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患者男 ,70岁 ,因反复上腹胀痛 ,间歇性恶心、呕吐伴黑便 3月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 ,上腹部轻度压痛 ,大便隐血阳性 ,血红蛋白 88g/L。临床诊断消化道出血 ,不全性肠梗阻。入院第 3天 ,患者腹痛加重 ,伴恶心 ,呕吐 ,无肛门排气、排便 ;腹部平片示气液平面 ;B超示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距空回肠交界处约 15cm处有一肠套叠 ,经手法复位后 ,发现局部肠腔内— 4cm× 3cm肿物 ,尚未突破浆膜。行局部肠段切除。探查肝、胃、结肠、盆腔等处未发现异常。病理检查 小肠一段 ,长 2 0cm ,周径 5cm ,距一侧切缘6cm处 ,见一蕈伞状…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 ,2 8岁。食欲减退、上腹饱胀、疲乏 3个月。症状加重伴上腹胀痛 ,皮肤黄染 1周。入院后体检 :皮肤黏膜黄染 ,未见破溃。肝肋下 3指 ,有触痛及轻叩痛 ,余无特殊。血生化 :转氨酶、黄疸指数升高 ,余正常。B超示肝左右叶增大并见不规则低回音区 ,疑肝肿瘤。CT扫描 ,肝各叶尤其右叶明显增大 ,其中可见 0 5~ 3 5cm边界欠清低密度影 ,提示肝硬化、肝结节性增生。剖腹探查 :肝脏明显增大 ,包膜紧张 ,表面见直径 0 3~ 4cm灰黑色结节突出肝被膜 ,取大结节送病理 ,余脏器未见特殊。病理检查 送检不规则灰黑、灰黄色不整形组织一块 … 相似文献
3.
筛窦原发性无色素性黑色素瘤1韩恩善2梁惠琴3赵霞1临床资料患者女,52岁,左眼肿胀伴视力下降1月。CT检查发现左筛窦肿物,体积约1cm×1cm×1cm,肿物以左筛窦为中心,向上侵犯左侧筛板,向前侵犯左侧眼眶,向两侧侵犯左侧上颌窦。临床诊断:左筛窦恶性... 相似文献
4.
食管原发性小细胞性黑色素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5 4岁。因进食梗阻半个月伴呕血 3d ,于 1995年 4月入院。临床诊断 :中段食管癌肉瘤。手术所见 :中段食管主动脉弓下至膈肌上见一巨大肿物 ,大小为 12cm× 10cm ,无外侵 ,行食管大部分切除术。病理检查 :食管一段 ,长 15cm ,切开见突入管腔肿物两个 ,大的 10cm× 6cm× 5cm ,小的 6cm× 4cm× 3cm ,表面部分溃疡 ,切面灰白色 ,质实 ,浸润管壁全层。镜下观察 :肿瘤细胞呈弥漫分布 ,由食管粘膜浸润及肌层、浆膜层 (图 1) ,部分肿瘤细胞有腺样排列趋势 ,肿瘤细胞圆形 ,胞质较少 ,未见明显色素颗粒 ,形似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5.
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非常罕见,临床易误诊为尿道肉阜、尿道黏膜脱垂等。本院从1996年至今共收治3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脏恶性黑色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脏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报道1例原发性肝脏恶性黑色素瘤,对其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该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 肿瘤位于肝脏右叶,浸润性生长.组织学上可见肿瘤细胞呈结节状或巢状分布,并见少量黑色素沉积,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多角形或梭形,细胞界清,胞质丰富,核大深染,可见1~2个大的核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HMB45、S-100、vimentin、Melan-A呈强阳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35%,肿瘤细胞不表达CKpan、EMA、CEA、低分子量CK、高分子量CK、CK7、CK8、CK19、CD34、AFP、CD45、ALK、CD117、Dog-1、actin、α-SMA、h-caldesmon、CD68、CD163、Syn、CgA.病理诊断:原发性肝脏恶性黑色素瘤.结论 原发性肝脏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临床与病理均要与转移性肝脏恶性黑色素瘤、肝脏低分化癌、转移癌、淋巴瘤等相鉴别,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武培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6,(4)
腮腺原发恶性黑色素瘤1例武培敬患者男,53岁。发现右腮腺区肿块1年余,局部出现麻木感2个月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右腮腺区可触及如鸡蛋样大的肿块,实性,质较硬,活动度小。口腔、鼻腔及其它部位未发现肿物,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X线胸透及实验室血、尿常... 相似文献
8.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1,37(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子宫颈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cervix,PM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PMMC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镜下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发病年龄38~61岁,中位年龄53.5岁,临床表现均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大体见子宫颈结节状或菜花状病灶,病灶最大径1~3.5 cm。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分布,排列呈肉瘤样、巢状或结节状,细胞呈上皮样、梭形细胞样,部分呈较一致的小圆细胞样,细胞质丰富,红染或淡染,少数呈空泡样,核形态多样,可见嗜酸性大核仁,常见坏死及病理性核分裂象,4例可见色素,2例几乎不见色素。免疫组化标记MelanA(6/6)、vimentin(6/6)、HMB-45(5/6)、S-100 (5/6)阳性。1例失访,1例FIGOⅠ期患者确诊后28个月仍健在,4例FIGOⅡ期及以上患者确诊后3~16个月死亡。结论 PMMC恶性程度高,病灶超出子宫颈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无色素性PMMC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与分化差的鳞状细胞癌、腺癌、横纹肌肉瘤、间质肉瘤、淋巴瘤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esophagus,PMME)的病理诊断特点、鉴别诊断、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收集安阳市肿瘤医院5例PMME,对其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临床病理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PMME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发生于食管中段,大体呈蕈伞型.光镜下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呈梭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以梭形细胞为主.肿瘤细胞胞核体积大,核仁清晰、染色质丰富.瘤细胞形态多样且无色素易误诊为分化差的鳞状细胞癌、肉瘤样癌、淋巴瘤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肿瘤细胞显示vimentin,S-100,HMB-45和Melan-A阳性;不表达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白细胞共同抗原(leukocyte common antigen,LCA)、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嗜铬素蛋白-A(chromogranin proteins A,CgA)和突触素(syn).随瘤细胞浸润不同组织层次可伴有淋巴结转移.结论:PMME是一种罕见肿瘤,恶性度高、预后差.由于其症状与食管其它肿瘤相似,在活检或手术前很难确诊,对发生于中老年人的食管中段蕈伞型肿物应考虑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临床病理分析肿瘤大小、浸润层次、淋巴结转移及治疗方式可能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36岁.因发现"肝占位"4天入院.患者先于4天前因"前列腺炎"在其它医院行B超检查,超声提示:肝脏测值增大,肝右叶异常回声,考虑肝占位性病变.CT平扫示:肝形态未见异常,于后叶见一10.1 cm×12.8 cm大小卵圆形低密度肿物,密度大致均匀,其内可见条索低密度影,CT值38 HU.占位明显,胆囊,胰腺,脾未见异常,未见腹水征及肿大淋巴结.CT增强示:动脉期肿块、呈不均匀性明显强化,境界清晰,CT值90 HU.肝右前叶见1.0 cm强化结节灶,静脉期肝实质明显强化,CT值90 HU,肿块密度减低,CT值75 HU.延迟4~7 min,肿块密度明显降低,CT值55 HU(图1).考虑肝占位性病变:(1)巨块型肝癌;(2)不典型巨大海绵状血管瘤.为进一步确诊,来我院就诊,并以肝占位性质待查,收治入院.手术所见:肝脏呈红色,右叶增大,肝脏表面光滑,其右后叶顶部可见14 cm×10 cm×8 cm的肿块,质软,可触及波动感.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74岁,发现右腮腺区包块并逐渐增大半年.无头痛及张口受限,无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专科检查:右下颌角上方可见2 cm×3 cm大小包块,表面皮肤无发热及破溃,触诊包块为类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好,质地较硬韧,微压痛.查体: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全身皮肤,尤其头颈部皮肤、眼及外耳道等处未见色素痣及结节.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34岁,因进食阻挡感5个月就诊.胃镜示:食管距门齿35 cm处前壁见一球型隆起性肿块,粗蒂,大小1.5 cm×1.6 cm,表面有分叶不光整,呈黑褐色与灰白色相间,质实性(图1).取材病理活检示:(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黏膜下见较多含色素的细胞,并伴有异型.临床拟诊断为食管癌,行食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40例原发性粘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孟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7,13(1):27-29
目的:观察粘膜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性并探讨其组织发生,方法:对40例粘膜黑色素瘤进行了光镜观察,并对部分病例作组化及免疫染色,结果:40例粘膜恶黑中,发生于鼻腔16例,肛管直肠8例,口腔7例,眼结膜4例,阴道2例,鼻咽部,宫颈及尿道各1例,发病年龄33~75岁(平均57岁)镜下改变与皮肤黑色素瘤类似,免疫线化染色S-100阳性率为95%,HMB45为90%,结论:粘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囊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I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原发于胆囊的恶性黑色素瘤进行光镜观察,并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标记。结果组织学特征为:在上皮和固有层交界处黑色素肿瘤细胞呈巢状或片状分布,肿瘤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瘤细胞内外可见粗大的黑色素颗粒,Masson—Fontana染色阳性,免疫表型HMB45、vimentin及S-100蛋白肿瘤细胞呈阳性表达。结论胆囊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罕见,诊断必须结合病史、全身检查及随访资料,以排除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 相似文献
15.
16.
患者女 ,13岁 ,因右下腹反复疼痛 6个月 ,加重 2d ,于1996年 4月 18日以“右下腹包块待查”入院。患者 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有右下腹疼痛 ,曾在当地医院以“慢性阑尾炎”“肠炎”等治疗 ,无明显好转 ,疼痛反复发作 ,2d前因右下腹疼痛加剧 ,由外院转入我院。过去无肿瘤或手术史。体检 :营养较差、消瘦 ,贫血貌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 ,皮肤未见色斑或肿物 ,右下腹可触及一鸭蛋大小包块 ,质硬 ,无反跳痛 ,余无特殊。结肠造影显示升结肠肿物。术前诊断升结肠肿物 ,同年 4月 2 6日行升结肠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 :送检结肠一段 15 0cm ,… 相似文献
17.
阴茎恶性黑色素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85岁。因“阴茎癌术后 2年复发”入院。体检 :一般情况尚可。阴茎腹侧见一 4cm× 3cm× 3cm大小肿块 ,灰褐色 ,质硬 ,界清 ,局部有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其它部位的皮肤及心、肝、脾、肺、肾、脑均未见异常。病人曾在院外活检诊断为“阴茎鳞癌”。此次入我院行阴茎根治术。病理检查 眼观 :全部切除阴茎 ,10cm× 3cm× 3cm ,距断端 2cm处见一黑褐色菜花状肿块 ,4cm× 3cm× 3cm ,肿块表面可见溃疡。切面灰褐色 ,无包膜 ,界限不清 ,深部侵入阴茎海绵体。镜检 :肿瘤细胞呈弥漫、巢状排列 ,细胞异形性明显 … 相似文献
18.
恶性黑色素瘤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但有不少病例诊断困难。近年对本病用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研究,并开始应用于诊断和治疗。作者等曾报道用111^In标记抗人黑色素瘤鼠型McAb(ZME-108),可诊断本病。本次用于无黑色素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再次确认此抗体的可用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食管胃交界处恶性黑色素瘤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 法对1例原发性食管胃交界处恶性黑色素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原发性食管胃交界处恶性黑色素瘤的组织学改变类似于皮肤发生的恶性黑色素瘤。免疫表型:肿瘤细胞HMB45、S-100蛋白和vimentin阳性,cytokeratin阴性。同时必须排除皮肤、眼等处的原发病灶。结论 原发性食管胃交界处恶性黑色素瘤(无色素性)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应该与一些食管发生的肿瘤相鉴别如低分化癌、肉瘤和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等。本瘤预后极差,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仅为10个月。 相似文献
20.
舌根部恶性黑色素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 ,35岁。发现舌根部肿物 1年 ,起初如绿豆大 ,渐长大 ,无痛 ,有不适感 ,影响吞咽。查体 :舌根正中见一肿物 ,暗红色 ,表面糜烂 ,质硬 ,活动差 ,大小约 2cm× 2cm× 1cm。胸部X线、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既往无手术史。家族中无同类患者。临床诊断 :肿瘤性质待查。行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 暗黑色质硬组织 ,卵圆形 ,大小 2cm× 2cm× 1 2cm ,表面糜烂 ,无包膜 ,切面暗黑色。镜下瘤细胞圆形、多角形、梭形 ,核圆形、多角形、梭形 ,瘤细胞胞质丰富含大量棕黄色黑色素颗粒 ,瘤内间质少 ,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