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的改变也会影响寄生虫感染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本文就蠕虫及肠道原虫与肠道菌群相互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广西南部沿海地区居民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南部沿海地区居民人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方法随机抽样调查11个自然村,以户为单位分别收集家庭各成员粪便标本,采用改良酸醚沉淀法镜检。结果在该地区的11个村抽检1 366人,粪检样品1 366份,阳性360份,人群感染率26.35%。11个村的感染率在5.13%~44.72%之间;感染率年龄分布以0~9岁最高,为34.79%,40~49岁最低,为12.93%;职业分布以学龄前儿童感染率最高,为40.80%,农民感染率最低,为21.19%。结论广西南部沿海地区居民人芽囊原虫感染率较高,地区、年龄和职业差异明显,且有家庭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以碘液直接涂片法在全省39个县(市)、164个点、85553人中进行肠道寄生原虫感染的调查,查见原虫感染者17482例,总感染率为20.4%。共查见寄生原虫11种,以贾第虫的感染率为最高(7.2%),其他原虫的感染率在0.001%-5.6%之间。本文分析了感染率与有关因素的关系,为制定我省肠道寄生原虫病的防治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边巴卓玛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0,32(5):502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人体肠道原虫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西藏自治区不同类型生态区和不同地理方位抽取调查点,采集≥ 3周岁常住居民粪便样本,检测肠道原虫包囊和滋养体,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5年,西藏自治区共在3个生态区抽取了23个县(区)70个调查点。共调查居民17 939人,发现各类肠道原虫感染者1 117例,人群肠道原虫感染率为6.23%。共检出9种原虫,其中以结肠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人芽囊原虫感染率较高,分别为3.59%、0.74%和0.72%。藏南山地生态区、藏东?川西生态区和藏北高原高寒生态区人群肠道原虫感染率分别为7.20%、6.39%和4.48%;不同县(区)中,以斑戈县和安多县人群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3.56%和12.77%。不同生态区和不同县(区)人群肠道原虫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33.909、580.511,P 均 < 0.01)。男性和女性肠道原虫感染率分别为6.08%和6.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542,P > 0.05);不同年龄组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4.377,P < 0.01),其中以60~、50~岁组人群感染率较高,分别为8.51%和7.67%。不同职业和文化程度人群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37.568、14.659,P均 < 0.01),其中分别以农民和牧民、小学和文盲人群感染率较高,分别为7.17%和5.28%、6.62%和6.33%。结论 西藏自治区人群肠道原虫感染率仍然较高,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等重点地区、农牧民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1987-1989年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和碘液染色法抽查了广西20个县、100个点共51883人肠道原虫感染者。共查见肠道原虫11种。各种原虫感染率分别为:溶组织内阿米巴1.5%、结肠内阿米巴3.2%、微小内蜒阿米巴1.2%、哈氏内阿米巴0.2%、布氏嗜碘阿米巴0.2%、脆弱双核阿米巴0.002%、贾第虫3.2%、结肠小袋纤毛虫0.04%、人毛滴虫0.2%、肠内滴虫0.01%和中华内滴虫0.01%。男、女人群原虫感染率分别为8.5%和9.1%。0-、5-、10-、15-、20-、30-、40-、50-、60-、70-和80岁以上各年龄组的原虫感染率依次为7.6%、10.6%、9.4%、9.3%、8.8%、8.9%、8.4%、7.6%、7.1%、8.9%和5.2%。结果表明,5-9岁组儿童的原虫感染率最高,应引起各部门的重视。本区致病原虫的传播与饮用不同水源有关。 相似文献
14.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对广州市郊番禺县的沙圩、沙角、陇二、沙头及花县的讴村、大东、草弄、大华等8点进行调查。共检查4265人,其中肠道原虫感染者345例,其感染率为8.1%。男、女感染率分别为7%和9%。年龄为1-85岁。小于5岁者、5—39岁和40岁、以上年龄组的感染率依次为3.7%、4.3—9.5%和11.5—30.2%。本 次查见原虫6种,其感染率如下:贾第虫为2.9%,结肠内阿米巴为2.5%,哈氏内阿米巴为1.6%,微小内蜒阿米巴为0.8%,溶组织内阿米巴为0.4%和布氏嗜碘阿尔巴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云南孟连县HIV感染者机会性致病肠道原虫的感染情况。方法随机抽样孟连县HIV确诊病例46例,入户问卷调查,收集新鲜粪便标本,用直接涂片卢戈氏碘液染色法检查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用金铵-酚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 46份粪便标本检出寄生虫感染11份,感染率为23.91%,其中钩虫2份,溶组织内阿米巴5份,微小内蜒阿米巴1份,结肠内阿米巴2份,蓝氏贾第鞭毛虫1份,未检出隐孢子虫。结论 HIV感染者机会性致病肠道原虫检测应列入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解奎屯垦区少年儿童肠道蠕虫感染情况及分布特征 ,于 2 0 0 1年 12月对垦区共青团镇的 2 3 1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肠道蠕虫病的调查。1 对象及方法选择镇中心学校初中二年级以下 6~ 15岁汉族学生 ,各民族混居的三角庄乡小学及初二以下中学学生。采用透明胶带肛拭法、卢戈氏碘液法和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进行检查。学生于次日清晨起床不解大便 ,采取正蹲位 ,用透明胶带粘贴肛门 ,再采集当日大便一小块 ,用塑料纸包好送检。2 结果共检查 2 3 10人 ,蠕虫感染人数 748人 ,感染率 3 2 .2 8% ,感染虫种有蛔虫、鞭虫、蛲虫和绦虫。男女生间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隐孢子虫病、贾第虫病和环孢子虫病等肠道原虫病可介水传播,是重要的水源性寄生虫病。绝大多数肠道寄生原虫具有人兽共患性和动物宿主多的特点,防控工作难度较大该类寄生虫病有些属于新发传染病,目前尚无人体感染基线数据.本文对我国介水传播肠道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检测技术等进行综述,并探讨防控面临的挑战,为建立高效的疾病监测网络和预测预警体系、开展风险评估、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Toll样受体为机体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可识别外来病原体的结构成分以及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提示外来病原体的存在,激发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发挥抗感染作用,并影响机体获得性免疫的发生、发展。在寄生原虫的感染中,Toll样受体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Toll样受体和原虫感染关系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原虫病的检测、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