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州市2006-200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广州市2006-2009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及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9年,广州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91起,发病15 800例,死亡35例;传染病事件占87.65%,学校发生事件占74.11%;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3~4月、6月、9月和11月,主要为水痘、甲型H1N1流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及食物中毒等.从首例患者发病到报告的时间平均为2.98 d.结论 应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加强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提高对乙、丙类传染病和非法定传染病事件的重视程度,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东莞市2005-200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东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6年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东莞市2005—2006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起,传染病暴发疫情9起,占64.29%,食物中毒5起,占35.71%;发生在工厂的有8起(占57.14%)、中小学有5起(占35.71%)、幼儿园1起(占7.14%);4月份(5起)、12月份(4起)发生突发事件数分别占35.71%、28.57%;学生和民工是高发人群,年龄以4.5~14岁为主。结论东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工厂、中小学、托幼机构,严重危害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广州市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广州市共报告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39起,发病12 236人,死亡22人。事件级别以未分级事件为主,占报告事件总数的89.98%。呼吸道传染病占事件总数的82.56%。报告居前4位的病种为甲型H1N1流感、水痘、流行性感冒和手足口病。2009年是事件发生的高峰,占事件总数的59.55%,其中甲型H1N1流感占70.09%。事件的月份分布与呼吸道传染病的分布基本一致,6、9、11月份报告较多。学校为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占事件总数的80.52%,其中小学占学校发生总数的52.07%,中学占20.97%,幼托机构占15.21%。结论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学校为主要发生场所,建议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2006-2010年青海省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的分析,为今后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4起,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85.96%;事件主要发生在东部农业区以及西宁市;每年6月份发生最多;78.95%的事件发生在学校;病死率高的事件为非职业性中毒与环境因素事件。结论青海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农村地区中小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是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2006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防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河北省各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数据与资料,进行汇总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06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215起(不含未分级),发病病例6802例、死亡54例。传染病疫情占64.6%,食物中毒事件50起(占23.2%);职业中毒和其他中毒9起。农村发生129起(60%),城市包括县级市86(40%)。学校和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为大多数,共占61.86%。结论2006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总数明显高于2005年,全省各市均有发生,5~6月份、9月份和12月份发生事件较多。尤其发生在乡镇、县级小学和市级小学的传染病事件发生较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宾阳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和及时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宾阳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数据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9年宾阳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39起,报告病例3091例,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爆发疫情为主,占97.44%,事件发生场所主要在学校.结论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重点,必须加强疫情报告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李霞  雷静  杨嵘  丁娟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7):648-649
目的 为了解银川市近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特征,从而为有效防控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银川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相关信息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年银川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3起,其中传染病暴发疫情占75.72%,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72.25%;疫情按月分布呈现每年1~2、7~8月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数量明显下降,每年3~6、9~12月份突发数量又开始增多.按地区分布发生数量前3名依次为兴庆区(39.88%)、西夏区(19.65%)、金凤区(12.72%).结论 银川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重点是传染病暴发疫情,防控的主要对象为在校学生,疫情出现的高峰在每年的5、6和11、12月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安顺市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控制对策。方法对安顺市2006-2011年报告的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1年安顺市共报告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50起,波及168 143人,发病7 443例,死亡12例,罹患率4.43%,死亡率0.07‰,病死率0.16%;报告一般事件107起,未分级事件143起;报告乙类传染病27起573例,丙类传染病118起3 673例,其它类传染病105起3 197例,报告起数和发病数最多是2009年,发病时间以第二、四季度为主;8县(区)均有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结论应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尤其是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应加强水痘等地方常见病、多发病监测,落实传染病"五早"制度,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防止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左鸿儒  阎峻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1):124-125
目的掌握平凉市2007~200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强化应对机制。方法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事件基本信息,分析事件分布特征、发生原因,评价事件报告质量。结果 2007~2009年平凉市累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5起,罹患总人数1 082例,波及人群罹患率8.04‰,病死率0.28%。其中,按事件级别划分,以一般事件(Ⅳ级)为主,占68.00%;按事件类型划分,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84.00%;食物中毒事件2起,占8.00%,死亡1例,占死亡总数的33.33%;环境因素事件2起,占8.00%,死亡1例,占死亡总数的33.33%。传染病事件发生场所以城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为主,占传染病事件总数的80.95%,事件发生高峰期为3~5月和9~11月。结论平凉市2007~200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发生于城乡小学的一般传染病事件为主,发生高峰期与学校春秋开学时间吻合,提示小学生的水痘、腮腺炎、风疹、流感和甲肝等传染病的人群免疫水平较低,学校是发生以上病种自然感染的主要场所,发生原因主要为集体场所人群密切接触引发的群体性发病;食物中毒和环境因素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知性,病死率较高,处置措施应以早发现、早救治为主。  相似文献   

11.
谢坤清  林立新  杨翼龙 《热带医学杂志》2007,7(12):1219-1220,1232
目的探讨梅州市2001-2006年狂犬病的流行特征,为狂犬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梅州市2001-2006年狂犬病疫情资料和个案调查表,运用Excel2003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共发病12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43/10万,病死率100%。发病无明显季节高峰,男女比例为1.76:1,发病职业以农民最多,占57.48%。结论梅州市狂犬病防制形势严峻,尤其是五华县。犬只密度高、犬免疫率低、疫区处理不彻底及群众防病意识不高是疫情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加强犬只管理、提高犬免疫率、宣传教育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对当代医学培养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反思病原生物学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推进新一轮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该文从医学模式的转变、师生思想意识的更新、病原生物学课程体系重点与难点的设置、实验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改变等方面,提出了医学培养机制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新思路,阐明了构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新型机制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6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特点,掌握流行规律,提出防控对策。方法对广州市2006年法定传染病综合年报表和生育期妇女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2006年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为119.5/10万,死亡率为0.3/10万。乙肝发病最多,占已分型肝炎的76.2%,发病率为83.2/10万。15岁以下人群乙肝发病200例,占乙肝总报告病例数的3.2%,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共监测生育期妇女3952人,HBsAg阳性576人,阳性率为14.6%。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133人,占3.4%。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329人,占8.3%。结论乙肝发病率直接影响病毒性肝炎总发病率。对儿童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是控制乙肝的主要策略。必须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杜绝乙肝病毒经血传播。  相似文献   

14.
清远市2001~2005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林燕锋  黄金英  孙小康 《热带医学杂志》2006,6(12):1305-1306,1296
目的分析2001~2005年清远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防制对策。方法收集2001~2005年清远市狂犬病病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清远市狂犬病发病率由2001年的0.03/10万上升到2005年的0.51/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病例主要集中发生在我市石灰岩的农村地区。结论我市狂犬病疫情比较严重,尤其是英德市及连州市,应引起清远市及重点县(市)政府的重视,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协作,做好狂犬病防制工作,以有效降低狂犬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广州市海珠区2008~2013年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风疹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管理告系统收集风疹发病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广州市海珠区2008~2013年共报告风疹病例355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3.70/10万,不同年份之间报告的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χ2=606.157,P0.05),各街道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3~7月份,占全年的70.99%;男女性别比为0.9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8,P0.05);发病人群以15~40岁人群为主,占总人数的77.75%,育龄期妇女占女性发病人数的81.08%。发病主要集中在学生。患者中无风疹成份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占85.63%。结论海珠区风疹发病率仍较高,应加强监测及提高重点人群疫苗的接种覆盖率以预防控制风疹的爆发,减少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博罗县狂犬痛流行特点和发病因素,进一步做好狂犬病防治工作.方法 收集2001~2006年6年来狂犬病疫情监测资料,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病例的分布、被伤情况及防治情况等.结果 2001~2006年,全县共报告病例41例.病例主要分布在博罗县西部一带,男性发病占75.6%,12岁以下儿童占31.7%,发病者主要为农民和农村儿童,季节性分布不明显,发病者以Ⅲ度咬伤占了较大部分,绝大部分发病者受伤后对伤口未作规范有效的消毒处理,其中37人未进行狂犬疫苗注射,所有人均未进行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注射.结论 养犬数增加,犬的免疫接种率低,狂犬病防治知识在农村地区宣传不深入,伤后处理不及时、不规范,疫苗质量及管理把关不严等是博罗县狂犬病发病率回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大以上各方面的管理是防制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兴宁市狂犬病发病趋势与流行规律,以制定更加有效的防制对策。方法: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兴市1998~2003年狂犬病发病疫情资料和个案凋查进行分析。结果:6年来共发病30例,发病率波动在0.09/10万~0.79/10万之间。1998年发病率0.54/10万,1999年发病率为0.79/10万,上升了46.3%;2000年发病率为0.54/10万,下降了31.6%;2001年发病率为0,2002年发病率为0.62/10万,2003年发病率为0.09/10万,下降了85.5%。1998、1999、2000、2002年发病率均超出省颁指标。结论:狂犬病的发生、流行与犬等动物传染源有关,通过免疫犬只,彻底净化疫区和被犬伤后及时处理伤口,使用狂犬疫苗、血清等综合措施,疫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