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又称搭桥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之一。我院1999年11月-2003年2月对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转入ICU患者进行了监测与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危重冠心病患者冠脉搭桥术(CABG)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处理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对103例危重冠心病患者施行CABG,其中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PCAB)42例,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OPBH)冠脉搭桥31例,体外循环心脏停搏冠脉搭桥30例。分析并总结OPCAB、OPBH及CCABG在危重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OPCAB组术后无死亡;OPBH组术后死亡1例,为行OPCAB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术中中转为OPBH,最后死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CCABG组死亡3例,均死于低心排综合征。术中放置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OPCAB组9例,OPBH组5例,CCABG组3例,IABP放置前后血流动力学观察指标明显改善(P均<0.05);其中术前放置IABP 6例,术中、术后放置11例。体外循环时间:OPBH组(82.34±21.62)min,CCABG组(112.15±26.82)min。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时间:OPCAB组(25.12±3.92)h,OPBH组(47.08±6.72)h,CCABG组(78.34±9.64)h。搭桥支数:OPCAB组(2.82±0.71)支,OPBH组(3.76±0.47)支,CCABG组(3.27±0.43)支。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引流量:OPCAB组(256.43±52.72)mL,OPBH组(369.56±62.51)mL,CCABG组(436.15±72.85)mL。结论对于危重冠心病患者,OPCAB需要IABP辅助的比例较高,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较低。对于无体外循环禁忌证者,OPBH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冠心病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内科治疗无效或伴有多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已成为治疗此类病人的主要手段。我院自1999年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术以来,先后对182例患者实施手术,其中61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取得了满意疗效,为了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护理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病人在院治疗时间,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辨证规律探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辨证规律。方法:常规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M人乳动脉、大隐静脉),术前术后作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术中及术后作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术后1周内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患者37例进行了中医辨证。结果:心气阴两虚证占64.9%。兼夹证中兼痰浊壅肺证者67.6%,兼瘀血内阻证者62.2%,提示搭桥术后气虚痰瘀是基本病机,此外,发现围手术期证候演变与术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术前心功能,术前肺功能、术中体外循环时间等因素有关。结论: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结合中医辨证,能够坦 步探讨中医证候演变规律,为防治围手术期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经验。方法: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84例,男63例,女21例,非体外循环下手术79例,体外循环下手术15例。全组中搭2支桥18例,3支桥60例,4支桥3例,5支桥1例,平均2.77支/人。结果:84例冠状动脉搭桥者均应用了左胸廓内动脉,应用左侧桡动脉1例。切除合并室壁瘤2例;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11例,再次开胸止血3例,胸骨切口裂开5例。胸骨哚开2例,2例术后血管桥闭塞二次手术,本组死亡5例(5.9%)。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安全可行的,疗效好,适用于左主干病变,三支病变PTCA术后心绞痛再发者;合并左心室室壁瘤、瓣膜病变或其他需外科治疗的病变者。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目前已成为西方国家的第一号杀手,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生率吐王相当高,而且有逐步增高的趋势,冠心病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是冠脉搭桥术(CABG),已有3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OPCAB)患者应用可吸收胸骨钉关胸的临床经验。方法30例OPCAB患者纵劈胸骨进胸,手术结束后常规钢丝固定胸骨的同时放置可吸收胸骨钉,平均每例4枚。结果放置胸骨钉的患者较同期未放置胸骨钉的患者术后疼痛轻,排痰有力,肺部并发症少。结论纵劈胸骨开胸的患者应用可吸收胸骨钉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搏行冠状动脉搭桥术从理论上讲,避免了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体外循环损伤和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了70%的并发症发生,明显降低了手术病死率,是目前首选的手术方法。我院2004年1月-2006年4月共完成在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搏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3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有效而又持久的方法,随着医学水平的飞速发展.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我院2005年7月~2009年4月对15例冠心病病人行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56例的手术配合。结果:56例患者术中、术中手术护理密切配合流畅,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康复出院。结论:护士是该手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引起护理人员在密切配合中高度重视、熟习手术流程,注重细节,精心做好一切配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愈来愈广泛地在临床推广应用.该技术的应用可避免体外循环(CPB)对人体正常生理状态的干扰,无心肌再灌注损伤,无血液系统的病理改变,因此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心肺功能,减少心率失常、低心排血综合征、围手术期心肌梗死、肺部及脑部并发症的发生[1].由于该方法对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成为目前冠心病手术治疗的一种重要选择[引.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5月行26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是近年来才开展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它消除了体外循环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同时减少了外科损伤,促进术后恢复并降低医疗费用。我院对二例冠心病患者施行了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麻醉分析,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成功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术前用药选择、术中管理方法、血管活性药物应用,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提供成功经验。结果:64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前有脑梗塞病史,术中由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改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术后第13天合并大面积脑梗塞及上消化道出血,家属放弃抢救出院。全组无麻醉死亡。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管理难度大,术中应及时正确处理各种血流动力学变化,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冠状动脉旁 路移植术,亦称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供氧,为冠心病患者解除了病痛,提高了生活质量。由于术后并发症大多数在早期(48h内)发生,所以术后早期严密的监测与良好的护理十分重要。现简述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1年4~6月我院共作CABG 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0~79岁,平均63.50岁。均于手术后转入ICU监护,无1例死亡。 2 术后监护 2.1 循环系统监护 患者入ICU后立即予床边心电监护,分  相似文献   

15.
白雪歌  穆洪  张万祥 《中草药》2007,38(5):747-747,778
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作为一种手术创伤,常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1],影响患者的康复。笔者观察甜梦口服液治疗CABG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为本院2004年4月至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增加,其发病率逐渐升高,由70年代21.7/10万人次增至80年代的37.4/10万人次[1]。对冠心病可以通过外科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搭桥术)可有效增加冠脉循环血量,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我院自1999年11月首例采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后进行ICU 监护,密切监测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特别是术后1~4小时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确保手术成功。1 病例资料 患者,男,50岁,因心慌、胸闷不适住心血管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方法和循环重建的重要手段。它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或支架术(sTENT),具有诊断准确、疗效显著、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做好PCI的术中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完成至关重要。现将2002年1月-2006年3月行PCI的385例患者术中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发生已经成为影响CABG远期效果的最主要的并发症.黄芩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炎作用,并且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均有影响,同时影响黏附分子的表达.这些药理作用都与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治疗CABG术后并发症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讨高危冠心病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12 月于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 40 例高危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20 例。 对照组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 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输血量更少,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 间和总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二次开胸率、住 院期间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相比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可优化手术指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二次开胸率、 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口腔内低负压吸引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机械通气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26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后返回监护室后,常规给予持续口腔内低负压吸引,与2015年同期162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肺部并发症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同时护理工作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术后给予持续口腔内低负压吸引,可以降低隐性误吸的发生率,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降低住院花费,同时减少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