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剂量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成人免疫后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 ,为探讨适合于我国成人的合适免疫剂量提供依据。方法 :2 0 0名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共 4个剂量组 ,均按 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 3次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4组剂量分别为每次 5 μg、10 μg、15 μg和 2 0 μg。 结果 :全程免疫后 1个月时 ,4个组抗 -HBs阳转率分别为 75 .0 0 %、91.84 %、95 .6 5 %、97.87%,组间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1) ;抗 -HBs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是 197.4mIU·mL 1、315 .6mIU·mL 1、4 0 3.6mIU·mL 1和 4 77.8mIU·mL 1,组间差别亦有显著性 (P <0 .0 1)。年龄、体重指数、性别对免疫效果有影响。随着免疫剂量的增加 ,不良反应率随之增加 ,2 0 μg组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为 7.5 9%,5 μg组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为 2 .0 3%,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我国健康成人按 0、1、6个月方案接种 3次不同剂量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结果表明 ,每次接种2 0 μg的免疫效果最好 ,但不良反应率也最高。故推荐 ,在健康成人以 10 μg而 35岁以上乙肝高危人群以 2 0 μg的免疫剂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成员国的百日咳疫苗免疫程序现状。方法 通过WHO网站获取2022年8月11日更新的各成员国百日咳疫苗[包括无细胞百日咳疫苗(Acellular pertussis vaccine, aP)和全细胞百日咳疫苗(Whole-cell pertussis vaccine, wP)]免疫程序信息,描述性分析不同免疫程序的国家分布。结果 在194个WHO成员国中,共有99种不同的百日咳疫苗免疫程序,其中实施aP、wP、aP与wP混合免疫程序的国家分别为65个(33.51%)、117个(60.31%)、12个(6.19%)。所有国家实施≤6岁儿童3剂次、4剂次或5剂次百日咳疫苗免疫程序,其中实施5剂次的aP、wP、aP与wP混合免疫程序的国家分别为29个、33个、6个。174个(89.69%)国家的免疫程序起始年龄为1.5或2月龄。48个(24.74%)国家实施≥7岁儿童和青少年aP加强免疫。第1剂与第2剂、第2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1或2个月的国家分别为182个(93.81%)、166个(85.57%)。第4剂接种...  相似文献   

3.
两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客观地评价北京市现行不同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选择既往无乙肝疫苗接种史的大学生及出生时全程免疫过的儿童,检测血清HBsAg、抗-HBs及抗-HBc,全阴性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选大学生280人,按照0、1、6个月程序进行3针基础免疫,其中接种重组酿酒酵母乙肝疫苗(10μg、5μg、5μg)140人,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10μg、10μg、10μg)140人。入选儿童98人进行1针加强免疫,其中酿酒酵母疫苗49人(5μg),汉逊酵母疫苗49人(10μg)。免疫后1个月采血检测抗-HBs。结果 大学生3针免疫后,抗-HBs有效阳转率(≥10mIU/ml)酿酒酵母疫苗低于汉逊酵母疫苗(93.5%,99.3%,P〈0.05),几何平均滴度(GMT)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2mIU/ml,94.6mIu/ml,P〉0.05)。从男性看,接种酿酒酵母疫苗的抗体有效阳转率及GMT均低于汉逊酵母疫苗(85.7%,100.0%,P〈0.01)(56.6mIU/ml,98.6mIU/ml,P〈0.01),而对于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8.8%,98.5%,P〉0.05)(103.4mIU/ml,90.3mIU/ml,P〉0.05)。从同种疫苗不同性别看,接种酿酒酵母疫苗抗体有效阳转率及GMT男性均低于女性(85.7%,98.8%,P〈0.01)(56.6mIU/ml,103.4mIU/ml,P〈0.01),而汉逊酵母疫苗男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0.0%,98.5%,P〉0.05)(98.6mIU/ml,90.3mIU/ml,P〉0.05)。出生时按程序免疫的儿童,其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1)。70例阴转者经1针加强免疫后,98.6%出现阳转,GMT显著提高到免疫前的15倍。阳转率及GMT2种疫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97.4%,P〉0.05)(80.5mIU/ml,68.5mIU/ml,P〉0.05)。结论 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与疫苗种类及受种者性别均有关系。成人基础免疫,按目前常规使用剂量,男性接种汉逊酵母疫苗效果优于酿酒酵母疫苗,女性2种疫苗效果均好。儿童加强免疫,2种疫苗效果均较理想。重组疫苗初免后抗体阴转者的免疫记忆良好,新生儿完成重组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至少6年之内无需加强。  相似文献   

4.
两种百白破联合疫苗免疫后百日咳的血清学效果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为了解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PTa)和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PTw)的血清学免疫效果,在上海市卢湾区随机选取3月龄健康婴儿,分两组分别用DPTa和DPTw做基础免疫;又选取18月龄健康儿童也分两组,分别用两种联合疫苗做加强免疫,免疫前和免疫后1、6个月采血,用微量凝集试验检测百日咳凝集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百日咳毒素抗体(抗-PT)和抗丝状血凝素抗体(抗-FHA)的水平.结果表明经DPTw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后,凝集抗体阳性、保护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均明显高于DPTa;免疫后6个月,凝集抗体GMT仍维持在保护水平以上,证明DPTw是有效的.采用DPTa做基础免疫和为以DPTw做基础免疫者的加强免疫,免疫后抗-PT和抗-FHA抗体均明显高于DPTw;免疫后6个月抗-PT、抗-FHA抗体还显著高于保护水平,说明DPTa既可用于基础免疫,也可用于对以DPTw做基础免疫的婴儿的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 方法 选择 2 0 0名一般健康状况良好、乙肝标志物阴性、谷丙转氨酶正常的 2 0~ 60岁学校工作人员随机被分为 A、B、C、D四组 ,四组的免疫程序同为 0、1、6个月 ,免疫剂量分别为 3针 5 μg、3针 10 μg、3针 15 μg、3针 2 0 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结果 全程免疫后 1个月时四组抗 - HBs阳转率分别是 75 .0 0 %、91.84%、95 .65 %、97.87% ,四组间差别有显著性 (P<0 .0 1) ;四组抗 - HBs平均滴度 (GMT)分别是 197.4、3 15 .6、40 3 .6和 477.8m IU/ ml,四组间差别有显著性 (P<0 .0 1)。年龄、性别对免疫效果有影响。随着免疫剂量的增加 ,不良反应率随之增加 ,2 0μg组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为 7.5 9% ,5μg组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为 2 .0 3 % ,差别有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我国健康成人应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 ,同按 0、1、6个月免疫程序 ,3针 2 0 μg优于 3针10 μg,3针 10 μg优于 3针 5 μg。 建议 应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 ,健康成人的免疫剂量是 3针 10 μg;3 5岁以上乙肝高危男性的免疫剂量是 3针 2 0 μg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血清学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为了加速控制麻疹,了解麻疹疫苗(MV)初始强化免疫的血清学效果,在1997~1999年全省开展MV强化免疫活动期间,随机选择11个县(区、市)设立强化免疫血清学监测点,对1~6岁儿童在免疫前、后采集双份血清标本用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人群麻疹HI抗体.结果表明强化免疫后麻疹HI抗体阳性率由免疫前92.96%上升到99.81%,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由18.11±3.27上升到44.77±2.25,增长2.47倍;强化免疫前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为89.16%~97.37%,9~12岁GMRT最低,为14.26±2.64,强化免疫后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为99.12%~100.00%,9~12岁GMRT上升到39.08±2.88;免疫后抗体有增长者占68.83%,其中呈≥4倍增长者占34.88%.通过强化免疫,大幅度提高群体的免疫水平,在相应的人群中已建立了牢固的免疫屏障,但是要重视MV的复种工作,预防麻疹爆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单剂次IPV和两剂次IPV+bOPV两种不同序贯程序的脊灰基础免疫效果。方法在免疫前及应用1IPV+2bOPV和2IPV+1bOPV两种模式完成脊灰基础免疫后1个月,进行调查和采集静脉血,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脊灰Ⅰ~Ⅲ型中和抗体水平。结果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免疫前分别为71.9%、56.1%、42.1%;用两种免疫模式完成基础免疫后,Ⅰ型和Ⅲ型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和免疫成功率均达到92%以上,几何平均滴度(GMT)值均1∶800;单剂次和两剂次IPV接种模式免疫后,Ⅱ型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0.7%和96.2%,免疫成功率分别为51.6%和73.1%,GMT值分别为1∶9.15和1∶33.75,说明两剂次IPV免疫后GMT值显著高于单剂免疫。结论两种免疫模式均能确保脊灰I和Ⅲ型中和抗体维持高阳性率和高抗体水平,两剂次IPV免疫模式能更好地提高Ⅱ型脊灰中和抗体的免疫成功率并达到较高的GMT值水平。  相似文献   

8.
人用狂犬疫苗的免疫程序,由于使用的疫苗种类不同,免疫方法也各异。常规的免疫程序为WHO推荐的HDCV的免疫方法,即:0、3、7、14、28天各肌注疫苗1ml,90天后再加强1针。虽然比较理想,但疫苗生产工艺复杂、产量低、成本高价格昂贵而不能大量使用。我国现用疫苗采用0、3、7、14、30天各肌肉注射1支的免疫方法,虽沿用多年,但早期抗体出现较迟,中和抗体偏低及有免疫失败病例等问题存在。随着新规程的颁布执行,对狂犬病疫苗的质量由原来的1-3Iu提高到2-5Iu,按现行生产工艺,唯一的方法是浓缩提纯…  相似文献   

9.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目的: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YDV)对成人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辽宁省北票市部分学校选择一般健康状况良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三项指标均为阴性,体温正常的22-58岁的教师,随机抽取124名,按0、1、6个月程序,每剂5μg/0.5ml接种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结果:免疫3、7、12个月时,抗-HBs阳转率分别为35.0%、83.3%、67.2%(P<0.01)。抗-HBs平均滴度分别为12.63mIU/ml;402.04mIU/ml、70.28mIU/ml(P<0.01);抗-HBs阳转率及其滴度均在7个月时达到高峰,以后又急剧下降。免疫后3、7、12个月时,女性抗-HBs阳转率和滴度均高于男性。但仅抗-HBs滴度在免疫后3个月时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小于35岁的抗体阳转率高于35岁以上组,但仅在免疫后12个月时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而该两个年龄组间的抗-HBs滴度差异无显著性;免疫3d后局部和全身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其抗-HBs持续时间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免疫持久性——9年随访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了69名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OPV)的免疫持久性。基础免疫后4年(再免疫前)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07%、9464%和9464%,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分别为11798、14399和7993。4周岁再免疫后1个月Ⅰ、Ⅱ、Ⅲ型抗体GMRT分别升至90478、97454和48727。基础免疫后1个月至基础免疫后6年,3个型≥1:16的抗体保护滴度在9464%~100%。基础免疫后第7、9年3个型≥1:16的抗体平均保护滴度分别占9286%和7024%。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脊髓灰质炎(脊灰)抗体水平,用微量ELISA间接法检测山西省部分城乡807名健康人的脊灰抗体.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96.90%、94.55%、95.29%;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Ⅰ型11012.51、Ⅱ型1:473.70、Ⅲ型1:872.57,各型均以2~4岁年龄组最高.结果显示山西省健康人群脊灰抗体阳性率和GMT均达到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吴劲  郭舫茹  杨咸枝  李敏  杨娜  任丽君  何月莹  刘斌 《职业与健康》2014,(8):1072-1074,1077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抗体水平,为制定各项卫生防病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石景山区244名健康人群进行血标本采集,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脊灰中和抗体。结果I、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72%、95.90%和95.90%;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84.06、1:70.10和1:57.12。不同性别、年龄、免疫史间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户籍间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石景山区健康人群脊灰抗体阳性率普遍较高,形成了有效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3.
作者于1991年4、8、11月和1992年2月在北京市北、东南和南3个部队营区共采集1279例血清,以当前国家流行的流感病毒株A/京防/1/86(H_1N_1),A/济防/15/90(H_3N_2),B/沪防/24/88为抗原,检测血凝抑制杭体。人群对甲_1抗体阳性率最高≥1:10者83%,GMT(几何平均滴度)为38.1。对甲_3抗体次之,抗体阳性卒为59%,GMT24.9。人群对乙型抗体最低,抗体阳性率为56%,GMT21。从人群抗体春、夏、秋、冬四季结果分析,流感3个亚型抗体在春和秋分别出现高峰;甲_1抗体以春季升高明显;甲_3抗体以春、秋均升高明显;乙型抗体则以秋季升高明显。作者对1279例人群的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作了统计;总发病率为58%(736/1279),以冬季发病53%(393/736)和夏季30%(224/736)为高峰。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2002年人群流感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流感病毒在四川省健康人群中的感染状况 ,为我省流感流行趋势的预测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血凝抑制试验 (HI test)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的 14 3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四川省 2 0 0 2年健康人群对A/上海 / 7/ 99、A/福建 / 15 1/ 2 0 0 0、B/上海 / 2 0 / 2 0 0 1和 B/浙江 / 2 / 2 0 0 1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96 .5 %、10 0 %、96 .5 %和 6 7.8% ;对 A/上海 / 7/ 99、 A /福建 / 15 1/ 2 0 0 0、 B/上海 / 2 0 / 2 0 0 1和 B/浙江 / 2 / 2 0 0 1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 5 9、 2 0 7、 76、 2 3。结论 :B/浙江 / 2 / 2 0 0 1类病毒有引起流感爆发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钩端螺旋体外膜疫苗免疫效果进一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钩端螺旋体(钩体)外膜疫苗的大规模人群使用进行免疫学效果的进一步观察,采集观察对象(6~12岁小学生)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6个月、1年的4份血清,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测定抗体.以抗体滴度≥110为阳性判别标准.黄疸出血群的赖型免疫前抗体阴性者和七日热群的七日热型免疫前抗体阴性者接种疫苗后血清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均在免疫后6个月左右达到高峰,其阳转率分别为96.2%和95.7%,血清抗体GMT分别为187.7和147.48%.免疫后1年的血清抗体阳转率分别为53.9%和29.0%,血清抗体GMT分别为126.43和119.03.钩体外膜疫苗接种1针可至少维持1年,第2年是否加强接种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健康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及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个年龄组共236人作为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对象,其中83人作为疫苗免疫效果评估对象,共采集319份静脉血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H1抗体。结果健康人群中抗体阳性率为31.36%,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7.22,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3,P<0.001;F=9.12,P<0.001),20~59岁组水平最低,职业分布与年龄分布相一致。监测免疫后人群83人,抗体阳性率为95.18%,GMT为1∶184.41,显著高于免疫前水平(χ2=70.58,P<0.001;F=17.59,P<0.001)。结论石景山区人群已具有一定的甲型H1N1流感保护性抗体水平,甲型H1N1流感疫苗具有良好的流行病学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virus group B type3,CVB3)VP1蛋白和重组腺病毒Ad/vp1单独及联合应用的免疫效果。[方法]大量扩增重组腺病毒Ad/vp1,制备并纯化CVB3/VP1蛋白,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小鼠随机分为4组:腺病毒组:肌肉注射Ad/vp1,共2次;蛋白组:注射VP1蛋白,共3次;腺病毒/蛋白组:第1次注射Ad/vp1,第2、3次注射VP1蛋白;PBS对照组。各次注射间隔时间为3周。腺病毒每次接种4×107pfu/只,VP1蛋白每次接种100μg/只。用中和试验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每次免疫后血清中和抗体和IgG抗体滴度;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CTL杀伤活性;用致死量病毒感染后检测血中病毒滴度,并观察小鼠的生存情况。[结果]中和抗体滴度及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随免疫次数增加而提高,末次免疫后,蛋白组(71.26±1.31,33779.40±1.46)、腺病毒/蛋白组的(56.56±1.44,22286.09±1.36)中和抗体及IgG抗体滴度明显高于腺病毒组(16.82±1.37,800±1.63)(P﹤0.05);蛋白组、腺病毒/蛋白组、腺病毒组的CTL杀伤活性明显高于PBS组(P﹤0.05);用致死量CVB3感染后,蛋白组、腺病毒/蛋白组的血中病毒滴度低于其他组,而生存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蛋白组、腺病毒/蛋白组免疫小鼠的效果明显优于腺病毒组和PBS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