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滇南本草》是云南历史上价值最大,影响最广的地方性本草,记载了兰茂多年的临床实践用药、方剂及病案,是兰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云南本地各少数民族特点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对后世医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滇南本草》进行不断的挖掘整理,并通过临床的实践,不断的验证及扩充《滇南本草》的理论,为充分挖掘兰茂著作《滇南本草》的学术思想,笔者从理、法、方、药视角对《滇南本草》的书籍和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总结,以期为《滇南本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总结兰茂以“扶阳为本”辨治“感寒合症”学术思想。方法:研读兰茂著作《医门揽要》《滇南本草》,从兰茂对“感寒”一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来论述兰茂扶阳学术特色。结果:兰茂认为“感寒”一病介于伤风和伤寒之间,较伤风则重,伤寒则轻;此证多为虚人所得,独伤于阴,病位在脾肾两脏;治疗宜温中散寒,不可独用解表法。结论:兰茂结合云南实际情况,首提“感寒”一病,全篇贯穿“扶阳为本”的治疗思想,对感寒病多种症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药,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简要论述了兰茂医学流派及形成的背景,并从兰茂医学流派学术的传承与创新性、地域性、兼容性及实用性等方面论述其学术特色。认为要从多方面研究方能体现兰茂及《滇南本草》在云南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兰茂《滇南本草》的研究现状。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资料来源,搜集兰茂《滇南本草》相关的研究文献(从建库至2019年5月),按不同维度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效文献149篇。发文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以《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云南中医学院学报》等期刊发文量较多;第一作者的单位主要分布在云南中医药大学;获得基金资助的文章相当少;关键词以“滇南本草”居多。结论《滇南本草》受关注度虽然逐年上升,但仍然处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同时高水准的学术研究和文献收录等方面仍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滇南本草》成书于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较《本草纲目》早142年。由于受当时交通、通信等条件限制,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时未见到该书,也没有到云南考察。因而《滇南本草》在历代本草学中首次记录了许多药物。例如“云药”牌之一———灯盏花系列药物,该书首次记载:“灯盏花……左瘫右痪,风湿疼痛”。故该书“是古代地方本草最重要的一部”[1],也是现存的唯一一部云南的古代本草著作。《滇南本草》的书名,有两个问题:一是作者兰茂(1397~1476),字廷秀,号止庵,云南嵩明杨林人。《滇南本草》所收载的道地药材,应主要是嵩明及其周边地区(滇…  相似文献   

6.
云南地方医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兰茂是云南中医药的鼻祖,《医门擥要》里面记载着他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该书奠定了云南地区常见、多发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本文通过结合现代医家对《医门擥要》的论述,来探讨《医门擥要》方剂配伍特点,分析归纳兰茂组方思想和治疗原则,以期为现代临床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滇南草本》四册五卷是清·光绪丁亥年(1887年)首次刊刻问世的.记载了云南所产中草药458种,附方600首,病案44例.在医学临床、药物及生物研究、新药开发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早已蜚声中外,已载入中国中医医学史册.一提到《滇南本草》,人们一直认为是明代兰茂先生所著,人云亦云.《滇南草本》的真正作者是谁?古今中外,已争论百  相似文献   

8.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人,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精通天文、历算、地理、医药,一生著述甚丰,医药著作有《本草经集注》、《肘后百一方》等。陶氏生于南朝宋代,卒于梁代。《南史》、《梁书》谓其为“丹阳秣陵人”。但目前出版的各类著作说法却不甚一致。《辞海》、《中国人名大辞典·历史人物卷》、《中国医学史略》(范行准)、《中医人物辞典》等谓其为:“南京人”(或是说“南京市人”);《中国医学史略》(贾得道)谓其为:“南京东南人”;《中医人名辞  相似文献   

9.
高枕时时闻解箨,卷帘片片数飞花. 饭余解带摩便腹,自取风炉煮晚茶. ——宋·陆游《自诒》(二首之一·节选) 人物:陆游(1125年~ 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词人.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诗作9000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是现留诗作最多的古代诗人.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代表作品有《示儿》、《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游山西村》、《书愤》等.  相似文献   

10.
兰茂作为明清时期云南当地著名医家,在其著作《医门擥要》中提出心肾不交脉象特点及症状特征,并附简要治法。后世皆以阴虚阳亢的证型特点来概括心肾不交证,并未就该证型特点及病因病机做出合理阐释。现代心肾不交证在心脑、生殖系疾病中多见,本文通过兰茂描述该证在不同病症中的脉象及症状,类比各医家同型疾病症状及治疗方法,阐释兰茂对心肾不交证型的理解及对各类疾病的诊治心得,总结兰茂脉证理法学术思想特点,以期扩展心肾不交证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提出对心肾不交理解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滇南本草》为兰茂所著,是一部价值颇高的云南地方本草专著,是云南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疗效可靠。本文就《滇南本草》中对于男科病证,诸如淋证、疝病、遗精、阳痿、精少、精冷、男子虚劳、阳缩、肾囊风等用药进行归纳浅述。  相似文献   

12.
《滇南本草》为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兰茂先生所撰写的一部独具特色和价值的地方性本草学专著。本文对兰茂先生《滇南本草》中的药食经验进行了初步归纳,分析探讨了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动物类及谷物类药食运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兰茂《滇南本草》中常见葫芦科食物的整理及药用价值的分析,总结葫芦科食物的性味功效及主治,论述其防病治病的效用,为进一步研发云南地域性葫芦科食物提供一定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4.
管氏医家是云南著名医药学家兰茂学术传承的代表,通过管氏医家对兰茂学术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为完善兰茂医学体系,发展云南民族区域特性医药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5.
《滇南本草》为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兰茂先生所撰写的一部独具特色和价值的地方性本草学专著。本文对兰茂先生《滇南本草》中的药食经验进行了整理归纳,分析探讨了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植物类药食运用。  相似文献   

16.
近10年银杏研究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银杏的药用历史悠久,首载明代兰茂《滇南本草》,谓其治“小儿生火,以菜油调搽皮面上,风血或大疮不出者”,“采叶捣烂,搽雀斑甚妙”。其后,明代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谓本品“止泻痢”。银杏的现代研究近10年越来越广泛,银杏产品的开发利用也向多领域发展。因此,本文从情报学的角度,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式,对近10年来的银杏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广大科研人员及情报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兰茂从肾论治内伤头痛的学术思想。方法:研读《医门揽要》《滇南本草》等兰茂著作,从兰茂对肾的气化异常导致内伤头痛的病因病机、治疗思想来论述兰茂的学术特色。结果:兰茂将头部与肾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肾功能的异常可以从多方面导致头痛的发生。结论:兰茂创造性地提出"头为人之元气"理论,不仅对多种内伤头痛都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也为后人诊治内伤头痛开拓了新的思路,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兰茂《滇南本草》所载菌类与苔类的药用价值进行整理分析,总结菌类与苔类的性味功效及适应症,探讨其所具有的防病治病效用,为进一步研发云南地域性菌类与苔类药物提供一定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兰茂《滇南本草》中常见水果类食物的整理及药用价值的分析,总结水果类食物的性味功效及适应症,论述其防病治病的效用,为进一步研发云南地域性水果类食物提供一定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云南本土区域视角探究滇中名医兰茂的临床用药特色。通过兰茂对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五苓散等方剂的化裁使用,可以窥见其对经方的应用经验极其丰富,其重视脾肾的学术思想与张仲景一脉相承,为仲景经方学术思想在云南地区的传播与传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兰茂结合地域特点应用地方药物,在临床灵活化裁,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和宝贵经验,对研究本土化中医学术流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