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诊断分段诊断性刮宫提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诊断明确。值得注意的是,诊断性刮宫对局限性病灶的诊断能力有限,可能漏诊58%的子宫内膜息肉和60%的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近二十年来,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术已经代替诊断性刮宫成为子宫内膜癌诊断的金标准。2治疗前评估治疗前评估的核心是明确临床分期。若临床分期有误,会导致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因此治疗前应对患者作全面评估,包括完整的病史(尤其是家族史)、详细的体格检查、诊断性刮宫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理功能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约75%的患者为早期病例,对于Ⅰ期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为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及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和(或)清扫术,术后5年存活率达83%~93%,预后较好.但标准的手术治疗使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失去了生育机会及卵巢内分泌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理功能的治疗,包括保留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育功能或卵巢内分泌功能,以及对手术治疗后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成为近年较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1895年,法国的EmilRies阐述了系统淋巴清扫的理论基础,2年后又详细描述了淋巴清扫的手术方式,被认为是当代淋巴清扫术之父[1]。自1988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手术病理分期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全面应用后,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展宫颈癌根治术。近年来对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的实施及其临床病历资料的积累,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已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低位、高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4例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手术位置不同分为高位组与低位组,每组27例.高位组实施腹腔镜下高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低位组实施腹腔镜下低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复发率、生存率、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范围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70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访217例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脉管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组,切除至肠系膜下血管水平组以及肾血管水平组术后10月生存率分别为:98.6%,94.3%和100.0%。结论中低分化、淋巴脉管转移、特殊病理类型、以及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建议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其切除范围应至肾血管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和探讨晚期妊娠胎盘植入的发生、处理方法和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胎盘植入的介入治疗。方法 对1例晚期妊娠胎盘植入、分娩后发生难以控制大出血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既往对晚期妊娠胎盘植入分娩后大出血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需行子宫切除。现代介入治疗可达到快速止血且保留子宫的效果。结论 介入治疗是胎盘植入所致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又一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尽管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绝经后年老妇女,但随着全球范围内子宫内膜癌发病率的增加,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约15%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绝经前妇女,5%的患者为40岁以下妇女。不少年轻患者渴望保留卵巢功能,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可否保留卵巢日益成为妇科肿瘤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对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能否保留卵巢,虽尚无大规模的循证医学证据,但一些研究得出了肯定的结论。本文就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保留卵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 患者,17岁.因月经紊乱,伴经量增多半年于2008年4月7日入院.2005年3月月经初潮,自2007年9月始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伴大量血块,曾在当地给予调经治疗后稍好转.于2008年1月阴道有多量黄色水样分泌物、有异味,伴痛经.2008年4月到我院门诊就诊,B超检查示宫颈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疑为宫颈肿瘤收入院.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7岁,孕足月于2004年8月21日在家中分娩一女婴,产时、产后出血不多,产后约1h胎盘未娩出即来我院,严密消毒下行阴道检查胎盘未剥离,行人工剥离胎盘未成功,又行清宫钳夹,术中胎盘粘连紧,考虑患者阴道出血量不多,即给予缩宫素、甲氨蝶呤、己烯雌酚等药物保守治疗。产后8天家属强烈要求出院。  相似文献   

10.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保留功能治疗,包括未生育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和年轻患者保留卵巢内分泌功能治疗,是近年来子宫内膜癌治疗方面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必要性、病例选择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1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必要性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国内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但是由于生活方式的转变,其发病率在不断升高,并且随着宫颈癌筛查及预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好发于绝经前后的妇女,40岁以下者相对少见,只占所有病例的2.1%~14.4%.其治疗方法主要为子宫双附件切除,或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此种手术治疗尽管对早期肿瘤的治愈率高,但患者却丧失了生育能力.一般情况下,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多为有不孕史的未孕妇女,渴望保留生育功能.现已有早期子宫内膜癌采用反复子宫内膜诊刮及激素(通常为孕激素)治疗成功且保留生育功能的报道.保守性治疗尽管可行,但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诸如恰当的治疗前评估,孕激素治疗的期限及剂量,完成生育后子宫切除的必要性等.因此,本文复习近年的国内外文献,就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治疗前评估、治疗方法及结局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报告患者,65岁,因不规律下腹部痛半年余,进行性加重2+月于2011年3月6日入院。绝经20+年,半年余前出现排便时伴下腹疼痛,无阴道流血、流液,于当地医院行"取IUD术+诊断性刮宫术",术后病理检查未见异常且症状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近年,对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PAS)的诊断和管理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研究建议,除了坚持采用基于产前影像学的选择性剖宫产子宫切除术的常规方法外,应综合考虑团队医生的经验、患者需求、生育力选择等情况选择更合适的方法[1].采取保守治疗,可保留生育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  相似文献   

14.
子宫肉瘤发病率较低,2009年之前,一直没有子宫肉瘤的独立分期标准,子宫平滑肌肉瘤使用的是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1988年)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标准,其他类型肉瘤使用的是国际抗癌协会-美国联合癌症分期协会(UICC-AJCCS)(1994年)子宫肉瘤临床分期标准,这两种分期标准对指导临床治疗决策的制定及预后的判定均有一定局限性,其原因在于:①子宫内膜癌与子宫肉瘤组织起源不同:子宫内膜癌源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而子宫肉瘤源于子宫肌层或内膜间质细胞.  相似文献   

15.
患者,30岁,因"反复不规则阴道出血3年"于2005年3月14日首次入院.入院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血清CA125水平正常,官腔诊刮提示子宫内膜样腺癌,彩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侵及浅肌层.于2005年3月23日行经腹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活检术.  相似文献   

16.
尽管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确诊时处于早期,通过手术即可治愈。但伴有复发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依然面临复发的危险,需要术后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激素治疗等。  相似文献   

17.
1病历摘要患者,35岁,因下腹部包块伴下腹痛2个月,加重3天,于2010年6月3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右下腹被撞击后出现腹痛,于右下腹触及一直径约2cm包块,触痛明显。5月10日因不规则阴道流血半个月伴下腹痛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子宫孕7+周大小、质硬、触痛明显、活动可,双侧附件区无异常。  相似文献   

18.
近日,国际肿瘤综合协作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2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二版)》.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1 2012年指南(第二版)内容主要更新①患者进行治疗前评估时,非必要性检查中修改了年轻患者接受遗传学咨询和基因诊断的年龄指征.  相似文献   

19.
一、病例摘要 病例1:患者57岁,因“绝经6年,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余”于2009年10月5日入院。既往糖尿病病史10年,血糖控制尚可。入院后先行宫腔镜检查术,术后病理回报为“子宫内膜腺癌”,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癌Ⅰ期。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carcinoma)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约5%的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下的生育年龄妇女。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或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然而,随着全球妇女准备受孕的时间越来越晚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于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不仅要以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时间为目的,而且还应在保证预后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提高生存质量,保留生理功能,甚或保留生育功能。尽管有关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