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5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纤溶酶200 U 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每天1 次,连用1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缺血性ST-T 段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减少,心电图缺血性ST-T 段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纤溶酶抗心绞痛与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含量及纤溶系统的关系。方法 对 3 0例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纤溶酶 2 0 0U加入生理盐水 2 5 0ml中 ,缓慢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连用 10天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Fib、D 二聚体 (D D)含量、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I(PAI I)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86% ,血浆Fib含量及PAI I活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1) ,D D含量及t PA活性明显增高(P <0 .0 1) ,心电图NST及∑ST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 .0 1)。结论 纤溶酶抗心绞痛通过降纤溶栓调节纤溶系统来完成  相似文献   

3.
心绞痛患者纤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纤溶活性变化。方法将92例心绞痛患者分为三组,稳定型心绞痛组20例,cTnT阴性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7例,cTnT阳性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5例。另选20例同年龄组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血浆D-二聚体(D-dimer)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1)水平。结果cTnT阴性和阳性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AI-1和D-dimer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各组心绞痛患者t-PA/PAI-1较对照组降低(P<0.01)。稳定型心绞痛、cTnT阴性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cTnT阳性的不稳定型心绞痛PAI-1、t-PA/PAI-1和D-dim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cTnT阳性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变化最明显,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变化较小。结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纤溶活性均存在异常,cTnT阳性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变化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UAP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溶酶100U静脉输注,两组治疗均为2周。观察心绞痛缓解、缺血性心电图改善及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缺血性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75.0%,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5.0%;对照组心绞痛缓解缺血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60.5%和44.7%,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15.8%,两组总有效率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溶酶治疗UAP及非Q波心肌梗死疗效好,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老年人 (≥ 60岁 )不稳定型心绞痛 ( U A)和稳定型心绞痛 ( SA)患者体内组织因子 ( T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 PAI-1)的变化。方法 采用 ELISA双夹心法。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 TF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 ,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对比 ,血浆 t PA活性、t PA/PAI-1明显降低 ,PAI-1活性明显增高 (均为 P<0 .0 5 )。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失平衡 ,可能对老年人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东菱克栓酶 (DF- 52 1)因具有调节纤溶系统活性、溶栓、改善血流状况功能已广泛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突发性耳聋及慢性动脉栓塞症等治疗。我们对 3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期高凝状态患者 ,在以常规方法治疗的同时加东菱克栓酶 (DF-52 1)并肝素极化液进行治疗 ,并与同期以常规方法治疗的 30例此类患者进行比较 ,探讨 DF- 52 1并肝素极化液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症状、心电图 ,及高凝状态的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6 0例冠心病患者 ,均符合 1979年 WHO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UA)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 :1克栓…  相似文献   

7.
肝素及小剂量去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中间型临床状态,其病理学基础多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及附壁血栓形成有关,去纤酶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原而具有持久的抗凝及抗血小板作用,有可能改善斑块的不稳定状态,本文试图比较肝素及去纤酶治疗UAP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纤溶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注射用纤溶酶结合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纤溶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凝血状态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设对照组30例,常规用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输注纤溶酶100U,每日1次,连用1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凝系列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P<0.05)。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但出凝血时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溶酶治疗UAP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纤溶活性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14d,治疗组静滴葛根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14d,观察两组患者凝血纤溶活性指标以及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低(均为P<0.05),抗凝血酶Ⅲ(AT-Ⅲ)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水平较治疗前高,但治疗组改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相比,葛根素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更加明显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凝血纤溶状态,临床疗效更好,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小剂量尿激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 1、组织型纤溶酶原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心绞痛的机制。方法:选择80例心电图负荷试验阳性、动态心电图出现缺血性改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静脉应用小剂量尿激酶3 d,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内皮素 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升高,内皮素 1 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下降,其变化均具有显著性。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可明显调节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如内皮素 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纤溶活性及内皮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明确纤溶活性和内皮功能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均取早晨空腹静脉血,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PA和PAI-1的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其血浆中vWF的含量。结果(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t-PA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0.2±0.11IU/ml∶0.4±0.09IU/ml,P<0.05),而PAI-1活性则较对照组增高(0.9±0.32AU/ml∶0.53±0.30AU/ml,P<0.05),vWF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565±80.5)%∶(80±55.6)%,P<0.001];(2)PAI-1活性与vWF的含量呈正相关;(3)PAI-1活性、vWF含量均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结论纤溶活性降低、血管内皮受损使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易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及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我院2005年6月至2007年4月采用注射用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表现有较多相似之处,其发病均建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且均发生斑块破裂、血小板凝集、纤溶系统改变、细胞因子释放等病理变化.本研究探讨细胞色素P450( CYP450)、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在两种疾病中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冠心病病人血浆脂联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冠心病151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健康体检者50名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浆脂联素、PAI-1浓度.结果 ①血浆脂联素浓度:冠心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②血浆PAI-1浓度:冠心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③冠心病病人血浆脂联素浓度与血浆PAI-1浓度相关系数为(r=-0.750,P<0.01).结论 低脂联素水平可能是冠心病的发病因素之一,血浆脂联素水平可能有助于反映冠心病斑块的稳定性;低脂联素水平可能通过减低纤溶活性而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患者血液纤溶活性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测定了1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及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及20例正常人的血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l-1)活性、纤溶酶原(PLG)含量及纤溶酶(PL)活性。发现AMI及UA发作时PAI-1活性增高。t-PA活性降低,PLG含量升高,PL活性降低。表明AMI及UA发作时纤溶活性低下,易诱发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此与AMI及UA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较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周前后凝血纤溶指标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以了解短期辛伐他汀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抗凝作用和免疫炎症抑制的影响。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组,另设非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凝血纤溶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组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血浆凝血因子Ⅶ、纤维蛋白原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有所升高,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且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与血脂变化无相关性。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早期予以辛伐他汀治疗,可明显影响血浆炎症因子及凝血纤溶因子的水平,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的抗凝抗炎作用,可能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电图、血栓前分子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入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100 mg/d静脉输注,14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变化,以及对血栓前分子标志物纤维蛋白原(Fg)、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影响,同时观察肝功能、肾功能等安全指标.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Fg、vWF、 t-PA,提高 PAI-1水平方面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有明确疗效,其机制与其对血栓前凝血和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观察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 ,以探讨凝血系统的变化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10 0例冠心病患者血浆D 二聚体、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含量 ,并与4 4例健康人比较。结果发现 ,冠心病患者血浆D 二聚体、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指标变化明显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P <0 .0 1)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P <0 .0 5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D 二聚体水平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 <0 .0 5 )。结果提示 ,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 ,表现为继发性纤溶亢进 ,血小板活性增加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且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变化及通心络胶囊对其影响.方法将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和治疗组(基础治疗加通心络胶囊治疗).分别用酶联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PAI-1、TXB2、6-Keto-PGF1α含量,并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来评价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病人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得到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86.67%,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浆PAI-1、TXB2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栓前状态,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