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Nance弓矫治上颌第二磨牙正锁伴前牙深覆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改良Nance弓矫治40例上颌第二磨牙正锁伴前牙深覆患者,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进行测量分析和测量临床牙冠高度,并设空白对照组24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经过3~4个月的矫治,上颌第二磨牙正锁解除,前面高平均增加(2.63±0.57)mm,后面高平均增加(1.66±0.26)mm,覆平均减少(2.59±1.28)mm,上下前磨牙临床牙冠高度均有显著增加,下颌多于上颌。下磨牙临床牙冠高度亦明显增加,上磨牙不明显。结论改良Nance弓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矫治上颌第二磨牙正锁的口内装置,并能快速打开咬合,尤其适用于深覆低角型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应用骨钉矫治恒磨牙正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合并有磨牙正锁的各类错病例14例,男4例,女10例,年龄12-36岁,平均17岁。其中植入骨钉矫治锁者9例,6例进行了后牙减数。单纯植入上颌腭侧骨钉5例,辅助颊侧颧牙槽嵴区骨钉2例,辅助下颌颊棚区骨钉2例;链状皮圈对正锁牙进行颌间交互牵引,为防止链状皮圈被咬断,可做少量的面树脂垫高处理。结果:9例应用骨钉矫治的正锁病例矫治疗程最短15个月,最长24个月,平均18个月。正锁解除时间最短者2个月,最长8个月,平均5个月,全部正锁解除后均达到良好的稳定状态。结论:种植支抗钉用于解除磨牙正锁,直接针对锁发生的机理进行矫治,同步矫治锁牙的高度异常及宽度异常,避免了以往各种方法的诸多缺点,并且使正锁的矫治成为同期矫治各种错内容的一部分,极大地缩短了疗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固定咬合导板辅助固定矫治器矫治后牙锁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固定矫治器加固定咬合导板矫治后牙锁患者9例,固定咬合导板的高度以解除后牙锁结为准。将咬合导板焊接于两侧带环的腭侧,随带环粘固于上颌第一磨牙上,同时按常规方法在上下颌粘接固定矫治器。待后牙锁矫治后,去除固定导板或将固定导板改成Nance弓,继续固定矫治。结果经过3.5~5.0个月矫治,患者后牙锁解除;对于需要强支抗的患者,固定咬合导板能获得较好的支抗,使固定矫治得以顺利进行。结论应用固定咬合导板能较快解除后牙锁,简化治疗程序,缩短疗程,取得较好的矫治效果。固定咬合导板是一种有效治疗后牙锁的辅助矫治装置。  相似文献   

4.
《口腔医学》2015,(12):1048-1052
目的评价骨皮质切开辅助矫正舌倾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侧下颌第二恒磨牙舌倾的成人正锁患者40例,分为两组,骨皮质切开组20例,用骨皮质切开术加交互牵引来矫正锁。对照组20例,仅使用交互牵引来矫正锁;观察两组患者锁解除所用时间。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拍摄CBCT,观察两组患者目标牙是否有牙根吸收情况。结果骨皮质切开组锁解除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骨皮质切开组未发现明显的牙根吸收。结论采用骨皮质切开辅助矫正舌倾磨牙,能有效缩短矫治时间,同时也能减少牙根吸收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拔除磨牙矫治前牙开[牙合]的矫治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直丝弓矫治器,对9例恒牙期开病例进行拔除磨牙矫治。根据磨牙冠根发育及病理情况,结合错[牙合]类型,拔除4个第一磨牙2例;拔除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及上颌第二磨牙2例;拔除双侧下颌第一磨牙2例;拔除双侧下颌第二磨牙1例;拔除双侧下颌第三磨牙及上颌第二磨牙2例。结果:全部病例矫治后均为前牙正常覆覆盖或Ⅰ度深覆[牙合],后牙中性关系。开[牙合]矫治最长时间为18个月,最短7个月,平均14个月。结论:拔除磨牙矫治前牙开[牙合],具有效果显著,矫治时间短,矫治后稳定性较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改良腭弓矫治伴有上颌第二磨牙颊侧错位的单侧或双侧正锁(牙合).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2年8月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正畸患者20例,男7例,女14例,年龄15~36岁.采用直径1.2 mm不锈钢丝弯制改良腭弓拉颊侧错位的上颌第二磨牙入牙列,根据错(牙合)情况下颌牙弓采用固定矫治器和/或交互牵引配合矫治,观察临床疗效.每个病例正锁(牙合)纠正前后拍摄曲面断层片及头颅侧位片,比较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均在2~4.5个月内完成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矫治,磨牙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颅面软硬组织测量值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改良腭弓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矫治上颌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装置.  相似文献   

7.
上颌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时常发生,正畸临床矫治有一定的难度.依据错(牙合)的不同情况,作者提出4种临床矫治方法:一是上下颌牙齿交互牵引;二是利用上下颌的正畸弓丝移动上下牙齿向颊、舌方向;三是拔除锁(牙合)牙,让第三磨牙自动近移替代第二磨牙;四是利用种植钉作支抗,用皮链牵引其达到正常牙位;评估了4 种矫治方法的优、缺点.在讨论中叙述了矫治的临床应用、如何选择矫治方法以及在矫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吴颖  陈扬熙 《口腔医学》2019,39(2):148-151
目的探讨改良型垫配合咀嚼功能训练矫正后牙正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下颌后牙舌倾、对颌牙颊向倾斜的后牙正锁患者,采用改良型垫进行后牙正锁间交互牵引配合术后咀嚼功能训练,观察临床疗效和测量术前术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中FH-MP、U6-PP、L6-MP的变化。结果经过3~12个月的矫治,20例全部解除锁关系,矫治前后FH-MP、U6-PP、L6-MP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改良型垫配合术后咀嚼功能训练能有效地矫正后牙正锁和进行锁牙垂直向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滕英 《广东牙病防治》2011,19(3):154-159
目的探讨治疗安氏Ⅲ类错伴有单侧的后牙反、锁和单侧前牙反的牙源性下颌偏斜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安氏Ⅲ类错伴单侧的后牙反、锁和单侧前牙反等牙源性下颌偏斜患者21例,年龄8~25岁,平均15.5岁。单侧后牙反、锁引起的下颌偏斜通过上颌扩弓、上下牙交互牵引纠正宽度不调,促使下颌自行复位;前牙反通过Ⅲ类牵引予以解除。结果 21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治疗后颜面对称性和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颏点偏斜平均减少(2.9±0.6)mm,因长期错导致的下颌骨偏斜亦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牙源性下颌偏斜,经过合理正畸治疗,随着单侧后牙反、锁及单侧前牙反的解除可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扩弓和Ⅱ类牵引矫治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的矫治时机及矫治原则。方法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10例,采用扩弓和牵引的方法矫治,比较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结果矢状方向上,下颌骨位置(SNB)前移,下颌磨牙位置(L6-Ptm)前移明显;垂直方向上,上下颌后牙齿槽骨高度(U6-PP,L6-MP)增大,尤以L6-MP增大明显;上下切牙明显唇倾,U1-L1明显减小。结论青少年Ⅱ类2分类错非拔牙矫治患者采用扩弓和Ⅱ类牵引矫治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微螺钉型种植体在上颌前突正畸治疗中的支抗应用,同时与口外弓配合Nance弓等传统支抗相比较,总结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不足以及注意事项。方法选择上颌严重前突的拔牙矫正患者24人,矫治设计需强支抗,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2人,试验组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结合滑动直丝弓技术,对照组用口外弓加Nance弓或者横腭杆结合滑动直丝弓技术,对治疗前后利用X线头颅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试验组上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未发生明显移动(P>0.05),而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前移3.7 mm,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微螺钉型种植体有效治疗上颌前突畸形,可代替口外弓配合Nance弓等传统强支抗,具有舒适、操作简便灵活,可即刻受力,不依赖于患者合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Nance弓的支抗与支抗消耗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评价不同状态时Nance弓的支抗强弱和支抗消耗。方法:43例分成J钩、Nance弓及J钩和Nance弓联合支抗3组,分别测量矢状向和水平向的支抗消耗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种支抗时第一磨牙均有显著性前移(P<0.001),三者相互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Nance弓水平支抗稳定(P>0.05)。结论:Nance弓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支抗装置,具有三维支抗作用,支抗消耗可通过与其它支抗联合或改变牵引方式来调节。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treatment for upper labial impacted canines by modified Nance arch. Methods    Thirty cases of the upper labial impacted canines were chosen with a greater possibility of successful guided eruption. All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the modified Nance arch as anchorag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straight wire technique??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ll impacted canine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moved to the normal position??no roots resorption. The time of traction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the upper labial impacted canines using modified Nance arch effects significant and worthy of promo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一种改良粘结式Nance弓与传统带环式Nance弓在正畸临床上的使用效果及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 40例上颌需要中度支抗的青少年正畸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戴用传统Nance弓和改良粘结式Nance弓,戴用4周后使用VAS量表法评价佩戴舒适度,并分别于第4、8、12周检查2组患者上颌第一磨牙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探诊深度,配对t检验与χ2检验检测2组间差异。结果 戴用改良粘结式Nance弓组在舒适度上显著高于传统Nance弓组,牙周指数也显著优于传统组。结论 改良粘结式Nance弓相比于传统Nance弓,戴用更为舒适,并能显著减少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三维光弹应力分析法研究"摇椅形"方弓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作用下,下颌牙齿牙槽骨的应力分布规律和移动趋势。方法制作上下颌三维光弹模型,对模型加载"摇椅形"不锈钢方丝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力,将下颌实验模型单颗牙进行三维方向冻结切片,利用三维切力差法,计算单颗牙牙槽骨各点应力值。结果在"摇椅形"方弓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作用下,各牙齿均未受到较大正畸力。17整体龈向压低,颊向移动,冠向远中旋转,近中颊向远中舌向扭转。16整体龈向压低,颊向移动,冠向远中旋转。15整体向伸长,冠向远中旋转,冠颊向根舌向转矩。13整体向伸长,冠唇向根舌向转矩。12为向伸长,冠唇向根舌向转矩。结论"摇椅形"方弓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可以用来矫治开,随着弓丝直径增加,摇椅角度要减小。对于采用拔除双尖牙矫治的开患者,利用"摇椅形"不锈钢方丝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关闭拔牙间隙可以满足开矫治机理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微小种植体在成人双颌前突矫治尖牙远移中的支抗应用 ,同时与口外弓配合Nance弓的传统支抗相比较。方法 :2 4例成人双颌前突患者随机分为 2组 ,试验组尖牙远移时应用微小种植体做为支抗 ,对照组远移尖牙时则利用口外弓配合Nance弓的传统支抗 ,通过尖牙远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变化来判断 2支抗丧失情况并做组间比较。结果 :2组患者在 3~ 6个月后远移尖牙到位 ,试验组上颌第一磨牙前移 0 .85mm ,上切牙腭侧移动 1.82mm ;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前移 0 .91mm ,上切牙腭侧移动 2 .0 2mm。方差分析可见 2组间无差异。结论 :微小种植体是一种具有稳固、生物相容性好、舒适等特点的支抗 ,完全可以代替口外弓配合Nance弓的传统强支抗 ,在尖牙远移过程中发挥强大的支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摇椅形"弓丝矫治前牙开牙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摇椅形”弓丝对前牙开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 对 14例前牙开牙合的患者应用“摇椅形”弓丝同时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进行矫治 ,通过分析矫治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评价其矫治效果。结果 矫治后上下颌切牙伸长、内收 ,下颌磨牙直立 ,牙合平面改建 ;同时控制了开牙合患者垂直方向的生长。结论 应用“摇椅形”弓丝同时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矫治开牙合畸形符合利用固定矫治器治疗开牙合的机理 ,能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改良舌弓矫治下颌近中倾斜第二磨牙的疗效。 方法 选择5例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倾斜病例,采用改良舌弓远中牵引、直立近中倾斜的第二磨牙,观察其临床效果,通过曲面断层片测量评价其疗效。 结果 5例近中倾斜磨牙均远中直立,建立了良好咬合关系,平均疗程5个月。 结论 改良舌弓能有效直立近中倾斜的第二磨牙。  相似文献   

19.
A clear removable appliance can be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orrect bilateral second molar scissors-bite during the retention phase. In certain cases of bilateral second molar scissors-bite where the patient refuses to wear conventional fixed appliances, Serial Aligner could be an effective alternative option.  相似文献   

20.
A 15.3-year-old white girl with a skeletal Class III malocclusion and a severe lateral open bite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orthodontics and directional force mechanics and elastics. She had 5 congenitally missing premolars. The maxillary right canine was ectopically erupted and in contact with the maxillary right first molar. An Angle Class I molar relationship was achieved with canine protected occlusion and incisal guidance. A wrap-around retainer was placed on the maxillary arch and a lingual bonded retainer on the mandibular arch. Treatment time was 38 mont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