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矫健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2):218-219
目的:布比卡因重比重液与轻比重液在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中的安全性比较。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70岁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重比重组和轻比重组各100例,观察记录两组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溶液在下腹部及下肢腰硬联合麻醉过程中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阻滞平面的差异,观察记录两组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溶液联合阻滞效果的比较,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重比重布比卡因溶液在腰硬联合麻醉中持续时间长于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阻滞平面低于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起效时间低于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阻滞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重比重布比卡因溶液在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对各项生命体征的影响小于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0.2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高龄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0.2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为硬膜外组,比较两组病人麻醉效果和麻醉手术中的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A组麻醉优良率100%,明显高于B组;麻醉起效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A组血流动力学明显比B组稳定,A组术中出现低血压、用升压药的情况明显少于B组;术后均无头痛病例出现。结论 0.2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阻滞应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不仅麻醉效果满意,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下肢骨科手术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160例,年龄均〉7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于L2~3或L3~4间隙行常规硬膜外麻醉,注入2%利多卡因试验量3~4ml后,给予2%利多卡因5~15ml;观察组于L2~3或L3~4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给予0.75%布比卡因0.8~1.8ml,硬膜外隙置管,视手术时间,硬膜外酌情追加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不良反应,以及麻醉前、麻醉后3、5、10、15、30、60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非常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两组麻醉各时间节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4.
轻比重液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轻比重液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1~92岁,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状况分级为Ⅰ~Ⅲ级,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显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到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的程度,血压和心率变化,麻黄碱和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及有无术后头痛等并发症.结果①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显效时间、到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迅速,与硬膜外麻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腰硬联合麻醉组镇痛完善,没有追加麻醉性镇痛药,硬膜外麻醉组有4例在辅用杜非合剂下完成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组有2例出现血压下降,硬膜外麻醉组7例出现血压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患者均无任何术后并发症.结论轻比重液腰硬联合麻醉能完全满足老年人下肢手术的麻醉要求,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莉  骆沙舟  辜敏 《西南军医》2011,13(4):718-719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68例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选用腰-硬联合麻醉,选用L2-L3或L3-L4间隙进行穿刺,到达硬膜外腔后用26G腰麻针刺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注入0.75%布比卡因1.5~2ml,同时硬膜外腔置管备用,平卧后调整体位使麻醉平面控制在T10平面以下.结果 麻醉效果好,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肌肉松弛,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小剂量局麻药可达到阻滞效果完善,对呼吸循环干扰小,术后恢复好,适用于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两种浓度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麻的效果.方法选择下腹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患者4018例,5~82岁,ASAI~Ⅱ级.采用7号腰穿针于L2~5椎间隙穿刺,以0.1ml*s-1的速度蛛网膜下腔注入0.5%(I组)或0.75%(Ⅱ组)布比卡因1~3ml,用针刺法测得阻滞平面并监测ECG、MAP、HR、RR和SpO2变化.所有病例麻醉前或同时输入乳酸林格氏液500~1000ml或羟乙基淀粉氯化钠500ml.结果两种溶液的起效与持续时间、阻滞平面差异无显著性,麻醉成功率为99.1%~99.3%.其中Ⅱ组布比卡因平均用量(1.98±0.12)ml少于Ⅰ组(2.23±0.30)ml,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阻滞前比较,注药后30min两组MAP下降均较明显(P<0.05),部分病例术中使用了升压药物.结论0.5%或0.7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腰麻是安全的,操作方法简便、用药单一、起效迅速、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完善、麻醉平面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Ⅲ)级,年龄65岁~83岁的患者,行下腹部、下肢手术,随机分为CSEA组和CEA组,每组20例。两组术前有合并症予以适当治疗。入室后输注6%羟乙基淀粉500mL,连续监测ECG、BP和SpO2。穿刺点选择L3~4或L2~3椎间隙,取水平位行腰硬联合穿刺,CSEA组以0.1mL/s速度注入1%的罗哌卡因(1~1.5)mL加脑脊液1mL的等比重混合液行腰麻,然后向头端或尾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cm后转为水平仰卧位,10min后测试麻醉平面,不足者硬膜外腔给予2%利多卡因(2~3)mL试验量,然后酌情追加药物。CEA组常规行硬膜外麻醉,据麻醉阻滞平面及患者反应追加全量。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呼吸、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CSEA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CEA组,CSEA组20例阻滞完全,不需要静脉镇疼镇静药,CEA组有7例阻滞不全,需要静脉镇疼镇静药,给药后SpO2明显下降,需面罩辅助给氧。两组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头疼、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在西宁地区腰硬联合阻滞(CSEA)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下肢手术是理想、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同等浓度罗哌卡因(Ropivacaine)与布比卡因(Bupivacaine)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髓核摘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将50例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n=25)和罗哌卡因组(n=25);硬膜外隙注入试验量1.33%利多卡因3ml后,分别再小剂量(3ml)分次注入0.5%布比卡因或0.5%罗哌卡因至要求麻醉平面。分别观察感觉阻滞平面及下肢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以及镇痛效果、手术时间、用药总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局麻药总量和疼痛评分均差异不显著,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快,运动神经阻滞则起效缓慢、维持时间短及下肢运动阻滞强度弱,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罗哌卡因麻醉应用于髓核摘除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田海 《西南国防医药》2006,16(1):107-107
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期间对300例剖宫产硬腰联合麻醉手术病例施行硬膜外腔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PCEA用于术后镇痛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00例剖宫产术后病例,年龄22岁~35岁。采用硬腰联合麻醉。穿刺点选L2—L3椎间隙先穿刺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用25G腰穿针自硬膜外穿刺针针孔穿刺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流出通畅后,根据病人情况缓慢注入局麻剂(0.75%罗哌卡因2 ml 50%葡萄糖1 ml)2.5 ml~3.0 ml(约5秒钟1 ml速度),拔出腰穿针,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3~4cm,固定导管,调节手术所需麻醉平面。平面低追加2%利卡多因5~10 ml进行调节,效果较满…  相似文献   

10.
白立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5):567-568
目的:研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CSEA组和CEA组,CSEA组给予0.75%罗哌卡因1.5 mL加10%葡萄糖液1.5 mL共3 mL;CEA组按常规给药,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硬膜外用药量及麻醉效果满意度。结果:CSEA组镇痛效果优于CEA组。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西藏高原地区用于下腹及下肢的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在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下行下肢及下腹部手术病人(CSEA组),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单点法或双点法,以26 G腰麻穿刺针通过硬膜外针刺入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麻药物重比重0.5%布比卡因0.2 mg体重(Kg),记录两组病人入手术室时和麻醉后10、30、60 min 的血压、心率以及氧饱和度;麻醉到手术开始的时间;麻醉效果;术后恢复情况,有无并发症等。选择既往2004年硬膜外麻醉病例36例作为对照组(EA组)。结果:EA组在麻醉时间和手术开始时间均明显大于CSEA组(P<0.05);在麻醉后 10min,EA组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CSEA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下降,麻醉后30及60min,两组病人血压均有升高,与麻醉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EA组病人在麻醉后吸氧(2~4)L/min,麻醉后10、30、60 min SpO2都明显高于麻醉前(P<0.01);CSEA组麻醉后10 min在未吸氧的情况下SpO2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麻醉后30、60 min吸氧(2~ 4)L/min SpO2明显高于麻醉前(P<0.01)。结论:CSEA在高原环境下是安全可行的,在下腹和下肢手术中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麻醉选择,与硬膜外阻滞相比,其麻醉药用量小,作用快、效果确切,对呼吸影响轻微,但对有明显心肌缺血的病人应慎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下肢手术患者136例,急诊下肢手术患者83例。按腰麻用药分为0.1%、0.15%和0.2%罗哌卡因3组,每组73例,各组剂量从3mg开始递增,顺序完成3mg各3例,4mg各10例,5、6、7mg各20例。硬膜外腔维持用药均为0.2%罗哌卡因。术前不用药。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L2-3套针法穿刺,调整麻醉平面在T9-10。观察麻醉效果,BP、HR、SpO2、Bromage评分等。结果优良率6~7mg时为95%、5mg时为50%~55%、4mg时为30%,剂量为3mg时虽有镇痛平面,但不能行手术,均为麻醉失败,剂量为7mg时无失败病例。患者术中BP、HR、SpO2平稳,无恶心呕吐。头痛1例,尿潴留2例。术中患肢Bromage评分为2~3分,健肢为0~1分。结论0.1%~0.2%罗哌卡因6~7mg腰麻与0.2%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具有用药少,起效快,镇痛完善,BP、HR、SpO2平稳,副作用小,麻醉消退快,能早期活动,利于搬运转移患者等优点,不仅可用于无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下肢不同部位手术的麻醉,而且可为战时手术方舱内的手术提供一种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择期行TURP的高龄患者,年龄75~92岁,随机分为两组,连续硬膜外麻醉(EA)组(n=60);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n=60)。监测ECG、BP、HR、RR和SpO2,用针刺法测定两组的痛觉减退平面(镇痛平面)和痛觉消失平面(麻醉平面),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指给药后感觉阻滞部位发热、麻木等的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用改良的Browage分级法评定运动阻滞效果,记录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指给药后抬下肢感觉无力的时间),达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最大阻滞节段、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评定麻醉效果,术后随访腰麻后头痛、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EA组明显慢于CSEA组(P<0.01)。痛觉阻滞持续时间:EA组明显小于CSEA组(P<0.01)。EA组屈髋、屈膝及屈踝不能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均明显慢于和短于CSEA组(P<0.01);最大Browage分级EA组小于CSEA组(P<0.05);EA组中有12例术中由于麻醉不全、有痛感而辅助静脉镇痛药,其中2例因不能耐受手术而改气管插管全麻;CSEA组中无1例辅助静脉镇痛药和改全麻,CSEA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P<0.05)。CSEA组术后无1例腰麻后头痛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严格控制注药速度和麻醉平面,采用小剂量局麻药,术中精心管理,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患者TURP中是安全的,麻醉效果是确切的,与硬膜外麻醉比较有很大的优越性,可作为高龄患者TURP的首选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改良连续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I~Ⅱ级剖宫产术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在硬膜外腔内向尾侧注入1.86%碳酸利多卡因5ml,然后将穿刺针斜口转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并注射相同局部麻醉药10ml;对照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按传统方法给药.观察记录两组产妇阻滞平面范围、术中疼痛强度及辅助用药情况,观察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及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的阻滞范围明显比对照组宽,术中疼痛更轻微,辅助用药更少(P<0.05);各项生命体征及胎儿Apgar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具有比传统方法更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手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上腹部手术的优缺点。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42例,术前合并Ⅰ~Ⅱ期高血压(按WHO标准确诊),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1例):A(单纯全麻)、B(硬膜外复合全麻)。两组全麻诱导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阿曲库铵;麻醉维持吸入安氟醚,静脉输注异丙酚,间断追加芬太尼,阿曲库铵;B组硬膜外穿刺选择T8~9间隙,置入硬膜外导管,局麻药用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术中连续监测BP、HR、SpO2心率;记录术中知晓、术后躁动及麻醉药用量。结果:插管及拔管时,A组SBP、MAP、HR、RPP均明显高于麻醉前值(P<0.01),术后60及90 m inSBP、MAP、HR显著升高;同期B组无明显波动,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术毕至清醒时间A组(35.0±15.2)m in,B组(10.0±4.6)m in,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上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波动小,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减少,病人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持续泵注与多次注药法用于硬膜外麻醉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量泵持续输注法与分次注药法用于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比较。方法:60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量泵持续输注组(A组)和常规分次注药组(B组),每组30例,硬膜外用药均为2%利多卡因先注入实验量3ml,观察5min,无全脊麻征象后,A组以0.13—0.15ml·kg^-1·h^-1速度持续输注药物至手术结束;B组10—12ml,2—3min内分次注完,术中未再追加药物。观察镇痛起效时间、麻醉平面、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BP、HR、SPO2和用药总量。结果:麻醉平面、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SPO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用药总量显著减少(P〈0.01)BP波动显著降低(P〈0.01)。结论:微量泵持续输注法与分次注药法用于硬膜外麻醉比较麻醉效果可靠,BP平稳,用药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腰麻和硬脊膜外联合麻醉中不同脑脊液流速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医院 2017-01至2018-01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需实施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的200例患者,分为A、B组,每组100例。A组脑脊液流速5 s以下,B组脑脊液流速10 s以上,A、B两组均选择腰麻和硬脊膜外联合麻醉, 蛛网膜下腔均给予0.5%罗哌卡因3 ml,且推注速度均为0.1 ml/s,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A、B两组T8阻滞出现时间分别为(9.16±0.41)min和(11.97±0.44)min;镇痛最高平面出现时间为(11.12±0.23)min和(15.24±0.22)min,A组均早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阻滞平面Bromag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组患者止血带效果为优者占99%,仅1例效果为良,明显好于B组(优87%,良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脊液流速对麻醉平面和麻醉效果产生明显影响,脑脊液流速在5 s以下,以速度为0.1ml/s的0.5%罗哌卡因推注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ESP)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PCEA)对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胸外科2018-05至2019-05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70例,男38例,女32例,年龄62~78岁,BMI 20.3~24.5 kg/m2,ASA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SP组和PCEA组,每组35例。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常规诱导、维持。ESP组在T5水平行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超声确定竖脊肌平面后给予 0.5% 罗哌卡因 0.5 ml/kg, PCEA组于术前行硬膜外阻滞,给予试验剂量后,术中不予连续硬膜外阻滞,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硬膜外吗啡负荷量,手术结束前行PCEA。记录患者术后1、4、12、24、48 h静息和咳嗽时VAS、舒适度(BC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头晕、咳嗽无力、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ESP组术后1、4、12、24 h静息和咳嗽时VAS及BCS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与 PCE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48 h VSA评分增高,BCS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P组术后24~48 h追加曲马多患者增多,与 PCE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P组发生头晕、咳嗽无力、胸闷不良反应和头痛等并发症,明显少于P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气胸、局麻药中毒、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单次ESP对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