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脓毒症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与脂联素(ADPN)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雄性SPF级SD大鼠30只,体重量180~20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脓毒症+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PS)方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24 h后取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BMC中PPARγ基因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浆中ADPN水平变化趋势.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大鼠PBMC中PPARγ表达水平和血浆中的ADPN水平明显降低,而罗格列酮(RSG)处理的脓毒症组则显著上升.结论 脓毒症大鼠PPARγ基因表达与ADPN水平降低,RSG干预的脓毒症大鼠PPARγ,基因表达与ADPN水平上升,两者呈正相关性;PPARγ表达水平下调可能是脓毒症大鼠血浆ADPN表达下调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PARγ上调miR-16的机制及其抑制脓毒症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经Real time RT-PCR检测脓毒症患者和健康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PARγ和miR-16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分别用PPARγ激动剂RGZ、PPAR γsiRNA或miR-16抑制剂(antagomir-16)处理THP-1和RAW246.7,经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6及其靶基因IKKα的表达;细胞转染含miR-16启动子的报告基因质粒,经PPARγ激动剂RGZ或拮抗剂GW9662处理后,检测细胞报告基因活性;细胞经PPAR γ激动剂RGZ处理,再经LPS处理,ELISA检测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经PPAR γ激动剂RGZ,或经antagomir-16预处理后,再经PPARγ激动剂RGZ处理小鼠,real time RT-PCR检测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iR-16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PPARγ与miR-16的表达均降低且二者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PPARγ通过促进miR-16的启动子活性上调miR-16的表达,进而抑制miR-16靶分子IKKα的表达(P<0.05);PPAR γ上调miR-16后显著抑制炎症细胞产生TNFα和IL-6(P<0.05);PPARγ上调miR-16抑制脓毒症小鼠血清TNFα和IL-6的表达(P<0.05).结论 激动剂活化的PPARγ上调miR-16进而抑制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及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是一组具有复杂功能的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是由英国科学家Issemann和Green于1990年首先发现的,有3种亚型:PPAR—α、PPAR-β(δ)和PPAR-γ,分别有不同的基因编码。PPAR是一类依赖配体调节的转录因子,与视黄酸X受体(PXR)形成杂二聚体,结合到靶基因启动子区特异反应元件PPRE上,调节基因的表达,在脂代谢、糖稳态、炎症反应、细胞反应、细胞分化与凋亡等许多生理反应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PPAR-γ的结构、配体、活性调节,以及配体抗炎作用机制和对脓毒症的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宋扬  吴荣 《医学综述》2014,(3):404-407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种配体依赖性核转录因子,具有调控细胞分化、脂肪代谢、糖代谢及炎症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已知PPARγ有多种转录后修饰,磷酸化修饰是PPARγ第一个被鉴定的翻译后修饰方式,目前研究较多的是Ser112位点的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途径及Ser273位点的细胞周期素依赖的蛋白激酶5途径。PPARγ的异源二聚体结合到靶基因启动子区的特异反应元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反应元件上调控靶基因的转录,PPARγ还参与炎性反应应答。PPARγ与糖尿病、肿瘤等疾病也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PPARγ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新成员,由英国科学家Issemann等于1990年首先发现的。PPAR有三种亚型:PPARα、PPARβ/δ和PPARγ,分别由不同基因编码,结构、功能各异。其中PPARγ可由多种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激活,具有多种生物效应,在脂肪细胞分化、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liver disease,NAFLD)作用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脓毒症是感染继发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重组活化蛋白C的抗凝作用对脓毒症患者已取得肯定疗效,使脓毒症导致的凝血异常受到重视。组织因子是感染诱发的主要凝血因子。该文作者就其与脓毒症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烫伤后创面脓毒症大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mRNA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60只背部30%Ⅲ度烫伤大鼠随机分为创面脓毒症组和烫伤对照组,创面脓毒症组大鼠烫伤后10min创面涂布铜绿假单胞菌建立创面脓毒症模型,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伤前、伤后24h、48h、96h及7d的PPARαmRNA表达变化。结果大鼠烫伤后肝组织PPARαmRNA的表达在伤后早期轻度增强,此后表达明显下调,创面脓毒症组下降趋势更明显,致伤后96h表达量降低至最低点,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烫伤后创面脓毒症的发生引起肝脏PPARαmRNA表达下调,这种变化可影响肝脏脂质的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8.
9.
聂宁  鲁彦  王惠雨  李斌  周荣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7):188-190, 204
脓毒症是伴有高病死率的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炎性反应失控和凝血功能障碍贯穿脓毒症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内皮细胞是脓毒症炎性反应及凝血过程中重要的靶细胞及效应细胞,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M)是内皮细胞表面合成的抗凝因子,也是内皮细胞损伤的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之一。已有研究表明,TM进入血液循环后成为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 sTM)可以预测脓毒症的发生及预后,以TM为治疗靶点的新型抗凝药物重组人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recombinant human soluble thrombomodulin, rhTM)可以降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本文将综述TM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张鹏  李鑫  李路  范子盼 《医学综述》2014,20(21):3916-3917
早期目标指导复苏及活化蛋白C是治疗脓毒症的重要策略,体现了危重症实施综合治疗的特点,反映了个体化施治的治疗思路,给脓毒症的中医研究提供了借鉴。从脓毒症炎性反应开始,通过研究脓毒症各阶段、各系统不同指标的变化,简述脓毒症发病过程中大蒜素对各个不同指标的反应,初步探讨脓毒症发病过程中大蒜素治疗的可行性,为脓毒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核转录因子PPAR-γ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锋  黄贵心 《医学综述》2005,11(1):32-3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是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的新成员。它是由英国科学家Issemann等于 1990年首先发现的[1 ] 。由于他们观察到这类新型的核受体可以被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 ,故将其命名为PPAR。PPAR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 ,可分为α、β、γ三种类型 ,其中PPAR α在肝细胞、心肌细胞、肠细胞及肾近曲小管细胞呈高水平表达 ,主要与脂代谢有关 ;PPAR β的组织表达较为广泛 ,作用尚不清楚 ;PPAR γ主要在大肠和脂肪组织中表达 ,具有多种生物效应 ,在脂肪细胞分化、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炎性反应中起重要…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物PPARγ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目前已鉴别出3种PPAR亚型(PPARα、PPARγ和PPARδ),其中PPARγ与肿瘤的关系已日益引起人们关注。PPARγ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分化、抑制血管形成和降低肿瘤侵袭能力等不同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有望成为肿瘤化疗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属Ⅱ型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是配体活化的转录因子之一。PPARγ作为一种重要的核受体,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PPARγ参与脂代谢、糖代谢以及细胞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理  相似文献   

1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是核受体中的超家族,其从转录水平参与许多细胞功能及病理生理的调控过程,研究表明,PPARγ的激动剂尤其是噻唑烷二酮类(TZDs)化合物在体内可发挥多种作用,包括调控脂肪细胞分化、糖、脂代谢、炎性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癌细胞的分化形成、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生长等。本文就PPARγ激动剂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物酶增殖剂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γ)是调节目标基因表达的核内受体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1].有文献报道由于PPARγ在脂肪,肾和胚胎发育过程的基本作用,PPARγ敲除的小鼠是胚胎致死性的.在发现PPARγ在巨噬细胞也有表达后,人们提出PPARγ受体激动剂对免疫和炎症反应也有调节作用,能抑制不同炎症介质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s)是配体活化的核转录因子,属Ⅱ型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有PPARα、PPARβ、PPARγ 3种亚型.1990年Isseman等首次发现PPARγ,因可使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而得名.三者在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不尽相同,PPARγ表达于脂肪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肺泡及气道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PPARγ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在这些研究中,活化后的PPARγ抗纤维增生性疾病的有效作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就PPARγ与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升降散对脓毒症小鼠相关炎性细胞转录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7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脓毒症组和升降散组,造模前72 h升降散组灌胃中药升降散(12 ml/kg),其余两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2次/d。灌胃结束后予脓毒症造模,于不同时间段取脾脏标本制备脾细胞悬液,检测各组小鼠T细胞表达的T盒(T-bet)、GATA连接蛋白-3(GATA3)、维A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和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浓度的变化。结果:T-bet水平在24 h内脓毒症组呈逐渐上升趋势,升降散组呈逐渐下降趋势,且24 h升降散组显著低于脓毒症组(P0.01);GATA3水平24 h内脓毒症组和升降散组均呈逐渐下降趋势,12 h和24 h升降散组低于脓毒症组和正常组(P0.05或0.01);RORγt水平24 h内升降散组呈逐渐上升趋势,6 h升降散组低于脓毒症组(P0.05);foxp3水平24 h内脓毒症组与升降散组呈逐渐上升趋势,12 h和24 h升降散组低于脓毒症组(P0.05或0.01)。结论:升降散具有调节脓毒症小鼠炎性细胞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和foxp3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PPARγ激动剂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目前已鉴别出3种PPAR亚型 (PPARα、PPARγ和PPARδ),其中PPARγ与肿瘤的关系已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现有资料表明,PPARγ激动剂通过抑制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分化、抑制血管形成和降低肿瘤侵袭能力等不同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有望成为肿瘤化疗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是调节目的基因表达的核内受体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PPARγ主要表达于脂肪组织及免疫系统,与脂肪细胞分化、机体免疫及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近年来,PPARγ与炎症反应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肥胖往往伴随着低等级的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浆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入住 ICU并确诊为脓毒症的患者51例(试验组),包括25例脓毒症患者及2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对照组为随机选取的入住ICU的非脓毒症且病情危重的患者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试验组及对照组病人的血浆炎症因子IL-6、IL-8、IL-10、IL-18、IL-1β及TNF-α的浓度水平,同时根据APACHEⅡ、SOFA评分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患者组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组IL-1β、IL-6、IL-8、TNF-α、IL-18浓度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比较脓毒症患者组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组内生存者与死亡者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发现,死亡者的IL-6、IL-8及IL-18浓度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他炎症因子无明显升高(P>0.05)。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18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IL-18对于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预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