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脂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脂素最初是在有活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互补DNA文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蛋白质,由于其在干细胞因子和IL-7的存在下可以促进前B细胞的克隆形成,所以被命名为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re—B-cell colony-enhancing factor,PBEF)。近年又发现它在人和小鼠的内脏脂肪组织中高度表达,且血浆水平能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故又命名为内脂素(visfatin)。现发现它与代谢紊乱(如糖尿病、肥胖)有着重要关系,以下就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张爱丽  杨晶  李祝兵 《山东医药》2011,51(25):61-6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内脂素与TNF-α、CRP、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关系。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48例(COPD组),同龄健康者2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内脂素、TNF-α、CRP、PaO2,分析内脂素与TNF-α、CRP、PaO2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内脂素、TNF-α、CRP明显升高,PaO2明显降低(P均〈0.05);COPD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与TNF-α、CRP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的血清内脂素明显升高,提示内脂素可能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且与低氧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肥胖症患者网膜脂肪组织细胞内脂素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糖尿病组、肥胖症组、健康对照组各60例,测定血清内脂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同时,选取三组共66例(糖尿病组23例、肥胖症组22例、对照组21例)行外科手术时切割的各内脏器官网膜脂肪组织提取总mRNA,然后进行Northern b lot印迹技术研究,分析内脂素mRNA差异表达以及与其他脂肪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血清内脂素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糖尿病、肥胖症血清内脂素浓度与TNF-α呈正相关(r=0.441,P=0.045;r=0.541,P=0.037)。网膜脂肪组织中内脂素mRNA的灰度值与血清内脂素、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771,P=0.021;r=0.500,P=0.041)。结论内脂素在2型糖尿病内脏脂肪及血清中高表达,TNF-α可能促进内脂素表达。  相似文献   

4.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妊娠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妊娠妇女空腹内脂素水平。分析内脂素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FPG、FInS、cCP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清内脂素水平与FPG、FInS、FCP、HOMA-IR、BMBCI指数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ISI呈负相关(P〈0.01)。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血内脂素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内脂素与糖代谢密切相关。内脂素与妊娠糖尿病主要发病机制——胰岛素抵抗之间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9例,老年非重症肺炎患者77例,及30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内脂素、TNF—α、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老年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组进行血气分析、APACHEⅡ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重症肺炎组内脂素高于非重症肺炎组及对照组(P均〈0.01),非重症肺炎组内脂素亦高于对照组(P〈0.01)。老年重症肺炎组中内脂素水平与TNF—α、CRP、IL-6、IL-8呈正相关俨〈0.05),与PaO2、氧合指数呈负相关俨〈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内脂素升高,提示内脂素可能是一种促炎脂肪细胞因子,对于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血浆内脂素水平与糖代谢异常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萍  陈桂丽 《山东医药》2010,50(4):68-69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T2DM)、空腹血糖受损(IFG)及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探讨内脂素与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30例、IFG患者30例、IGT患者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采血测定内脂素、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各项指标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BMI和腰臀比(WHR),并以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结果T2DM组、IFG组及IGT组内脂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且IGT组高于IFG组。内脂素水平分别与BMI、WHR、FINS和HOMA-IR呈正相关,与HOMA—B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WHR、FPG、TG和BMI分别是影响血浆内脂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浆内脂素水平与糖代谢状态有关,在T2DM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内脂素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100例T2DM患者(T2DM组)和8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内脂素;测量其BMI及腰臀比(WHR),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内脂素与BMI、WHR、血糖、血脂、HOMA-IR的关系.结果 T2DM组肥胖者(A1组)与非肥胖者(A2组)内脂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A1组高于A2组(P<0.05);内脂素水平与BMI、WHR、HbA1c、HOMA-IR、LDL-C呈负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1或<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内脂素升高,并与肥胖相关;内脂素可能参与T2DM和肥胖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内脂素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系DC2.4细胞的活化作用,探讨内脂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DC2.4细胞分4组:正常对照组、脂多糖组(LPS,1 mg/L)、低剂量内脂素组(100 μg/L)、高剂量内脂素组(200 μg/L)。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DC2.4细胞表面MHC-II类分子、CD86和CD80的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的变化,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内脂素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内脂素组、高剂量内脂素组、脂多糖组细胞突触增多增粗,细胞体积增大,呈现成熟DC2.4细胞形态。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CD80和CD86分子表达水平增高,上清液的TNF-α、IL-12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刺激细胞∶效应细胞的比例为1∶10和1∶25时,低剂量内脂素组、高剂量内脂素组和LPS组刺激指数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内脂素可能通过激活T淋巴细胞,启动免疫炎症反应,参与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9.
内脂素(visfat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脂肪因子,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本研究显示,长期高脂喂养大鼠内脂素的表达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相平行。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后,内脂素表达降低,胰岛素抵抗现象改善。内脂素可能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脂肪组织是机体的能量储存场所,近年研究发现其还是一种大型的内分泌组织,可通过分泌内脂素、瘦素和脂联素等脂肪因子,参与调节机体的多种生物功能。内脂素(visfatin)是一种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新型脂肪因子,作为多功能蛋白质,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参与炎症反应、内皮功能障碍、血管重塑等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内脂素与心血管疾病逐渐成为热点,本文将从内脂素的生理特性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从而为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评估正常糖耐量孕妇(NGT)、糖耐量减低孕妇(GIGT)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的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受试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1Ns)、内脂素和LEP的水平。结果GDM组和GIGT组血清内脂素、LEP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高于NGT组(P〈0.01)。血清内脂素、LEP与HOMA-IR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GDM孕妇存在胰岛素抵抗,内脂素、LEP可影响GDM孕妇IR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李斌  董啸 《山东医药》2011,51(3):111-112
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是具有促进早期B细胞分化的一类生长因子,其基因于1994年首次自人外周血淋巴细胞eDNA基因文库中克隆获得。2005年在内脏脂肪细胞中发现一种与PBEF基因序列相同的eDNA基因序列,将其命名为Visfatin即内脏脂肪素或内脂素,此后研究发现其具有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活性,因此又将其命名为Namp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浆白介素(IL)-6和内脂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28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并按病变血管支数分成3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75%组、76%~90%组及91%~100%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血浆IL-6及内脂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应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ACS组患者IL-6及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5),按照不同病变血管支数分组和按照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分组后,血浆IL-6及内脂素水平在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IL-6、内脂素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分别r=0.583,r=0.724,均P<0.01)。结论 IL-6及内脂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赵迪  李华  赵富利  杨再刚 《山东医药》2010,50(17):48-50
目的探讨内脂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大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和非大血管病变组,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LISA法测定血清内脂素、TNF-α水平。结果大血管病变组和非大血管病变组血清内脂素、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以大血管病变组为著(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脂素、TNF-α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内脂素、TNF-α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6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48例,另取正常人20例为对照组;测定三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分别为(43.06±2.41)、(39.66±4.11)、(21.09±5.23)ng/ml。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检测血清内脂素水平有助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血清内脂素水平越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和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疗程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内脂素、apel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apelin明显升高、罗格列酮组内脂素明显下降(P均〈0.05)。apelin与HbA1 c、HOMA-IR呈负相关(r分别为-0.22、-0.28,P均〈0.05),内脂素与HbA1 c、hs-CRP、HOMA-IR呈正相关(r分别为0.26、0.41、0.33,P均〈0.05)。结论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均可影响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apelin及内脂素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网膜素1、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60岁;冠心病组)及31例健康者(年龄≥60岁;对照组)的血浆网膜素1、内脂素浓度。依据临床症状将冠心病组分为2个亚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0例;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冠心病组分为3个亚组:即心功能Ⅰ级组11例,心功能Ⅱ、Ⅲ级组36例,心功能Ⅳ级组12例。结果 (1)冠心病组血浆网膜素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717.63±229.11 ng/L比1115.49±361.41 ng/L,P=0.000);SAP组、UAP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80.32±273.19 ng/L比1115.49±361.41 ng/L,652.81±152.94 ng/L比1115.49±361.41 ng/L,均P<0.05)。(2)冠心病组血浆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9.22±6.73 μg/L比13.31±1.69 μg/L,P=0.002),且SAP组、U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7.92±4.19 μg/L比13.31±1.69 μg/L,20.43±8.31 μg/L比13.31±1.69 μg/L,均P<0.05)。(3)心功能Ⅰ级组、Ⅱ和Ⅲ级组、Ⅳ级组,血浆网膜素1水平(1033.87±277.84 ng/L、676.58±137.25 ng/L、540.35±59.49 ng/L)逐渐下降,内脂素水平(13.00±1.19 μg/L、19.08±2.97 μg/L、25.23±11.30 μg/L)逐渐升高,3组之间比较这两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4)血浆网膜素1水平与收缩压呈显著负相关(r=-0.264,P=0.041),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71,P=0.038);血浆内脂素水平与总胆固醇呈显著正相关(r=0.292,P=0.025),与H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266,P=0.039)。(5)血浆网膜素1与内脂素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280,P=0.03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网膜素1、内脂素均可能受HDLC水平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冠心病的发生中内脂素可能是危险因素。结论 (1)网膜素1水平的降低及内脂素水平的升高均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2)网膜素1与内脂素可能分别为保护因子及致炎因子,且均可能与脂代谢有关。(3)内脂素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与血清内脂素、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择97例2型糖尿病患者,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20μg/min)35例、微量蛋白尿组(UAER 20~200μg/min)30例、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32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内脂素、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同时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TG、TC、LDL-C、HDL-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清内脂素、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随着UAER的增加,血清内脂素、CRP水平逐渐升高(P均〈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内脂素、CRP均与糖尿病病程、收缩压、HbA1 c、FPG、TG、TC、LDL-C、BUN、Scr、UAER呈不同程度正相关(r内脂素=0.943、0.699、0.511、0.371、0.362、0.398、0.485、0.623、0.832、0.890;rCRP=0.777、0.701、0.416、0.327、0.307、0.449、0.611、0.817、0.893,P均〈0.01),与HDL-C呈负相关(r=-0.617、-0.546,P均〈0.01),且两者互呈正相关(r=0.940,P〈0.01)。结论血清内脂素、CRP水平随着DN的发展而逐渐升高,两者可能参与了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了解内脂素在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的血清水平,研究内脂素水平与慢性缺氧、营养代谢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COPD患者80例,健康对照组20例。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同时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和缺氧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成BMI1级、2级、3级、4级组及轻度、中度、重度缺氧组。所有研究对象测定内脂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脂(TC、TG等)、血糖(GLU)、血气分析(PaCO2等)、肺功能(FEV1/FVC等)和计算BMI。结果①在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内脂素、HIF-1α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②在COPD急性加重期,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GLU与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TG与稳定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MI、Apo-A、Apo-B水平与稳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血清内脂素水平分别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BMI分组,缺氧程度分组,以及稳定期缺氧程度分组中有明显的组间差异;在稳定期的BMI分组中无组间差异。④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相关分析中,血清内脂素水平与营养指标、缺氧指标间有相关性,而在COPD稳定期仅与HIF-1α、FEV1/FVC、PaCO2、SO2%相关。⑤以血清内脂素水平为因变量,分别以营养指标、缺氧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COPD急性加重期,TC、TG、GLB、GLU、HIF-1α、FEV1/FVC为影响血清内脂素水平的重要因素;在稳定期组HIF-1α、FEV1/FVC为血清内脂素水平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①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内脂素水平较稳定期存在显著变化,且与缺氧诱导因子、营养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②内脂素水平不仅在-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前能量平衡的状况,还与缺氧的严重程度相关,其可能通过HIF-1α途径的激活参与组织的缺氧调节,并在促进COPD病情演进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施良  陈军建  袁国跃  贾珏  俞力 《山东医药》2009,49(37):29-30
目的探讨内脂素基因启动子-1535C/T多态性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53例初诊T2DM患者(T2DM组)和162例糖耐量正常者的内脂素基因启动子-1535C/T多态性,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腰围、BMI、血浆内脂素、血糖、血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内脂素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C、CC基因型患者比较,T2DM组TT基因型患者餐后2h血糖升高、HDL—C降低(P分别为0.04、0.01)。结论内脂素基因启动子-1535C/T多态性与中国人T2DM、脂代谢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