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毛大鹏 《北京中医药》2005,24(5):275-276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更年期与青春期存在着生病理化上的正相关.换句话说,青春期出现过的某些生病理变化到更年期时可能再现;更年期出现的生病理变化,追述到青春期曾出现过类似的病史.这种相关的变化我们称为"镜象反映".利用这种相关关系对治疗和预防此两期的疾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有一部《青春期遇上更年期》的电视剧热播,让广大读者体会了一把“青春期遇上更年期”的家长里短。其实“更年期”对广不少四五十岁左右的女性都深受更年期症状的困扰,可以说“更年期不是病,烦起来要人命”。  相似文献   

3.
更年期是人进入中年后的一种正常生理变化,并非女人的“专利”,男人也有更年期,就好比男性要经历青春期一样。男性更年期是由中年步入老年的过渡时期,一般开始于40岁~45岁,持续到60~65岁(甚至更老),几乎所有的男性都会被影响,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4.
《养生大世界》2011,(3):40-41
去年12月河北卫视热播的《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描写了三对三十岁左右的青年男女碰撞的故事。由于家庭的溺爱,他们的心智还停留在青春期阶段;而他们的父母,则属于绝对的更年期,什么事都要插手,什么事都要干预,既要儿女们成熟起来,又不许他们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当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时,一场家庭战争不可避免。不成熟的"青春期"撞上了麻烦的"更年期",两代人的思想大碰撞开场了!  相似文献   

5.
冯桃莉 《养生月刊》2006,27(1):65-67
一个人从受精卵分裂长成胚胎,到降临人间,长大成人,一直到寿终正寝时为止,要经历7个时期,即胚胎期、婴儿期、少儿期、青春期、成年期、更年期和老年期。在这7个时期中,青春期和更年期这两个时期,身体的“内环境”是处于动荡、混乱的时期。前者,是某些内分泌激素“从无到有”,是人生进入青春发育的时期,犹如旭日东升,体内脏器功能欣欣向荣;而后者,则相反,某些内分泌激素则“从有到无”,处于衰退阶段,好像红日西沉,一切脏器功能都处于衰退时期。对于“半边天”的女性来讲,步入青春期以后开始出现月经,到了更年期以后,作为妇女半生伴侣的月经,…  相似文献   

6.
40岁以后的妇女,开始从生育功能旺盛的生育期逐渐进入老年期.在此时期内,南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一系列内分泌变化.部分妇女受素体差异、精神状态、生活环境等内外因素影响,不能适应这一阶段的生理过程,而出现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候群,医学上称之谓更年期综合征.这种生理、病理变化一般要持续2~5年,个别严重者可达10余年.由于更年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症,它严重损害中老年妇女的身心健康,影响这一人群的生活质量,故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王琦教授对男性更年期辨治经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女性更年期已为人们所熟知,而男性更年期则常被人们所忽略.实际上,男女两性都要经过从成年过度到老年这一阶段,即医学上所称"更年期",并将这一阶段出现的身体、精神和神经等方面的症状表现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青春期和更年期好发,更年期前后女性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更年期甲亢,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更年期是指人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生理时期.女性更年期多发生在45~55岁左右,男性更年期多发生在48~58岁之间,此时由于性腺发生退行性改变,致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之间的平衡制约关系失调,进而导致一系列全身性的生理病理变化.临床以精神症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功能障碍等为其主要表现,现代医学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较少,近10年来,许多医务工作者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该病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子宫功能性出血的中药调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芝芬 《河南中医》2003,23(11):43-44
子宫功能性出血,简称“功血”,中医又称“崩漏”,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多发于青春期和更年期。系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调节紊乱而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经临床检查内外生殖器均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其临床表现,经血非时而下,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有时闭经与暴下交替发作。青春期、更年期功血的临床表现虽然一样,但由于病机不同,故治则迥异,  相似文献   

11.
12.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和精髓,而《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及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中医学术界认为的"医易同源"结论提出质疑,从《内经》中较为重要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出发,与《周易》的学术思想一一对比,得出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同源或许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药基因组学”与“中药化学组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对众多疾病的独特疗效已为人们广泛认可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 ,其理论基础很难得到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公认 ,因此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给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现代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现代分析化学及一些生物高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学 (TCMGenomics)”和“中药化学组学 (TCMChemics)”研究的策略。这一研究体系的核心是将中药的作用机理或功能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基因表达的影响来诠释 ;将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化学成分来诠释。本文试图从上述观点出发探讨建立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和现代中药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在络脉理论研究中,"络脉"这个核心概念与"脉络"经常混淆使用,甚至被"脉络"取代使用,导致不能正确对络脉理论进行表述。络脉与经脉、血脉等,都是全称的固有传统概念。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又是血脉的分支,络脉又简称"络"。故有经脉之络与血脉之络的区分。由于后人对概念认识混乱,以致经脉与血脉被经络与脉络取代使用,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5.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6.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通过肿节风植物基源、源流考释,为更名草珊瑚提供依据。考查古今有关文献,分析以“草珊瑚”作为本草正名的依据。现代有关中药著作中“肿节风”既未遵照古代本草命名原则,也未依据植物分类命名,以“肿节风”命名欠妥。根据植物分类命名原则,依据《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并结合临床及生活实际需要、中医药文化发展及时代需求,应将其更名为“草珊瑚”更为妥当。“草珊瑚”应替代“肿节风”作为本草正名。  相似文献   

18.
噎膈初期无呕吐,后期格拒会出现呕吐。反胃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中医内科学》教材上认为"噎膈"多属阴虚有热,"反胃"多属阳虚有寒。自古以来,有些医家认为"噎膈"即"反胃",也有医家认为"噎膈"与"反胃"为两种病,有"噎膈"为"反胃"之渐的说法,也有"反胃"为"噎膈"之渐的说法。"噎膈"与"反胃"属于两种病证,但在病机本质上均属中焦阳虚、寒湿内生,温中燥湿是"噎膈"与"反胃"的根本治疗大法。噎膈、反胃与现今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非常相似,借鉴该类病证的辨治经验,有助于提高现代临床上对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未"可作为一个时间段的一种状态,属于从午时阴阳交到申时形体成的中间发酵阶段,是一个量变过程,"治未病"是调理体质状态,纠偏扶正,引导其向平和质方向发展,防治疾病的一种过程。"未病"含义包括"状态""无病""转折",认为"治未病"不仅是"无病养生",可以是"调理体质",还是"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治未病"不仅仅只是治"没有"的病,也不是治"不知遥远未来何时发作"的病,而是掌握了现在的身体状态是平和体质?或是偏颇体质?是无病?是病前?是病中?还是病后?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评估身体的疾病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式,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0.
从虚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虚、毒、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病在肺、胃、肝、肾,以虚为本;病因可分为内外,燥毒为标;病久脉络阻滞,以瘀为果。宜采用治本的益气养阴润燥法,辅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