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男,63岁,以"左眼突发视力下降,眼部不适,眼红,流泪"主诉就诊。1wk前因继发性青光眼行青光眼阀植入术。同一眼1a前曾行扩大的小梁切除术,手术失效。眼科检查结果:最佳矫正视力为6/18,有滤过泡漏,前房浅,眼压6mmHg。应用纤维蛋白胶成功封闭滤过泡漏,前房加深,眼压升至13mmHg。此病例说明纤维蛋白胶是治疗早期滤过泡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滤过泡渗漏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3例(25眼)滤过泡渗漏患者,根据滤过泡渗漏的临床特点,9例(10眼)采取自体结膜瓣掩盖术,14例(15眼)施行异体巩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个月~4a。结果23例(25眼)术后平均眼压由术前(3.96±1.58)mmHg(1kPa=7.5mmHg)提高至(12.23±5.13)mmHg,其中2眼眼压于术后2个月后≥27mmHg,1眼加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另1眼行滤过性手术后出现前房再次消失,最后失明。大部分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手术治疗是青光眼术后滤过泡渗漏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滤过手术治疗无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眼的青光眼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8例(18眼)无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眼的青光眼,进行上述手术治疗,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手术并发症等,随访6~12(平均7.3)mo。结果18眼中16眼(89%)术后视力维持不变或提高;最近一次随访,眼压在6~21mmHg者为14眼(78%),<6mmHg者1眼,>21mmHg者3眼。18眼中13眼(72%)形成滤过泡,5眼(28%)无明显滤过泡。术后前房少量积血2例,均在术后1wk内吸收,术后长期低眼压1例,此外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滤过手术是治疗无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眼继发性青光眼的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玻璃体脱入到前房的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rforatingtra-becularsurgery,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48眼)开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实施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反应、前房形成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22(平均8.2±4.1)mo。术前平均眼压(34.18±13.30)mmHg(1mmHg=0.133kPa),术后(7.71±2.69)mmHg;差异有显著性t=14.710,P<0.001。术前平均用药(2.77±0.77)种,术后(0.71±1.05)种,差异有显著性t=4.616,P<0.001。随访期间眼压≤21mmHg者46眼(96%),其中27眼(59%)不用抗青光眼药物,19眼(41%)加用抗青光眼药物。术后24眼无任何反应;10眼前房有轻度闪辉,术后2~5d消失;8眼有少量前房积血,积血均于2~4d消失。6眼出现低眼压性黄斑水肿(22%),均于术后随着眼压的回升而消失。术后均无浅前房、睫状体或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均形成显著弥散滤过泡。其中42眼I型滤过泡,6眼II型滤过泡。术后6mo复查32眼I型滤过泡,11眼II型滤过泡,1眼III型滤过泡。结论: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可有效降低眼压,并减少抗青光眼药物的应用,术后并发症少,术后远期疗效尚可,为一种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针拨联合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球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功能不良滤过泡的疗效.方法 对47例(50眼)小梁切除术后2~8周滤过泡功能不良青光眼患者行针拨联合MMC 0.2 mL(0.04 mg)结膜下注射,术后所有患者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眼压、滤过泡形态和并发症.结果 小梁切除术后2~8周,低平、限局、肥厚、充血型滤过泡32眼、包囊型囊样滤过泡18眼.针拨联合MMC结膜下注射治疗后3~6个月,46眼的滤过泡转为功能性的,轻度膨隆弥散型31眼,多腔或薄壁型15眼,限局肥厚型或无滤过泡4眼.治疗前患眼的平均眼压为(28.5±6.5)mmHg(1 kPa=7.5 mmHg),随访3~6个月平均眼压为(16.3±2.9)mmHg,与注射前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眼没有用抗青光眼药物或用一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控制在21 mmHg以下,成功率占92%.治疗后视物模糊10眼,结膜下出血6眼,角膜上皮点状脱落2眼,无低眼压、伤口渗漏和前房变浅等并发症.结论 针拨联合MMC结膜下注射治疗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功能不良滤过泡是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持续低眼压对眼组织结构和视功能的损害、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方法:对滤过手术后眼压值<10mmHg、持续时间2wk以上的患者35例(36眼)进行随访,并对眼压≤5mmHg和≤10mmHg 2组病例分别观察,观察项目为视力、眼压、角膜、滤过泡、前房、晶状体、眼底,随访时间6~36(平均10.2)mo。结果:视力下降9眼(眼压≤5mmHg 6眼,17%),角膜后弹力膜皱折6眼,白内障加重6 眼,黄斑区水肿3眼(均为眼压≤5mmHg,8%),其中1眼同时出现视网膜水肿,其中丝裂霉素C引起的低眼压占22%。低眼压引起的眼部并发症占本组病例的25%。结论: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持续低眼压可引起视力下降,角膜和黄斑水肿等并发症,以眼压≤5mmHg眼为明显。药物和手术治疗可帮助提高眼压,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 mitomycin C,MMC)结膜下注射联合针拨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的疗效。方法:对36例39眼因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后2~12 wk滤过泡功能不良者进行MMC 0.1mL(0.2mg/mL)结膜下注射联合针拨治疗,平均治疗1.31±0.58次,观察眼压、滤过泡和并发症.并随访3 mo。
  结果:治疗后3mo时平均眼压为15.8±6.6mmHg,显著低于治疗前平均眼压27.4±5.7 mmHg;成功滤过泡32眼,成功率为82.1%。结膜下出血7眼,浅前房低眼压1眼,无伤口渗漏和脉络膜渗漏等并发症。
  结论:MMC结膜下注射联合针拨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是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50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其中青少年型发育性青光眼6例(10眼),眼钝挫伤继发青光眼5例(5眼),无晶状体眼青光眼3例(3眼),滤过手术失败的青光眼10例(14眼),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10例(10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8例(8眼).术中使用0.33 g·L-1丝裂霉素C抑制滤过区瘢痕形成,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及前房注水成形控制术后早期浅前房,以获得功能性滤过泡和理想的眼压控制.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术后按病因抗炎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8例(8眼)患者中由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的4例(4眼),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3例(3眼),术后均行视网膜光凝治疗,由长期高眼压引起的1例(1眼).结果 术后1周平均眼压为(10.07±2.38)mmHg(1 kPa=7.5 mmHg),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为(14.30±2.73)mmHg,与术前用药后眼压(35.00±5.58)mmH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访6~24个月,手术成功率为92%,其中完全成功45眼(90%),条件成功1眼(2%),失败4眼(8%).术后6个月滤过泡中Ⅰ型4眼(8%),Ⅱ型42眼(84%),Ⅲ型3眼(6%),Ⅳ型1眼(2%),其中Ⅰ型、Ⅱ型为功能性滤过泡;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及以上5眼,不变44眼,减退2行1眼;患者视野扩大者5眼,其余视野基本保持不变,未见明显减退.术中前房出血8例8眼,经应用药物后3-5 d吸收;术后渗出性反应3眼,用药后消退;脉络膜脱离1眼,用药后恢复.无滤过泡渗漏、持续性低眼压、黄斑水肿发生.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应辅以早期眼球按摩,并进一步针对病因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结膜下注射联合针刺分离对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瘢痕性滤过泡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行滤过性手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32例(32眼)进行滤过泡旁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并进行针刺分离,观察分离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观察3~18(平均8.9±4.5)mo,针刺后3mo平均眼压由(30.6±6.2)mmHg降至(16.7±5.2)mmHg,总成功率为84%;随访≥6mo,眼压由治疗前(31.2±7.2)mmHg降至(17.8±5.8)mmHg,总成功率为84%;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随访6mo以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76%;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并发症有前房延缓形成3眼和前房少量积血3眼,3d后均自行恢复。结论:丝裂霉素C结膜下注射联合针刺分离对瘢痕性滤过泡的功能修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生物胶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效果及有效的降压机制。方法 将临床接治的19例(28只眼)开角型青光眼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生物胶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结膜滤枕及前房反应等情况,随访6~24个月。结果 28只眼术前平均眼压(23.92±1.26)mmHg,下降幅度36.33%,差异有显著性(P<0.01),24只眼结膜形成功能性滤过泡,4只眼功能性滤过泡消失。28只眼均无前房出血,术后前房反应轻。结论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生物胶植入术能有效地降低开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术后并发症少,可做为此类青光眼病人手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晶体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20只眼)外伤性晶体脱位合并继发性青光眼资料,手术方法采用标准玻璃体切割三通道切口,上方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下使用0.1%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视力提高18只眼(90%).术后以不用或需要用局部降眼压药,6mmHg≤眼压≤21mmHg为成功标准,15只眼成功(占75%).5只眼不成功,其中4只眼>21mmHg(占20%),1只眼眼压<6mmHg(占5%).20只眼中15只眼(75%)形成滤过泡,5只眼无明显滤过泡.术后眼内出血4只眼,低眼压8只眼,其中脉络膜脱离4只眼,滤过过强2只眼,滤过泡漏1只限,术后长期低眼压1只眼.结论 晶体玻璃体切割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可以降低眼压,提高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应用可调整缝线的青光眼滤过手术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56眼青光眼应用可调整巩膜缝线,术后观察前房、眼压、滤过泡等。结果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明显减少,眼压控制良好,滤过泡功能良好。结论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应用可调整缝线能有效预防术后早期并发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MMC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观察青光眼滤过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的效果。方法对36例42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0.4g·L-1MMC,时间为4min,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滤过泡的形成以及术后1月、3月、6月的眼压变化情况。结果(1)并发症:术后早期出现低眼压性浅前房(眼压≤5mmHg)4眼,薄壁滤过泡5眼,滤过泡渗漏2眼;角膜上皮点状或弥漫缺损3眼,均在3~7d内自行恢复;术后前房有少量出血者2例,3d内自行吸收。(2)滤过泡:Ⅰ、Ⅱ型滤过泡36眼;Ⅲ型滤过泡4眼;Ⅳ型滤过泡2眼。(3)眼压:术后1月42眼、术后3月38眼、术后6月34眼眼压均在10~20mmHg(1kPa=7.5mmHg)。需用一种降眼压滴眼液可控制在20mmHg以下有6眼,眼压控制不良再手术有2眼。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由于MMC应用不当而发生的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后果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填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填充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2例(12眼)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手术,术中联合巩膜瓣下羊膜填充,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滤过泡的形成以及术后眼压变化。结果(1)眼压:术后3月内,12眼眼压均在10~21mmHg;术后6月,有1眼需用1种降眼压滴眼液使眼压控制在21mmHg以内。(2)滤过泡:滤过泡Ⅰ、Ⅱ型滤过泡10眼;Ⅱ型滤过泡2眼。(3)并发症:术后前房有渗出反应8眼,前房有少量积血1眼,均在1周内恢复。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填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难治性青光眼68例(95眼)均采用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1wk,1mo及1a,检查记录术眼眼压、滤过泡、前房深度情况。结果:术后近期和远期眼压降低良好、视力明显改善并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术后1wk,I度浅前房3眼,2例前房积血;1mo后随访,浅前房消失,积血吸收。随访1a,全部病例无滤过泡漏、伤口漏,前房形成良好。结论: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可有效降低眼压、改善视力、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控制术后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聚丙烯线前房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在巩膜切除的基础上行聚丙烯线前房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及滤过情况.结果 患者术前应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平均(28.50±8.50)mmHg,术后1周眼压平均为(13.50±5.50)mmHg.术后1周视力恢复至术前水平,前房出血吸收,无浅前房或晶状体浑浊等并发症.术后1~3个月功能性滤过泡存在.结论 在巩膜切除的基础上,行聚丙烯线前房植入术,眼压控制可靠,术后视力无明显变化,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采用后房造漏联合板层巩膜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巩膜瓣下后房造漏联合板层巩膜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37例37眼,术后对眼压、视力、前房、滤过泡形态进行随诊观察,并总结分析疗效.结果 37例37眼术后经3~14个月观察随访,术前平均眼压(47.23±11.5)mmHg(1 kPa=7.5 mmHg),术后随访末平均(15.6±7.3)mmHg,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视力提高19眼,不变15眼;功能性滤过泡占83.78%.结论 该术式在眼压控制、滤过泡形成等方面临床效果好,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眼眼压及滤过泡的影响.方法 共收集27例33眼抗青光眼术后有功能性滤过泡眼患者,观察术前及术后各随访阶段眼压变化,并于术前及术后第18个月做滤过泡UBM检查,观察巩膜瓣下滤过通道的可见性及滤过泡内反射强度的变化.结果 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平均眼压较术前分别升高了5.16 mmHg(1 kPa=7.5 mmHg)、3.74 mmHg、3.07 mmHg、2.99 mmHg、2.72 mmHg、2.55 mmHg和2.65 mmHg,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术后18个月滤过泡内部巩膜瓣下滤过通道的可见性及滤过泡内反射强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能够升高眼压,但对滤过泡UBM图像中特征性结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利用针拨联合丝裂霉素C结膜下注射治疗抗青光眼术后失败滤过泡的效果。方法:对抗青光眼小梁手术后3~22wk失败滤过泡34例(35眼)用针拨联合丝裂霉素C滤过泡旁注射,并随访6mo以上,观察滤过泡重新形成和眼压下降情况。结果:成功29例(29眼),手术前平均眼压为23.74±6.2mmHg,手术后眼压平均为13±4.3mmHg。其中3例(3眼)重复针拨、注射。随访期结束后统计针拨前后眼压具有显著性差异,Kaplan-Meier生存分析2a滤过泡成功率82.9%±6.4%。针拨术中有4眼前房出血,2眼低眼压,未见丝裂霉素的其它毒性反应。结论:针拨联合丝裂霉素C结膜下注射可以重新建立功能性滤过泡,有效地控制眼压,减少青光眼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它是挽救抗青光眼术后失败滤过泡的一种良好的方法,具有毒性小、安全可重复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38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实施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反应、前房深浅及并发症。术后随访(14.6±2.3)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29.2±8.01)mmHg。术后1周平均眼压(15.01±4.65)mmHg,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0眼前房无任何反应,2眼有I度浅前房伴少许前房积血,均术后2~3d自行恢复,6眼轻度房水闪光,术后2~3d消失。所有患眼术后均形成显著弥散滤过泡。术后1周及6月视力基本稳定。结论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疗效肯定,并发症少,为开角型青光眼提供了一种更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