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我国部分省份(地区)汉族人群HLA-Ⅰ类经典基冈座位HLA-A、HLA-B、HLA-Cw位点的群体遗传学特点及其基因频率分布的地区差异.方法 选取1014例无关汉族拟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及其健康家系供者的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DNA后,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分型技术进行HLA-A、HLA-B、HLA-Cw位点基因分型,分析不同地区汉族人群及不同种族间的基因频率分布特征.基于文献报道的我国不同地区汉族人群及不同种族的HLA-Ⅰ类基因频率资料,计算种群间遗传距离(D),比较不同地区汉族人群及不同种族间遗传距离差异.结果 Hard-Weinberg吻合度检验表明,本研究抽样群体适于进行遗传学统计分析.HLA-A位点共检测出14种基因型,最常见的是A*02(0.330)、A*11(0.240)、A*24(0.155)、A*33(0.075);HLA-B位点共检测出27种基因型,最常见的是B*13(0.134)、B*15(0.143)、B*40(0.133)、B*46(0.102);HLA-Cw位点共检测出13种基因型,最常见的是Cw*01(0.157)、Cw*03(0.247)、Cw*07(0.181)、Cw*08(0.106).群体汉族与其他人种间HLA-A、HLA-B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兰州汉族人群仅同南方汉族、湖南、山东、江苏、台湾汉族人群间HLA-A、HLA-B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地区汉族人群间HLA-A、HLA-B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地区汉族人群间平均遗传距离D=0.164,辽宁和北方汉族人群间遗传距离(D=0.064)最小,江苏与湖南汉族人群间遗传距离(D=0.299)最大;不同地区汉族人群间遗传距离普遍小于种族间遗传距离.结论 我国不同地区汉族人群HLA-Ⅰ类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但其差异要明显小于世界不同人种间的分布差异.我国汉族人群所特有的HLA-Ⅰ类基因频率分布格局资料对区域性疾病的个性化治疗、遗传易感性及疾病防治等研究具有很好的理论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潮汕人群HLA遗传多态性及与其他汉族人群亲缘关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中国潮汕汉族人群HLA-A、HLA-B位点基因多态性,验证潮汕人群起源于中原汉族并与闽南人有共同祖先的假设。方法应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specific primer,PCR-SSP)对505名潮汕汉族人进行HLA-A、-B基因分型,计算等位基因和单倍型频率,并与其他9个汉族人群相应位点的分布进行比较,进而计算遗传距离并绘制10个汉族群体相邻连接遗传树。结果共检出12个HLA-A等位基因和30个HLA-B等位基因,其中频率较高的为A*11(0.3564),A*02(0.3178),B*60(0.2168),B*46(0.1446),B*58(0.1069)。这些高频率的等位基因在其它9个汉族人群中频率也较高。结论潮汕汉族与闽南汉族亲缘关系最近,与北方汉族亲缘关系则较远。  相似文献   

3.
广东汉族人群HLA-B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广东汉族人群HLA-B位点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人群HLA—B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征。方法应用测序技术测定562名广东汉族人HLA-B位点第2、3、4外显子序列,比对数据库得到分型结果,计算HLA-B等位基因频率并与不同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共检测到59种HLA-B等位基因,其中6种等位基因频率≥5%,分别是HLA-B*4601(14.5%),HLA-B*400101(14.4%),HLA—B*1502(11.5%),HLA—B*1301(8.6%),HLA-B*5801(8.1%)和HLA-B*380201(6.4%)。这6种等位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合计为63.5%。同时,检测到30种等位基因频率〈0.5%的HLA-B等位基因,这30种等位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合计为4.9%。广东汉族人群HLA-B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与中国香港华人、新加坡华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日本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了HLA-B基因在广东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提供了较完整的HLA-B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资料,为遗传学及疾病相关性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基因rs1799941、rs6257、rs6259和rs727428位点在宁夏回、汉族人群中及不同种族间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Taqman探针法分析宁夏回、汉族群体SHBG rs1799941、rs6257、rs6259和rs727428 4个SNP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特征。结果:宁夏回、汉族人群SHBG基因4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宁夏人群SHBG基因rs1799941、rs727428和rs6259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扫描所得欧洲人群及非洲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北京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6257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与文献查询所得欧洲人群及土耳其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中国南方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HBG基因rs1799941、rs6257、rs6259和rs727428 4个SNP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宁夏回、汉族及不同性别之间均无差异;但在不同种族间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rs1256049、rs4986938 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宁夏籍汉族大学生的 分布特征。方法:采用TaqMan 探针基因分型法,分析宁夏籍汉族1 156 名( 男516 例,女640 例)大学生ERβ 基 因rs1256049、rs4986938 两位点多态性在不同性别间的分布特征,并与国内报道及1000 Genomes 网站上公布的 其他地区或种族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宁夏籍汉族大学生ERβ 基因rs1256049、rs4986938 位点各基因型及等 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内已报道结果相比,rs1256049 位点多态性与湖南、湖北、 成都和广西汉族及广西壮族人群间的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江苏汉族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4986938 位 点多态性与湖南和成都汉族人群间的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江苏、湖北和广西汉族及广西壮族人群间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与1000 Genomes 网站结果相比,rs1256049、rs4986938 两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南方人群、欧洲人群和 非洲人群的分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与北京汉族和日本人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宁夏籍汉族大学 生ERβ 基因rs1256049、rs4986938 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性别间无显著差异性,与国内不同地区及 国外不同种族人群间的差异性可能与遗传背景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湖南地区汉族人群多巴胺D4受体(dopamine D4 receptor,DRD4)基因48 bp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VNTR)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方法 随机抽取湖南地区304名汉族健康正常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技术检测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 (1)湖南汉族人群DRD4基因48 bp VNTR多态性共检测出7种等位基因、12种基因型。最常见的等位基因是5等位基因(DRD4*5),频率为70.6%。(2)湖南汉族人群DRD4基因48 bp VNTR多态性各等位基因频率与中国上海、北京、四川地区人群存在明显的差异。(3)湖南汉族人群DRD4基因48 bp VNTR多态性各等位基因频率与日本、美国、墨西哥、意大利人群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DRD4基因48 bp VNTR多态性分布存在不同程度的地区差异和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Cw位点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等位基因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Cw位点的遗传特征提供背景资料。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技术对1285名无关个体进行HLA-Cw基因特异性分析,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测到23种HLA-Cw位点的等位基因,其中HLA-Cw*01、*03、*07、*08为主要基因型,其基因频率分别为0.1529、0.2385、0.1747、0.1004,并检出HLA-Cw*12、*14、*15、*16、*17等血清学方法不能鉴定的HLA-Cw基因;统计结果表明HLA-Cw位点的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73.74,df=98,P〉0.5)。结论本研究结果为中国汉族人群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HLA-Cw基因遗传学参数。  相似文献   

8.
辽宁汉族人群HLA-B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调查辽宁汉族人群HLA-B等位基因的遗传多态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方法对辽宁8962名健康无关汉族人进行HLA-B等位基因分型,计算HLA-B等位基因频率并与不同人群HLA-B等位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比较。结果共检出HLA-B等位基因34种,其中B*15(14.42%)、B*40(14.33%)和B*13(11.99%)基因频率分布较高,B*82、B*83等位基因未检出;HLA-B座位特异性49种。该人群与南北方汉族人群、日本人、黑人和白人分别进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584.799、72.145、1393.339、7406.288和5311.947。结论辽宁汉族人群HLA-B基因多态性分布有其自身特点,它的遗传特征不同于既往的南、北方汉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南方人群中鼻咽癌(NPC)易感性与HLA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35例NPC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进行HLA-A、HLA-B及DRBI基因分型。结果:NPC患者的HLA-A*02、HLA-B*58及HLA-DRBI*03基因位点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HLA-B*40基因位点的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HLA-A*02、HLA—B*58及HLA—DRB1*03可能是NPC的易感性基因,HLA-B*40可能是NPC的保护性基因。  相似文献   

10.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TNF基因多态性分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了解TNF α和TNF β基因多态性在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 RFLP)检测 2 1 5例正常汉族人TNF α和TNF β基因型并与其它种族和地区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TNF α基因型以TNF α1 /1型最为多见(8 7.0 % ) ,而TNF β基因型以TNF β1 / 2型出现频率最高 ( 5 0 .7% )。二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男女间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与其它种族和地区比较 ,发现不同种族和不同地区间TNF α和TNF β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TNF基因多态性 ,但在不同种族和不同地区间分布有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一些疾病在不同种族、不同地区间的发生、转归和预后不同的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生产工艺制备的人血白蛋白(HSA)与地西泮的结合功能。方法在0.1mol/L的地西泮储备液中加入PBS缓冲液,并调整地西泮的终浓度分别为5.0、10.0、15.0、20.0、25.0μmol/L,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于波长254nm处测定各样品的吸光度(A)值并绘制标准曲线。取预处理后的各HSA样品(0.615mmol/L),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1、0.2、0.3、0.4、0.5mmol/L的地西泮储备液,采用超滤离心法测定超滤透析液中游离地西泮浓度,据此参照公式计算在地西泮浓度为0.1mmol/L时HSA与地西泮的结合率,以及各HSA样品与地西泮之间的结合常数。结果标准曲线显示地西泮浓度与A254值呈线性关系。各HSA样品与地西泮结合率的检测结果显示,HSA与地西泮的结合率最高为98.18%,最低为97.47%,不同生产工艺制备的样品间比较,HSA与地西泮的结合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HSA样品结合常数范围在6×104~10×10^4mol^-1之间,国内不同生产工艺制备的各HSA样品的结合常数平均值约为9.00×10^4mol^-1,与国外HSA样品(8.91×10^4mol^-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采用Cohn’s改良法(离心)制备的样品结合常数平均值最低(7.78×10^4mol^-1),采用Cohn’s经典法(压滤)制备的样品结合常数平均值最高(9.57×10^4mol^-1),生产工艺对于HSA的结合常数没有明显影响。结论不同生产工艺制备的HSA与地西泮的结合功能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氨对人表皮角质细胞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人表皮角质细胞培养过程中,氨对细胞生长和代谢的影响。方法 收集3~6岁健康幼儿包皮,以Dispase Ⅱ分离、收集原代细胞,角质化细胞专用无血清培养基(Keratinocyte- SFM)培养。待细胞培养至第4代,更换含不同氨浓度的培养基,考察细胞生长和代谢的变化。结果 氨抑制了细胞的生长,当氨的浓度为9.23 mmol/L时,脉冲培养结束时的活细胞密度(0.84×105个/ml)进一步下降,细胞存活率下降至54.5%;氨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遵循二级抑制模型, 其模型常数Ka为4.46(mmol/L)2,即当氨的浓度为2.11 mmol/L时,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下降到最大比生长速率的50%。当氨浓度从1.23 mmol/L增加到1.73 mmol/L,细胞对葡萄糖的得率系数下降了48.0%,葡萄糖的比消耗速率上升了14.8%;与氨浓度为1.23 mmol/L相比,9.23 mmol/L的氨使乳酸对葡萄糖的得率系数增加了12.0%,乳酸的比生成速率增加了53.3%。氨浓度的增加明显改变了细胞的代谢,促进了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消耗的葡萄糖更倾向于乳酸的生成。当氨浓度为9.23 mmol/L,谷氨酰胺的比消耗速率和氨的比生成速率分别是氨浓度为1.23 mmol/L的20.2%和6.2%。氨抑制了谷氨酰胺的消耗,谷氨酰胺在生成谷氨酸后经过脱氢途径的流量减少,更多地向转氨途径,即低效率的产能途径偏移。结论 在人表皮角质细胞的培养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产毒型 O1 群霍乱弧菌实时荧光双重 TaqMan PCR 法对临床模拟标本检测的意义,为该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方法 将 O1 群霍乱弧菌灭活菌株悬液[1.0 × 1011 CFU(菌落形成单位)/ml]连续 10 倍稀释后与健康成人新鲜粪便混匀,制备成 5.0 × 101 ~ 5.0 × 109 CFU/g 梯度浓度的模拟带菌者粪便标本并提取 DNA,用以评价产毒型 O1 群霍乱弧菌实时荧光双重 TaqMan PCR 法对临床模拟标本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 结果 实时荧光双重 TaqMan PCR 法对 O1 群霍乱弧菌的模拟带菌者粪便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为 1.0 × 103 CFU (5.0 × 104 CFU/g)每反应体系,其检测线性范围为 1.0 × 103 ~ 1.0 × 108 CFU 每反应体系;在稳定性评价中,对含菌量 1.0 × 103 ~ 1.0 × 108 CFU 每反应体系模拟带菌者粪便标本 DNA 进行 3 次重复检测的结果显示,ctxA 基因扩增反应 Ct 值的变异系数为 0.54% ~ 1.36%,rfb-O1 基因扩增反应 Ct 值的变异系数为 1.65% ~ 3.75%;在特异性评价中,3 名健康成人新鲜粪便标本的阴性对照均未见特异性扩增曲线。 结论 产毒型 O1 群霍乱弧菌实时荧光双重 TaqMan PCR 法可用于 O1 群霍乱弧菌临床粪便标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The binding of warfarin to 10 mumol/L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was studied in vitro by equilibrium dialysis in presence of two different calcium concentrations. At 2.3 and 23 mmol/L calcium concentrations, the percentage binding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saturable sites of warfarin-HSA at these two calcium concentrations were 1.02 and 1.23 respectively; the number of saturables sites observed with warfarin alone was higher (n1 = 1.32). The association constant for saturable sites (K1 = 0.187 mumol-1) and the affinity coefficient for the nonsaturable sites (n2K2 = 0.0955) remained unchanged. The binding to HSA was 98 per cent at therapeutic levels, that is a physiological concentrations of protein and therapeutic levels of warfarin, in the presence of several concentrations of calcium (2.5; 5; 25; 50 and 100 mmol/L) or magnesium (1;2;10;50 and 100 mmol/L) as chloride compounds, the free fraction of warfarin remained constant until calcium or magnesium reached concentrations of 50 mmol/L, in which cases the percentage binding fell to 92 per cent. In conclusion a displacement of bound warfarin can be expected only if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calcium or magnesium and as well chloride concentration are raised by much.  相似文献   

15.
永生化人肝细胞系的建立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永生化人肝细胞系(IHCL),评价其作为制备生物人工肝细胞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对原代培养的人肝细胞转染永生化基因猴病毒40大T抗原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建立IHCL。以噻唑蓝法测定IHCL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增殖周期;裸鼠皮肤和肝脏局部接种观察细胞致瘤性;RT-PCR检测肝细胞相关基因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功能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Cytodex3微载体培养IHCL,分析细胞的生长状态和细胞密度。将IHCL细胞分别与5例重症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清共培养,培养前后检测血清中胆红素和尿素氮水平,评价IHCL的解毒功能。结果所建立的IHCL具有原代肝细胞的形态,并具有较好的增殖能力,细胞已经传代超过80次。IHCL细胞以DNA二倍体整数倍方式增殖,细胞倍增周期为38h。裸鼠接种IHCL部位均未见肿瘤生长。RT-PCR检测显示IHCL细胞表达仅α1-抗胰蛋白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谷胺酰胺合成酶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mRNA;蛋白质印迹分析证实IHCL细胞表达这4种蛋白。IHCL细胞可以在微载体上贴附生长,细胞密度可以达到2.86×10^6个/ml。将IHCL细胞与重症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共培养12、24和48h后,血清中总胆红素由(346±94)μmol/L分别下降至(330±97)、(315±97)和(295±100)μmol/L,直接胆红素由(243±70)μmol/L下降至(218±76)、(198±79)和(184±75)μmol/L,24、48h与共培养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素氮进行性地升高,由(6.6±0.9)μmol/L分别升高至(9.0±0.9)、(9.9±1.1)和(12.5±1.6)μmol/L,3个时间点与共培养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所建立的IHCL细胞系具有正常人肝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主要的功能特性,具备成为生物人工肝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载量检测时的测量不确定度构成。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中HBV核酸载量,收集检测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计算以下6种来源的测量不确定度,对该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构成进行评估。⑴标本浓缩的不确定度(uenrich);⑵核酸提取的不确定度(uex);⑶扩增反应体系的不确定度(upcr);⑷热循环仪的不确定度(uins);⑸数据处理的不确定度(uana);⑹加样枪的不确定度(upip)。其中热循环仪的不确定度检测样本数为7份,其他各种不确定度检测的样本数为10份。 结果 核酸浓度为5.610E+07拷贝/ml的标本,其浓缩过程来源的相对不确定度达0.437;核酸提取来源的浓度真值无偏估计在6.585E+03、9.067E+04、7.223E+06拷贝/ml样本的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0.249、0.173、0.140;热循环仪和数据分析来源的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0.020和不大于0.050。 结论 标本制备过程中的浓缩和DNA提取步骤所带来的不确定度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核酸载量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分量,因此标本制备处理的方法与标准操作程序能否有效地提取核酸并去除PCR反应的抑制物对于该项检测十分关键;起始模板浓度与测量不确定度相关,低浓度的样本显示出更大的相对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孕妇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的动员作用。方法取孕期为10、20、30周的健康、单胎孕妇外周静脉血,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进行EPC鉴定,取培养4d的细胞,加入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和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UEA—I),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和记录图像。取培养7d的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计数不同孕期孕妇外周血EPC集落(≥50个细胞)形成数(CFU)。分别通过跨膜迁移和增殖实验观察雌激素对EPC的动员和促增殖作用,随机选取培养7d的细胞,分别加入浓度为1×10^-10、1×10^-9、1×10^-8mol/L的雌二醇(雌二醇作用组),在相差显微镜下分别计数培养24h后EPC的跨膜迁移数和培养48h后EPC的增殖数,以加入PBS作为对照组,实验均重复3次。结果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平均85%以上的细胞摄取DiI-acLDL并结合FITC—UEA—I,可以鉴定为EPC。孕期为10、20、30周孕妇外周血EPC的CFU分别为1.67±0.33、4.83±0.60、7.50±0.6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浓度为1×10^-10、1×10^-9、1×10^-8mol/L雌二醇作用组EPC跨膜迁移数(×10 ^3个/膜)分别为1.50±0,09、1.61±0.06、1.90±0.0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3±0.06,P〈0.01):EPC增殖数(×10^5个)分别为1.07±0.05、1.33±0.05、1.19±0.0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3,P〈0.01)。结论孕妇外周血EPC的功能状态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雌激素对EPC的动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自行构建的重组溶瘤腺病毒Ad-CD80-TPE-GM对裸鼠Hep2细胞移植瘤的杀伤效应。 方法裸鼠皮下接种Hep2细胞悬液建立荷人喉癌动物模型。将裸鼠分为单次治疗组和连续治疗(每天1次、连续5d)组,每组据治疗药物不同再分为PBS组、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复制缺陷型5型重组腺病毒(Ad-GFP)组、Ad-CD80-TPE-GM组,以PBS、Ad-GFP组为对照组。单次治疗组于治疗后4d取外周血并剥离肿瘤,分别用有限稀释法、BCA蛋白质定量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中的病毒感染滴度、总蛋白浓度和CD80表达阳性率,ELISA法检测血清和肿瘤组织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表达水平,并计算肿瘤组织中病毒感染滴度量和总蛋白中GM-CSF的表达量。连续治疗组于首次给药后观察裸鼠肿瘤体积的变化,待对照组肿瘤直径〉1cm,或肿瘤表面出现明显溃疡时剥离肿瘤,计算Ad-CD80-TPE-GM组分别与2个对照组相比的相对肿瘤增殖率和抑瘤率。 结果单次治疗组中,Ad-CD80-TPE-GM组肿瘤组织中病毒感染滴度量(IU/tumor)为1.13×10^6(1.40×10^5~7.25×10^7),明显高于Ad-GFP组[1.17×10^2(7.80×10^1~2.40×10^2),P=0.01],而PBS组未检测到病毒;GM-CSF表达量(pg/mg)为397.32±179.67,明显高于PBS组(4.02±0.93,P〈0.01)和Ad-GFP组(6.92±2.79,P〈0.01);CD80表达阳性率为31.6%&#61617;9.0%,而PBS和Ad-GFP组均基本不表达(均P〈0.001)。连续治疗组中,Ad-CD80-TPE-GM组与PBS和Ad-GFP组相比,相对肿瘤增殖率分别为31.8%(P〈0.05)、25.9%(P〈0.01);抑瘤率分别为73.4%、77.9%(均P〈0.001)。 结论Ad-CD80-TPE-GM能在端粒酶阳性的人喉癌Hep2细胞移植瘤组织内大量复制并有效表达目的基因,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细胞氧化-还原态对树突状细胞(DC)分化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 细胞氧化-还原态的调控应用特异性谷胱甘肽(GSH)合成抑制剂丁硫氨酸硫酸亚胺(BSO)。自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离单核细胞,在含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 IL-4的RPMI 1640 培养液中诱导分化 DC。将单核细胞分为 BSO 早期(培养第 1 天)用药组、BSO 晚期(培养第 5 天)用药组和不予 BSO 处理的对照组。BSO 用药剂量为终浓度 1 mmol/L,换液时补加相应剂量的 BSO。培养第 5 天,分别给予加入脂多糖(LPS)100 ng/ml(LPS刺激组)或重组人干扰素 (rhIFN- )20 U/ml(IFN- 刺激组)或不予刺激(无刺激组)的处理;培养第 7 天收集各组悬浮细胞进行表型分析和功能检测,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 BSO 早期用药组和对照组贴壁细胞。表型分析采用特异性荧光标记单抗及流式细胞仪。功能检测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试验,将经丝裂霉素C 处理的 DC(刺激细胞)与异基因非贴壁 PBMC(反应细胞)混合(刺激细胞:反应细胞分别为 1:25、1:50、1:100)培养 5 d 后,用3H-胸腺嘧啶核苷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 培养第 7 天,镜下观察显示 BSO早期用药组贴壁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 BSO 早期用药组 CD86 和CD1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CD86 平均荧光强度(MFI)分别为311.3 ± 97.3、552.0 ± 97.9(P = 0.01),CD1a 分别为52.2 ± 22.2、121.2 ± 4.2(P = 0.03);BSO早期用药组及对照组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cpm)在刺激细胞:反应细胞=1:25时分别为 1587 ± 1458 和9336 ± 1333(P=0.015);加入rhIFN- 20 U/ml 刺激后二组 CD86 MFI 分别为 495.9 ± 143.9 和 800.4 ± 27.7(P = 0.06),而加入 LPS 100 ng/ml 刺激后二组CD86 MFI 分别为 1736.7 ± 375.7 和 1960.8 ± 494.5(P > 0.05)。表明单核细胞分化早期加入 BSO 对 DC 的分化和功能有抑制作用,并对 IFN- 诱导DC成熟有抑制作用。BSO 晚期用药组 DC 抗原提呈功能分子的表达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对 LPS 或 rhIFN- 刺激的 DC成熟也无明显影响。 结论 BSO 早期持续处理能抑制单核细胞向 DC 细胞的分化,细胞内氧化-还原态水平可能是影响 DC 分化成熟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20.
We recently developed a novel biological glue from tartaric acid derivative (TAD) with two active ester groups and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named TAD-A. In this study, in vivo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applicability of TAD-A. TAD was prepared by reacting carboxyl groups of tartaric acid with N-hydroxysuccinimide in the presence of carbodiimide. Bonding strength was evaluated by using mouse skin closed with TAD-A of different TAD concentrations from 0.1 to 0.5 mmol in 0.8 mg of 44 w/w % HSA solution. Commercially available glues such as fibrin and aldehyde-based glue were used for comparison. We found that TAD-A's bonding strengt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AD-A concentration. The bonding strength of 0.5 mmol of TAD-A in 0.8 mg of 44 w/w % HSA solu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ibrin or aldehyde-based glue (p < 0.01), and that of 0.3 mmol of TAD-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f fibrin glue (p < 0.05). To determine toxicity, we implanted disks made from TAD-A of different TAD concentrations from 0.1 to 0.5 mmol in 0.8 mg of 44 w/w % HSA solution subcutaneously in mice.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in surrounding tissu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AD concentration, and then the disks were absorbed. In conclusion, TAD-A has sufficient bonding strength and comparatively low toxicity in clinical use of 0.3 mmol or less of TAD and 0.8 mL of 44 w/w % HSA s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