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脂高热量饮食对中国健康受试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胶囊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设计方法,将24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在两个不同试验周期空腹和进食高脂高热量食物30min后口服20 mg的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受试者在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建立的HPLC-MS/MS方法测定血浆中阿托伐他汀的浓度,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分析空腹和进食高脂高热食物给药后药动学参数的差异。结果 24名受试者在进食和空腹状态下口服阿托伐他汀钙胶囊20mg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4.71±2.36)ng·mL-1、(12.35±6.85)ng·mL-1;tmax分别为(2.49±2.06)h、(0.49±0.24)h;t1/2分别为(13.85±4.23)h、(15.84±12.48)h;AUC0-t分别为(47.74±18.23)ng·mL-1、(51.50±17.58)ng·mL-1。结论进食高脂高热量食物对阿托伐他汀吸收速度影响较大,而对消除速度和吸收程度影响较小。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研究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胶囊在中国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12名健康受试者依次进行低剂量(300mg)单、多次给药;高(600 mg)剂量单次给药和低剂量饮食影响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试验,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受试者单次口服300 mg和600 mg受试制剂后,替诺福韦的cmax分别为(305.4±96.4)和(590.0±149.6)ng/mL,AUC0-72 h分别为(2 396±489)和(4 465±1 042)ng.h/mL,t1/2分别为(19.9±2.4)和(21.9±3.0)h。结果显示替诺福韦在300~600 mg剂量范围内呈现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体内过程不受性别差异的影响。与空腹给药相比,高脂餐后给药的tmax延后1.6 h,AUC0-72 h提高约32%。多次给药达稳态后,替诺福韦的稳态血药浓度波动度为2.7±0.6,累积常数Rcmax为1.3±0.3,RAUC为1.7±0.4,在人体内的暴露量增加约70%。  相似文献   

3.
采用LC-MS/MS研究单次及多次口服给药后磷酸二甲啡烷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单剂量试验的12例受试者采用两周期、交叉设计,分别口服本品10 mg、40 mg,以及其余12例受试者单次口服20 mg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48 h(11.81±14.46)、(52.60±96.01)、(34.70±29.59)ng·h/mL;t1/2(12.11±2.54)、(12.16±2.01)、(12.77±1.27)h;cmax(0.965 3±0.817 8)、(3.150±3.451)、(2.167±1.650)ng/mL。多剂量试验的12例受试者接受单剂量20 mg后,开始每天3次服用磷酸二甲啡烷20 mg,连服至第8天晨采集血样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48 h(115.9±135.2)ng·h/mL;t1/2(11.22±1.61)h;cmax(7.418±7.010)ng/mL;累积常数Rcmax为(3.14±1.34),RAUC为(3.38±1.22)。置信区间法表明磷酸二甲啡烷在10~40 mg范围内,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剂量无线性关系;多次给药后在体内存在蓄积;磷酸二甲啡烷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甲磺司特活性代谢物4-(3-乙氧基-2-羟基丙氧基)-丙烯酰苯胺(M-1)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单次及多次口服甲磺司特颗粒剂后,采用HP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甲磺司特活性代谢物M-1的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单次口服甲磺司特颗粒剂100 mg后,甲磺司特活性代谢物M-1的血药达峰浓度为(9.84±2.41)ng/mL;达峰时间为(3.0±1.3)h;AUC为(80.58±10.49)ng.h/mL;消除半衰期为(6.5±1.4)h。多次口服甲磺司特颗粒剂后,甲磺司特活性代谢物M-1的血药达峰浓度为(14.08±1.79)ng/mL;达峰时间为(2.5±1.2)h;AUC为(82.20±12.17)ng.h/mL;消除半衰期为(8.3±1.6)h。结论:多次给药后甲磺司特活性代谢物M-1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基本一致,AUC与tmax均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5.
考察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BCQB)与布地奈德鼻喷雾剂(BUD)联用时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采用随机、两周期、序贯交叉、多次给药试验设计,12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受试者序贯单次鼻腔给药BCQB 180 μg,连续给药BCQB 6 d(一天4次,每次180 μg),联合给药(BCQB 180 μg和BUD 256 μg);Ⅱ组受试者序贯单次鼻腔给药BUD 256 μg,连续给药BUD 7 d(一天1次,每次256 μg),联合给药(BUD 256 μg和BCQB 180 μg)。一周清洗期后两组交换给药方式继续进行试验。采用LC-MS/MS法分别测定受试者给药后血浆中苯环喹溴铵与布地奈德的血药浓度。计算BCQB和BUD单用及联用两种用药方式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tmax,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BCQB与BUD联合用药不存在显著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健康受试者接受单次和多次给予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10∶1)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指导制定合理的临床给药方案.方法 采用输液泵恒速静滴30 min给药,分别于给药前和开始给药后10、20、30、45 min和1、1.25、1.5、2、2.5、3、4、6、8、10 h采集静脉血4 mL.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浓度,经DAS 2.0.1软件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体内过程均符合权重系数为1/cc的三室模型或二室模型.为避免房室模型拟合所致偏倚,本研究采用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参数,单次静滴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10∶1)0.55、1.1、2.2g后,峰浓度、药时曲线下面积、消除半衰期和清除率等药代参数提示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均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受试者接受单次和多次给药后,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接近,且第7~13次给药前的谷浓度均低于最低检测限,表明每次给药前,前一次给药已基本清除,多次给药后无蓄积.结论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10∶1)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1.1g,Q8 h给药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CYP2D6 基因多态性对国产磷酸二甲啡烷片在中国健康人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方法对12例健康受试者CYP2D6*10 基因型进行分组。12例受试者在两个研究周期分别单次及连续口服20 mg磷酸二甲啡烷片。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法检测二甲啡烷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12例受试者中,CYP2D6*10 CC型2例,CYP2D6*10 CT型4例,CYP2D6*10 TT型6例。与CYP2D6*10 CC和CYP2D6*10 CT基因型相比,CYP2D6*10 TT基因型受试者的峰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增加,表观分布容积(V/F) 和清除率(CL/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YP2D6*10基因多态性影响国产磷酸二甲啡烷片在中国健康人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福多司坦的人体药代动力学。方法:36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600,400,200 mg 3个剂量组,每组12人,口服福多司坦片600,400,200 mg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中福多司坦浓度。结果:单次口服福多司坦高、中、低剂量组的cmax分别为(22.44±7.61),(12.91±2.93),(6.53±1.61)μg/mL;tmax分别为(0.52±0.37),(0.44±0.15),(0.40±0.21)h。中剂量组多次口服福多司坦后所测cmax和tmax分别为(13.64±4.39)μg/mL(、0.55±0.50)h,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为(3.67±0.95)μg/mL。低剂量组饮食后口服福多司坦后所测cmax和tmax分别为(3.37±0.68)μg/mL、(1.40±0.78)h。结论: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高、中、低3个剂量的福多司坦后,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Kt、1/2、MRT相近,cmax、AUC0-τ与剂量呈依赖性。对3个剂量的AUC0-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消除体重因素后,男性和女性健康受试者的AUC0-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次给药后福多司坦的人体药动学参数与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基本一致,饮食组与空腹组的cmax及tmax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建立了人血浆及尿液中奥替拉西钾(potassium oxonate,Oxo)的LC-MS/MS测定方法,研究单次及多次给药替吉奥胶囊(S-1)后,Oxo在晚期胃癌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评价多次给药后Oxo在人体内的药物蓄积情况。12名晚期胃癌患者分别按体表面积(BSA)口服S-1:单次给药,受试者于早餐后给药60 mg;多次给药,连续28d,每天2次,于早餐后给药60mg;晚餐后给药60 mg(BSA≥1.5m 2)或40 mg(1.25m 2 2)。采用LC-MS/MS法分别测定血浆及尿液中Oxo药物浓度,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和药物蓄积现象。血浆及尿液中Oxo测定的线性范围为分别为2~400 ng/mL,0.02~10 μg/mL。单次给药后 cmax为(110.5±100.8)ng/mL,t1/2为(3.4±1.4)h,tmax为(2.2 ±0.7)h,36 h内有(1.7±1.2)%的Oxo以原型方式从尿中排出;多次给药后,稳态平均血药浓度css-av为(36.89±29.35)ng/mL,稳态血药浓度波动度(DF)为2.4±0.8,经统计分析,多次给药28 d后Oxo在胃癌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与单次给药相比并未发生变化,多次给药后未产生药物蓄积现象。与文献数据对照,Oxo在中国晚期胃癌患者与国外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健康受试者口服0.125 mg和0.25 mg普拉克索片的药动学过程,并评价该制剂的安全性,为注册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提供药动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双向交叉试验设计,12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分两个阶段分别进行单次口服普拉克索片0.125 mg和0.25 mg的药动学试验,两次给药间隔13天,每次给药前及给药后采集血样,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健康受试者给药后血浆中普拉克索的浓度。采用WinNonlin (R) 6.0版软件计算普拉克索片的药动学参数(AUC0-t、AUC0-∞﹑ρmax﹑tmax﹑t1/2﹑CL/F等)。整个试验过程进行全面安全性评估。结果  单次口服普拉克索片0.125 mg和0.25 mg后,ρmax分别为(237±83) μg/L和(493±155) μg/L,tmax分别为(1.71±1.64) h和(1.21±1.01) h,t1/2分别为(6.12±2.21) h和(7.27±2.17) h,AUC0-∞分别为(1 791±765) μg•h•L-1和(4 419±1 932) μg•h•L-1,不同性别的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单次口服0.125 mg或 0.25 mg普拉克索吸收很快,吸收程度随剂量增加而增加,药动学过程不受性别影响.本研究制剂安全性较好,可按试验剂量给药治疗RLS。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80例患儿服用泼尼松,前1~8周按4mg/kg给药,第9周减量为2片,第10周为1片,均隔日早晨8~9时口服,1个疗程10周,分析其治疗效果、疗程次数及近远期并发症。结果: 皮质激素对增生期血管瘤治疗有效率为90%,92%的患儿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已提前进入消退期,没有发生严重的近、远期并发症。结论: 1~2个疗程的激素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安全、有效,是值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虹  李开勇 《医学综述》2008,14(12):1919-1920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48例口服拉米夫定每次100 mg,1次/d,服48周,同时口服胸腺肽肠溶片每次6mg,3次/d,服12周;对照组48例单服拉米夫定48周。于治疗第12、24、48周及停药后20周分别检测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定量、丙氨酸转氨酶等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48周及停药后20周丙氨酸转氨酶的复常率分别为92%和87%,高于对照组的78%和50%(P<0.05);实验组治疗第12、24、48周及停药后20周的乙型肝炎e抗原阴转率分别为30%、32%、43%和35%,高于对照组的7%、10%、17%和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48周及停药后20周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阴转率分别为88%和82%,高于对照组的68%和47%(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比单用拉米夫定能更有效地提高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降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水平和提高乙型肝炎e抗原阴转率,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C、E对氟中毒大鼠尿氟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氟中毒大鼠尿氟排泄情况,探讨维生素C、E不同剂量以及单独和/或联合使用对氟中毒大鼠尿氟排泄的影响.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经饮水投氟建立氟中毒动物模型,并通过灌胃补充维生素C、E,分别于实验第5周、第10周和第15周收集24 h尿液,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尿氟含量.定期称体重,观察大鼠体重的变化.结果: 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大鼠尿氟的排出量逐渐增加,尿氟含量在染毒第15周>第10周>第5周(P<0.05).补充维生素C和/或维生素E均可使大鼠尿氟含量显著增加.维生素C、E不同剂量组之间尿氟含量也有所不同,随着干预剂量的增加尿氟含量减少.结论:给予维生素C、E对氟中毒大鼠氟代谢有显著作用,可促进尿氟的排泄,阻断氟的吸收.维生素C、E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拮抗氟的毒性作用,减轻氟中毒病情.  相似文献   

14.
长沙市20名60~70岁男性健康老人增食不同剂量核黄素片剂15天,测定增食前后清晨空腹1小时尿及4小时负荷尿中核黄素排出量,初步得出核黄素饱和需要量为2.0mg/日/人,需要量略低于1.5mG/日/人。  相似文献   

15.
胺碘酮治疗外科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给予胺碘酮(可达龙)150mg静脉注射,继之以5txg/(kg·min)持续静脉泵入48h,无论窦性心律恢复与否,加用胺碘酮片剂(可达龙片)200mg,3次/d,口服1周;200mg,2次/d,口服1周;200mg,1次/d,连续口服3月。结果2例患者24h内恢复窦性心律,4例患者于口服2周内恢复窦性心律,3例3个月后仍未恢复窦性心律。结论胺碘酮治疗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房颤有较好的疗效,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常规口服胺碘酮能够有效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氟比洛芬口崩片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6只受试兔随机分成2组:单剂量交叉口服氟比洛芬口崩片1片(50 mg/片)和普通片1片(50 mg/片),于一定时间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4 h内的血浆药物浓度.采用DAS2.0软件对有关参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氟比洛芬口崩片和普通片T_(1/2)(h)分别为(7.072±1.102)和(6.338±1.913),C_(max)(μg/ml)分别为(11.473±0.542)和(11.558±0.437),T_(max)(h)分别为(0.292±0.102)和(0.917±0.129),auc(0-t)(μg/ml·h)分别为(77.441±10.677)和(76.741±11.890),AUC(0-∞)(μg/ml·h)分别为(84.836±12.588)和(83.305±16.980).氟比洛芬口崩片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7%.结论 氟比洛芬口崩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学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国产与进口降糖药瑞格列奈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国产与进口降糖药瑞格列奈片的生物等效性。 方法 :2 2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双周期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国产与进口瑞格列奈片 4m g,服药间隔为 1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瑞格列奈浓度。 结果 :国产与进口片 t1 / 2 分别为(0 .86± 0 .2 4)和 (0 .83± 0 .31) h;tmax分别为 (0 .79± 0 .37)和 (0 .75± 0 .41) h;cmax分别为 (5 2 .43± 2 0 .92 )和 (5 3.32±2 4.94) μg/ L;AU C0 - t分别为 (79.87± 36 .48)和 (74.95± 30 .5 7) μg· h· L- 1。单剂量口服国产瑞格列奈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6 .5 5± 16 .15 ) %。 结论 :方差分析和双向单侧 t检验结果表明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水飞蓟宾-卵磷脂复合物(SLC)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4例,口服拉米夫定100 mg,每日1次,同时口服水林佳(水飞蓟宾-卵磷脂复合物)105 mg(3粒),每日3次,连服48周;对照组44例单服拉米夫定48周。于治疗第12周、第24周、第48周及停药后24周分别检测2组患者血清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标志物(HbeAg)、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丙氨酸转氨酶(ALT)等,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第48周及停药后24周ALT的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第12周、第24周、第48周及停药后24周的HBeAg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水飞蓟宾-卵磷脂复合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更有效地提高ALT复常率和HBeAg阴转率,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Statins and ezetimibe have been reported to change the balance of cholesterol metabolism,but few studies have been performed on Chinese patients.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chan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