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鼠种植性肝癌血清sIL-2R表达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大鼠种植型肝癌生成前后血清sIL-2R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材料与方法 采用直接注射法制作大鼠肝癌动物模型,应用CT或MRI评价大鼠种植型肝癌的影像学特点,应用免疫试剂盒检测大鼠荷瘤前后外周血sIL-2R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大鼠肝癌种植后7天,种植肝叶均可见类圆形、单发、瘤灶影,直径约0.6—0.8cm,CT平扫为低密度,增强后边缘强化;MRI扫描T1WI为低信号,T2WI则为高信号。荷瘤大鼠sIL-2R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随肿瘤增大而进一步升高。结论大鼠种植型肝癌影像学特点及sIL-2R水平的动态变化与人相似,sIL-2R为肝癌疗效评价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影像表现,评价CT和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CT和MRI表现.13例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8例行MR T1WI、T2WI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CT平扫13例病灶均为低密度,其中9例病灶内部见不规则的更低密度影.增强后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有强化表现,9例病灶不均匀强化,病灶中心有无强化的低密度区.门静脉期11例病灶呈相对低密度,2例呈等密度.3例可见环形强化的包膜.MR T1WI上5例病灶为低信号,3例为稍高信号.T2WI上5例病灶为混杂高信号,3例为等、低信号.MRI增强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有显著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7例病灶为相对低信号,1例为等信号.2例病灶见环形强化的包膜.结论 CT和MRI可显示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CT和MRI表现.方法 搜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的HEHE 11例,所有的病例均行CT检查,其中5例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其他6例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11例中有5例加做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病变的生长方式、分布特点、密度(信号)特点、强化方式及邻近组织情况.结果 11例均表现为肝内多发病灶,大部分病灶位于肝包膜下,根据生长方式分为三型:结节型(5例),匍匐生长型(1例)和混合型(5例).CT平扫,病灶均呈低密度,直径>2 cm的病灶内见类圆形更低密度.MRI平扫:病灶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直径>2 cm的病灶信号不均匀(T1WI内见更低信号,T2WI内见更高信号).其他影像学征象包括“棒棒糖征”(6例)、包膜退缩征(6例).增强扫描:病灶直径<1 cm的表现为轻度较均匀强化;病灶直径为1~2 cm主要表现为轻度较均匀强化;病灶直径>2 cm的多为不均匀渐进性强化.结论 HEHE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强化方式与病灶的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为RPF的影像学表现。5例均行CT、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5例中弥漫型4例,肿块型1例。CT平扫可呈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扫描显示不同程度强化,MRI T1WI、T2WI呈低信号。结论:RPF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示其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为RPF的影像学表现。5例均行CT、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5例中弥漫型4例,肿块型1例。CT平扫可呈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扫描显示不同程度强化,MRI T1WI、T2WI呈低信号。结论:RPF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示其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1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CT及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增进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1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其中4例CT平扫后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其余7例直接行MRI平扫或平扫+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①白血病浸润软脑膜5例,CT表现为脑沟、脑池消失,内可见条状低密度灶,对应MRI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FLAIR呈高信号,脑回肿胀,D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②脑实质浸润6例,单发肿块2例,余均为多发,MRI表现T1WI低信号,T2WI/FLAIR高信号,DWI高信号,无明显占位效应,增强后明显强化;其中3例合并出血.③硬脑膜受累1例,累及额部板障,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灶,MRI表现为软组织信号灶,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I增强检查有助于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表现的认识,以及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脑血吸虫性肉芽肿CT和MRI表现与分型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脑血吸虫性肉芽肿的CT和MRI的表现特征和影像学分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脑血吸虫性肉芽肿30例。采用GE MAX640 CT机及GE Signa 0.2 T开放式永磁型MRI仪,分别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幕上大脑27例,幕下小脑3例。CT平扫病变呈等或稍高密度,MR平扫T1WI大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但低于脑脊液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呈稍高信号。CT与MRI增强表现为:脑皮层或皮层下区多发或单发大小不等强化结节。根据结节的形态大小及增强特征分为4型:(1)多发小结节型5例;(2)单发大结节型8例;(3)混合结节型14例;(4)环状强化结节型3例。结论 脑血吸虫性肉芽肿有较典型的CT、MRI表现;影像学分型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可为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国礼  程红岩  龙行安 《放射学实践》2008,23(11):1220-1222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螺旋CT及高场强MRI表现,提高对SNN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4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NN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其中10例行螺旋CT平扫和3期动态增强检查,20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CT发现11个病灶,MRI发现23个病灶。CT平扫示病灶均呈低或稍低密度,6例中央可见星芒状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无明显强化,延迟期4个病灶有边缘强化。MRT1WI示23个病灶均为低或稍低信号,10个病灶中心见点状、星状更低信号;T2WI示5个病灶呈稍低信号、18个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未见明显强化,8个病灶门脉期及延迟期边缘强化。16个病灶中心更低密度/信号区均未见强化。结论:CT平扫和动态增强及MRI能较好地反映SNN的影像学特点,提高了对SNN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肉瘤的CT和MRI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肉瘤的CT、MRI表现,并作文献回顾。结果本组4例均行CT平扫,1例行CT增强扫描。平扫显示前列腺体积明显增大,平均前后径为60.5mm。其中3例肿瘤呈分叶状不均质性低密度,中心部呈更低密度,并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1例呈类圆形较均质性稍低密度,与周围结构分界尚清楚。增强扫描,肿瘤边缘实质部分呈不均质明显强化,中心区未见明显强化。2例行MRI扫描,T1WI呈不均质性低信号,T2WI均呈中心高信号、外周稍高信号的混杂信号影。结论CT及MRI是诊断前列腺肉瘤较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的生物学特点,评价各种超声、CT、MR在肝癌检测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45只新西兰大白兔在无菌条件下,接种VX2瘤组织块和生理盐水混悬液,超声、CT、MR检测肿瘤的生长和成瘤情况.结果:制模成功率为88.8%,VX2肝癌超声表现为低回声肿块,无包膜,CDFI显示肿瘤血供为高频低阻型动脉型血流频谱,CT平扫为低密度或等密度不规则性肿块;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明显强化,呈高密度,门脉期肿瘤呈低密度,肿瘤边缘及正常肝实质强化明显,MRI T1WI表现为低信号肿块,T2WI肿瘤呈不均匀稍高信号, PD序列与T1WI相比肿瘤信号增高,肿瘤呈等信号.结论:开腹直视注入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成功率高,超声、CT为准确、方便的检测手段,可以动态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MRI有利于观察肿瘤的内部成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MRI表现及最佳检查序列。资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胰岛素瘤的MRI表现,检查序列包括SE T1WI、FSE T2WI、预饱和脂肪抑制T1WI,常规增强和动态增强检查。其中4例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检查。比较增强前后MRI不同序列胰岛素瘤的检出率,并与CT检查进行对照。结果:MRI检出了所有6例胰岛素瘤,其中预饱和脂肪抑制T1WI的检出率最高(6/6),其次是常规SE T1WI(5/6),而FSE T2WI(2/6)、常规增强T1WI(2/5)和动态增强检查(2/3)的显示率较低,但增强检查尤其是动态增强检查有助于显示肿瘤的富血供特征。CT对胰岛素瘤的检出率(平扫1/4,双期增强2/3)要低于MRI。结论:对于胰岛素瘤,MRI是一种较佳无创性检查方法,能够检出双期增强CT检查漏诊的肿瘤。MR预饱和脂肪抑制T1WI是最佳检查序列,增强尤其是动态增强则能反映肿瘤的富血供特征。  相似文献   

12.
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与MRI表现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 讨论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和MRI表现,特别是MRI的信号特征,评价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和MRI表现。结果 CT检出8例,平扫5例病灶呈高密度,3例呈等密度;边界清晰1例,模糊7例;3例病灶边缘呈爪状生长;增强后病灶均呈不规则强化;均未见包膜。MRI检出9例,肿瘤均沿肌纤维生长,2例病灶局限在单一肌肉,7例累及多块肌肉;2例肿瘤境界清楚、可见不完整包膜,7例境界不清、无包膜、边缘呈爪状生长;与肌肉比较平扫病灶T1WI呈等信号4例、呈低信号5例,T2WI均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信号增高。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扫描,病灶内未见脂肪组织。结论 MRI信号的差异主要反映了病灶的组织学成分的不同。MRI比CT更能精确地显示病灶的形态和范围,对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菲立磁增强MRI和增强CT扫描在肝脏实性占位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8例肝内局灶性占位患者行MR平扫及菲立磁增强扫描。观察肝脏与病灶信号强度变化 ,形态及数目 ,比较增强前后T2 WI病灶及肝脏的信噪比 (SNR)及对比噪声比 (CNR) ,做出MRI定性诊断 ,并与增强CT扫描诊断进行比较。其中肝细胞肝癌 4例 ,复发性肝癌 4例 ,转移瘤 4例 ,肝血管瘤 6例。结果 菲立磁增强明显降低正常肝组织信号强度 ,而恶性肿瘤的信号强度无强化 ,病灶—肝脏信噪比增加可清晰显示病变 ,并发现新病灶。肝血管瘤的血池效应与增强CT扫描比较有鉴别诊断意义。结论 做为增强CT扫描和Gd -DTPAMR增强的补充方法 ,SPIO增强MRI对肝脏占位病变的显示 ,小病灶发现和定性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的CT、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估CT、MRI对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FNH(6例经病理证实,3例经磁共振特异性对比剂Resovist证实)的CT、MRI表现和术前或穿刺前诊断.结果:8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3个病灶.10个病灶呈稍低密度,其中7个T1WI为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3个病灶T1WI和T2WI为稍高信号;1个病灶为等密度和等信号;CT动脉期明显增强、门静脉期轻度增强或无增强;MRI的增强方式与CT相似,但10个病灶存在明显的延迟增强.7个病灶检出瘢痕,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无增强、延迟期轻至中度增强.8例单发病灶均正确诊断为FNH.结论:CT和MRI能显示FNH的特征性改变并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结核的CT和MR I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结核的CT和MR表现特点,并作文献复习。2例肝结核行CT平扫及CT动态增强扫描,1例行MR平扫。结果CT平扫1例呈不均质性低密度,病变内伴有更低密度坏死区,1例接近等密度;CT增强扫描动脉期2例病变均未见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平衡期2例病变轻度强化,其中1例伴有坏死囊变区周边轻微环形强化。1例MR平扫,T1W I呈低信号,T2W I呈等高混杂信号。结论肝结核少见,易误诊,CT及MR I能显示肝结核的一些特征,尤其是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预饱和脂肪抑制技术在乳腺MRI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预饱和脂肪抑制技术在乳腺MRI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58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常规MRI平扫、脂肪抑制MRI平扫和脂肪抑制动态增强MRI扫描,对比分析SE TlWI、FSE T2WI、脂肪抑制SE T1WI、脂肪抑制FSE T2WI和脂肪抑制SE T1WI增强扫描5种图像对病变的检出情况及病变形态和内部信号的显示效果。结果 (1)对病变的检出,脂肪抑制增强扫描明显优于平扫各图像,检出率达100%,平扫各图像对病变的检出无显著性差别,其中以脂肪抑制T2WI为最好,检出率为93.1%,脂肪抑制T1WI最差,检出率为85.06%;(2)在病变形态的显示上,虽然脂肪抑制T2WI效果较好,但与常规T2WI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别,而脂肪抑制的增强扫描则明显优于平扫各图像;(3)在病变内部信号的显示方面,脂肪抑制的平扫(包括T1WI、T2WI)明显优于常规平扫,而脂肪抑制的增强扫描明显优于平扫各图像。结论 乳腺MRI平扫中脂肪抑制的应用对病变的检出及内部信号的显示具明显优势,以脂肪抑制T2WI效果更好;在脂肪抑制基础上进行动态增强扫描不仅对病变强化的形态学特征显示良好,明显提高病变的检出率,而且能准确判断病变强化程度,观察病变血流灌注的动态变化过程.明显提高了MRI对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因此预饱和脂肪抑制技术在乳腺MRI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 评价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脊柱骨巨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全部病例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发生于颈椎8例。胸椎1例,腰骶椎7例。除7例侵犯相邻2个椎体,余均累及1个椎体,除单纯溶骨性破坏和椎体压缩性改变各1例外,CT主要表现为椎体偏心性,膨胀性破坏,10例MRI检查中除2例巨大软组织肿块的病灶中可见无强化的囊性信号外,8例为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匀强化。结论 影像学对骨巨细胞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颅内软骨肉瘤的CT及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软骨肉瘤的CT、MRI特征。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例颅内软骨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CT平扫显示不规则分叶状肿块 ,瘤周水肿不明显 ,2例伴有瘤内钙化及局部颅骨侵蚀。MRI显示肿瘤在T1WI为低、等信号 ,T2 WI为高信号 ;MRI增强时T2 WI中央低信号部分不强化 ,周边强化明显。结论 颅内软骨肉瘤好发于颅底软骨联合处 ,常伴瘤内钙化和局部颅骨侵蚀 ,但须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确诊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17例肿瘤中,4例位于纵隔,3例位于肾上腺,7例位于腹膜后间隙,2例位于颈部,1例为纵隔及腹膜后多发;肿瘤最大者约14.9cm×13.5cm×11.2cm;肿瘤边界清楚,其中8例表现为类圆形,9例形态不规则,其中2例呈嵌入性生长.17例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低于肌肉密度,8例可见散在点状或小斑块状钙化,T1WI呈低信号,T2WI中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一般为条片状不均匀轻中度进行性强化.结论 节细胞神经瘤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正确认识其影像表现,可对大多数病例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视神经胶质瘤的CT与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视神经胶质瘤CT和MBI表现,并探讨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视神经胶质瘤16例,其中CT检查15例,MRI检查6例,CT MRI检查4例。结果16例中肿瘤位于眶内段13例,眶内段累及视神经管内2例,其中1例涉及颅内,另1例位于视神经管内。肿瘤表现为眼球后肌锥内肿块占位,梭形8例,条索状与椭圆形各3例,梨形及结节状各1例。CT检查15例,2例平扫与脑实质呈等密度,14例密度均匀,边界清晰,与视神经无法区分,增强后(13例)肿瘤大多呈轻至中等强化,1例CT扫描示视神经管扩大。MRI检查6例,3例肿瘤位于眶内段,2例涉及视神经管内,其中1例蔓延至颅内显示为视交叉前视神经增粗,另1例肿瘤位于视神经管内呈结节状;肿瘤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注射对比剂肿瘤可强化,1例肿瘤内伴有囊性变。结论 CT与MRI均能显示眶内段视神经胶质瘤,但MRI较CT能够获得更多的肿瘤内部信息,为管内及颅内视神经胶质瘤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