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8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行病原治疗,强调其护理重点是给药护理、特殊护理、情感支持、人文关怀、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结果65例患者治愈无复发,12例好转,7例死亡。提示预防隐球菌性脑膜炎感染的关键是落实一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两性霉素B和(或)氟康唑联合氟胞嘧啶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住院CN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患者首发症状多表现为头痛(89/89,100.0%)和呕吐(62/89,69.7%)。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为该病主要临床表现。CNM确诊前怀疑为结核性脑膜炎19例,占21.3%;怀疑为巨细胞病毒脑炎8例,占8.9%。经两性霉素B和(或)氟康唑联合氟胞嘧啶抗真菌治疗后,66例好转、治愈,20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结论 CNM易出现误诊,两性霉素B和(或)氟康唑联合氟胞嘧啶抗真菌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8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行病原治疗,强调其护理重点是给药护理、特殊护理、情感支持、人文关怀、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结果65例患者治愈无复发,12例好转,7例死亡.提示预防隐球菌性脑膜炎感染的关键是落实一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病例1患者男,30岁,无基础疾病,无家禽喂养或接触史。患者20多天前出现头痛,进行性加重,以额颞部为甚,伴头晕眼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恶心,无呕吐,双下肢无力。查体:脑膜刺激征(+);胸部CT:两肺多发感染性病变,结核可能;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痰找结核分支杆菌(+),脑脊髓液检查:脑脊髓液压力420mmH2O(1mm H2O=0.0098kPa),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6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提出注意使用两性霉素B的药物护理、鞘内注药的护理,实施对症治疗的护理,并做好营养治疗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NM)的临床特点及对误诊原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6例CN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以颅高压征象多见,意识障碍、精神异常、抽搐、视力及听力的损害也较常见。16例患者中亚急性或慢性起病14例(87.5%)。近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和(或)免疫抑制剂7例(43.75%),患者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白血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9例(56.25%)。首次涂片即发现隐球菌8例(50%),重复送检发现隐球菌4例(25%),反复涂片阴性2例(12.5%),隐球菌培养后确诊。曾被误诊为其他疾病10例(62.5%)。结论: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大多数以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目前CNM的基础疾病谱更加广泛,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于误诊。  相似文献   

7.
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洁  马艳宏 《护理学杂志》2006,21(11):29-30
对6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进行病原治疗及鞘内注射药物、降低颅内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全面细致的基础护理和心理疏导,并做好相关的药物护理。结果 6例患者住院2~4个月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提示针对患者不同病情,及时予以精心护理及健康指导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患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在诊治上非常困难,我们治愈1例。报告如下。患者为男性,63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于1991年4月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顺利。术后用环抱素A(CsA)8mg·kg-1/d、硫唑嘌呤(Aza)100mg/d及泼尼松(常规用量)行免疫抑制治疗。CsA用量根据血药浓度调整。肾功能正常,术后35天出院。定期随访。术后第748天出现急性排斥,经泼尼松龙冲击治疗逆转。术后第804天出现低热,再次入院,经抗感染及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均无效,体温达38.7℃:以上,用复达欣未能控制,头痛加重,出现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  相似文献   

9.
新型隐球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可引起人类感染,大多经呼吸道吸入,在肺部引起轻度炎症,或隐性传染,亦可由破损皮肤及肠道传人.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向全身播散,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HIV感染、肝硬化、糖尿病、实体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类风湿性疾病、皮质激素的使用和慢性肾脏疾病等¨].在未知或没有免疫抑制的人群中,也会发生隐球菌感染[2].在HIV感染高流行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高,且预后差.艾滋病患者并发隐球菌脑膜炎的病死率为9% ~ 55%,非HIV感染者病死率为15% ~44%[3].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对临床医师来说仍是一个挑战.本研究比较分析我院非HIV感染与HIV感染患者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提高疾病的诊治水平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燕琼 《护理学杂志》2006,21(11):35-36
总结6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提出注意使用两性霉素B的药物护理、鞘内注药的护理,实施对症治疗的护理,并做好营养治疗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1.
栾洁  马艳宏 《护理学杂志》2006,21(21):29-30
对6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进行病原治疗及鞘内注射药物、降低颅内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全面细致的基础护理和心理疏导,并做好相关的药物护理.结果6例患者住院2~4个月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提示针对患者不同病情,及时予以精心护理及健康指导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眼部并发症及眼部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眼部并发症,总结其护理方案。 结果19例患者(37只眼)出现视乳头水肿,6例患者(12只眼)出现视神经萎缩,2例患者(4只眼)出现脉络膜病灶,3例患者(6只眼)出现复视,1例患者单眼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11例患者眼底正常。42例患者(84只眼)中17只眼视力为光感~0.1,12只眼视力为0.12~0.3,视力≤ 0.3的患眼占总数的34.5%,55只眼视力为0.4~1.0。 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颅内压、视力及眼底变化,对低视力患者加强生活技能及视力的训练,有利于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中,鸽粪为隐球菌的重要传染媒介[1],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导致肺、骨、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引起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us meningitis).新型隐球菌也是艾滋病合并机会感染的常见机会感染真菌.本文报告我院2005年10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540例艾滋病患者中,2例合并新型隐球菌肺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相似文献   

14.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升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及结核分枝杆菌混合感染的认知。 方法分析1例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诊疗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1例38岁男性患者因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于2015年3月17日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诊治,完善检查后确诊为新型隐球菌及结核分枝杆菌颅内混合感染,给予抗感染及对症综合治疗后,病情缓解,预后较好。 结论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应及时诊断,予以抗隐球菌、抗结核综合治疗并适时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27例诊断为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88.89%(2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脑脊液糖(1.81 ± 0.69 mmol/L)降低尤为显著;若并发颅神经损害,多累及视神经和听神经;头颅CT或MR可见脑缺血病灶(37.04%)及软脑膜不同程度强化灶(59.26%);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病原学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患者22例(占81.48%),隐球菌培养阳性患者20例(占74.07%),荚膜多糖抗原检测(乳胶凝集试验)阳性占100%;两性霉素B(AmpB)联合5-氟胞嘧啶(5-FC)治愈好转率100%(17/17),AmpB + 5-FC +氟康唑治疗的4例患者中好转3例。 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误诊率较高,脑脊液墨汁染色、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及培养有助于确诊;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仍是目前经典的抗真菌治疗方案,两性霉素B与伊曲康唑联合治疗方案有待大样本的临床验证;早期控制真菌及颅高压是改善预后关键,必要时可尽早外科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对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血钾的影响.方法 选择能自主进食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饮食干预,给予知识与行为干预,营养师根据患者情况配餐,临床责任护士指导进食.结果 观察组不同阶段血钾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低钾血症患者血钾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补钾不良反应如静脉炎、消化道刺激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饮食干预有利于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血钾浓度,缩短血钾恢复正常的时间,减轻药物补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新型隐球菌的方法。方法根据新型隐球菌的18 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内外引物各一对,在不同温度下对新型隐球菌进行环介导等温扩增,以探明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新型隐球菌最适宜的温度。对新型隐球菌、其他几种常见引起脑膜炎的病原菌以及部分种类的念珠菌进行扩增,以研究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隐球菌的特异性。将新鲜培养的新型隐球菌稀释后加入非隐球菌感染患者的脑脊液中,模拟脑膜炎感染后的脑脊液环境,以研究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新型隐球菌的敏感性。结果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新型隐球菌在60℃~65℃条件下均能实现良好扩增。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对其他病原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仅新型隐球菌的检测结果为阳性,特异性达到100%。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法从脑脊液中检测新型隐球菌的最低检出限为102 CFU/ml。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能节省培养及传统鉴定的时间,从DNA的提取至反应结束在2~3h内即可完成,大大减少了诊断所需时间。结论环介导等温扩增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耗时短,且操作简便的检测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rnatosus,SLE)较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1例慢性肾炎患者继发隐球菌性脑膜炎,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