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剖宫产指征变化,探讨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及降低剖宫产率的可行性措施。方法:对松江分院2000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住院剖宫产分娩的8 88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在剖宫产指征构成比中,社会因素位居第一,其次依次为胎儿窘迫、头盆不称、疤痕子宫、臀位等。②10年来社会因素剖宫产指征呈快速上升趋势,在3个阶段的剖宫产指征构成比中分别为8.2%、54.4%和37.6%。第三阶段社会因素剖宫产指征构成比较前明显下降,P<0.01,是总剖宫产率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P<0.01,但仍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10年来以疤痕子宫为指征在剖宫产指征构成比中有逐年上升趋势,P<0.05或<0.01。③围产儿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产科质量,提高阴道助产技术水平;加强孕产期保健及其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剖宫产并发症的认识,降低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率。②剖宫产率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产儿死亡率,但剖宫产率的进一步升高,围产儿死亡率并未随之下降。因此,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赵岩 《中国妇幼保健》2002,17(10):637-638
本研究从我院14年间剖宫产率变化及剖宫产指征变化中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与围产儿病死率的关系,以找出可能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胡桂松 《职业与健康》2007,23(24):2341-2342
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已引起产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剖宫产率的上升是否带来围生儿病死率的降低值得研究。本研究从我院10年间剖宫产率变化及剖宫产指征变化中,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与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以找出可以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选择我院产科1996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住院产妇中,所有剖宫产的产妇,病历资料。1.2方法均由笔者对全部病例进行归纳总结,将其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及围生儿死亡率进行回顾性分析。1.3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2结果10年间,我院产科分娩总数21 895例,剖宫产8016例,平均剖宫产率36.61…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2000-2009年间剖宫产指征的比较,分析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2000-2009年间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已经上升为第一位。结论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不纯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10年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宇  林春晓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2972-2973
目的:观察10年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探讨剖宫产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995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21685例住院分娩产妇的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995年为14.53%,2004年为34.10%;②1995~2002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1位,而近2年,社会因素占第1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而剖宫产术增多所致,因此提高对剖宫产的认识,鼓励产妇阴道分娩,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我院近10年剖宫产率、指征变化及控制措施。方法对2004年5月—2013年12月住院分娩的65509例产妇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剖宫产率略有上升,剖宫产指征社会因素占首位,其次为妊娠并发症、头盆不称、疤痕子宫、胎儿安全因素、胎位异常及妊娠合并症。结论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围产期宣教及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可有效控制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近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银花  王丽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636-2637
目的:总结近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剖宫产率逐年升高,1995年为8.9%,2004年上升至47.5%,增加5.6倍。②1995~2001年剖宫产的指征难产为第一位,而近3年,社会因素占第一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增多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8.
郭政  张润香  郭皓靖  李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089-3092
目的:探讨近20年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系。方法:对1990~1999年(前10年组)与2000~2009年(后10年组)的剖宫产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后10年剖宫产率分别为16.31%、3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058.94,P=0.000);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54.52‰、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97,P=0.000)。剖宫产率与围产儿死亡率呈负相关,前10年相关系数-0.738,P=0.015;后10年相关系数-0.638,P=0.047。前10年剖宫产指征前5位依次为难产、臀位、胎儿窘迫、剖宫产史、子痫前期;后10年剖宫产指征前5位依次为难产、剖宫产史、臀位、社会因素、胎儿窘迫。结论:1990~2009年剖宫产率升高,围产儿死亡率下降,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围产儿死亡率。剖宫产指征明显变化,超出单纯医学指征范围。  相似文献   

9.
10年剖宫产指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母婴近远期并发症的明显增加已引起产科工作者的重视。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本研究从我院10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进行分析,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10年间  相似文献   

10.
蔡艳晖 《现代保健》2011,(16):82-83
目的 剖析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 对2004~2010年住院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逐年上升.结论 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超过医学指征的范围,来自孕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分娩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10年剖宫产指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剖宫产指征,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00~2009年共15 177例剖宫产产妇的剖宫产指征及同期产科质量。结果: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33.70%上升至2009年的53.22%(P<0.001);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则呈下降趋势。②在剖宫产指征构成比中,社会因素位居首位,疤痕子宫、胎儿宫内窘迫呈上升趋势。结论:剖宫产率上升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控制剖宫产率需要孕妇、家庭、医生、医院及整个社会的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12.
李新  李惠芹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44-1445
目的:总结观察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趋势。方法:对1993~2004年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在1993~2002年逐年上升,2003~2004年有所下降;在剖宫产指征中,难产因素始终位于第1位,社会因素自1998年逐年升高,近2年上升至第2位。结论:剖宫产率的升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社会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Doula分娩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年代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其指征的变化,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1980~1984年、1990~1994年、2000~2004年福建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娩的28522例,其中剖宫产8366例的产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2004年已上升到47.7%;头盆不称及胎儿宫内窘迫一直位居剖宫产指征前2位;社会因素已跃居第3位;胎膜早破及脐带绕颈居第4位和第5位。结论 剖宫产指征已远远超过医学指征范围,孕产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因此,加强孕产期保健及对产妇和家属的宣教工作,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近5年上海市闵行区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闵行区近5年妇婴卫生工作季度报表和剖宫产的临床资料。[结果]1剖宫产率仍呈上升趋势,阴道难产助产率呈下降趋势;2上海户籍孕妇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非上海户籍孕妇,但差距逐年缩小;3剖宫产指征构成比前4位为胎儿窘迫、头盆不称、瘢痕子宫、社会因素。瘢痕子宫顺位逐年上升,2012年升为第一位,胎儿窘迫、头盆不称逐年下降,社会因素无明显变化。[结论]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医疗、经济等因素导致剖宫产指征的放宽。需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干预,将剖宫产率控制在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5.
近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和对围生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该院近5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②在剖宫产指征中,难产因素始终处于第1位,胎儿宫内窘迫、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处在第2、3位,社会因素呈逐年上升趋势;③围生儿病死率趋于稳定。结论: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围生儿病死率并未随之呈一直下降趋势,必须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6.
奚宏伟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213-1214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及指征的变化,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2010年间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发生变化。结论社会因素是引起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开展产前教育,加强孕期保健,提高助产术,严格剖宫产指征,可以适当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10年剖宫产率及指征分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指征的变化。方法 :对 1991~ 2 0 0 0年 10年间 7618例剖宫产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剖宫产率 2 9.99% ,剖宫产率逐年增加 ,1991年为 2 2 .19% ,到 2 0 0 0年达 47.2 4% ,有极显著性差异 (P<0 .0 0 5)。以社会因素为手术指征的剖宫产率 ,1991年为 5.58% ,2 0 0 0年为 13 .48%明显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剖宫产率上升 ,围产儿死亡率无明显下降。结论 :剖宫产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 ,剖宫产率的增加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 ,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手术指征不充分剖宫产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青  杨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6):2057-2059
目的:分析手术指征不充分剖宫产的原因和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170例自然分娩和148例手术指征不充分的剖宫产作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了影响分娩方式的90个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结果:影响手术指征不充分剖宫产的因素有孕前体重指数、产前体重、产前体重指数、孕前与产前体重差、孕前营养、孕期营养、孕期补钙、妊高征、分娩年龄、婚孕年龄差、腹围、宫高、先露浮、B超提示胎盘钙化、胎儿双顶径、脐带异常、产时焦虑精神紧张、产妇剖宫产愿望、痛疼耐受力、文化程度、医务工作和干部职业、孕前体型肥胖、矮小;而身体体型高、经产、宫颈评分高,有自然分娩信心则是降低手术指征不充分剖宫产率的因素。结论:准确把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城乡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城乡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差别。方法:分析城乡两所医院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城市剖宫产率明显高于乡村;剖宫产指征城市以脐带绕颈占第1位,而乡村以难产占第1位。结论:剖宫产率的升高与医患双方有关。为减少对产妇和新生儿不必要的伤害,应该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以维护母婴利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剖宫产率的原因,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5年来3032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剖官产率为61.36%,社会因素、胎儿因素、妊娠并发症,头盆不称为主要指征的前4位。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产科医生技术水平,开展产前宣教,加强医患沟通,可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