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药熏蒸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中心脑康复科自2007年以来为38例痉挛型脑瘫(简称脑瘫)患儿开展中药熏蒸治疗,疗效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符合脑性瘫痪(痉挛型)的诊断标准,其中痉挛型四肢瘫30例,痉挛型双瘫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8月龄~1.5岁29例,年龄1.5~3岁9例,30例患儿明确有围生期高危因素至少一项,高危因素包括孕母早期感染、妊高征、先兆流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早产、胆红素脑病、化脓性脑膜炎等,所有患儿均行头颅CT检查,CT异常27例(脑发育不全11例,脑积水8例,开放性侧裂发育畸形3例,胼胝体、透明隔缺如或发育不全5例)。1.2治疗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2.
小儿脑性瘫痪我国发病率为1.8‰—4‰[1],痉挛型脑瘫是脑瘫的常见类型,约占60%—70%[2]。痉挛不仅阻碍儿童正常运动的发育,还可以引起挛缩、畸形、疼痛等并发症。所以,如何缓解痉挛一直是脑瘫康复治疗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临床应用肉毒素治疗中选用了不同定位方式,剂量大小不统一,临床疗效不一。本研究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选用肌电引  相似文献   

3.
脑瘫的临床与头颅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小儿脑性瘫痪临床症状与头颅CT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对86例小儿脑瘫患者行颅脑CT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6例患儿中,CT表现异常者66例,异常率76.7%,其中脑萎缩最常见,占59.1%,并且,年龄越小,CT异常率越高。病因中,有窒息史者CT异常率最高。临床类型中,痉挛型的CT异常率最高。结论 头颅CT形态学检查对小儿脑性瘫痪的病因学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8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开展早期运动康复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9年4月~2000年4月以来我科门诊就诊的脑瘫患儿共8例,男5例,女3例;年龄1.5~3.5岁;痉挛型1例,松弛型4例,共济失调型1例,混合型2例。并经临床头颅CT、脑电图检查。1.2方法根据综合评定对每个患儿存在的运动障碍的程度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方案。主要目标为:放松其僵硬的肌肉;减少身体痉挛性姿势;训练正确的卧、坐、站、走等姿势。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采取一对一方式进行运动功能训练。(1)…  相似文献   

5.
康复训练是实施脑性瘫痪(脑瘫)儿童早期功能恢复的关键,向家长提供一种简单易学、安全有效的康复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动作疗法”训练脑瘫患儿,用于家庭康复,取得较好效果。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自1996年以来随访的能坚持合作的脑瘫患儿14例,男7例,女7例;年龄10~35个月,平均20.5个月;痉挛型7例,非痉挛型5例,混合型2例;脑CT检查6例未见异常,3例脑沟裂增宽,2例脑室增大,3例未作检查。1.2 方法(1)康复教育:向家长普及脑瘫方面的医学知识及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鼓励家长树立信心,对患儿早期即开始康复训练。(2)训练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海南省0—6岁脑性瘫痪(CP)儿童的流行特征及康复现状,为脑瘫儿童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性治疗及政府和相关行政部门制定脑瘫儿童的预防、康复医疗救助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原则,以居委会(村)为最小单位抽取全省18个市县乡镇0—6岁全体常住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市县随机抽取3—4个区(乡镇),所抽取的区(乡镇)中再随机抽取2—4个居委会(村),抽取到的居委会(村)中全部0—6岁儿童均纳入调查,由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医师进行诊断分型,收集并整理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实际调查海南省18地区0—6岁儿童38267例,实际有效37862例,发现脑瘫患儿80例,脑瘫患病率为2.11‰;各地区的脑瘫患病率在0‰—9.33‰,各年龄组患病率分布在1.98‰—3.22‰;不同性别间男女患病率之比为4∶1;脑瘫分型以痉挛型为主(占61.29%);曾接受康复训练的比例为66.2%。结论:海南省0—6岁儿童脑瘫患病率为2.11‰,分型以痉挛型为主,围生期保健及早期随访工作尚待加强,康复干预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可作为进一步研究脑瘫防治工作的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7.
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致残原因,癫痫是脑瘫常见并发症。脑瘫合并癫痫有可能使患儿运动障碍加重,同时给康复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为减少发生率对458例脑瘫患儿中合并癫痫的43例进行病因分析从脑瘫合并癫痫的发生率及所引起脑瘫高危因素和脑瘫类型的关系3方面入手,结果表明458例脑瘫患儿中合并癫痫的发生率是9.4%,合并癫痫患儿以痉挛型和混合型为主,单纯手足徐动型及共济失调型未见合并癫痫。合并癫痫的43例患儿有明确高危因素者占77%(33/43),其中以窒息、早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见,同时进行头颅CT或/和MRI检查28例异常者24例,其中18例有高危因素,这说明做好周产期保健工作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痉挛型双瘫是脑性瘫痪较常见的类型 ,主要表现为运动年龄落后、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股角小及交叉尖足、蹶臀、膝反张等姿势异常。现通过我院康复科住院患儿应用改良儿童重锤式髋关节训练器的疗效 ,探讨该训练器对脑瘫痉挛型双瘫的康复治疗作用。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为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1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的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 4 0例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2 0例 ,其中 :男性 11例 ,女性 9例 ;6月— 1岁 5例 ,1— 2岁 10例 ,2— 3岁 5例 ;合并脑积水 1例 ,先心室缺 1例。对照组 2 0例 ,其中 :男性12例 ,女性 8例 ;4…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经过综合康复治疗与家长参与治疗相结合的疗效。方法16例小儿痉挛型脑瘫患者予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中医按摩推拿、言语治疗等综合治疗,同时要求患儿家长参与治疗全过程,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效11例,占68.7%;有效4例,占25%;无效1例,占6.3%;总有效率93.7%。结论 合康复治疗与家庭康复结合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脑性瘫痪合并癫痫43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致残原因,癫痫是脑瘫常见并发症。脑瘫合并癫痫有可能使患儿运动障碍加重,同时给康复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为减少发生率对458例脑瘫患儿中合并癫痫的43例进行病因分析从脑瘫合并癫痫的发生率及所引起脑瘫高危因素和脑瘫类型的关系3方面入手,结果表明458例脑瘫患儿中合并癫痫的发生率是9.4%,合并癫痫患儿以痉挛型和混合型为主,单纯手足徐动型及共济失调型未见合并癫痫。合并癫痫的43例患儿有明确高危因素占77%(33/43),其中以窒息、早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见,同时进行头颅CT或/和MRI检查28例异常24例,其中18例有高危因素,这说明做好周产期保健工作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正>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每1000名活产婴儿中有2—3人患有此病[1]。根据2015年修订的《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按运动障碍类型和瘫痪部位将脑瘫分为六型,其中痉挛型偏瘫脑瘫作为脑瘫中常见分型,以单侧肢体运动功能和感知觉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此型脑瘫患儿患侧下肢常因肌肉痉挛和肌张力障碍而出现屈髋、屈膝以及足下垂等异常姿势,  相似文献   

12.
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由于牵张反射亢进,致使某些肌群的张力明显增高而拮抗肌的张力相对不足,肌痉挛是在活动中采取协调性姿势的基础,肌张力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可以看作是决定预后的重大因素,因此,对320例痉挛型小儿脑瘫病例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发现患儿的内收肌和腓肠肌痉挛基本缓解,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得到改善。1对象与方法我院自1995~2001年收治痉挛型脑瘫患儿320例,主要以痉挛型双瘫、痉挛型四肢瘫、痉挛型偏瘫、痉挛型双重性偏瘫为主。其中男186例,女134例,0~3个月80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经过综合康复治疗与家长参与治疗相结合的疗效。方法:16例小儿痉挛型脑瘫患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中医按摩推拿,言语治疗等综合治疗,同时要求患儿家长参与治疗全过程,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显效11例,占68.7%,有效4例,占25%;无效1例,占6.3%,总有效率93.7%,结论综合康复治疗与家康复结合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常因关节挛缩、畸形,肌肉萎缩、短缩等症状而致站立、行走等运动功能异常困难,这些问题单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术后及时给患儿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措施,是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得以顺利恢复的重要保证。湖南省脑科医院脑瘫科自2001年起采用SPR手术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对近期54例获取完整随诊资料的患儿疗效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小儿脑性瘫痪是小儿神经系统残疾的主要疾患之一。 1998年我国“九五”攻关课题报道 ,全国 0— 6岁脑瘫患儿有 31万 (患病率为 1.86‰ ) ,并以每年 4 .6万的速度递增。所以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所面临的形势越来越紧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使脑瘫患儿获得理想康复疗效的关键。1脑性瘫痪定义脑性瘫痪简称脑瘫 ,是指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 1个月内发育时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同时伴有智力、语言、视、听觉等障碍[1] 。2高危因素[2— 6]小儿脑瘫的主要高危因素有 :①早产、低出生体重 ,尤以胎龄 …  相似文献   

16.
我国脑瘫儿童社区康复护理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庆瑜 《护理学报》2006,13(7):30-31
脑性瘫痪是围产期各种原因所致的主要神经系统伤残综合征,不仅表现为中枢神经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精神发育迟滞和视力、听力、语言障碍,癫疒间、智力低下、行为异常、感知障碍等[1]。脑性瘫痪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据不完全统计为1.8‰ ̄4‰[2]。由于脑性瘫痪患儿的病程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障碍,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家人的支持,社区康复和家庭护理适应了这一需求。许多学者在此领域也已作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现将脑瘫儿童社区康复护理现状和发展情况综述如下。1脑瘫儿童治疗方法在我国0-6岁脑瘫患儿有31万,患病率为1…  相似文献   

17.
脑性瘫痪的病因很多。妊娠期间母亲患糖尿病或各种感染 ,分娩过程中受到产伤或缺氧及生后 1个月内婴儿患各种脑炎、病毒感染、头部外伤等均为脑性瘫痪发生的高危因素。为了能早期发现 ,早期干预治疗 ,本文总结了 6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诊治经验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选择 1997年 5月~ 2 0 0 2年 5月我院脑瘫科门诊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共 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诊断均符合 1988年全国脑瘫会议制定的标准[1] 。其中男 46例 ,女 2 2例 ;2岁以下 2 4例 (35 .3% ) ,2~ 4岁 2 7例 (39.7% ) ,4岁以上至 6岁 13例(19.1% ) ,6…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在脑性瘫痪治疗中的意义,以减少脑性瘫痪的致畸率。方法选择辽宁省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脑瘫科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6个月的系统康复训练。比较训练前后的运动发育率。结果68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训练后运动发育率明显高于训练前(t=2.340~3.773,P<0.05~0.01)。结论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其脑功能的恢复,使患儿运动功能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9.
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常因关节挛缩、畸形,肌肉萎缩、短缩等症状而致站立、行走等运动功能异常困难,这些问题单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术后及时给患儿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措施,是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得以顺利恢复的重要保证。湖南省脑科医院脑瘫科自2001年起采用SPR手术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对近期54例获取完整随诊资料的患儿疗效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22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脑电图和脑CT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脑电图和脑CT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4例脑瘫患儿进行脑电图和脑CT检查。结果224例脑瘫患儿脑电图异常率为47.77%,其中合并痫样放电占58.88%;脑CT异常率为79.46%,脑CT异常率显著高于脑电图(P<0.001)。不同瘫痪类型的脑电图和脑CT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电图与脑CT两者结合可为脑瘫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