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和羊水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胎膜早破孕妇52例(研究组),以及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与羊水IL-8、TNF-α水平;同步取胎盘胎膜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研究组血清和羊水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TNF-α仅羊水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37%vs4%,P<0.01).羊水IL-8水平与血清 IL-8水平呈较好的正性相关(r=0.677,P<0.01);羊水TNF-α与羊水IL-8水平间亦有较好的正性相关(r=0.788,P <0.01).结论:血清和羊水IL-8水平、羊水TNF-α水平与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其中羊水IL-8的相关性最好.孕妇羊水IL -8、TNF-α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与胎膜早破(PROM)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临产前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检测肘静脉血、羊水及胎膜,分为正常完好胎膜组、足月胎膜早破组和足月前胎膜早破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组对象血清、羊水中HLA-G的浓度,比较各组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完好胎膜产妇体内的HLA-G水平以及表达率均比胎膜早破产妇高,并且无感染的正常妊娠产妇胎膜的HLA-G表达率明显比亚临床感染要高,两者经检验均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LA-G在胎盘中的低表达可能与孕妇感染有关,而HLA-G在胎盘中的低表达可能又与胎膜早破的发生有关,这对于HLA-G在PROM上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TNF-α水平变化及蜕膜、绒毛细胞凋亡对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80例选择药物流产的早期妊娠妇女于服药前及服药后孕囊排出(药物流产成功组66例)时或服药后10 h仍无孕囊排出(药物流产失败组14例)时分别进行血清TNF-α水平测定.分别随机抽取药物流产成功组及失败组各10例患者的蜕膜及绒毛组织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并以相同条件下直接行人工流产者(对照组10例)做对照.结果 服药后与服药前比较,药物流产成功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药物流产失败组血清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早期妊娠行人工流产的对照组比较,药物流产成功组的蜕膜、绒毛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增加(P〈0.01),药物流产失败组的蜕膜、绒毛细胞凋亡指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血清TNF-α水平变化及蜕膜和绒毛细胞凋亡与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4.
三七总皂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PN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甙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选择发病7d内的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PNS干预组(常规药物治疗加三七总皂甙)32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含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活性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法分别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PNS组和对照组血清TNF-α,IL-6活性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周后,PNS组血清TNF-α,IL-6活性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NIHSS评分比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Barthel指数评分则明显比对照组高(P〈0.01)。PNS组的血清TNF-α,IL-6活性水平与NIH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分别为r=-0.741,P〈0.05;r=0.732,P〈0.05),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767,P〈0.05:r=-0.809,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可能通过抑制脑梗死后TNF-α,IL-6介导的炎症反应,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超重和肥胖者减重前后炎症指标的变化。方法288例40~60岁超重和肥胖者入选为期3个月减重干预,其中超重组96例,肥胖组94例;同期体质量指数(BMI)正常者98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各组减重前后炎症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减重前血清CRP、TNF-α、IL-6水平,超重组、肥胖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肥胖组较超重组也明显升高(P〈0.05);各组间BM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过3个月的干预减重后,超重组和肥胖组除IL-6水平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它各参数均有明显下降(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血清TNF-α和CR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年人群中CRP水平与超重及肥胖相关联,减重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和CRP水平。  相似文献   

6.
范建辉  崔金晖  李萍  滕奔琦  侯红瑛 《新医学》2011,42(10):663-665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胎膜早破胎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临产前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孕妇60例,其中早产胎膜早破组(pPROM)、足月胎膜早破组(tPROM)作为研究组,正常足月妊娠组为对照组,每组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胎膜组织中iNOS的表达,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测胎膜的炎症情况,分析胎膜组织中iNOS的表达与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结果:3组胎膜中均有一定程度iNOS表达,iNOS主要表达于炎症细胞中,pPROM组胎膜中的iNOS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胎膜中的iNOS表达水平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孕妇(P〈0.01)。结论:iNOS在pPROM胎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这种高表达可能与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PROM)孕妇血清NO水平及羊膜细胞凋亡变化。方法将52例PPRO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孕足月完好胎膜孕妇63例为正常对照组。对其血清NO水平、羊膜细胞凋亡指数(AI)及羊膜组织的中性粒细胞进行比较。结果 PPROM组孕妇羊膜炎发生率、血清NO水平、胎膜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ROM与血清NO水平及羊膜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5例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孕妇(A组)、20例胎膜早破无绒毛膜羊膜炎孕妇(B组)及20例正常足月无胎膜破裂未临产孕妇(C组)血清中TNF-α及IL-10的表达。3组孕妇均于剖宫产术后留取胎膜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A组血清中TNF-α表达显著高于B组及C组(P均<0.05),IL-10表达显著低于B组及C组(P均<0.05)。B组血清中TNF-α及IL-10表达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胎膜早破血清中TNF-α水平升高及IL-10水平降低与绒毛膜羊膜炎有关,孕妇血清中TNF-α及IL-10水平可作为评估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和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exp)患者不同时间外周血清中TNF-α和IL-8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ARDSp和ARDSexp患者各15例,测定其诊断成立后第1、3、5、7天外周血中TNF-α、IL-8的浓度。结果ARDSexp组患者外周血中TNF—α的浓度在第1天即显著增高,与ARDSp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3天后迅速下降,第1天与第7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L-8的浓度在第3天开始升高,第7天达最高,与ARDSp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1天与第7天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ARDSp组患者外周血中TNF—α和IL-8的浓度从第1天至第7无均有升高,但升高幅度和波动幅度不大,第1天与第7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内、外源性ARDS患者外周血中TNF—α和IL-8浓度的变化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王滨  修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6):3856-3857
目的: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T细胞亚群、TNF-α、IL-6、IL-8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检测T细胞亚群、TNF-α、IL-6、IL-8的含量。结果:肝硬化组及携带者组与对照组相比,CD3+、CD4+、NK(CD16+CD56+)显著下降(P〈0.01),CD8+显著升高(P〈0.01),CD4+/CD8+比值肝硬化组显著下降(P〈0.01),但携带者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组及携带者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升高,其中以肝硬化组升高最为明显,携带者组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细胞亚群、TNF-α、IL-6和IL-8参与了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其水平的高低,能够反映肝细胞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抵抗素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的变化。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病人32例(DM组)、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38例(DN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各组空腹血清TNF-α、抵抗素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mAlB含量;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DM组、DN组血清TNF-α、抵抗素和mAlB水平及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71.46-1 241.47,q=7.13-67.05,P〈0.01);DM组和DN组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q=10.45-35.92,P〈0.01)。结论 TNF-α、抵抗素和mAlB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慢性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血浆u-PA、u-PAR、血清IL-6、TNF-α的改变,探讨慢性燃煤型砷中毒肝损伤的发病机理,并为其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确诊的125例慢性燃煤型砷中毒患者按地方病皮肤病分类标准分为轻、中、重3组,36例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浆u-PA、u-PAR及血清IL-6、TNF-α测定。[结果]中度中毒组血清IL-6、TNF-α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重度中毒组的血浆u-PA、U-PAR、血清IL-6、TNF-α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在中毒组中,随中毒的加重,血浆u-PA、u-PAR、血清IL-6、TNF-α明显比轻度中毒组增高,有显著差异性(P〈0、05,P〈0,01)。[结论]血浆u-PA、u-PAR、血清IL-6、TNF-α可作为慢性燃煤型砷中毒肝损伤的实验室检测项目之一,对慢性燃煤型砷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细胞因子的产生机制。方法:选择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9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患者,观察血清和腹腔引流液的IL-6、TNF-α在术前、术后1 d、术后3 d的动态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的IL-6浓度OC组明显高于LC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清中IL-6、TNF-α浓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IL-6和TNF-α两项在腹腔引流液中的浓度均高于血清。结论:LC对机体的应激损伤明显小于OC,并且细胞因子形成的部位应为腹腔。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6、TN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8月至2008年11月本院住院和门诊收治的150例MM患者为治疗组,患者入院治疗当天抽静脉血,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6和TNF-α.观察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组与无效组的IL-6、TNF-α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M患者的血清IL-6、TNF-α水平随临床分期增加,其表达水平依次增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有效组治疗前后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无效组则无差异(P〉0.05);MM患者血清中IL-6与TNF-α呈正相关(γ=0.732,P〈0.01).[结论]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在MM 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可用于MM患者的病情判断和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组织多普勒(TDI)Tei指数、脑钠肽(BN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缺血性心肌病(ICM)中的变化及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64例ICM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ICM患者分为心功能Ⅱ级组(14例)、心功能Ⅲ级组(26例)、心功能Ⅳ级组(24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利用TDI测算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Tei指数,其均值作为左室整体作功指数(Tei);同时检测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浆BNP及血清TNF-α浓度。结果ICM组患者Tei指数、血BNP及TNF—α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而升高(P〈0.05,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1);Tei指数与血BNP、TNF—α呈正相关(P〈0.01)。结论ICM患者Tei指数与BNP、TNF-α有良好的相关性,Tei指数、BNP及TNF-α均可作为评价ICM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宫内感染的关系,提出处理方法和预防原则。方法:将住院分娩产妇4896例其中胎膜早破59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胎膜未破100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结果:胎膜早破与分娩: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头盆不称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胎膜早破与母儿并发症:观察组早产、新生儿窒息、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与产褥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宫内感染有密切关系,应尽早预防。  相似文献   

17.
刘欣松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2504-2506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43例胎膜早破孕妇,38例正常孕妇血清及羊水中IL-8,TNF-α水平。同时取胎膜行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组血清及羊水中IL-8、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并随破膜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尤以破膜时间超过24h增高更为明显。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患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胎膜早破无绒毛膜羊膜炎者。结论: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IL-8、TNF-α水平对诊断绒毛膜羊膜炎有非常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炎性细胞因子在脑瘫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保护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EP0)与免疫炎性细胞因子在脑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1例脑瘫患儿(脑瘫组)和20名健康儿童(脑瘫对照组)及37例脑瘫高危因素新生儿(新生儿病例组)和20名正常新生儿(新生儿对照组)的血清EP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新生儿病例组血清EPO水平明显高于新生儿对照组和脑瘫组(P〈0.01),脑瘫组血清EPO水平与脑瘫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病例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新生儿对照组(P〈0.01);脑瘫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脑瘫对照组(P〈0.01),脑瘫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新生儿病例组(P〈0.05),但两者间IL-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的脑破坏作用在与EPO的神经保护作用的抗衡中占据优势,促进或导致脑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何青峰 《中国康复》2006,21(1):26-27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患者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CPPS患者40例,将EPS中白细胞计数(WBC)≥10/HP、卵磷脂小体≤++的患者作为A组(炎症型)22例,WBC〈10/HP、卵磷脂小体++-+++的患者为B组(非炎症型)18例,均接受微波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EPS中IL-8和TNF-α水平变化,并进行WBC及前列腺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结果:IL-8和TNF-α水平治疗前A组明显高于B组(P〈0.01);治疗后A组均明显降低(P〈0.01),B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微波治疗对不同亚型的CPPS患者前列腺液中IL-8和TNF-α水平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对预后的关系。方法将82例急性CO中毒患者分为三组:A组轻度组、B组中度组和C组重度组,应用ELISA法对82例急性CO中毒患者的血浆Hcy浓度与血清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重度组与中度组Hcy与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中毒组(P〈0.01),且重度组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迟发性脑病患者均发生在重度组,其Hey与TNF-α水平与其他组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急性CO中毒患者的血浆Hcy浓度与血清TNF-α水平,有助于评估急性期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及预测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