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毋妍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4):3163-3164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护理方法.方法 102 例(114 眼)行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随访1 年,①视力40 眼提高,48 眼无变化,26 眼因白内障加速发展视力下降.②眼压:术后1年有108眼眼压低于21 mm Hg.③视野:有3眼缩小,其余均无变化.结论 术前护理的关键是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术中护理的重点是显微手术的配合; 术后护理的重点是观察滤过泡及前房的形成;出院时要教会患者正确掌握滤过泡按摩方法,定期复查,提高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在眼科临床中,对于药物降眼压效果欠佳的青光眼患者,若等待眼压下降至正常时才手术则增加了患者盲目的机会,因此,应该在常规药物治疗后争取早日手术。我们于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的26例进行了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青光眼患者26例(30眼),男11例、女15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62岁。青光眼类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继发性青光眼2眼。患者均予药物降眼压治疗而眼压下降不理想,术前眼压34.40~66.23mmHg,…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青光眼患者(70只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力以及眼压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提高率(7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眼压下降更为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帮助患者恢复眼压,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风云 《中原医刊》2004,31(14):15-16
目的 :观察无缝线巩膜瓣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 15 0例 ( 2 0 0眼 )开角性青光眼患者 ,均采用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 ,行传统小梁切除术巩膜瓣不缝合 ,只密闭结膜瓣伤口。术后随访 12~ 42个月 ,检查记录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滤过泡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5 0例 ( 2 0 0眼 )术后眼压由 ( 4 2 18± 8 2 3 )mmHg降至 ( 15 3 0± 3 5 )mmHg ,平均下降 63 7% ,( P <0 0 0 1) ,总成功率 87 0 % ,保持功能性滤过泡 91 3 %。术后视力提高 2行者 5 6 5 %。并发症主要为浅前房、低眼压。结论 :该手术能有效地减少青光眼术后眼压再次升高 ,能充分降低眼压 ,保护视力和视功能。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38例(50眼)青光眼患者施行现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经观察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术后效果。方法青光眼120例(144眼)随机分为两组。复合式手术组(观察组)64例76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前房穿刺+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常规小梁切除组(对照组)56例(68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1年,观察手术前后的眼压、前房形成、滤过泡形态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早期观察组浅前房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滤过泡及眼压两组无明显差异;术后远期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非功能性滤过泡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角膜损伤、前房出血、低眼压、脉络膜脱离、黄斑水肿和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徐俊辉  郑春昌  张勋 《当代医学》2021,27(36):165-166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84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期眼压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2、4、8、12周,观察组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眼压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粱切除术对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50只眼)青光眼患者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的眼压、视力、前房、滤过泡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视力下降、眼压低和浅前房等并发症有所减少,临床效果较好。结论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较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郭继荣 《吉林医学》2013,(27):5555-5555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滤过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视力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黄燕然 《当代医学》2013,(21):82-83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46例(46眼),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23眼)。对照组给予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不变5例,视力提高17例,视力下降1例,视力提高率73.91%;对照组患者术后视力不变7例,视力提高12例,视力下降4例,视力提高率52.17%。观察组手术前眼压为(28.12±3.12)mmHg,手术后眼压为(15.32±2.12)mmHg;对照组手术前眼压为(27.98±3.87)mmHg,手术后眼压为(18.31±2.46)mmHg。手术后观察组出现浅前房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5%;对照组出现浅前房2例,脉络膜脱离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04%。观察组视野改善21例,视野改善率为91.30%;对照组视野改善18例,视野改善率为78.26%。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青光眼上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视力、眼压恢复、视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青光眼患者共120例(120眼),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前房形成、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120眼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引发严重并发症。两组组术后12个月浅前房发生情况、眼压控制情况、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能有效降低眼压,减轻术后滤过道瘢痕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张丽萍  王芳 《广东医学》2011,32(11):1455-1456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原发性青光眼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已确诊的原发性开角型及闭角型青光眼186例分为两组,观察组102例(110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84例(92眼)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浅前房发生率、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过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3.
杨宏宇 《中外医疗》2009,28(36):47-47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难治性青光眼之一,通常单纯药物及滤过手术难以有效控制眼压。近5年来,我们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谭海龙 《当代医学》2011,17(29):92-92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及调整缝线)治疗残余性青光眼的效果,并分析其特点。方法收集2006年3月~2011年6月收治的19例23眼残余性青光眼患者。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效果观察并随访。结果术后观察眼压控制在21mrnHg以下16例20眼,21mmHg~30mmHg3例3眼,加用药物治疗亦回421mmHg以下,Ⅰ型滤过泡12眼,Ⅱ型滤过泡9眼,Ⅲ型滤过泡2眼;功能性滤过泡占91.3%。手术并发症:手术眼均无伤口漏并发症;术后发生浅前房5例,7~12d恢复正常;滤过泡渗漏1例,结膜漏口处缝合f针。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以有效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是治疗残余性青光眼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1例(334眼)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3~20周,术后Ⅰ型滤过泡227眼;Ⅱ型滤过泡97眼;Ⅲ型滤过泡10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202眼占60.5%,无变化95眼占28.4%,视力下降2行以上37眼占11.1%。眼压控制在10~16mmHg之间198眼占59.3%,眼压控制在17—20mmHg之间129眼占38.6%,眼压控制在25—28mmHg之间7眼占2.1%。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有利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和理想的眼压控制,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兵 《吉林医学》2010,31(15):2190-2190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并与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前房形成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两组相比观察组滤过泡较对照组明显隆起、弥散;观察组术后3~12个月非功能性滤过泡(Ⅲ、Ⅳ型)发生率为2.46%,明显低于对照组(19.3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能主动控制房水滤过量,迅速恢复和维持术后前房深度,有效地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该项改良技术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3例40眼难治性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C和可拆式巩膜瓣缝线等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对视力、前房深度、眼压、滤过泡情况进行观察,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结果本组病例术后眼压控制良好,Ⅰ、Ⅱ度浅前房发生率低,滤过泡形成良好,78%视力保持不变或改善。炎症反应轻,并发症少。手术眼均无伤口漏和滤过泡漏。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式简单、安全、效果好,易掌握,是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长垣县中医医院眼科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50例(58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术后对患者的滤过泡、眼压以及前房深度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并随访1 a。结果术后1周以及术后6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0.12±2.35)mm Hg、(14.50±2.54)mm Hg,与术前用药后的眼压(36.48±5.64)mm Hg相比明显降低(P<0.05);手术成功率为91.4%。结论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16例(116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58眼).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率和手术成功率分别为75.86%,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45%,74.1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眼压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眼压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眼浅前房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0%,3.4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70%和15.52%(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用于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视力,提高视野改善率,降低眼压,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吴树辉 《吉林医学》2011,(3):450-450
目的:青光眼术后迅速恢复和维持正常前房深度,按需要改善滤过量并能有效抑制瘢痕形成。方法: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分别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传统小梁切除术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结果: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无论在眼压控制上还是在抑制滤过泡瘢痕化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即联合使用小梁切除术、巩膜瓣缝线的松解或拆除方法和影响伤口愈合的抗代谢药物对于原发性青光眼,无论从眼压控制,还是前房稳定方面,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都明显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