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原始细胞加幼稚细胞数与同时期的凝血指示PT/INR、APTT、D-二聚体含量等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骨髓涂片在显微镜下常规计数500个有核细胞,用凝血一期法测定PT/TNR,APTT,用乳胶凝集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结果 ANLL组与ALL组的骨髓原始细胞 细稚细胞数与同时期的凝血指标PT/INR、D-二聚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PT/TNR大都处于正常范围,异常率低,而D-二聚体异常率较高,与骨髓原始 幼稚细胞数异常率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可认为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与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骨髓涂片在显微镜下按常规 分类计数 500个有核细胞,用凝血一期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PT/INR)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用乳胶凝集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结果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组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组的骨髓原始细胞加幼稚细胞数与同时期的凝血指标PT/TNR、D-二聚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PT/INR大都处 于正常范围,异常率低,而D-二聚体异常率较高,与骨髓原始加幼稚细胞数异常率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D-二聚体含 量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急性白血病病情变化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与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骨髓涂片在显微镜下按常规分类计数500个有核细胞,用凝血一期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PT/NIR)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用乳胶凝集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结果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组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组的骨髓原始细胞加幼稚细胞数与同时期的凝血指标PT/NIR、D-二聚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PT/INR大都处于正常范围,异常率低,而D-二聚体异常率较高,与骨髓原始加幼稚细胞异常率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急性白血病病性变化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田丽稳 《吉林医学》2022,(7):1942-1945
目的:分析不同孕期正常妊娠女性的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的差异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产前保健产妇6 000例(妊娠组)及同期健康体检非妊娠女性500例(对照组),在采集静脉血样本后检测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妊娠组D-二聚体、FIB含量高于对照组,APTT、PT、T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女性血浆D-二聚体、FIB含量逐渐提高,APTT、PT、TT逐渐降低,且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高于妊娠中期,PT、TT短于妊娠中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 000例妊娠女性随访至分娩结束,产后出血102例(1.70%),产后出血组产前D-二聚体含量高于未出血组,PT、APTT高于未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孕期正常妊娠女性进行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检验,可了解妊娠妇女凝血功能变化,发现凝血纤溶异常,临床检验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变化在儿童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中的诊断价值及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4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EBVHLH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同期3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IM)患儿为EBV-IM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等凝血指标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各凝血指标对EBVHLH的诊断效能;比较存活与死亡EBV-HLH患儿各凝血指标的差异,分析各指标的预后意义。结果:EBVHLH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FDP、PT、APTT、TT、INR均较EBV-IM组明显增高(P<0.05),EBV-HLH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量(FIB)较EBV-IM组明显降低(P<0.05)。血浆D-二聚体、FIB、FDP预测EBV-HLH的敏感度分别为97%、93%、87%,特异度分别为93%、87%、87%。在这些凝血指标中,D-二聚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FDP敏感度较FIB低,但特异度相似。EBV-HLH死亡病例与存活病例比较,APTT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P<0.05)。结论:除血浆FIB降低外,血浆D-二聚体、FDP、PT、APTT、TT、INR升高等凝血功能异常在儿童EBVHLH患者中也较为常见。血浆D-二聚体、FDP升高可辅助诊断EBV-HLH,有助于从EBV-IM患者中早期识别出EBV-HLH患者。APTT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培养凝固酶阳性球菌(金葡菌)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的改变.方法 检测37例血培养金葡菌感染患者和41例血培养凝固酶阴性球菌感染患者血浆的PT、APTT、FIB、D-二聚体,并与48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金葡菌组与凝固酶阴性球菌组、健康对照组比较,PT、APTT均延长(P<0.01),D-二聚体浓度升高(P<0.01),FIB含量降低(P<0.01).凝固酶阴性球菌组与健康组比较,APTT、D-二聚体均有显著差异(P<0.01),PT、FIB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培养金葡菌感染对患者凝血功能产生影响,导致PT、APTT明显延长,D-二聚体含量升高,FIB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通过对肝癌患者凝血及血浆D-二聚体定量测定,以探讨上述指标在肝癌病程变化中的意义.方法:肝癌患者115例,其中原发性肝癌84例,继发性肝癌31例:对照组30例.检测指标为凝血常规及D-二聚体定量:凝血常规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原发性肝痛患者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D-二聚体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1);继发性肝癌患者PT、APTT均明显延长,D-二聚体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1),TT延长,FIB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绪论:肝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凝血及纤溶异常,相关指标对肝癌的转移及疾病的预后均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确诊的72例不同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作为试验组,4 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美国ACL -Futura全自动凝血仪测定PT、APTT、Fbg及D- 二聚体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PT和APTT明显延长(P <0 .0 1) ,Fbg明显减少(P <0 .0 5 ) ,D -二聚体量明显升高(P <0 .0 1) ;且肝硬化患者的Fbg和D- 二聚体含量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两项指标(P <0 .0 5 )。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PT、APTT、Fbg及D -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准确地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判定,并对预防肝硬化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凝血功能指数与生存率观察胃癌旷置胃空肠吻合术后凝血功能异常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组与正常组各20例,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的含量,利用小样本生存率与Kallan-M eierchart阶梯图,了解术后凝血功能对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组与正常组截止1 800 d生存率与Kaplan-M eier阶梯图显示其分别为35%与60%.正常组术后24 h PT、APTT,术后24 h、7 d FIB、D-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凝血功能异常组手术后24 h、7 d、3个月PT、APTT、INR、FIB、D-D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胃癌旷置胃空肠吻合术后凝血功能异常者,生存率明显低于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和D-二聚体的检测,探讨凝血功能指标和D-二聚体变化机制,为其鉴别诊断寻求客观的临床实验室指标。方法采用法国Diagnostica Stago公司生产的STA-R全自动血凝仪对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我院38例脑梗死与40例脑出血患者标本凝血功能指标和D-二聚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脑梗死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组PT、APTT、TT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Fib的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凝血功能指标和D-二聚体均存在变化,可以根据其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初步鉴别诊断,为临床诊治脑血管疾病提供客观实验室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叶酸水平与其高凝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A-70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蛋白C活性(PC:A)、D-二聚体(D—dimer),采用ELISA法测定凝血酶原片段1+2(F1+2),采用Bayer ACS:180分析仪测定血清叶酸(sF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银屑病叶酸正常组及银屑病叶酸减低组F1+2、D-dimer均显著增高(P〈0.01),PC:A均显著减低(P〈0.01),APTT、PT INR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银屑病叶酸减低组F1+2、D—dimer显著高于叶酸正常组(P〈0.01),PC:A显著低于叶酸正常组(P〈0.01)。银屑病叶酸减低组叶酸水平与PC: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F1+2、D—dimer呈显著负相关,与APTT、PT INR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叶酸水平的显著减低与其高凝状态密切相关,并成为影响高凝状态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凝血纤溶的变化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选择OSAHS患者38例及健康对照组22例,采用血凝仪检测患者及对照组静脉血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 OSAHS组与正常组相比,PT、APTTI、NR缩短,FIB及D-二聚体升高(P〈0.05)。结论 OS-AHS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状态的变化,可能是OSAHS患者易合并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颅脑外伤85例凝血指标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后部分凝血指标变化对判断损伤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85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测定其伤后24h内的各项凝血指标:PT(凝血酶原时间)、INR(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正常化比值)、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BG(纤维蛋白酶原)、TT(凝血酶时间)、Plt(血小板计数),并结合临床格拉斯哥评分(GSC)分型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预后分级,进行组间比较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患者损伤程度越重,PT、INR、APTT水平越高,FBG水平越低,且与预后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凝血指标测定可作为临床应用的监测指标,对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钟飞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4):484-48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凝血、纤溶相关指标与出院后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C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07年6月~2009年12月在普外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6例和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非急性胰腺炎30例,检测所有实验对象血浆PT、APTT、FIB、D二聚体及出院后HbAlc及C肽水平,对AP患者入院时凝血、纤溶相关指标与出院3月后HbAlc及C肽水平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P患者血浆PT、APTT及D二聚体明显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患者入院时凝血、纤溶相关指标与出院3月后HbAlc及C肽水平存在相关性。结论 AP患者入院时血浆PT、APTT及D二聚体与出院3月后HbAlc正相关,与出院3月后血浆C肽水平呈负相关;提示AP组患者入院时血浆PT、APTT及D二聚体水平可能能预测AP患者出院后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凝血功能指标在子痫前期中的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台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子痫前期患者156例作为观察组,按照疾病程度又分为子痫前期组(n=81)和重度子痫前期组(n=75),并选取同时期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妊娠期女性15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分析各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INR、PT、APTT、FIB水平略低,TT、D-D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子痫前期组相比,重度子痫前期组的INR、PT、APTT、FIB水平略低,TT、D-D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R、PT、APTT、FIB水平与病情程度成负相关(P<0.05),TT、D-D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凝血功能部分指标随病情发展产生变化,表明凝血功能与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联系。  相似文献   

16.
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凝血功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凝血功能异常对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测定64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入住ICU6小时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及血小板。分析比较各研究分组间上述凝血指标异常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T、APTT及D-dimer异常在各型急性颅脑损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血小板异常与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病情严重程度无关。死亡组PT、APTT较生存组明显延长(P<0.01),D-dimer较生存组明显增高(P<0.01),两组间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及D-dimer异常与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预后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凝血功能异常较为常见,其中PT、APTT、D-Dimer异常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孕期阶段(早、中、晚)孕妇凝血四项、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plasma fibrin/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200例孕妇就诊资料中的凝血四项,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并对FDP与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孕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凝血四项、FDP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结果:孕早期、孕中期与孕晚期P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孕中期与孕晚期三个阶段的T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的APTT明显长于中期、晚期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中期、晚期孕妇,随着孕周的增加,FIB水平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D-二聚体检查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中的地位和意义。方法:对行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院在2月以上的患者在门诊检查凝血四项(INR、Fbg、APTT、TT)及D-二聚体262例次,按照INR不同分为三组(I组:INR<1.5;II组:INR1.5~2.5;III组:INR>2.5),分析。结果:各组都有D-二聚体阳性的病例,但是发现大多数检验单集中在I及II组。在I组里的D-二聚体阳性和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II组。I组和II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I组和II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组里出现2例脑栓塞和两例下肢血管栓塞患者;II组无栓塞患者;III组1例患者是在当地抗凝不足导致左下肢血管栓塞,加强抗凝及抗血栓治疗后,按INR的改变分到III组的。结论:D-二聚体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状态检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应该在心脏外科医生当中引起重视,特别是在前一次INR<1.5的患者中,应同时检查。在没有检查D-二聚体的情况下发现INR<1.5后应补充检查,以防止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慢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血浆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元水平的变化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测量 48例房颤患者 (其中风心病 2 8例 ,冠心病 2 0例 )和 30例正常人血浆D -二聚体 (D -dimer)和纤维蛋白元(Fg) ;并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结果 :房颤患者与正常人相比 ,血浆D -dimer浓度极显著升高 (0 .47± 0 .45对 0 .14± 0 .0 6mg L ;P <0 .0 1) ,纤维蛋白元水平也显著升高 (3.34± 0 .94对 2 .5 4±0 .5 5g L ,P <0 .0 1)。而PT、APTT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风心病患者与冠心病患者之间D -dimer,Fg及PT、APTT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房颤患者血浆D -dimer和Fg水平升高 ,可能与其高发血栓栓塞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